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培优】浙教版科学八上 2.4风和降水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培优】浙教版科学八上 2.4风和降水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20 09: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4节 风和降水
一、基础达标
1.“胜哥”指了指学校操场上的迎风飘扬的红旗问:“此时的风向是什么?”同学们看了看飘向西南方向的红旗,回顾所学的知识,思考后马上答道(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2.如图是学校气象站某天采集到的数据,其中观测“东南风”的工具是(  )
A. B.
C. D.
3.下列哪个符号能正确表示我国夏季风的风向(  )
A. B.
C. D.
4.“胜哥”的家乡金华是全国宜局城市,常常可以看到青山蓝天白云飘的景象。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可能是由于(  )
A.空气中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5.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地形雨的科学原理》科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如图为某临海山脉示意图,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降水多 B.乙比甲降水多
C.丙比甲气压高 D.丙比乙气压高
6.如图所示为“胜哥”的家乡金华某年度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统计,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华最热月为6月
B.金华的年降水总量在300毫米以下
C.金华降水最多的月是7月
D.金华气候是冬暖夏凉,降水偏少
7.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大气的湿度 B.气温 C.气压 D.风
8. (1)下表是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
时间/时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1.1 20.5 18.1 14.4 13.9
(2)下图中C地和D地相比,   地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处于   (填“迎风坡”或“背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9.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会了看相对湿度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干球温度 -50 ℃ 0.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干 湿 差 1.0 ℃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3%
2.0 ℃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1)通常情况下,干球的温度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就越   。
(2)当一位同学用干湿球去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测得干球的温度为25 ℃,而湿球的温度为24 ℃,那么当时测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3)如不考虑《相对湿度表》之外的数据,当测得的相对湿度是76%的时候,那么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有可能是:   (以“干球:× ℃、湿球:× ℃”格式填写)。
10. 9月3日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37℃,最低气温是28℃。如图是当天某时的天气图。
(1)气象消息:明天最高温度为37℃,出现的时间应该在   左右。
(2)在AB两地之间,风向应该是   (选填“A到B”或“B到A”)
二、巩固提升
1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B.图甲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C.图乙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D.图乙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13.图是a、b、c、d四地气压图,则a、b、c、d四地间的风向不可能是(  )
A.a→b B.b→d C.c→d D.c→a
14.金华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明天多云到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降雨量是通过雨量筒测得水的体积
B.阵风6级是通过风速仪测得风的速度
C.东北风是利用风向标测得风的方向
D.气温14~23℃是通过温度计测得大气温度
15.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16.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上海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B.乌鲁木齐终年降水量比上海少
C.上海的气温年较差比乌鲁木齐小
D.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17.下列事例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的是(  )
A.初春清晨的花卉上凝结露珠 B.仲夏空调外机的排水管流出水
C.晚秋早晨草地上的白霜 D.寒冬河水结冰
18.“蜻蜓低飞,不雨也阴”是根据下列哪个要素来判断天气变化趋势的(  )
A.温度 B.风向 C.湿度 D.气压
19.如图是干湿球湿度计。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B.在一定温度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C.预计在裸地测量的两支温度计读数差别最小
D.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可能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0.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天气与气候》内容后,将使用过的饮料瓶改造成实验工具。
(1)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A、B两个简易雨量筒,制作方式相同,如图甲。某雨天,将它们同时放置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乙图。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风的形成。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图中数字)
21.我国四城市1月和7月气温(用曲线表示)和降水量(用柱状图表示)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2)我国   (填“冬季”或“夏季”)南北温差较大。
22. 11月8日气象消息:金华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5℃,最低气温是13℃。如图是当天某时的气压图。
(1)气象消息:明天最高温度为25℃,出现的时间应该在   左右。
(2)在AB两地之间,风向应该是   (选填“A到B”或“B到A”)。
23.“胜哥”想探究风的产生,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裁剪好的小塑料瓶口恰好套在大塑料瓶的瓶身的开口处,将大塑料瓶剪去底部(瓶口均打开),然后罩在固定在水平桌面的点燃的蜡烛上。
(1)通过火焰倾斜的方向来判断风向,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2)实验中火焰朝洞口相反的一方倾斜, 此时人并没有向洞口吹气,洞口却有风,原因是:    ;
(3)图乙是某地区某时段的气压分布情况,当时风的方向应该是   。(填字母)
24.家住海边的小宁,发现如下现象:往往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夜晚则相反。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向是风的来向,与物体飘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根据题干可知,学校操场上的红旗飘向西南方向,说明风是从东北方向吹来,所以此时该地的风向是东北风,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风;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A为风速仪,B为风向标风向,C为湿度计测湿度,D为雨量筒测降雨量。
【解答】其中观测“东南风”的工具是测风向的风向标,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我国东部普遍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据此解题。
【解答】图中正确表示夏季风的风向为选项A,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根据雨的形成过程判断。
【解答】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聚集成云,当温度降低时,云中凝结的水珠足够大时,形成降水,故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甲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乙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答】甲位于山脉面向海洋一侧某处,乙位于山脉背向海洋一侧且与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顶。甲为迎风坡,乙为背风坡。故甲比乙降水多。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通过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的方法是根据气温的极值即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判读气温,根据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判读降水。
【解答】A、由图片中可以发现,金华最热月为7月,A不符合题意。
B、金华的年降水总量并不是在300毫米以下,B不符合题意。
C、由该图中可以发现,金华降水最多的月是7月,C符合题意。
D、由图表中可以发现金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夏季降水多,春冬降水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7.【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许 多天气谚语就是根据湿度来判断天气变化趋势的
【解答】在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其云滴大小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当雨滴由于凝结作用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再加上并和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云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与大气湿度有关。
故答案选A
8.【答案】(1)14
(2)C;迎风坡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
【解析】【分析】1.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甲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而乙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答】(1)由表可知,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2)图中C地和D地相比,C地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处于迎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9.【答案】(1)大
(2)92%
(3)干球:25 ℃、湿球:22 ℃或干球:10 ℃、湿球:8 ℃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表格可知,随着干球温度的增大,相对湿度逐渐变大;故答案为:大;
(2)干球的温度为25℃,湿球的温度为24℃,即干湿差为1℃,由表格可知,相对湿度为:92%;故答案为:92%;
(3)当相对湿度为76%时,由表格数据可知有两组数据符合,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干球温度计的示数比湿球温度计示数大,所以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25-3=22℃;当干球温度为10℃,干湿差为2℃时相对湿度为76%,即湿球温度计的示数为10-2=8℃;故答案为: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故答案为:(1)大;(2)92%;(3)干球:25℃、湿球:22℃或干球:10℃、湿球:8℃.
