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7 页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据此可知 ( )
A.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B.河姆渡人已经出现制陶等手工行业
C.河姆渡人己具备了一定的定居条件 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2.秦地既定,汉朝统治者“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这些举措旨在
A.加强边地治理 B.减轻民众负担 C.尊重当地习俗 D.推动地方发展
3.观察右图《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该为( )
A. 郡 B. 州 C. 路 D. 省
4.“各国归来留学生,一经朝考上蓬瀛。可怜不及格人在,如要某差须自行。”这是一首 20世纪初出现的竹枝词。从中可以看出( )
A.出国留学成为时尚 B.选官制度的变革
C.科举考试内容变化 D.洋务运动的开展
5.解放战争时期上海英文刊物《密勒氏评论报》认为: “ (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据此可知( )
A.第二条战线形成发展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D.减租减息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C.苏维埃政府提出新的土地政策
6.右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实施一五年计划
B.西方先进技术引进
C.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D.提出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7.1996年,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种子法》等多项配套法规,累计投资近63亿元,建成农作物种质资源库39个。我国种子生产能力由640万吨提高到800 万吨。“种子工程”的实施反映了( )
A.国家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B.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D.国家立法治理食品安全问题
8.2023年10月,150多个国家、40多个国际组织的上万名代表在北京参加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方一致认为,本届高峰论坛是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据此可知我国 ( )
A.大力推动并开展南南合作 B.认真践行“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
C.积极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D.推动构建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9.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该历法旨在适应 ( )
A.农业生产的需要 B.交通运输的需要
C.抵御洪灾的需要 D.宗教祭祀的需要
10.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学阶梯》写道:“每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它包括着各民族实际需要和生活必须制定的一些法则”。由此可知 ( )
A.罗马法律适用于世界各国 B.万民法即世界性法律体系
C.万民法注重维护公民利益 D.罗马法有应势而变的精神
11.著名史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言: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作者意在说明 ( )
A.大革命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大革命促使欧洲走出“中世纪”
C.大革命的原则随战争对外传播 D.大革命促使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12.如图为1919年8月 30 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记者凯里·奥尔发表于该报的漫画《后视图》。漫画意在揭示 ( )
漫画中威尔逊正在指挥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 Peace),而合唱团成员的裤兜里都藏着左轮手枪,自左往右合唱团成员枪柄上分别写有:日本觊觎亚太(Pacific Control);英国关注海权(British Fleet);法国重提美法同盟(Franco American Alliance);意大利期待领土扩张(Greaterlaly)。
13.“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 D.成立经互会
14.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纳入其中,由此,成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具有系统重要性国家之间非正式对话的新机制”。这一“新机制”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作组织
C.二十国集团 D.亚洲投资建设银行
15.经济全球化改变着全球劳动力的市场结构,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贸易、公共服务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 B.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发挥重要作用
C.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D.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许多移民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史籍记载,公元 495年,一位皇帝在与大臣对话时指出: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此事发生于以下图中的(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17.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 “上海、天津、汉口、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之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间有诋毁当轴,蛊惑民心者..今宜于沿海各省,次第仿行(办报),概用华人秉笔,而西人报馆,止准(其)用西字报章。”郑观应的建议意在 ( )
