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压强 固体压强提高练习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压强 固体压强提高练习1(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01 08: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科学第三单元固体压强提高练习
一、压力
1.图中能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A.B.C. D.
2.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
C.压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压力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3.图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 Pa的是(  )
A.一枚鸡蛋B.一张对折报纸C.一粒西瓜子 D.一条狗
4.对压强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压力一定时,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D.压力增大,压强一定也增大
5.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6.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 Pa B.2500 Pa C.5000 Pa D.12500 Pa
7.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的高矮与脚印面积大小具有一定关系。根据以上信息,刑侦人员在利用案发现场的脚印进行案情分析时,可以做到的是(  )
A.只要获得脚印的大小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性别
8.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9.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10.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  )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
D.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11.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毫米,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象。用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  )
A.1:1 B.2:1 C.4:1 D.8:1
13.如图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2物体1 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14.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受力面积相同时,固体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像是(  )
A.B.C. D.
15.如图所示,物体G重为6 N,物体M重为4 N,力F为4 N。在下列各图中,物体G与水平地面或竖直墙面接触处的受力面所受到的压力为4N的是(  )
A. B. C. D.
16.下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事例是(  )
A.注射器针很尖 B.刀口很薄
C.书包带很宽 D.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
17.坦克用履带代替了轮子,履带上有几条棱凸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履带和棱都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B.履带和棱都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履带为了减小压强,棱为了增大摩擦
D.履带为了减小压强,棱为了增大压强
18.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等于()
A.3:5 B.3:2 C.2:5 D.9:10
19.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2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
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
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
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
二、填空题
21.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拣常需借助传送带。
(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   。
(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
(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质量为15千克。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   帕。
2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2:1。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1,拿走物块乙,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4:3。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正方体的重力之比G甲:G乙=   ;
(2)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3:P1=   。
23.有一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物块重80牛,放在光滑墙角处(如图),受水平方向力F1=100牛、竖直方向力F2=12牛的作用,这时墙壁所受压强为   帕;地面所受压力为   牛,地面所受压强为   帕。
24.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当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对比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实心正方体A、B的材质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且mA:mB=1:8,A、B叠放于水平地面,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水平推力F甲:F乙=   。
26.如图1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则a、b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图2)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三、解答题
27.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为 100 千克、底边为 40 厘米×50 厘米、高 1米的长方体木块。小明用水平推力 F 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 F 和木块前进的速度 v 的大小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 2 甲、乙所示。
(1)木块静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2)在 0~6 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 。
(3)请在图 2 丙中,将 0~6 秒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补充完整。
28.国家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不同,实施阶梯式补贴政策如表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由电池容量决定,电池容量中的千瓦时是量度电能的单位,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信息如表二。请回答:
表一:补贴政策
续航里程 大于等于 400 千米 400 千米~250 千米 小于 250 千米
补贴 2.5 万元/辆 1.8 万元/辆 0 元
表二:某品牌新能源汽 车的相关信息
整车质量 电池容量 匀速行驶能耗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
1500 千克 60 千瓦时 0.12 千瓦时/千米 0.12 米 2
(1)根据表中信息可得,购买该辆新能源汽车能获得补贴   万元;
(2)若该车匀速行驶20千米,用时15分钟,该车速度为   千米/时;
(3)若车内乘客的总质量为300千克,静止停放在水平地面上,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4)从环保角度分析,与普通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
29.双轮电动平衡车(如图甲)因其体积小,操控方便,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表乙是该双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回答下列问题:

技术参数
车身自重 20千克
最高速度 20千米/小时
(1)双轮电动平衡车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车轮会对地面产生压力,请在丙图中画出车轮对地面的压力示意图。
(2)小明用该双轮电动平衡车以最高速度行驶3分钟,则小明行驶的距离为多少?