10.【答案】(1)14时左右
(2)A到B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风
【解析】【分析】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风是空气的定向移动,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解答】(1)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
(2)由图可知A处的气压高于B处,所以风是从 A吹向B的。
11.【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解答】A、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却不是这样。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A不符合题意。
B、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B符合题意。
C、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C不符合题意。
D、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温度低于海洋,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
【解答】图甲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说明陆地气压高,气温低;海洋气压低,气温高,所以是夜晚形成的陆风,故AB错误。图乙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气压低,气温高;海洋气压高,气温低,所以是白天形成的海风,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风的形成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风向的形成都是由高压中心吹向低压中心, b为990百帕, d为1000百帕,故不可能由b吹吹向d。
故选B。
14.【答案】A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风;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 雨量筒是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引。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筒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筒内置有储水瓶。降雪季节取出储水瓶,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储入雨量筒底。
【解答】A.降雨量是通过雨量筒测得水的深度,A错误;
B. 阵风6级是通过风速仪测得风的速度 ,B正确;
C. 东北风是利用风向标测得风的方向 ,C正确;
D. 气温14~23℃是通过温度计测得大气温度 ,D正确;
故答案为:A
15.【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的北坡降水少为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减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解答】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乌鲁木齐终年降水量比上海少,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大;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少。
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7.【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水的存在方式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其中水汽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变化很大,其变化范围在0-4%之间,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低层,有一半的水汽集中在2千米以下,四分之三的水汽集中在4千米以下,10-12公千米高度以下的水汽约占全部水汽总量的99%。
【解答】A、初春清晨的花卉上凝结露珠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A不符合题意。
B、空调工作时,吸入空气,管中有水流出,说明大气中含有水,B不符合题意;
C、晚秋早晨草地上的白霜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C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结冰是河里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不能直接证明大气中含有水,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降雨前空气湿度大,因此昆虫一般飞不高。
【解答】下雨前空气的湿度大,蜻蜓的翅膀变软飞不高。因为下雨前,空气中湿度增大,小水滴附着到蜻蜓及其他昆虫的翅膀上,所以它们只能低飞捕捉昆虫。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9.【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干湿球湿度计又叫干湿计。利用水蒸发要吸热降温,而蒸发的快慢(即降温的多少)是和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这一原理制成的。
【解答】A、湿球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导致湿球温度计示数降低,故A错误;
B、一定温度下,两只温度计示数差别越大,代表湿球温度计示数越低,水蒸发越快,空气湿度越小,故B错误;
C、裸地周围空气湿度小,水蒸发快,两支温度计示数差别大,故C错误;
D、三地植被的多少不同,故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20.【答案】(1)等于
(2)1
【知识点】风;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降水量的定义分析;
(2)热空气密度减小而升高,冷空气密度大而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降水量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A、B两个简易雨量筒,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等于B。
(2)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 点燃的蜡烛周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则线香 处的空气流入瓶内进行补充,所以图中C点箭头指向瓶内,即箭头1 符合题意。
21.【答案】(1)广州
(2)冬季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解答】(1)读图可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广州,该城市位置最偏南。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图中的四个城市中哈尔滨冬季气温最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2.【答案】(1)下午2点
(2)A到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风
【解析】【分析】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1)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因此最高温度25℃出现在 下午2点即14时左右。
(2)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B地是低气压中心,A地是高气压中心,在AB两地之间,风向应该是A→B。
23.【答案】(1)转换法
(2)点燃蜡烛后,瓶内空气受热上升,会从瓶口流出,瓶内气压变小,同时瓶外的气压不变且大于瓶内气压,风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所以蜡烛的火焰朝洞口相反的一方倾斜。
(3)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风
【解析】【分析】1.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
2.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
【解答】(1)通过火焰倾斜的方向来判断风向,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2)实验中火焰朝洞口相反的一方倾斜, 此时人并没有向洞口吹气,洞口却有风,原因是:点燃蜡烛后,瓶内空气受热上升,会从瓶口流出,瓶内气压变小,同时瓶外的气压不变且大于瓶内气压,风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所以蜡烛的火焰朝洞口相反的一方倾斜。
(3)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图乙是某地区某时段的气压分布情况,当时风的方向应该是B。
24.【答案】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知识点】比热容;风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热容比沙子的热容大,白天吸热慢,晚上放热慢进行解答。
【解答】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白天海洋升温较慢,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使陆地上方气压变小,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导致形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