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出塞》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出塞》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1 16:0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塞》
一、教材分析
《出塞》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饱蕴着诗人的深沉痛诉和无限希望。诗歌语言朴实平淡,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明朝李攀龙将这首诗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二、学情分析
对于古诗词,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背诵,对于如何读好古诗、读出节奏与韵味、充分感受诗歌的内涵与魅力等方面还很欠缺。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以朗读为主要手段,以读促教,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古诗魅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古诗“二二三式”划分方法,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古诗“二二三式”划分法,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理解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唐诗,晓背景
1.出示《塞下曲》《凉州词》,师生诵读。
2.揭示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年轻的王昌龄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后人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由了解写作背景入手,对学生已有的古诗积累进行复习巩固,营造课堂古典诗词的意蕴。
(二)划节奏,读古诗
1.出示学习任务(一),尝试有节奏地读古诗。
▲学习任务(一)
(1)以古诗“二二三式”划分法,用“/”画出诗的节奏。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读不好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通过划分诗歌节奏朗读,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诵读,营造诗歌的古韵氛围。
(三)明诗意,悟诗情
1.出示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二)
(1)运用借助诗后注释、查工具书、联系实际生活想象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2. 品读诗句,体悟情感。
(1)师:同学们,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图中,你们看见了什么?
(预设:明月,边关,师板书)
(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法,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2)师: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师:大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
大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
你们发现了吗?诗人笔下的明月都是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3)师: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苦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读)
(4)师:时光穿越千年,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在遥远的边塞,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还有战争没变)
师:这就是边塞的战争,出示图片。(交流谈话)(板书:悲)
(5)师:俗话说,国难思良将。(板书:思良将)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也在盼望:(师读并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龙城飞将指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
(7)师: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英勇善战,勇猛无比)
师:正是因为李广英勇善战,才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南下阴山入侵汉朝的边疆,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读到这里,你又想到了什么?(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板书:建功业 壮)
(9)师:这就是边塞诗共有的特点,悲凉之中流露出壮美,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诵读一遍吧!会背的同学可以背一背。(播放《凉州曲》)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谈话,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涵,指导学生读出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清正廉洁的崇高气节。
(四)写诗歌,善评价
1.出示学习任务(三)
▲学习任务(三)
默写《出塞》,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2.写完后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默写,这也是对学生古诗词积淀的一个良好的手段,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五)师小结,留作业
1.出示学习任务(三)
▲学习任务(三)
自主选择一项作业,回家完成:
(1)配乐朗诵本诗,制作小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与同学们分享。
(2)把本诗改成一篇小短文。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仅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反馈和巩固,更是对学生进行课后提高的有效手段,是学生课后延伸学习、拓展学习的有效补充。
[板书设计]
出 塞
明月 边关 悲
思良将 建功业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