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精品课件)(共37张PPT)【2024秋人教九全物理高效完全备课】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精品课件)(共37张PPT)【2024秋人教九全物理高效完全备课】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02 09:21:08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九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
第十三章 内能
13.1 分子热运动
2024秋人教版九年级(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目录导航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课堂练习
1
2
3
4
课后作业
5
知识总结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1
课后作业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通过实验和类比法,使学生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课标要求
了解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难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利用微观模型解释宏观热现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1
课后作业
新课讲授
2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盛夏季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蝴蝶。花香是如何传播的呢?
新课讲授
2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这些现象又是因为什么呢?
在汤中放一勺盐,整锅汤都会有咸味
对着空气喷几下,能闻到香水的味道
长时间不用的两块肥皂粘在一起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下面请大家分组做分割物质实验,进行探究: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小组1
小组2
小组3
撕纸,看哪一组撕的最碎。最后纸还是纸吗?
掰开干燥的饼干。每掰开一次拿出来看看,探究掰开得更碎时,饼干有何变化?
打碎冰糖,每打碎一次拿出来看看,探究打的更碎时,冰糖味道有何变化?
无论纸撕的多么细小,纸还是纸
饼干无论研磨的多么细小还是饼干
冰糖无论研磨的多么细小还是冰糖(分割后仍具有甜味)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分子体积是不是很小?










电子显微
镜下
的水分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物质的尺度——宏观世界
2、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要清晰明了,不能由于使用设备,而造成课堂效率下降的现象。
3、主要把握课堂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对已有和新添加的设备要融汇起来一同使用。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0000 。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约为5200 ,南北约为5500 。
姚明身高2.26

光年
千米
千米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物质的尺度——微观世界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60~80μm
细胞的长度约为10μm
水分子直径0.4nm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0.2μm
新课导入1
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一颗小露珠含有1021个水分子
1021个水分子
一个小动物每秒钟喝去1万个水分子
喝30亿年
分子之间是怎样排列的?相互之间有没有作用力?
通过物体的宏观表现来推断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我们打开一瓶香水、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猜想:我们能闻到香水、香皂的香味,可能是因为香水、香皂的分子飘到我们鼻子里。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与思考:
实验观察1
抽掉玻璃板之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ρ二氧化氮>ρ空气)
现象:
结论:
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它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实验时为什么要将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的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面呢?
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如果把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置于空气瓶子上方,会导致二氧化氮气体由于重力缘故下沉,便不能充分的说明扩散现象。所以一定要把二氧化氮气体瓶子置于空气瓶子下方。
交流与谈论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课后提高
课后提高
课后提高
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个扩散的例子呢?
炒菜的香味
花香
消毒水的味道
扩散只发生在气体间吗?液体和固体间是否可以发生扩散?
分子热运动3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硫酸铜溶液与水的液体扩散实验
实验观察2
现象:
结论:
液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铝块与金块的固体扩散模拟实验
实验观察3
现象:
结论: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
实验前
叠放在一起
五年后互相渗入约1毫米深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扩散现象研究
事例
现象 春暖花开,香飘满园 糖块放入水中,整杯水变甜 煤矿隧道石壁变黑
分析 花香分子跑到空气中,又进入人的鼻孔 糖分子扩散到水中 部分煤炭分子钻进石壁中
结论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酒精和水融合实验
实验观察4
现象:
结论:
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晃动之后体积变小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课后提高
尘土飞扬
雾气弥漫
尘土飞扬、雾气弥漫属于扩散现象吗?如何判断是否为扩散现象?
1.分子不能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2.该运动不受外力影响
尘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都不是分子,所以不是扩散现象
新课导入1
分子热运动3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相比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较慢,有什么方式能让扩散进行的快一些呢?
现象:
结论:
红墨水在冷水中扩散的 ,在热水中扩散的 。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我们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解释:为什么刚炒的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到香味?
实验观察5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为什么固体和液体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而不是像气体一样四处飞散呢?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分子间存在引力
实验观察6
实验表明:
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实验观察7
注射器压缩水
现象:
结论:
会发现用力压缩时,活塞内的水会产生“抵抗”,体积几乎没变化。
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间相互排斥,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实验观察8
注射器外拉水
现象:
结论:
会发现用力向外拉时,活塞内的水又会吸引。
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间相互吸引,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结论:
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分子间相互排斥,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间相互吸引,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分子间作用力4
新课导入1
物质的构成2
分子热运动3
新课讲授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观察实验1
归纳总结
分子动理论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知识总结
知识总结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3
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4
课后作业
1.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4
课后作业
2.扩散现象表明了(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有确定的大小
C.分子有确定的质量絮
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4
课后作业
3.把一块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变大
引力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总结
5
课堂练习
兴趣
行动
专注
效率
自律
作业:对应《分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