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细胞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氨基酸种类 B.氨基酸的羧基和氨基
C.氨基酸排列顺序 D.蛋白质空间结构
2.民以食为天,从黄河流域到江汉平原,小麦是中华大地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种子中富含淀粉,淀粉完全水解产生的“生命燃料”是( )
A.果糖 B.脱氧核糖 C.葡萄糖 D.麦芽糖
3.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淀粉、糖原、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C.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组成
D.生物大分子都可以为生命活动供能
4.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揭示了( )
A.动植物统一性 B.生物界复杂性 C.归纳法重要性 D.生物体多样性
5.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没有设对照组,因此该实验不遵循对照原则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别酒精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不同琼脂块中的深度相同
6.葡萄糖被人的红细胞吸收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要借助细胞膜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
7.小暑时节,萤流翩跹,萤火虫尾部发出的荧光,为仲夏夜平添了一份浪漫。能为萤火虫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ADP C.蛋白质 D.ATP
8.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
A.提供物质 B.提供场所 C.提供能量 D.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9.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 )
A.产生CO2 B.产生水
C.不产生[H] D.不消耗O2
10.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I、II、Ⅲ代表反应瓶序号,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装置甲用于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B.装置乙用于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C.装置甲中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D.向Ⅲ瓶反应液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11.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原子转变的途径是( )
A.CO2→糖类→三碳化合物
B.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C.CO2→糖类→五碳化合物
D.CO2→五碳化合物→糖类
12.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有3种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C.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D.叶绿体中的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13.在提取和分离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对所用试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二氧化硅保护叶绿素
B.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C.用碳酸钙便于研磨
D.用水作层析液
14.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无遗传物质的复制
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C.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D.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
1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16.DNA指纹技术常用于个体识别或亲子鉴定,其原理是利用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特的DNA。不同人体的 DNA差异体现在
A.碱基种类和配对方式不同 B.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C.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D.五碳糖和磷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17.下列各项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哈密瓜的黄花与苹果的白花 B.山羊的白毛与卷毛
C.人的美与丑 D.狗的粗毛和细毛
18.下列属于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具有的特征是( )
A.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C.男性和女性患病几率相同
D.致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19.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不属于萨顿假说中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的是( )
A.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B.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形成配子受精过程中,具有相时稳定的形态结构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0.人的胚胎在发育早期会出现鳃裂和尾,这与鱼以及其他脊椎动物非常相似,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该证据属于( )
A.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 D.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21.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 )
A.细胞、器官和个体 B.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C.基因、DNA和染色体 D.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22.下列人类遗传病中,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是( )
A.原发性高血压 B.青少年型糖尿病
C.白化病 D.21三体综合征
23.“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测定人类基因组中全部
A.DNA的碱基序列 B.mRNA的碱基序列
C.rRNA的碱基序列 D.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24.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D.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25.如图是中心法则图解,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个过程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c 过程还需要 tRNA 和核糖体参与
C.某些病毒增殖时可发生 d 过程,需逆转录酶
D.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a 和 b、c 三个过程均可发生
二、非选择题
26(10分).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甲图表示 过程,乙图表示 过程。
(2)甲图中的物质A是 ,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能为光合作用的 反应提供能量。分析甲图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水、二氧化碳浓度等。
(3)乙图中的物质B是 ,其产生的场所是 ,序号①和 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4)酵母菌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是 (填序号)
(5)自然界中少数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虽然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也属于 (自养生物或异养生物)
27.(10分)左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右图为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回答:
(1)③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其实质是 。
(2)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细胞癌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发生突变。(2分)
(3)请将右图中细胞按照正确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排序 。(2分)
(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右图中的 。
(5)为了观察到右图所示各时期,需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解离— —制片。(2分)
(6)右图中未标出分裂间期,该时期发生的主要变化为: 。
28.(10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园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遗传图解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皱粒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
(2)在F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 、 。
(3)亲本中黄色圆粒豌豆能产生 种配子,遵循 规律。
29(10分) . 图示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密码子为GCU、GCC-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1)a、b和c分别表示复制、转录和翻译。b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
(2)图中⑤称为_______,它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
(3)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a过程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__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准确地进行。
(4)图中③结构是核糖体,它在细胞中有些是游离在细胞质中,有些是附着在_____________上,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
30.(10分)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是牛、羊等牲畜的优良饲料。研究发现,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与花的形态和花蜜密切相关,我国的紫花苜蓿品种最早是由张骞从西域引入的。在西域时,紫花苜蓿通过黑彩带蜂传播花粉,引入我国若干年后,其传粉昆虫逐渐变为中华蜜蜂。回答下列问题:
(1)紫花苜蓿和传粉昆虫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 (填“属于”或“不属于”)协同进化。
(2)传入我国后,紫花苜蓿发生了进化,从基因水平方面看,生物进化的本质是 。
(3)紫花苜蓿从西域传入我国后与西域紫花苜蓿品种首先出现了 隔离。如何判断我国的紫花苜蓿和西域紫花苜蓿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
(4)通过比较不同品种苜蓿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可以推测出不同苜蓿的亲缘关系,从生物进化的证据的角度分析,这属于 证据。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D 7.D 8.D 9.A 10.D 11.B 12.A
13.B 14.D 15.C 16.C 17.D 18.D 19.D 20.C 21.B 22.C 23.A
24.C 25.D
26.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ATP 暗 光照 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② ①②③ 自养生物
27.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乙→甲→丁→丙 甲乙 漂洗—染色 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28.(1)yyrr
(2)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3) 4 自由组合
29. (1)RNA聚合酶
(2)转运RNA(tRNA) 苯丙氨酸
(3)碱基互补
(4)内质网
30.(1)属于
(2)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 地理 让我国的紫花苜蓿和西域紫花首蓿杂交,观察是否能产生可育后代
(4)分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