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课一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课一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1 08: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三月,下诏:“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宋初这一举措(  )
A.削弱了地方割据
B.促进了吏治的新陈代谢
C.完善了廉政制度
D.有利于科考的公平公正
2.宋朝有这样的两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
C.国家治理走向法制化
D.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
3.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  )
A.彰显了法律权威B.提高了监察效率
C.保证了社会秩序D.强化了君主权力
4.清朝科举实行分省取士制,也就是在本省内依额选佳卷录取。乾隆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势必至于江浙大省,取中人数居其大半,而边远小省,或至一名不中,殊非就地取才之意。”此举旨在(  )
A.缓解江浙地区人才积压的状况
B.促进文教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C.体现公平公正以选拔最佳人才
D.吸纳各省人才以巩固统治基础
5.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6.有人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
A.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
D.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7.东汉在选官上出现“公卿尤以辟士相高”的现象,有“通儒”之称的卓茂习被征召为丞相府吏;博学好词章的蔡邕“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又有“五府俱辟如黄琼者,四府并命如陈纪者”。这一现象(  )
A.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B.加强了中央选官用人权
C.加速了地方势力膨胀
D.抑制了豪强大族的势力
8.汉光武帝规定,州郡察举孝廉、秀才必须“授试以职”,要求州郡给候选人一项职务,由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具备吏能,合格者方能察举到朝廷上来。这一规定旨在(  )
A.提高官员的办事能力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完善科举取士制度D.促进儒学的普及化
9.韩非子说,商鞅的军功爵制把斩杀敌人首级和官职及爵位相联系,结果是有无治国能力的人都想杀敌立功,如此即可谋得官职,少数甚至能跻身于统治阶层。让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去担任需要智慧和才能的官职,就如同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和工匠一样。由此可知,韩非子(  )
A.重视对儒学理念的借鉴
B.迎合了王权强化的时代诉求
C.认识到军功爵制的弊端
D.要求选官制度的全面调整
10.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1.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12.汉代时,某类官员的职责是“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下面为“六条”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
◇第一条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第二条 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背)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第三条 二千石不恤疑狱……怒则任刑,喜则淫赏……为百姓所疾……
◇第四条 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第五条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第六条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A.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危机
B.豪强地主势力出现恶性膨胀
C.朝廷重视对地方的控制
D.政府加强对王国的行政管理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两朝科举取士录取中,乡试录取率约为4%,会试录取率约为5%。这意味着当时绝大多数文人在科举考试中被淘汰。此时,落榜文人的职业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受到传统与时代等影响。
请结合时代背景,为明清落榜文人设计一种职业规划,并说明理由。(要求:明确指出所设计的职业规划,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三月,下诏:“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宋初这一举措(  )
A.削弱了地方割据
B.促进了吏治的新陈代谢
C.完善了廉政制度
D.有利于科考的公平公正
解析:由材料“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可知宋初科举制的变革,世家大族、官宦子弟参加考试易造成与主考官结党营私的局面,因此这些人科考后须参加复试,这一变革有利于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选D项;宋太祖采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的举措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材料中科举制的改革是为了追求公平公正性,而非促进吏治的新陈代谢,排除B项;“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廉政制度,排除C项。
2.宋朝有这样的两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
C.国家治理走向法制化
D.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
解析:据材料“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可知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吏和王公贵族的行为规范,不是赋税制度的规范,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无法得出强化中央集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针对官员和王公贵族的是“老规矩”,并不是法律,排除C项。
3.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  )
A.彰显了法律权威B.提高了监察效率
C.保证了社会秩序D.强化了君主权力
解析:据材料“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可知封建皇帝重视加强对大臣的监管,此举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实现,故选D项;监察官不属于司法官员,监察官对皇帝负责而非法律,排除A项;监察效率的高低受到监察程序的影响而非皇帝对其宽宥的态度,排除B项;台谏监察官维护封建官僚体系的稳定和皇权专制而非社会秩序,排除C项。
4.清朝科举实行分省取士制,也就是在本省内依额选佳卷录取。乾隆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势必至于江浙大省,取中人数居其大半,而边远小省,或至一名不中,殊非就地取才之意。”此举旨在(  )
A.缓解江浙地区人才积压的状况
B.促进文教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C.体现公平公正以选拔最佳人才
