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扬州期末]据下图所示“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中央官员品位较低 B. 制度建设不具有延续性
C. 中枢权力机构的不断变化 D. 中书省的权力逐步削弱
2. [2023江苏扬州期末]安史之乱后,唐朝财政收入骤降,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实行两税法。该税制“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两税法( )
A. 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对政府的人身依附松弛
C. 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D. 利于遏制当时土地兼并现象
3. [2023江苏南通检测]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名为凤阁、鸾台,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让低品阶官员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使得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强化对朝政的控制 B.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C. 扩大官员选拔渠道 D. 取消丞相的决策权
4. [2023江苏盐城检测]下面是唐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根据各部门职能,其运行顺序是( )
A. 皇帝—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
B. 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六部—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皇帝
D. 皇帝—尚书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
5. [2023江苏泰州期末]“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还允许“公荐”和“通榜”,即人们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这说明唐朝科举制( )
A. 可能存在不公平情况 B. 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C. 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 D. 考试科目明显增多
6. [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为此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
C. 有利于澄清吏治 D. 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7. [2023江苏淮安期末]某学者统计,唐代官员总数18 000多人,而进士录取数,平均每年不过29人,10年还不到300人。且唐代考上进士,并不能直接当官,需要过吏部考核关。部分世家大族凭借家庭的优势,更容易考中进士。该学者意在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
A. 对门阀统治造成的冲击有限 B.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C. 进士的录取率低不利于统治 D. 适应了中枢机构的权力调整
8.有学者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材料反映出三省体制( )
A.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 B.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分工明确且彼此制约 D.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9.史书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这一税法实施的直接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B.均田制被破坏
C.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D.封建经济发展
10.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11.欧阳修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12.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
A.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C.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二、综合题
13. [2023江苏南京期中]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新唐书》
材料二 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他们。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并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
(2) 根据材料,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的关系。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扬州期末]据下图所示“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中央官员品位较低 B. 制度建设不具有延续性
C. 中枢权力机构的不断变化 D. 中书省的权力逐步削弱
[解析]西汉的尚书,东汉的尚书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三省制,这些都是中央机构,而且在朝代更替中,中央机构不断发展演变,有继承,有创新,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央官员的品级,而往往中央官员品级较高,排除A项;材料体现制度建设的继承性,排除B项;中书省的权力逐步上升,排除D项。
2. [2023江苏扬州期末]安史之乱后,唐朝财政收入骤降,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实行两税法。该税制“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两税法( )
A. 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对政府的人身依附松弛
C. 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D. 利于遏制当时土地兼并现象
[解析]唐朝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政府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两税法有一部分是需要缴纳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两税法的施行有利于缓和政府财政困难,而不是解决,夸大两税法的作用,排除C项;两税法承认了土地买卖的合法性,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D项。
3. [2023江苏南通检测]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名为凤阁、鸾台,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让低品阶官员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使得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强化对朝政的控制 B.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C. 扩大官员选拔渠道 D. 取消丞相的决策权
[解析]根据“让低品阶官员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使得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种做法让低品阶官员参与议政,增加宰相数量而且更替频繁,这都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威,从而有助于加强皇帝对朝政的控制,A项正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是影响,并非主要目的,排除B项;这种做法不是在选官,和扩大官员选拔渠道无关,排除C项;这种做法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并不是取消丞相的决策权,排除D项。
4. [2023江苏盐城检测]下面是唐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根据各部门职能,其运行顺序是( )
A. 皇帝—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
B. 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六部—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皇帝
D. 皇帝—尚书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部门在运行时,诏令须经皇帝授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由尚书省下设的六部具体实施,故B项正确。
5. [2023江苏泰州期末]“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还允许“公荐”和“通榜”,即人们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这说明唐朝科举制( )
A. 可能存在不公平情况 B. 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C. 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 D. 考试科目明显增多
[解析]根据“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还允许‘公荐’和‘通榜’,即人们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可得出唐朝科举制还不够完善,推行的力度也不够,因此仍然保留一些荐官的方式,这样就可能存在不公平情况,A项正确;科举是主要形式,因此荐官的现象并不普遍,不能反映腐败严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考试的科目,排除C、D两项。
6. [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为此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
C. 有利于澄清吏治 D. 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解析]根据“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可得出选官权由地方转移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C、D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7. [2023江苏淮安期末]某学者统计,唐代官员总数18 000多人,而进士录取数,平均每年不过29人,10年还不到300人。且唐代考上进士,并不能直接当官,需要过吏部考核关。部分世家大族凭借家庭的优势,更容易考中进士。该学者意在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
A. 对门阀统治造成的冲击有限 B.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C. 进士的录取率低不利于统治 D. 适应了中枢机构的权力调整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进士录取率低,考中不能直接做官,且部分世家大族更具优势,这表明唐朝的科举制度对门阀统治冲击力度有限,A项正确;材料表明唐朝科举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对门阀士族的冲击有限,而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进士的录取率低不利于统治,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两项;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的权力调整,排除D项。
8.有学者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材料反映出三省体制( )
A.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 B.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分工明确且彼此制约 D.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解析】根据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与皇帝共议国事,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故选D项。
9.史书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这一税法实施的直接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B.均田制被破坏
C.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D.封建经济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秋夏两征之”可知这一税法是唐朝中期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而开始实施的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故C项正确。
10.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两税法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故B项正确;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A项“根本”说法错误,排除;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的是土地兼并,排除C项;两税法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排除D项。
11.欧阳修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解析】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可知欧阳修认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由此可知,其评论的是两税法出现的原因,D项符合题意。
12.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
A.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C.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
13. [2023江苏南京期中]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新唐书》
材料二 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他们。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并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
(2) 根据材料,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的关系。
(1) 职责: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
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
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工作效率;巩固唐王朝的统治。
(2) 调整:多任用低品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职权;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
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
(3) 关系:唐朝前期三省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推动作用;唐朝中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