A.与外商企业争夺利权 B.宣扬早期维新思想
C.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 D.广泛启迪民众智慧
18.下表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 ( )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学校体制 国有化 一主多元
资金来源 单一的投资制 多渠道集资
教学观念 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招生就业制度 统招统配 面向市场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其中第22题12分, 第23题8分, 第24题20分, 第25题12分, 共52分)
22.文化交流与传播促进人类社会发展(12分)
材料一
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以交流接触和融合构成更大的文化体的过程。高加索人种的一支雅利安人使用的是印欧语系。这些有马拉战车的印欧民族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向外扩张。那个时候欧亚大陆的气候开始进入小冰期,气候寒冷,本来水草丰美、足以繁殖牲口的地方,不足以维持那么多人口了,于是这些人必须向外移动。而欧洲的传统是战斗群统治土著居民,战斗群一定要保持长期的战斗精神。战争、掠夺和占领,使印欧民族体的欧洲社会具有强大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
早期佛教主要是外来和尚,在《高僧传》里记载最早来华的一些僧人以及早期佛教译经者确实来自康居、安息、天竺、大月氏的异国人,这些人先到达 ▲ (地名)经过河西走廊后再进入中原。
第一部中国人关于佛教的论著叫做《理惑论》是东汉人牟融所写,据说牟子生活在交州 (现广西、越南一带、南临南海)他在交州见过很多沙门(和尚)。
公元前4世纪印度《治国安邦术》 《往事书》记载了中国丝绸,比佛教传入中国早四世纪。公元前3世纪印度几本圣书如《罗摩耶那》《摩柯婆罗多》都提到了中国人,有人研究这大概主要指的是西南、西北的中国人。这说明公元前中国西南和印度已经有交通了。
——摘编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印度西北方向的佛教多为大乘佛教,而从海路传来在南方登岸的佛教多来自印度南部以小乘佛教为主,像锡兰、缅甸、暹罗、马来半岛、南洋群岛等都受这种佛教的影响,而中国接受的也应当是巴利文经典系统。
——摘自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利安人向外扩张的因素。结合所学以希腊地区为例概述印欧民族向外扩张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5分)
(2)完成 ▲ 部分填空,根据材料概括佛教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以及依据。 (7分)
2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是对所处时代社会现状的回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唐律疏议》节选
篇目 条款
《名例》 “十恶”罪分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谓告言(告发) 、詈言、诅詈(辱骂诅咒) 祖父母、父母, 绞:祖父母、父母在, 别籍异财, 徒三年; 供养有缺, 徒二年……”
《户婚律》 “每丁, 租二石, 调丝、绢、绵三两……”唐律禁止“占田过限”、“妄认公私田”、“盗卖或盗种公私田”、等, 对“诸卖口分田者, 一亩笞十, 二十亩加一等, 罪止杖一百, 地还本主, 财没不追”等处罚
——摘自《唐律疏议》、李俊编著《中国法制史》
结合所学,简述《唐律疏议》在中华法制史中的地位,提取材料信息,对唐律中所反映的某些历史现象予以解释。 (要求:提取两条信息,认识正确,史论结合,解释清晰)
24.铁路与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在德意志,铁路建设被作为国家建设而受到推动。1839年,萨克森政府利用英国的技术与人员,修建了德意志第一条主干铁路,将莱比锡与德累斯顿相连。这条铁路全线开通之后,德意志陷入铁路狂热中,各地的铁路都在扩展。……鉴于铁路在普法战争和普奥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意志首相通过立法机关颁布法律,赋予帝国强制性收购私人铁路公司的权利,以最大限度发挥帝国军事机器的潜力。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铁路改变世界》
材料二
晚清兴建铁路之争
如开设铁路洋人可便往来……于大局更有关系……自清江浦至京相距一千数百里,从中岂无田亩、屋庐、坟墓、桥棵阻隔不通之处 开造铁路,将于阻隔之处一律平毁乎 ……且开造之费动需千万,目前各处设防,西事未藏,库款支细,等款维艰。
——内阁大学士张家骤上奏 (1880)
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
——李鸿章致醇亲王的信(1883年)
材料三
1876年,英国强行在中国修建吴淞铁路,到1911年由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里程近9000千米,占总里程数90%以上。
1952年6月,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至一五计划完成, 先后建成铁路干支线6100公里。
198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5万公里,共新建铁路2.8万公里。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到2012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 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到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2013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加速推进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项目。