D.吸纳各省人才以巩固统治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采取分省取士制度是为了防止人才皆出于江浙地区而边远地区没有的情况。取士不均匀势必会影响朝廷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并未出现“江浙地区人才挤压”的现象,乾隆皇帝采取的是一个预防措施,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采取措施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只是在保证落后地区也有人才能够入仕,排除B项;选拔“最佳”人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5.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解析: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考官既无法得知考生身份,考官也无从辨认考生笔迹,使考官与考生均进行有效的回避,有利于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故选C项;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誉录制度,考官既无法得知考生身份,是对科举制的完善,排除A项;考官无从知道考生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门第出身观念,排除B项;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有利于避免科场舞弊现象,但是“杜绝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6.有人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
A.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
D.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削弱士族力量,导致新的官僚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故选A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隋唐政体具有官僚政治特色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是秦汉与隋唐政治的相同点,不是两个时期政治不同的原因,排除C项;唐朝后期削弱中央集权的藩镇割据不是官僚政治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
7.东汉在选官上出现“公卿尤以辟士相高”的现象,有“通儒”之称的卓茂习被征召为丞相府吏;博学好词章的蔡邕“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又有“五府俱辟如黄琼者,四府并命如陈纪者”。这一现象(  )
A.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B.加强了中央选官用人权
C.加速了地方势力膨胀
D.抑制了豪强大族的势力
解析:东汉时期出现“公卿尤以辟士相高”的现象,说明当时的各级官吏会利用“辟士”之权招揽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于自己的门下,公卿与辟士之间形成了“名公钜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关系,从而形成类似于君臣关系的利益集团,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所以等于加速了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故选C项;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就确立了,而不是东汉时期,排除A项;题干中的公卿辟士是为各级官员设置的选才制度,而不是中央选官用人的权力,排除B项;公卿辟士会增强地方豪强大族的势力,而不是抑制其势力,排除D项。
8.汉光武帝规定,州郡察举孝廉、秀才必须“授试以职”,要求州郡给候选人一项职务,由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具备吏能,合格者方能察举到朝廷上来。这一规定旨在(  )
A.提高官员的办事能力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完善科举取士制度D.促进儒学的普及化
解析:光武帝规定被察举的人才先要“授试以职”,如果合格才能被正式授予官职,因此这一规定提高了官员的办事能力,故选A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材料的内容与选官制度有关,排除B项;科举取士是从隋朝开始的,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促进儒学的普及化与儒学教育有关,材料的内容与选官制度有关,排除D项。
9.韩非子说,商鞅的军功爵制把斩杀敌人首级和官职及爵位相联系,结果是有无治国能力的人都想杀敌立功,如此即可谋得官职,少数甚至能跻身于统治阶层。让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去担任需要智慧和才能的官职,就如同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和工匠一样。由此可知,韩非子(  )
A.重视对儒学理念的借鉴
B.迎合了王权强化的时代诉求
C.认识到军功爵制的弊端
D.要求选官制度的全面调整
解析:材料为韩非子对军功爵制的评价,认为军功爵制选出来的官员不一定有能力为官,故C项正确;材料与儒家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对军功爵制的评价,不是迎合时代,排除B项;材料与选官制度的调整无关,排除D项。
10.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11.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
12.汉代时,某类官员的职责是“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下面为“六条”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
◇第一条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第二条 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背)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第三条 二千石不恤疑狱……怒则任刑,喜则淫赏……为百姓所疾……
◇第四条 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第五条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第六条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A.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危机
B.豪强地主势力出现恶性膨胀
C.朝廷重视对地方的控制
D.政府加强对王国的行政管理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省察”“黜陟”可知此类官员负责的是监察和考核工作,通过“六条”中的监察对象为“强宗豪右”“二千石”,可知材料所言为汉代派出官员对地方豪强和地方长官进行监察、考核,故选C项;材料中第一条的确能看出土地兼并造成不良影响,但无法看出是否已经形成社会危机,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看出豪强地主势力是否已经出现恶性膨胀,排除B项;“二千石”是郡守的通称而非王国,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两朝科举取士录取中,乡试录取率约为4%,会试录取率约为5%。这意味着当时绝大多数文人在科举考试中被淘汰。此时,落榜文人的职业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受到传统与时代等影响。
请结合时代背景,为明清落榜文人设计一种职业规划,并说明理由。(要求:明确指出所设计的职业规划,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示例一
职业规划:回乡务农
理由:国家长期持续重视农业;小农经济稳固,农业是封建经济基础;传统经学教育,缺乏具体技能;理学思想影响,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耕读结合是文人的传统选择。
示例二
职业规划:参与小说作品的市场化创作
理由:明清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精神消费需求旺盛;白话小说等市民文学兴起;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文人自身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其他可供参考的角度:投身书画市场;成为地方官员幕僚,协助地方治理;从事商业贸易;开馆授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