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押题预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西周时期,井氏是最重要的世族之一,此家族在册命中获得了审判的权力。如穆公审理了发生于晋南地区的霸姬案,井伯审理了发生于王畿地区的裘卫案,井叔审理了发生于晋南与王畿贵族之间的曶案。这表明
A.审判权是诸侯的重要权力
B.传统礼乐制度遭到冲击
C.周天子重视边远地区管理
D.国家权力具有宗族印记
2.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
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
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
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
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
3.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
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
B.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
D.社会动荡亟需儒学复兴
4.2017年4月,“中华创世神话”研究推进会在沪举行。下列最可能被列为研讨主题的是
炎黄的传说
B. 姜寨聚落
C. 二里头宫殿
D. 殷墟甲骨
5.“夏商周断代工程”认定夏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21世纪前期
B. 公元前21世纪后期
C. 公元前20世纪前期
D. 公元前20世纪后期
6.“国王在占卜者的帮助下向其祖先提问。然后对甲骨进行加热,最早是使用猪、羊或牛的肩胛骨,后来主要是龟壳。裂缝出现时,答案就由此推得”。该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7.述及华北地区的抗日战争,某将领说:“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参与了本战役、以运动战给敌以重创,首开全国抗战斩获的光荣纪录。”据此判断,这位将领叙述的战役是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8.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其前身为1986年5月成立、后在1993年12月改名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这说明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B.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C.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调整优化
9.中国“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座城市,开行列数从2012年的42列增加到2021年的15183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
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
D.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
10.有同学在学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中西方法律时,做了如下对比,其中正确的是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罗马元老院接受公民大会决议,整理罗马法律,刻在铜板上,公诸社会,是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材料二 公元前536年,国小民寡的郑国在齐、秦、晋、楚等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子产为保护平民,以维系国家劳动力,决定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布于民,以保障其权益。
均怀抱实践正义的理想
皆因平民的抗争而起
悉使贵族丧失政治实力
D.都出现了成文法
11.1933—1936年,伪满重刊《清实录》,日本指派专人对《清实录》逐卷检查,将有碍日本的相关内容进行“挖改”,如将“倭”字改成“日”字,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记载大段删除。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打破东亚传统宗藩秩序
B.淡化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C.消解隔阂实现东亚共荣
D.推动伪满州国史学发展
12.1955年冬、1956年初,广州先后举办了华南物资交流大会、广东省物资展览交流大会和广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等,1956年冬又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名义举办了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这一时期举办的商品交流会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B.使广州开始成为国际大都市
C.有利于吸引侨商及扩大外贸
D.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3.某学者认为,波斯帝国的统治方式可能与罗马帝国差别不大,只有在地方事务发生某种异常情况时,国王才会以书信形式提供直接指导或干预。日常的大部分活动,可能由总督独立完成。波斯帝国对 地方的统治方式是
A.制定完备的法律
B.实行行省制
C.发明“浮动园地”
D.传播基督教
14.13世纪,英国贵族们用拉丁文写给国王的《大宪章》里规定了要国王承认贵族的财产权利及政治权利,并且在征收国税、组织军队、发动对外战争时,所需经费未经贵族的同意,国王不得概自决定。1689年《权利法案》用当时的语言明确重申了《大宪章》中的内容。这一变化说明英国
具有贵族与国王分权的传统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实现联合
C.通过政治妥协实现社会变革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明显增强
15.1864年,西欧各国工人代表云集伦敦,决定成立国际工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为第一国际领导机构成员,实际是公认的领袖和灵魂。在成立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又一次响彻云霄。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C.国际工人运动日益走向联合
D.巴黎公社败于缺少国际援助
16.新经济政策时期形成的小农经济,在1926年以后已无法取得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而在这个时期,苏联工业建设的加速和城市的发展都需要提供更多农产品。据此可知,苏联当时
A.调整农业政策具有合理性
B.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
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运与国运”
材料一
图5 中国龙山时代的文明遗址
材料二
