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答案
一、单项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B 2.C 3.D 4.D 5.B 6.D 7.C 8.A 9.C 10.D
11.D 12.A 13.A 14.B 15.D 16.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每空1分,共10分)
(1)基因突变
(2)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3) ① , ②
(4)父亲或母亲
(5) ① 诱变;杂交 1/16 ②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8.(每空2分,共12分)
(1) 3 残翅 (2) 1/3 (3)残翅雌
①AA;②Aa
19.(每空1分,共10分)
(1) 3 非同源。
(2) 1/16。
(3)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aabbccXdXd
(5)常;X, F1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紫眼,表型与性别相关联 隐
20.(每空2分,共10分):
(1)没有;
(2)R型细菌无荚膜,S型细菌有荚膜
(3) ②①④③
(4)①RNA、蛋白质 ②甲和丙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转录 (4种)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
(2)-AGACTT-。
(3)360(2分)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分)
(5)一条mRNA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2分)
答案第1页,共2页B.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
C.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 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 RNA
高一年级 生物 D.中心法则各个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8.如图为某细胞中基因表达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意事项: A.酶 X沿着模板链的 3'端向 5'端方向移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B.c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C.右图可以表示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
一、单项单选题
D.e为细胞质基质,其中的细胞器有的含有膜结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与生物体内不同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产生的蛋白质有关。下列有关基因表达与性状的
A.拉马克科学地论证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B.拉马克认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A.豌豆圆粒与皱粒性状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存斗争都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B.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缺少酪氨酸酶引起的,属于基因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科学地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大多数囊性纤维化是由于患者体内编码 CFTR 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基因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
2.18世纪在某山谷发现趾间有蹼和无蹼的两种老鼠,1900年由于筑坝,此山谷成为沼泽。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
D.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形态不同,说明这株水毛茛中不同形态叶片中的基因不同
多数老鼠有蹼,偶尔才能找到一只没有蹼的老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10.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老鼠的有蹼性状而言,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选择方向是相同的
A.DNA甲基化是引起表观遗传的常见方式
B.性状是由环境控制的
B.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C.有蹼鼠对沼泽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C.男性吸烟者的精子活力下降,精子中 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
D.山谷环境的改变,使无蹼鼠长出了蹼
D.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所以引起的表型变化不可遗传
3.下图 1为真核生物体内 DNA的平面结构模式图(部分),图 2是其发生的某种生理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1.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⑦代表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中③是鸟嘌呤
A.①是初级卵母细胞,其染色体数∶核 DNA数=2∶1
B.图 1一条链上相邻的 G和 C通过氢键直接相连
B.②③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图 2生理过程只在细胞核中发生
C.④⑤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基因组成也相同
D.图 2中可看出该过程从多起点、双向进行的
D.细胞②的基因型是 aabb(不考虑互换)
4.遗传病常常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影响和负担,下列相关叙述
12.科学家们运用不同的科学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下列说法错误
正确的是( ) ..
的是( )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都不是遗传病 选项 科学家 科学方法 结论
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 赫尔希、蔡斯 同位素标记 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C.各种单基因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均相同
D.多基因遗传病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B 摩尔根 假说—演绎法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沃森、克里克 模型构建法 构建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 RNA 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 D.大多数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D 艾弗里 减法原理 DNA是使 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6.下列关于抗维生素 D佝偻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13.某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Ⅱ-4不携带该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及其他变异。下列分析
A.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 1/2患病
错误的是( )
B.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
C.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D B.若Ⅱ-1 和Ⅱ-2再生一个男孩,则该男孩一定患该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患者
7 C.Ⅲ-3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1/2.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Ⅲ-1与Ⅱ-3的基因型相同.逆转录过程涉及氢键的形成
第 1页 共 4页 ◎ 第 2页 共 4页
{#{QQABLYCEggCIAIJAAAgCAQW6CEEQkBAACQgGxFAIoAAAARNABAA=}#}
14.若某豌豆群体中,高茎豌豆纯合子占 20%,矮茎豌豆占 20%,则该豌豆群体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后代中,矮茎豌豆占 19.(每空 1分,共 10分)如图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 ) A.84% B.35% C.65% D.45% (1)此果蝇体细胞中,有 对常染色体,①和③是 染色体。
15.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活动逐步合成中间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是由 B、b和 D、d两对等位 (2)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 ABCD基因的配子所占的比例为 。
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 (3)D与 d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基因的 定律;D、d与 B、b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定律,这是因为这两对等位基因 。
A.香豌豆基因型为 B_D_时,才可能开紫花 (4)与该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时,选用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B.基因型为 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 (5)果蝇的卷翅、直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眼、紫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确定控制果蝇翅形和眼色的两对等位
C.基因型为 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9 : 4 : 3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实验小组用果蝇的纯合品系进行了杂交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可知:
D.基因型 Bbdd与 bbDd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1 : 1 : 1: 1 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该判断的依据
16.一条 DNA单链的序列是 5'-GGTAT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是 ;紫眼是 (填“显”或“隐”)性性状。
A.5'-CTATGG-3' B.5'-GATACC-3' C.5'-GGTATC-3' D.5'-CCATAG-3'
20.(每空 2分,共 10分)请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二、非选择题 (1)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填“有”或“没有”)得出 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
17.(每空 1分,共 10分)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2)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欲确定哪一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 R
(1)如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的变异 型细菌与 S型细菌相比区别是 。
类型属于 。 (3)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2)图乙为基因型 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①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 35S和 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离心
则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 (4)继发现 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之后,科学家们又将目光转向部分不含 DNA的 RNA病毒(只含 RNA和蛋白质),
是 。 烟草花叶病毒(TMV)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使烟草叶片出现花叶病斑。下图所示为相关的实验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
(3)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填序号)。 问题:
(4)某正常夫妇生出的一男孩患 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推测导致该疾病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父亲”、 ①据所学知识推断,物质甲和乙分别是 。
“母亲”、“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中产生了异常的生殖细胞。 ②实验结束后,可从图中所示的 组中分离出完
(5)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是 42条、现有一高秆抗锈病(DdTt)的小麦品系,若以此培养矮秆抗锈病小麦品种(ddTT), 整的 TMV病毒。
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方法 a属于 育种;方法 c 属于 育种。方法 c获取的 F1小麦 21.(10分)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植株基因型有 9种,符合育种要求的占 。 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②方法 b 属于 育种。方法 b和 c比较,b的突出特点 (1)图中过程①是 ,此过程既需要 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
是 。 基因结合的 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携
18.(每空 2分,共 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一相对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表所示,相应遗传 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 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 AGA、CUU,则物质 a
因子用 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1)根据组合 ,可以判断 是隐性性状。 (3)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含 60个氨基酸,则致病基因中至少含有
(2)组合 3的子一代长翅果蝇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个碱基。
(3)为判断某长翅雄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可将该长翅雄果蝇与 果蝇进行杂交,观 (4)除了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外,另一种途径
察记录杂交后代的表现类型,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是 。
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 (5)在细胞中由少量 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 。
②若杂交后代出现残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
第 3页 共 4页 ◎ 第 4页 共 4页
{#{QQABLYCEggCIAIJAAAgCAQW6CEEQkBAACQgGxFAIoAAAA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