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我国自1981年后商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比较表(金额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说明我国( )
年份 进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率(%)
1981—1985年 2 905.4 13.0
1986—1990年 4 864.4 10.5
1991—1995年 10 144.5 19.5
1996—2000年 17 739.2 10.9
2001—2005年 45 585.4 25.0
A.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巨大 B.对外开放的广度加大
C.民众的开放意识淡薄 D.政府大力支持对外贸易
2.下面知识卡片描述的是哪一国际组织( )
1945年成立,1946年正式运行; 是联合国所属的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 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 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3.下面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部分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此表可以说明苏(俄)联(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煤炭 6 6 4 3 4 3
钢 5 5 5 4 3 2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工业化模式具有显著的进步性
C.经济结构呈现不平衡 D.斯大林体制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4.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经济通胀率一度高达27%。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一上任,就实行包括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私有化国企在内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
A.是对国家干预政策的否定 B.旨在减少干预推动经济发展
C.导致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D.减少福利支出加剧社会矛盾
5.1890年7月2日,美国联邦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集经济制裁与刑事处罚于一体,禁止为了限制贸易而为的契约、联合、通谋以及垄断或者试图垄断,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该法案( )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表明政府限制自由竞争
C.体现出美国垄断程度最高 D.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6.下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7.在苏联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苏联模式(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8.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复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这主要是指中国( )
A.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B.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C.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
D.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9.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所占比重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
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播种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播种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10.2018年开始,美国政府大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美国优先”为口号打关税牌,与全球多个国家产生贸易冲突,并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这反映了(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B.全球化的大趋势出现逆转
C.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D.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
11.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12.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80年代世界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从中可以推知(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D.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综合题
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
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我国自1981年后商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比较表(金额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说明我国( )
年份 进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率(%)
1981—1985年 2 905.4 13.0
1986—1990年 4 864.4 10.5
1991—1995年 10 144.5 19.5
1996—2000年 17 739.2 10.9
2001—2005年 45 585.4 25.0
A.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巨大 B.对外开放的广度加大
C.民众的开放意识淡薄 D.政府大力支持对外贸易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不断增长的,年均增长率有高有低,但总体上在增长中;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1世纪初商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幅度加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对外开放的广度,排除B项;材料难以说明民众的开放意识如何,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对外贸的态度,排除D项。
2.下面知识卡片描述的是哪一国际组织( )
1945年成立,1946年正式运行; 是联合国所属的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 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 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为了解决贫困和发展问题,主要业务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B项正确;联合国主要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项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属于政府间的论坛组织,C项排除;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为了促进世界自由贸易,D项排除。
3.下面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部分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此表可以说明苏(俄)联(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煤炭 6 6 4 3 4 3
钢 5 5 5 4 3 2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工业化模式具有显著的进步性
C.经济结构呈现不平衡 D.斯大林体制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出苏俄(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已经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B项正确;实行新经济政策只是一个时期,不能代表全部,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工业,没有农业等方面的比较,不能得出C项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持续性,排除D项。
4.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经济通胀率一度高达27%。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一上任,就实行包括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私有化国企在内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 )
A.是对国家干预政策的否定 B.旨在减少干预推动经济发展
C.导致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D.减少福利支出加剧社会矛盾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面对英国出现的经济“滞胀”问题,撒切尔夫人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包括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私有化国企在内等一系列措施,B项正确;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并未否定国家干预政策,A项排除;撒切尔夫人改革促进了英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C项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5.1890年7月2日,美国联邦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集经济制裁与刑事处罚于一体,禁止为了限制贸易而为的契约、联合、通谋以及垄断或者试图垄断,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该法案( )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表明政府限制自由竞争
C.体现出美国垄断程度最高 D.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解析:根据材料“禁止为了限制贸易而为的契约、联合、通谋以及垄断或者试图垄断,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和所学知识可知,《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第一部也是最基本的一部反托拉斯法,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干预经济的法案,主要是为了防止垄断资本的无序扩张,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美国政府此时并未限制自由竞争,而是为了防止不正当竞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同其他国家垄断组织的对比,排除C项;材料与无产阶级斗争无关,排除D项。
6.下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解析: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下降,这意味着农业产值相对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这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推动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比格局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逐渐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相对下降,D项正确;这一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并不会导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
7.在苏联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苏联模式(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模式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
8.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复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这主要是指中国( )
A.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B.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C.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
D.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重要的一员,故选C项。
9.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所占比重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
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播种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播种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可知,1932年相较于1928年而言,苏联播种方式中手播比重下降较多,马拉播种机播种比重小幅上升,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播种比重大幅提升,但手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见,苏联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主要为应对国内经济、政治危机,通过粮食税等举措有效保证了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播种方式的变化不能说明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和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故B、D两项错误。
10.2018年开始,美国政府大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美国优先”为口号打关税牌,与全球多个国家产生贸易冲突,并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这反映了(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B.全球化的大趋势出现逆转
C.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D.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
【解析】材料“大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多个国家产生贸易冲突,并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说明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故选D项。
11.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解析】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1978年,中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这一时期里,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推进,故选A项。
12.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80年代世界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从中可以推知(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D.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材料反映了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制成品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技术革命导致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组织,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是持续下降,故C项错误。
二、综合题
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
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