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1 13:4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仅1个正确选项,4分/题,共64分)
1.在大多数生物繁衍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也导致了遗传多样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代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使子代呈现多样性
B.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丰富了遗传的多样性
C.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证亲代和子代间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
2.某雄性动物(2n)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与BC段前相比,BC段后细胞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核DNA数减半
B.同源染色体数减半
C.染色体数减半
D.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某同学把材质、大小相同的两种颜色的球等量标记后,放入罐①、②、③中模拟自由组合定律,如图所示。以下是其他同学对该做法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
A.从罐子①里摸出两个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B.从罐子①里摸出四个球并记录才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C.把罐子②标记为雄、罐子③标记为雌,分别摸一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D.把罐子①里的白球换成大球,摇匀后,每次摸一大一小两球并记录就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4.若某豌豆群体中,高茎豌豆纯合子占20%,矮茎豌豆占20%,则该豌豆群体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后代中,矮茎豌豆占(  )
A.35% B.84% C.65% D.45%
5.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父亲血型A型,母亲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与父亲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为(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1/4 B.1/8 C.1/16 D.1/2
6.已知某植物的商茎(A)对矮茎(a)为显性,花的着生位置顶生(B)对腋生(b)为显性。某高茎顶生植株与矮茎顶生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的植株为高茎顶生植株,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7.玫瑰基因R决定红花,基因r决定白花,杂合子Rr表现为粉红色花。基因N决定窄花瓣,基因n决定宽花瓣,杂合子Nn为中间型花瓣,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粉红色中间型花瓣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有
A.4种 B.6种 C.9种 D.16种
8.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X、Y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
B.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C.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D.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9.图中的甲~丙是三个家系的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家系和乙家系的患者可能患的是红绿色盲
B.乙家系和丙家系的患者可能患的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
C.若甲家系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2与患病男性婚配,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6
D.丙家系的遗传病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
10.研究果蝇的翅型、体色以及复眼颜色等性状的遗传发现,控制这些性状的突变基因均为隐性,突变基因对应的染色体及其位置如下图所示。将纯合雄果蝇(能产生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配子)与野生型纯合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翅外展正常体色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8
B.F2中翅外展紫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16
C.F2中纯合正常体色焦刚毛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该纯合雄果蝇有丝分裂后期,基因dp、pr、e、sn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
11.赫尔希和蔡斯在1952年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
B.图中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
C.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营养成分中的P应含有32P标记
D.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
12.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32Р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理论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
B.上清液和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上清液
C.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上清液
D.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13.下图是某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氢键,②是脱氧核苷酸链的5′端,③是3′端
B.DNA分子中A+T含量高时稳定性较高
C.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a链、b链方向相同,a链与b链的碱基互补配对
14.科学家把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双链均被15N标记(试管①),转至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每30min繁殖一代,取出每代DNA样本,离心分层。②、③、④、⑤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A.如果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②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B.如果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③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C.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90min
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⑤所示
15.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中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DNA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C.能自我复制是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必备条件
D.科学家通过14C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16.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子链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8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遗传性肾炎和半乳糖血症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控制遗传性肾炎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半乳糖血症的基因用B、b表示,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一对正常的青年男女(Ⅲ1和Ⅲ6)结婚前去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医生对他们开展了遗传咨询并绘出遗传系谱图如下:
(1)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半乳糖血症的遗传方式为 。
(2)若Ⅲ1和Ⅲ6结婚,子女中患遗传性肾炎的概率为 。