2014年7月中国海外承建首条高铁——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布尔的高铁线路通车, 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016年以来,铁路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高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20年8月铁道部发表《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铁路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完善等目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王强《中国铁路百年发展见证中华民族历史性飞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政府利用“英国技术”的发明成果,并概括德意志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双方对新修铁路所持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立足时代简要说明晚清“兴建铁路之争”的出现(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现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的变化,并指出我国提出“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现实意义。 (7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的时候。社会发展有突进和渐进两种形式,突进表现为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暴力革命。这时,思维活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表现得尤为明显,形成不可遏止的思想解放运动;渐进则是政治上的改良和生产力的改进,此时,思想则呈现出比较活跃的状态。而一切暴力,如果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先导,只是按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出一些纲领或改革措施,其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而单纯的暴力,则只能对社会造成破坏,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赵立、史云谋《思想解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阅读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12分)选择题1(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2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A
D
B
C
C
二、
选择题川(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C
C
D
C
D
三、非选择题
22题(12分)
(1)因素:马拉战车使用;气候变化,寻找新的居住地;强大的进取心和积极性的民族性格。
(3分)
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
头(2分)
(2)
▲:敦煌(1分)
路线依据(6分)(评分标准:路线1分,依据1分)
第一条:路线印度一一西域一一河西走廊(陆上丝路)依据:最早来华的一些僧人以及早期佛
教译经者来自康居、安息、天竺、大月氏,这些地方古代就是西域。(2分)
第二条:从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依据:第一部中国人关于佛教的论著是东汉人牟融所写,他生活
在今天南临南海的地方。(或中国南方的佛教与印度南部佛教一样)(2分)
第三条:从印度一一缅甸一一中国西南(西南丝绸之路)。依据:印度公元前的书籍提到中国
西南的人,在佛教传入前,中国西南与印度已经有了交通。(2分)
23题(8分)
地位: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是历代王朝的法律蓝本(任
写两点得4分)
现象解释(共4分)(材料信息1分,解释1分言之有理即可)
例:十恶罪以及告发,诅咒父母或祖父母处的条款,体现了法律中的儒家思想,体现唐律中礼
法相结合的特点。(2分)
例:唐律禁止盗卖或盗种公私田,严格处罚买卖土地行为,说明政府在限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均
田制的运行。(2分)
例:“每丁,租二石,调丝、绢、绵三两”等信息,均田制下的农民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实行
租调制,保障了封建政府的收入来源。(2分)
24题(20分)
(1)发明成果:蒸汽机车;(2分)情况:国家大力推动铁路建设;发展迅速;政府垄断铁路经
营(政府立法收购铁路经营权)(3分)
(2)反对者认为,侵占田地;增加财政负担;也为列强入侵提供了便利;不应该修建(任写两
点2分)。
支持者认为,修建铁路是世界潮流,有利于经济发展,军事防御,应该修建铁路以救亡图存(任
写两点2分)
(只写支持或反对,不写具体理由不得分)
时代特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中国;洋务运动进一步
发展;但同时中西观念冲突(守旧派阻挠),新修铁路之争实质上反应了中国近代转型的艰难(任
写4点4分)
(3)变化:从被列强强修控制到实现自主修建(1分);由技术落后到技术领先(1分)由引进
铁路技术到自主研发并对外出口(2分)
意义: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促进
产业水平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写3个)
25题(12分)
评分细则
①标题体现符合材料信息的观点2分
②史料6分,(要求史论结合)
③结构严谨,符合小论文基本格式2分
④论述逻辑正确,表述成文1分
⑤总结价值升华1分
示例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417世纪发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天主教神学权威,解放了长期压抑的人
性,促进了思想解放;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
家伏尔泰,他猛烈地抨击封建社会和教会,以自由、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人的自由,
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大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孟德斯鸠和卢梭更是主张废除腐
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思想。法国大革命的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就分别
受到启蒙思想中的自由派和民主派思想的影响,指导并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最终在法国建立了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文艺复兴运动到欧洲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从宗教改革到资本
主义的发展,从启蒙运动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西欧近代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世界文
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