隋炀帝“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最终“身丧国灭”。唐中期,为整顿漕运,转运使刘晏从江南调粮,降低关中百姓赋役,招引流民,鼓励商品流通,同时加强兵力以震慑地方节度使和周边政权。此后,从江南到关中的运输时间从9个月左右缩短至40天左右,每斗米的运费从139钱降至34钱。自是“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矣”。
——据吴鹏《水运与国运》等
材料三
面对黄河泛滥,明代采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方略,设计了四种类型的堤坝:缕堤束窄河道,利于水流冲沙;遥堤防范缕堤溃决;在容易决堤的河道弯曲处加筑月堤;格堤能给缕堤提供物理支撑点。此后10余年间河道稳定、行水通畅。
——据刘成等《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历史回顾》
简析上述材料对“水运与国运关系”的研究角度,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
1903—1910年,翻新小说在中国非常流行。翻新小说是指对经典名著进行续写,借用其人物形象,置换其活动空间和行为价值而形成的新式小说。其中吴趼人的《新石头记》是代表作之一,表3是该书设计的“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两个情节。
表3
情节一 宝玉道:“我在街上走了一趟,看见十家铺子当中,倒有九家卖洋货的。我们中国生意竟是没有了。”薛蟠诧异道:“奇了,奇了!怎么你也谈起生意经来了。”宝玉道:“我不是忽然要谈这个。我想国人尽着拿东西来卖给中国人,一年一年地不把中国的钱换到外国去了么。”
情节二 宝玉看到教民杨势子无故殴打贫民王威儿。县官本打算各打他们20板子以示惩戒,但得知杨势子是教民后,立即将其释放,紧接着就把贫民王威儿打得鼻青脸肿,并对他说:“你那里不好去闯祸,却走到本县治下来得罪教民……须知本县的前程,不是给你作顽意儿的。”
——据冯玉恒《近代科学小说内蕴研究——以<新石头记>为例》等
(1)对“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这一设计加以解读。
(2)编写一段“宝玉与二十世纪相见”的新情节。
(要求:表述成文,言简意赅,符合原文情境。)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开展了以“振兴中华”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这一活动迅速在全国各地区、各单位开展起来。图6为1983年上海市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
——据《图书馆杂志》等
根据材料,对“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进行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4 1768—1772年美国出口贸易地理分布及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
区域 新英格兰地区 中部殖民地 上南部地区 下南部地区
英国 66 76 89 86
南欧 2 3 1 1
英属西印度群岛 32 21 10 13
非洲 0 0 0 0
——据【美】加里·M·沃尔顿等《美国经济史》
表5 1870—1914年美国出口贸易地理分布及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
时间 美洲 欧洲(其中英国所占比重) 亚洲 大洋洲 非洲
1870年 17 81(55.4) 1 1 0.4
1880年 11 86(54.3) 1 1 1
1890年 16 80(51.6) 2 2 1
1900年 16 75(38.3) 5 3 1
1910年 27 65(29) 4 2 1
1914年 28 63(25.1) 6 2 1
——据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美国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代到1957年》
你如何认识与表4相比,表5所反映出的美国出口贸易变化?(13分)
此资料来源于:(www..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D C B B D C D A B A B D A A
二、非选择题
17.研究角度:
材料一是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分布的角度。各文明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依水而生,以水而存。
材料二是从国家水政管理的角度。隋炀帝开凿运河因忽视民生等而导致身死国亡;中唐政府漕运治理考虑到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诸方面时势,措施配套,进而推动国家发展。
材料三是从治水技术的角度。通过构建完整堤防系统来维护河运稳定。
(若考生对角度的其他描述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启示:水是生命、文明之源;水运影响国运;国家治理应顺势而行;政策和制度调整应综合考量;加强技术创新与实践;古代劳动人民具有智慧、勤劳的良好品质等。
18.(1)从背景和目的角度作答:这一设计源于列强侵略、政府腐败、文化冲突等社会现实,以此批判现实、表达改造社会的愿望。
从特点和作用的角度作答:这一设计采用翻新手法,趣味性强,便于吸引民众,成为思想宣传的新方式。
从局限性的角度作答:这一设计具有主观性和虚构性,作为史料使用时需慎重甄别、对照和考证;受时代等因素所限,未能指明当时中国的真正出路。
(2)答案示例:宝玉来到京师东郊民巷,不禁怒上心头:“中国人的地盘都是各国驻军!还不允许中国人居住!真真是世间荒唐事!”稍后,怒气渐平,心中暗想:我中华地大物博,定能重整河山!
(若考生从民族危机、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化冲突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9.从活动背景角度作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广大群众思想解放,渴望读书学习、建设国家。
从活动内容特点角度作答:本次读书活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推荐书目突出党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同时涉及中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科学、文学等多个领域。
从活动价值角度作答:本次读书活动有利于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科学知识,提高群众整体素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使命担当、国际意识等,适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建设的要求。
从联系当代价值角度作答:新时代的今天,青少年应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实现共同理想而求知,为民族梦的实现而奋斗。
20.从变化内容的角度作答:贸易地区范围扩大,亚、非、大洋洲从无到有,与美洲贸易逐渐增多;与欧洲(英国)贸易比重逐渐减少。
从变化原因的角度作答:美国实现独立,对英国经济依赖减少;国家统一推动国力提升;科技革命提高生产能力;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不断发展。从变化影响的角度作答:改变国际秩序;加速其扩张进程;压迫亚非拉人民等。
从现实价值的角度作答:独立和统一是国家发展基础;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发展是硬道理;和平崛起等。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