(3)若Ⅲ1携带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则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Ⅲ1的基因型是 。她与Ⅲ6婚配,生下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
(4)若Ⅲ1已通过基因检测得知不携带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假如你是一名遗传咨询师,从优生角度,给予他们的建议是 。理由是 。
18.(12分)如图甲是 DNA 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有关 DNA 分子的相关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如图甲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解释 DNA 分子的多样性。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的方向 ,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 。
(2)若DNA 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ATGCC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 ;若 DNA分子的 2 条链分别为 m 链和 n 链,若 m 链中的(A+G)/(T+C)=0.8 时,在 n 链中,这种比例是 。
(3)图乙的 DNA 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模板和酶外,还需要 等条件;由图乙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 DNA 分子复制是 。
(4)DNA 分子的 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 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5)基因通常是 片段
19.(12分)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 ,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种个体占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亲代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形成多种受精卵,会使子代呈现多样性,A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导致基因重组,这会形成配子多样性,进而增加了遗传多样性,B错误;
C、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这是子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2.B
【详解】据图分析,BC段前是减数分裂I,BC段后 是减数分裂Ⅱ,因此,与BC段前相比,BC段后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减数分裂II会发生核DNA数减半、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II完成)以及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数分裂II后期),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3.D
【详解】AB、据题意可知,罐子里的球是材质、大小相同,在摸球的时候无法区分两对等位基因的区别,故无论是摸两个球还是四个球,均不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AB错误;
C、自由组合定律是两对等位基因的参与,把罐子②标记为雄、罐子③标记为雌,由于②和③中均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故分别摸一球并记录不能模拟自由组合定律,模拟的是分离定律,C错误;
D、把罐子①里的白球换成大球,则在摸取时每次摸一大一小两球就分别摸取了A/a和B/b,则该方法取出的球为非等位基因,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4.A
【详解】设豌豆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则该豌豆群体中,高茎豌豆纯合子(DD)占20%,矮茎(dd)豌豆占20%,则高茎豌豆杂合子(Dd)占60%。豌豆在自然条件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20%的高茎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高茎,20%的矮茎植物自交后代都是矮茎,60%的高茎豌豆杂合子(Dd)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产生高茎和矮茎植物,所以子代矮茎植物所占比例为20%+60%×1/4=35%,A正确,BCD错误。
5.B
【详解】由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IAi、IBi,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与父亲血型相同IAi的女儿的概率为1/4×1/2=1/8。故选B。
6.D
【详解】A、AaBB×aaBb,子代中有1/2的植株为高茎顶生植株(A-B-),A错误;
B、AaBb×aaBB,子代中有1/2的植株为高茎顶生植株(A-B-),B错误;
C、AaBb×aabb,子代中有1/4的植株为高茎顶生植株(A-B-),C错误;
D、AaBb×aaBb,子代中有3/8的植株为高茎顶生植株(A-B-),D正确。
7.C
【分析】基因R、r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拆开分析,由此答题。
【详解】由题意可知,粉红色中间型花瓣个体自交,控制花瓣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色花瓣:粉红花瓣:白色花瓣=l:2:1,后代共3种表现型。控制花瓣宽窄的基因也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窄花瓣:中间型花瓣:宽花瓣=1:2:1,后代共3中表现型。两对性状的遗传彼此独立,互不干扰,自交后代表现型为3×3=9种。
8.A
【详解】A、已知Ⅱ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联会,所以X、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有联会行为,A错误;
B、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只要有一个隐性基因就患病了,而女性需要两个隐性基因才患病,所以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正确;
C、Ⅱ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如①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②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③XAXa×XaYa后代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患病率,C正确;
D、Ⅲ片段为Y的非同源区,只传给男性后代,所以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正确。
9.C
【详解】AB、甲系谱图的特点是双亲正常,出现患病的儿子,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系谱图中母亲患病儿子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甲家系和乙家系的患者可能患的是红绿色盲;由丙系谱图可以看出,双亲患病,出现正常的儿子,是显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乙家系和丙家系的患者可能患的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AB正确;
C、甲家系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为A/a),假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甲家系中的Ⅱ-2为1/3AA、2/3Aa,其与患病男性(aa)婚配,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2/3×1/2×1/2=1/6;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甲家系中的Ⅱ-2为1/2XAXA、1/2XAXa,其与患病男性(XaY)婚配,生出患病男孩(XaY)的概率为1/2×1/4=1/8,C错误;
D、丙家系中,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不符合伴X隐性遗传特点。
10.D
【详解】A、题意分析,纯合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XsnY,野生型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XSnXSn,二者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DPdpEeXSnXsn、DPdpEeXSnY;根据F1的基因型可知,F2中翅外展正常体色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4×1/4=3/16,A错误;
B、由于控制翅外展和紫眼的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二者不能自由组合,因此,F2中翅外展紫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B错误;
C、F2中纯合正常体色焦刚毛雄果蝇的概率为1/4×1/4=1/16,C错误;
D、题意分析,纯合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eeXsnY,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与亲代细胞一致,因此有丝分裂后期,基因dp、pr、e、sn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D正确。
11.C