(3)体重为600牛站在该双轮平衡车上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厘米2 , 求地面受到的压强。
四、实验探究题
30.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3)由   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
3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甲、乙、丙三个实验。
(1)通过观察图甲、乙两个实验中海绵的   ,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比较甲、乙两个实验效果,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于是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请分析前后两个结论矛盾的原因是   。
(3)设图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丙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选填“<”“=”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压力的三要素分析判断。
【解答】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应该作用在接触面上,且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压力的三要素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中间的图可知,压力不一定都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
BD.根据右图可知,此时物体对墙壁的压力由人对物体的压力产生,故B正确,D错误;
C.根据中间的图可知,压力与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分析】估算物体的重力和受力面积,再根据公式计算压强即可。
【解答】A.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0.5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0.5cm2=5×10-5m2,则一枚鸡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故A不合题意;
B.一张报纸的质量大约70g,则对桌面的压力F=G=mg=0.07kg×10N/kg=0.7N,报纸对折后面积大约40dm2=0.4m2,则报纸对桌面的压强:,故B符合题意;
C.一粒西瓜籽大约0.25g,对桌面的压力为F=G=mg=0.25×10-3kg×10N/kg=2.5×10-3N,西瓜籽与桌面的受力面积约1.2×10-4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故C不合题意;
D.一条狗的重力大约100N,四脚的着地面积约40cm2=0.004m2,则它对地面的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对压强公式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故A错误;
根据公式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没有限制压力相等,故B错误;
根据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故C正确;
根据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增大,压强一定增大,而没有限制受力面积一定,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比较即可;
(3)(4)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即可。
【解答】铅笔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左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右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铅笔对左侧手指的压力与左侧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铅笔对右侧手指的压力与右侧手指对墙壁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铅笔对左侧手指的压力等于铅笔对右侧手指的压力,故A、B错误;
根据图片可知,右侧铅笔与手指的接触面积较小,而左右两个手指受到压力相等,根据公式可知,铅笔对右侧手指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解析】【分析】首先估测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积,再根据公式估算他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初中学生体重大约50kg,则他对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一个脚掌的着地面积大约200cm2,则双脚站立时接触面积S=2×200cm2=400cm2=0.04m2;
那么他对地面的压强约:.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身高与脚长之间的关系,以及F=G=pS分析判断。
【解答】一般情况下,人的升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左右,则根据脚印的大小可以确定罪犯的身高。
而脚印的深浅反映压强的大小,根据F=G=pS可以推算出罪犯的体重。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分析】(1)由公式P=F/S可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2)由冰面破裂的效果可知,此时的压强较大,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压强,因为人对冰面的压力由人的体重决定难以改变,所以只能通过改变受力面积。据此可判断选项。
【解答】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更多的人过来将使冰面碎裂方法不当,A错误;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措施正确,B正确;
C、赶快跑向岸边,跑向岸边时对冰面的压强增大,措施不可行,C错误;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单脚站立后,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冰面更易碎裂,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分析】(1)由公式P=F/S可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2)木板在向右端缓慢离开桌边的过程中,木板始终压着桌面,压力在大小上始终等于木板的重力。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逐渐减小。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由分析可知,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B正确,C错误。当木板A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可知,压强逐渐增大,A、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分析】(1)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实际是因为坐在沙发上的压强比较小,所以此题主要考虑为什么坐在沙发上压强会比较小;
(2)由公式P=F/S可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解答】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应该考虑的是重力,A错误;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人对沙发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B错误;
C、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压力大小不变时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原因正确,C正确;
D、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坐沙发上时人处于静止重力大小上等于压力,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分析】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反之越小。
【解答】由题意可知,高出地面5毫米的条形或圆点,使受力面积减小,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B选项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分析】由公式ρ=m/V,根据图中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甲乙的密度,由公式V=m/ρ,计算出质量相同时,甲与乙正方体的体积关系。由体积计算出边长,再算出面积。最后用公式P=F/S求出压强之比。
