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提升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提升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1 08: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南通期中]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同时重用张汤、杜周等酷吏治理地方。由此可见,汉武帝( )
A. 统治思想与秦朝完全相反 B. 用务实策略加强中央集权
C. 使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 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2. [2023江苏淮安检测]下图中的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
A. 药物学专著 B. 民间诗歌总集 C. 纪传体通史 D. 纪传体断代史
3. [2023江苏苏州期中]属国制度在两汉时期发展完善,政府设立属国安置归顺的匈奴族等部众,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及生活、生产习惯,政治上由政府任命的属国都尉领护。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 巩固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度 B. 以经济交流为主要目的
C. 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 以因俗而治为管理特征
4. [2023江苏扬州模拟]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颁布六次释放奴婢、三次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刘秀大规模释放奴婢( )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瓦解了封建等级秩序
C. 减轻了国家负担 D. 有利于恢复社会生产
5. [2023江苏南通期末]汉武帝时期颁布“榷酒酤”,规定由官府控制酒的产销,官酿官卖,不准私人自由酿酤。这一政策( )
A.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规范了私营工商业经营
C. 意在促进节俭风气形成 D. 践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6. [2023江苏宿迁期中]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下面为汉代推行的“推恩令”示意图,这说明汉武帝推行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 扩大汉朝的统治区域 B. 加强君主专制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7. [2023江苏宿迁期末]下图为汉代的部分画像石、画像砖拓片,表现了当时( )
市井砖像拓片
井盐画像砖拓片
少数民族牵驼画像石
A.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B. 城市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C. 对外交往交流深入开展 D. 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8.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
9.“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
A.《史记》 B.《神农本草经》
C.《九章算术》 D.《黄帝内经》
10.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11.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12.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 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二、综合题
13. [2023江苏泰州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的原因和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的措施对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何历史意义。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南通期中]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同时重用张汤、杜周等酷吏治理地方。由此可见,汉武帝( )
A. 统治思想与秦朝完全相反 B. 用务实策略加强中央集权
C. 使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 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学,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同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两者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的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并非与秦朝完全相反,排除A项;题干中除了尊崇儒学之外,还有任用酷吏,体现了法家思想,C、D两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2. [2023江苏淮安检测]下图中的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
A. 药物学专著 B. 民间诗歌总集 C. 纪传体通史 D. 纪传体断代史
[解析]图中的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A项正确;《神农本草经》是药物学专著,不是民间诗歌总集,排除B项;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排除C项;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排除D项。
3. [2023江苏苏州期中]属国制度在两汉时期发展完善,政府设立属国安置归顺的匈奴族等部众,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及生活、生产习惯,政治上由政府任命的属国都尉领护。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 巩固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度 B. 以经济交流为主要目的
C. 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 以因俗而治为管理特征
[解析]根据材料“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可知,属国的设置保留了匈奴原有的社会组织体系、风俗和习惯,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策略,故D项正确;材料无关郡国并行制度,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汉朝对归顺的匈奴部落采取因俗而治的策略,不能促进其封建化,排除C项。
4. [2023江苏扬州模拟]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颁布六次释放奴婢、三次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刘秀大规模释放奴婢( )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瓦解了封建等级秩序
C. 减轻了国家负担 D. 有利于恢复社会生产
[解析]根据材料“刘秀前后颁布六次释放奴婢、三次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可知,东汉光武帝以法律形式释放和禁止虐杀奴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劳动力,有利于恢复社会生产,故D项正确;释放奴婢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释放奴婢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等级秩序,“瓦解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释放奴婢与减轻国家负担无关,排除C项。
5. [2023江苏南通期末]汉武帝时期颁布“榷酒酤”,规定由官府控制酒的产销,官酿官卖,不准私人自由酿酤。这一政策( )
A. 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规范了私营工商业经营
C. 意在促进节俭风气形成 D. 践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官府控制酒的产销,官酿官卖,不准私人自由酿酤”可得出官府控制酒的生产和买卖,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不准私人自由酿酤”可知政府抑制私商,不是规范私营工商业经营,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控制,目的不是促进节俭风气形成,排除C项;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排除D项。
6. [2023江苏宿迁期中]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下面为汉代推行的“推恩令”示意图,这说明汉武帝推行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 扩大汉朝的统治区域 B. 加强君主专制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解析]“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推恩令”分割王国的土地,并没有扩大汉朝的统治区域,排除A项;“推恩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B项;“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7. [2023江苏宿迁期末]下图为汉代的部分画像石、画像砖拓片,表现了当时( )
市井砖像拓片
井盐画像砖拓片
少数民族牵驼画像石
A.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B. 城市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C. 对外交往交流深入开展 D. 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解析]这些拓片的内容都与商业或者手工业活动有关,由此可知汉代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故D项正确;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A项;这些拓片反映的不全是城市景象,也不全是对外交流,排除B、C两项。
8.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小腿”和“脚趾”的肿胀是暗喻地方封国势力壮大,威胁中央,故选C项。
9.“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
A.《史记》 B.《神农本草经》
C.《九章算术》 D.《黄帝内经》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该书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故C项正确。
10.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汉武帝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因此马匹大量增加故,故A项正确。
11.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解析】据材料“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可知,察举制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A项错误;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拔官员,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C项错误。
12.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 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解析】图片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
13. [2023江苏泰州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的原因和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的措施对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何历史意义。
(1) 原因:汉初经济之凋弊;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思想。
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政府开支。
(2) 措施: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者,征收财产税;思想上,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
(3) 意义: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奠定了2 000多年中华版图基础;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思想统一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影响深远;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