【详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 DNA,因此需要增设一组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所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A正确;
B、用32P 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 DNA,若只在 C(表示大肠杆菌)中含大量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 DNA 侵入了大肠杆菌,B正确;
C、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因此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营养成分中不能加入32P,C错误;
D、B 为上清液,若其中出现少量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也有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导致的,D正确。
12.C
【详解】①14C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离心到上清液中,而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14C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和上清液;
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合成蛋白质需要的原料是细菌提供的,故新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具有放射性,且新合成的噬菌体在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放射性主要存在部位是沉淀,与噬菌体的DNA无关,因为用3H标记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含有3H,子代噬菌体(未释放出的)和细菌均离心到沉淀物中。
④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所以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综上可知,C正确。
13.C
【详解】A、与磷酸基团相连的一段为5′端,③是5′端,②是3′端,A错误;
B、碱基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碱基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G+C含量高的DNA分子的相对稳定性较高,B错误;
C、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C正确;
D、a链、b链方向相反, D错误。
14.B
【详解】A、若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则子代DNA应是15N/15N和14N/14N,即两条带分别处于轻带和重带,与②不符,A错误;
B、如果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后DNA均处于中带(14N/15N),对应于试管③,B正确;
C、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④是复制二代的结果,因此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C错误;
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DNA双链打开,离心出现的结果应该是出现1/4DNA单链(15N)和3/4DNA单链(14N),与试管⑤所示不符,D错误。
15.D
【详解】A、碱基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A正确;
B、DNA复制过程中,其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B正确;
C、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有能够自我复制、结构稳定、携带遗传信息等,可见能自我复制是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必备条件,C正确;
D、科学家通过15N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错误。
故选D。
16.C
【详解】A、DNA 分子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且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
B、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B正确;
C、由题意知被32P标记的DNA单链是2条,含有31P的单链是2×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错误;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 P的DNA分子数是2个,含31 P 的分子数是8个,二者之比是1∶4,D正确。
故选C。
17.(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1/8 (3) BbXAXA或BbXAXa 13/48 (4) 生女孩 生女孩不患病,生男孩患遗传性肾炎的概率是1/4
【详解】(1)Ⅱ4和Ⅱ3不患半乳糖血症,却生育出患该病的女儿Ⅲ4,因此半乳糖血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1和Ⅱ2不患遗传性肾炎,但是生育出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Ⅲ2,结合题干信息可知,遗传性肾炎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遗传性肾炎的基因用A、a表示,则Ⅲ2基因型为XaY,其亲本Ⅱ1基因型为XAXa,Ⅱ2基因型为XAY,因此Ⅲ1基因型为1/2XAXA、1/2XAXa,Ⅲ6基因型为XAY,两人结婚,子女中患遗传性肾炎XaY的概率为1/2×1/2×1/2=1/8。
(3)控制遗传性肾炎的基因用A、a表示,则Ⅲ2基因型为XaY,其亲本Ⅱ1基因型为XAXa,Ⅱ2基因型为XAY,因此Ⅲ1基因型为1/2XAXA、1/2XAXa,若Ⅲ1携带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基因型为Bb,故Ⅲ1的基因型是1/2BbXAXA、1/2BbXAXa;Ⅲ6基因型为1/3BBXAY、2/3BbXAY,两人婚配,生出半乳糖血症bb孩子概率为2/3×1/4=1/6,基因型为B_概率为5/6,生出遗传性肾炎(XaXa+XaY)概率为1/2×1/2×1/2=1/8,基因型为(XAX-+XAY)的概率为7/8,故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5/6×7/8=35/48,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35/48=13/48。
(4)若Ⅲ1已通过基因检测得知不携带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其基因型是1/2BBXAXA、1/2BBXAXa,生男孩患病XaY的概率为1/2×1/2=1/4,生女孩基因型全为XAX-不患病,故从优生角度,给予他们的建议是生女孩。
18.(1)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反向平行 互补 (2) TACGGTA 1.25(2分) (3) 原料、能量(2分) 边解旋边复制 (4)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有遗传效应的DNA
【详解】(1)DNA分子中只含有四种碱基,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导致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磷酸与脱氧核糖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两条单链是互补的。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TACGGTA;若 DNA分子的 2 条链 m 链和 n 链碱基互补配对,即Am=Tn、Tm=An、Gm=Cn、Cm=Gn,若 m 链中的(A+G)/(T+C)=0.8 ,则n链中(T+C)/(A+G)=0.8,故 n 链中(A+G)/(T+C)=1.25。
(3) DNA 复制过程需要模板、酶、原料和能量;由图乙可知,复制时,解旋酶先解开双螺旋,然后DNA聚合酶分别与母链结合,催化子链的合成,其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4)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5)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9.(1)AABB×AAbb或aaBB×AAbb (2)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淡紫色∶白色=1∶1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3) 5 3/7
【详解】(1)结合表格分析可知,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淡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2)①如果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bb):淡紫色(A-Bb):白色(A-BB+aa--)=3:6:(3+4)=3:6:7。
②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1: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淡紫色(AaBb):白色(AABB+aabb)=2:2=1:1。
③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1: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Abb):淡紫色(AaBb):白色(aaBB)=1:2:1。
(3)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