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间PPT、展台、音乐
教材内容 分 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德(文中的“巴迪”是父母对巴德的昵称)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他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从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给予的爱。课文以巴德父母的两个极端的评价为题,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设计理念 利用图片、视频、与情景剧引导学生去关注体会巴德的感受与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向父母表达爱,学会表达爱的方式。
学情分析 1.孩子对于文本的理解缺乏认识,有些课文,如《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对孩子的年代感太久了。 2.孩子对于父母之爱理解有些片面,不能理解到位。 3.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敏感,如何引导学生说出心理话,促进更好的亲子关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会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誉、励”等6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 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德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 2.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德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师导入:龟裂的手指,揉皱的毛票,折射出母爱博大无私;漂荡的渔船,劳碌的背影,诉说着父爱的细腻深沉。而在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记忆里,父爱和母爱却有着特殊的表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发现课文题目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设计意图 如:“采用展示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小时候的照片与长大后成就照片作对比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从对比中产生疑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预设1:我注意到题目中用了引号。 预设2:“精彩”和“糟糕”是一对反义词。 预设3:“极了”和“透了”都表示达到了极点。 师继续引导:大家说得很好,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还针对同一首诗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学习吧!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以课文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切入点,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借助PPT图片,同时,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师:如果你就是功成名就的大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结合课文内容,回望你的成长之路,你想对谁表示感谢呢,为什么? 预设1:我最想感谢我的母亲。因为她的鼓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让我在写作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够勇敢地坚持下去。 预设2:我最想感谢我的父亲。正因为有了他的批评,我没有变得骄傲自大,盲目自信,而是时刻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取得进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预设3: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母亲的鼓励热情温暖,给了我信心,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父亲的批评理性客观,能准确地指出我的不足,让我不断进步,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可以提前录制父母的一些视频,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此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借助学习单,研读文本,体悟父母的动机,正确地捕捉“我”当时内心的想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最后对母亲和父亲的爱有深刻的感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自读自悟,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悟浓浓的父母之爱。 对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及其贴近的文章。因此我把本节的阅读定位在个性化阅读上,要求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去感悟。 比如学生在汇报作者童年和成年对两种评价的不同理解时,有的说:“小巴迪才七八岁,就想写诗,而且去写了,这样的行为当然值得‘精彩极了'的夸奖。”有的说:“作为一个真正负责任的父亲,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打是疼,骂是爱嘛。”有的说:“作者长大后,认为自己很幸运,能拥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成长的经历告诉他,这两相极端的断言都是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样的理解完全融入了自己平时对爱的感悟和理解,说得有情有理,而且个性飞扬。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我在这个环节上是这样来设计的:假如同学们就是文中的小巴迪,当你面对父母对你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时候,你会怎样想?然后明确要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思考,千万不要杜撰。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对文章的感悟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碰撞,促使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良好的表现的时候或者是说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的时候,我没有给予鼓励与评价。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继续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