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1 16: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史(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
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
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
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
2.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
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些措施有利于
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
C.“推恩令”的实施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3.唐朝时,来自东罗马、大食、新罗等国的客使汇聚于都城长安。不少外国人在中国
长期定居,有的还在朝廷中任职。这反映出唐朝
A.文化交流的频繁
B.民族交融的盛况
C.对外交通的发达
D.开放包容的气度
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了丞相制和中书省,规定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调兵权统
归兵部;地方各省设三司,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解决倭患
B.强化皇权
C.增强国力
D.发展科举
5.1895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阻止饷银运出,一批台湾爱国官绅纷
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引发上述事件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始从
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了救亡与启蒙的探索。这一探索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戊成变法
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
高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探索了武装革命的新道路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
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这反映出当时
A.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B.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封建剥削制度已消灭
9.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
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传承了古代文明
B.推动了民法建设
C.建立了封建制度
D.形成了地域文化
文科综合试卷
第4页(共6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