【解答】由图可知,ρ甲=8克/厘米3,ρ乙=1克/厘米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质量的体积之比V甲:V乙=(m甲/ρ甲):(m乙/ρ乙)=1:8,所以S甲:S乙=1:4。由质量相等可知,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根据公式P甲:P乙=(F甲/S甲):(F乙/S乙)=S乙:S甲=4:1,C选项正确。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压力产生的原因比较压力的大小,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
【解答】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都由它们的重力产生,因为二者的质量相同,所以它们的重力相等,即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B正确;
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但是接触面积S1>S2,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1故选B。
1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固体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那么二者变化的图像应该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压力的大小即可。
【解答】A.压力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即压力F=G=6N,故A不合题意;
B.压力由两个物体的重力产生,即压力F=6N+4N=10N,故B不合题意;
C.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拉力的差,即压力F=6N-4N=2N,故C不合题意;
D.压力由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推力F产生,即F=4N,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分析】压强的大小既与压力大小有关 , 又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减小压强的途径通常有两种 : 一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 减小压力 ; 二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 , 增大受力面积。
【解答】A、注射器的针做得很尖 , 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 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 A不合题意 ;
B、刀口很薄 , 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 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 B不合题意;
C、书包带子做的宽一些 , 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 , 减小压强 , C符合题意;
D、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 , 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C
【解析】【分析】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解答】坦克用履带代替了轮子,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为了减小压强;履带上有几条棱凸起,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C。
18.【答案】D
【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
(2)设每个正方体木块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甲:地面受到的压力为3G,受力面积为2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G,受力面积为3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那么:,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分析】上下粗细一致的均匀柱体,它的体积V=Sh,它的重力,利用压强公式推倒得出压强与固体密度和高度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判断即可。
【解答】上下粗细一致的均匀柱体,它的体积V=Sh;
它对地面的压力;
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上面的式子说明:上下粗细一致的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底面积无关。
因为:,
所以:。
故选D。
20.【答案】A
【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m=ρv、v=sh和压强公式得出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根据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得出两物体的密度关系。(2)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其质量,利用甲乙两物体的变长关系和不等式得出切去厚度的关系。(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时,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其质量,利用甲乙两物体的变长关系和不等式得出切去厚度的关系。此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 和p=ρgh(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对于方形物体:ρgh,可见对桌面压强仅与物体密度和h有关,而与粗细无关。
【解答】解:(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ρ甲gh甲=ρ乙gh乙,
即ρ甲h甲=ρ乙h乙---------------①
由图可知:h甲>h乙,∴ρ甲<ρ乙,(2)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m=ρv,∴ρ甲h甲2△h甲=ρ乙h乙2△h乙--------②由①②两式可得:h甲△h甲=h乙△h乙,∵h甲>h乙,∴△h甲<△h乙,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时,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ρ甲g(h甲-△h甲′)=ρ甲gh甲-ρ甲g△h甲′,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ρ乙g(h乙-△h乙′)=ρ乙gh乙-ρ乙g△h乙′,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根据v=sh,得:h甲2△h甲′=h乙2△h乙′,
∵h甲>h乙,∴△h甲′<△h乙′,
又∵ρ甲<ρ乙,∴ρ甲g△h甲′<ρ乙g△h乙′,
又∵ρ甲gh甲=ρ乙gh乙,∴p甲′>p乙′,故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21.【答案】(1)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2
(3)1000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从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对包裹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3)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包裹对传送带的压力,再根据S=ab计算出包裹的受力面积,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对传送带的压强。
【解答】(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在水平方向上,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包裹不受摩擦力,即水平方向不受力。在竖直方向上,包裹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因此包裹共受到2个力的作用。
(3)包裹对传送带的压力F=G=mg=15kg×10N/kg=150N;
包裹对传送带的受力面积S=ab=0.5m×0.3m=0.15m2;
则对传送带的压强。
22.【答案】(1)3:1
(2)4:1
【解析】【分析】(1)已知A、B的边长之比可求体积之比,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利用压强之比进一步求出重力之比。
(2)根据分别列出两个压强的表达式,然后作比即可。【解答】(1)A、B的体积之比;
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
取走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所以;
甲与乙的重力之比是:。
(2)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
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那么:。
