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课件 第七单元 第1章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课件 第七单元 第1章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22 10: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唐代诗人白居易( 772—846)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
从个体水平看,生物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是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奏着延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 植物的生殖一---有性生殖
你已经学过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一定还记得花的结构及其在生殖中的作用。请你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填写下页图解中的空框(图7-1),并想一想被子植物是怎样生殖的。 桃树在开花以后会结出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玉米等和桃树一样,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子房雌蕊雄蕊花药卵细胞精子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雌蕊雄蕊子房花药卵细胞精子 植物的生殖二---无性生殖
了解了植物的有性生殖,你可能还想知道:什么是植物的无性生殖?通过下面的活动,你会有较深入的认识。观察与思考
竹子开花较为少见,但它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
下图中的椒草,叶柄处能发出芽和根,从而长成新植株。马铃薯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发出芽来,把它切成带芽的小块,种植下去就可以长成马铃薯的植株了。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 讨论
● 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还有哪些植物能以类似的方式生殖?
●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性有什么适应的意义? 竹用地下茎生殖、椒草用叶生殖以及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无性生殖的应用
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这就是扦插。例如,人们常用扦插茎的方法来繁育甘薯、葡萄、菊、月季等新植株。 无性生殖的应用
柿树、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这既能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又能加快开花结实。例如,柿树常以黑枣作为砧木来嫁接繁育。柿树有性繁殖的播种苗通常需要6~8年才能开花结果,而嫁接苗只需3~4年就可以开花结果,并能基本保持原来的品质。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嫁接的步骤示意图 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哪些条件呢?比如扦插,除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本身应具备什么条件呢?自己动手扦插薄荷或者嫁接仙人掌类植物都很有趣。试试吧!建议你在动手之前制订一个行动方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
(1)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不一定每块都要有芽眼。 ( )
(2)在种植菊和芦荟的时候,一株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时可以把它们分成很多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V 2.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C.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D 3.被子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教材中讲到的,你还能举出一些实例吗?这些植物是否也能进行有性生殖?植物的组织培养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把一根柳条或葡萄的枝条插在湿润的泥土里,它就会发芽,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那么,如果把植物的一小块叶子或茎尖放在适宜的环境下,它是否也能形成一株完整的植株呢?答案是肯定的!科学家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达到这一目的的。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将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等外植体置于无菌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需用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例如,用一株草莓,就能在一年内繁殖出几百万株草莓苗。诱导变异也相对容易,为科研和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此外,采用茎尖培养还可以有效地脱去病毒,从而获得更加健康的植株。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借助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中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为外源基因的导入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