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1 19: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新课导入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护国运动
反对张勋复辟
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二次革命
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一种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
旧时拥有军队、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割据一方,称为军阀割据。军阀割据以东汉末、唐末、清末最甚。
军阀割据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名词解释
1、背景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一、二次革命
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元首(不论是世袭君主或选举产生的总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无实权。内阁首脑(首相或者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实权,对议会负责。
根本原因
1、背景
(2)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引起袁世凯恐慌。
一、二次革命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位 所属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1、背景
(3)制造宋教仁遇刺——“宋案”
一、二次革命
相关史事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1913年3月20日晚,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负伤,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导火线
1904年2月,任华兴会副会长。
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司法部检事长。
1912年,任中华民国法制院院长。
1912年8月,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
1913年2月,国会选举接近尾声,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
宋教仁
(1882—1913)
为宪法流血,
公真第一人。
——孙中山
二次革命
1913年
孙中山、黄兴
时间: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舆论谴责
武力镇压
罢免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号召反袁
2、概况
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保卫民主共和的又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一、二次革命
1、背景
先谋正式总统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次革命被轻易地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再谋终身总统
最后谋帝制
2、对内独裁
谋帝制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①解散国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③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举行登基大典
谋终身总统
谋正式总统
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对外卖国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5月9日,经过长达105天的谈判和周旋之后,袁世凯被迫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中的十二条内容。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4、复辟帝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背景
①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三、护国战争
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人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材料研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②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护国战争
1915年底—1916年初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时间:
人物:
经过:
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
2、概况
三、护国战争
①云南独立,护国军北上讨袁
②北洋军队人心涣散
③不少省份独立脱袁
知识拓展
护法运动
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认为,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的象征,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他毅然举起了“护法”的大旗。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然而,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三、护国战争
梳理历史
护国运动
二次革命
宋教仁
改组国民党
帝梦终结
破坏责任内阁制
废除《临时约法》
“二十一条”
复辟帝制
护法运动
镇压二次革命
“宋教仁案”
三、护国战争
袁世凯独裁皇帝梦
四、军阀割据
北洋军阀
直系
皖系
奉系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掌握着北京政府,
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西南军阀
滇系
桂系
唐继尧
陆荣廷
1、概况
盘踞东北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四、军阀割据
统治特点: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
四、军阀割据
2、军阀纷争
(1)目的:
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
(2)手段:
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3)影响: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课堂小结
1.下面是某班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辛亥革命 B.军阀割据 C.二次革命 D.走向共和
C
剧本名称:______
第一幕:大党改组
第二幕:宋案发生
第三幕:南方反袁
第四幕:袁贼镇压
牛刀小试
2.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C
牛刀小试
3.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参与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孙中山曾为其题词“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他发动护国战争,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材料中的两个“他”分别是(  )
A.宋教仁 蔡锷 B.宋教仁 黄兴
C.黄兴 蔡锷 D.黄兴 陈天华
A
牛刀小试
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材料中的“痛苦、失序、混乱”主要指(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D.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B
牛刀小试
5.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说明了护国战争的局限
D.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
牛刀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