23.【答案】10000;92;9200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墙壁受到的压强;
(2)首先根据F'=G+F2计算出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出地面受到的压强。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墙壁受到的压力等于F1=100N,则墙壁受到的压强:;
(2)地面受到的压力:F'=G+F2=80N+12N=92N;
则地面受到的压强:。
24.【答案】不变;不变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上下粗细均匀的柱体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因此它对地面的压强只与自身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解答】(1)一块长方体橡皮,无论侧放还是平放,它对水平桌面上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压力保持不变;
(2)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仍然是一个长方体,根据公式p=ρgh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保持不变。
25.【答案】4:1;1:1
【解析】【分析】(1)当两个物体叠放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的和;已知受力面积的大小根据公式计算出压强,然后作比即可;
(2)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首先根据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判断拉力的变化,最后作比即可。
【解答】(1)因为 mA:mB=1:8 , ,
根据公式 可知: ;
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l3可知: ;
那么它们的底面积之比: ;
甲和乙两种情况下,叠放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GA+GB;
那么甲乙两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压甲:F压乙=1:1;
根据公式 可知: ;
甲和乙中,叠放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
即F=f;
因为压力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所以甲乙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因此水平推力也相等,
那么 F甲:F乙 =1:1。
故答案为:4:1;1:1
26.【答案】2:1;2:1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a、b的密度,然后做比即可;
(2)根据压强公式推导计算出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答】(1)根据图1可知,a的密度:;
b的密度:;
则a、b的密度之比为:。
(2)上下粗细一致且密度均匀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27.【答案】(1)解:F=G=100 千克×10 牛/千克=1000 牛
p=F/S=1000 牛/(0.4×0.5 米 2)=5000 帕
(2)0~1 秒和 3~5 秒
(3)
【解析】【分析】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解答】(1)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F=G=100 千克×10 牛/千克=1000 牛;知道底边长度即可求出接触面面积,S=0.4×0.5 米2=0.2m2;知道压力和接触面积即可求出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故答案为:解:F=G=100 千克×10 牛/千克=1000 牛
p=F/S=1000 牛/(0.4×0.5 米2)=5000 帕;
(2)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运动状态;由乙图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可知,物体在0-1s时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3-5s时速度不变,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答案为:0~1 秒和 3~5 秒;
(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受到的推力;而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动摩擦,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1-6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为200N;
故答案为:。
28.【答案】(1)2.5
(2)80
(3)解:m=1500kg+300kg=1800kg
G=mg=1800kg×10N/kg= 18000N
p= =18000N/0.12m2=1.5×105 Pa
(4)节能(环保、噪声小、无尾气污染)
【解析】【分析】(1)根据表二获取电池容量和匀速行驶的能耗,计算出续航里程,然后与表一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补贴标准。
(2)根据公式计算;
(3)首先将车的质量与乘客的质量相加计算出总质量,再根据F=G=mg计算出车对地面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出车对地面的压强。
(4)从节能、环保、噪声、尾气等方面分析。
【解答】(1)根据表二可知,该车的续航里程为:;
则购买这辆汽车能获得补贴2.5万元。
(2)该车的速度为:。
(4)从环保角度分析,与普通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节能(环保、噪声小、无尾气污染)。
29.【答案】(1)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方向竖直向下,作图如下:
(2)小明行驶的距离为:s=vt=20km/h× =1km
(3)地面受到的压力F=G总=G人+G车=600N+20kg×10N/kg=800N;
那么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解析】【分析】(1)车轮对地面的压力由车轮的重力产生,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上,据此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s=vt计算小明行驶的路程;
(3)首先根据 F=G总=G人+G车 计算出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 计算动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强。
30.【答案】(1)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
(2)压力;明显
(3)乙、丙;不明显
(4)等于;控制变量法(或转 换法)
【解析】【分析】(1)泡沫塑料受到挤压后会凹陷,且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甲、乙两图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并描述实验结论;
(4)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在乙和丁中,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大小都相同,因此压力产生的效果应该相同,即压强大小相等。在探究某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保证其它因素相同,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1)该实验是通过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和乙图中,受力面积相同,但是压力大小不同,那么得到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改变受力面积,故选乙和丙。
丙图中受力面积大,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更小,那么得到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p丁。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1.【答案】(1)凹陷程度
(2)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3)=
【解析】【分析】(1)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必须保证反应作用效果的接触面相同;
(3)根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解答】(1)通过观察图甲、乙两个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前后两个结论矛盾的原因是: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3)乙和丙中,小桌对接触面的压力相等,接触面积也相等,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pb=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