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第五单元 第2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第五单元 第2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22 09: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不是生来变就有的!乌鸦在城市里长期生活,
慢慢认识到红绿灯和汽车的特点,逐渐学会的. 如果你养过猫、狗等宠物,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它们不用你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是要想让它们学会到规定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技术是怎样练成的? 行为1: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行为2: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小,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行为3: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行为4: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行为5: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行为6: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有人通过实验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讨 论
?上述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答:资料2.3.5是先天性行为,1.4.6是学习行为.
?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答: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是保证生存的基本行为.
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学习行为是比先天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讨 论
?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答:先天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学习行为就会因无法觅食和避害而被淘汰.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答:有差别!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同种个体间也有差别,受遗传因素影响.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你可以选择身边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先观察它具有哪些行为,再分析这些行为哪些是先天性的,哪些是经过学习获得的,必要时还可以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下面提供一个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案,你可以参考,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如家里养的宠物、家禽、家畜等),另定探究的课题和计划。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如果你能找到小鼠、豚鼠或仓鼠做实验动物就太好了,因为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它们通常白天躲在黑暗处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所以,选择它们做实验动物,你可要把握好做实验的时间了。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在前面介绍的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学习能力比蚯蚓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些。当然,也不排除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的可能性。
提出问题
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提出你要探究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
你作出的假设是
制订计划
你所制订的计划中应当包括: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制作“迷宫”,准备适当的食物,选好实验场所和时间,确定实验记录的方法等。下图的“迷宫”仅作为示例供你参考。
注意:“迷宫”的隔板应高些,以避免小鼠从隔板上方越过,或者在隔板上方盖一块玻璃板,这样既能阻止小鼠翻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鼠的行为;“迷’宫”通道的宽度要便于小鼠折返;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实施计划
按你确定的计划进行探究。认真统计小鼠需要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才能通过“迷宫’,吃到食物。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你的结论是 讨 论
1跟同学交流这项探究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如果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2这项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3你对家养的小动物进行过学习行为的训练吗?它们有哪些行为是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4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
(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
(2)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
(3)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
2.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答:先天性行为.对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XXV 3.从树丛到草间,从屋檐到墙角,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蛛网。这是蜘蛛的住所、通讯线路、交通要道、捕食陷阱、“餐厅”、“婚房”和育幼室。有人观察到,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答:蜘蛛结网是属于先天性行为.
4.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答: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
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越强,对生存越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