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9课 辛亥革命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新课导入
革命的意义
19世纪末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3月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概念解析
辛亥革命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革命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1905至1908年四年间,新设资本万元以上厂矿238家,资本6121.9万元,较上次高潮增长三倍以上。1909、1910年发展势头减弱,但还是有所增长。总计1901至1911年间,新设厂矿386家,资本额8.8348亿元,十年间超过前此三十年设立的厂矿、资本额总数二倍以上。
——李侃《中国近代史》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革命背景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阶级基础)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革命背景
(3)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1903年5月,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革命;邹容的《革命军》,前后翻印20多次,达百万册,影响巨大……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革命背景
(4)有统一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组织基础)、明确的革命目标(理论基础)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年萍浏醴起义
1907年安庆起义
1907年广西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
2、愈挫愈勇的斗争
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
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结果:
地位:
影响:
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三万余人参加
规模:
刘道一
(1884—1906)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孙中山《挽刘道一》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安庆起义
1907年夏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安庆
时间:
地点:
结果:
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被捕遇难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成果:
领导人: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麟囚于枷,至市,剜其肉,剐其体肤,剖心斩首而死。
——《清史稿》
徐锡麟(1873—1907)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秋瑾,字璿(xuán)卿,号竞雄,浙江绍兴人。性豪侠,习文练武,性格刚烈、嫉恶如仇,提倡男女平等,曾在上海创刊《中国女报》,提倡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曾以“鉴湖女侠”署名发表《致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和提倡男女平权的主张。
1907年,秋瑾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拟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同年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
(1875—1907)
广西起义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广西
时间:
地点:
结果:
失败
袭取镇南关,奋战七昼夜
经过:
领导人: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黄兴,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1904年和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兴会,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黄兴
(1874—1916)
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广州
1911年4月
准备:
地点:
时间:
结果:
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黄兴
领导人: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黄兴绝命书
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1)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3)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概况
(1)领导机构: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3)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4)发动者:
新军工程营中的革命党人
(2)主要力量: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二、武昌起义
湖北新军为清末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新式军队。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本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湖北新军后来反而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之一。
相关史事
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孙武任参谋长。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引来俄国巡捕的搜查。孙武负伤选匿,起义的名册、文告、旗帜及印信等都被搜去。次日,设在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又遭破坏,起义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在发出当夜发动起义的命令后逃亡。湖广总督下令杀害刘复基等起义领导人,并在全城戒严,按照搜获的名册搜捕革命党人。
二、武昌起义
蒋翊武
孙 武
文学社与共进会谋划起义
孙武等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逃亡
武昌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逼黎元洪为都督
1911.1—10月
1911.10.9
1911.10.10昼
1911.10.10晚
1911.10.11昼
1911.10.11—12
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武汉三镇胜利
2、经过
二、武昌起义
3、发展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二、武昌起义
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首领焦达峰、陈作新率攻入长沙,建立都督府。
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新军协统阎锡山为都督。
10月30日,云南独立,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
11月3日,同盟会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推陈其美为都督。
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为都督,江苏独立。
11月5日,浙江独立,立宪派汤寿潜为都督。
11月9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
11月9日,福建独立,新军统制孙道仁任都督。
11月27日,四川独立,立宪派蒲殿俊为都督。
革命党
旧官僚
立宪派
推动革命成功
新军
响应革命的人分别来自哪些势力?
二、武昌起义
革命不彻底
知识拓展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黎元洪
(1864—1928)
二、武昌起义
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辛亥革命亲历者吴玉章
二、武昌起义
4、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二、武昌起义
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不过修剪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芽的。
——胡适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
局限性:
事件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政治主张
性质
结果
历史背景 目的 领导阶级 最终结果及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主张君主宪制,保留皇帝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列强的侵略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都有软弱妥协性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根本原因是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对比异同
课堂小结
1.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自强”“求富”,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代表性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B.金田起义、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D
牛刀小试
2.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牛刀小试
3.有学者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桩扣人心弦的事件。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苏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 )
A.欧亚大陆的联系 B.法国大革命影响
C.辛亥革命的意义 D.封建帝制的危害
C
牛刀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