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2024·全国甲卷)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 )
①人口集聚 ②服务业集聚 ③人才集聚 ④技术集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将中新合作区的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 )
A.节约土地资源 B.增加绿地面积
C.组织内外交通 D.完善市政设施
3.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 )
①轴向发展 ②职住平衡 ③均衡发展 ④地租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工业集聚;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集聚原因
企业之间的关系 工业联系的类型 工业集聚的好处/目的/优势/原因
上下游企业(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 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零部件企业与组装企业 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分厂-总厂)
产品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手套生产厂与包装厂、专业营销企业) 专业化的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扩大市场份额,创立区域品牌
工厂之间无关联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1.根据材料可知,“ 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 ”,说明中新合作区的发展思路是规划工业用地—发展工业—带动人口集聚—发展商业。因此可以推断该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形成作用首先工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然后促进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才集聚和技术集聚的相关信息。A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2.由图可知,图中信息显示中新合作区的住宅区布局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其对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及完善市政设施的影响不大,住宅区布局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可以方便居民购物和上下班,既节约时间,也减少路程,可以有效的组织内外交通。C正确。
故答案为:C。
3.图中显示其整体功能分区明确,商业区位于老城区和住宅区之间,体现功能中心地位,同时向城市主干道方向发展,最终延伸到最外围的工业区,体现其轴向发展的布局思想;老城区主干道延伸串联各功能区后,老城区在工业区居住人员较远,没有体现职住平衡的思路;将各功能区串联后,可以促进新区的发展,平衡老城和新城共同发展;图中显示老城区地租较高,串联新合作区功能各功能区后,地租逐渐升高的是商业区,且商业区地租将高于老城区,并未体现地租递减的趋势。A①③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全国甲卷)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 )
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地下水位
C.提高土壤温度 D.控制土壤侵蚀
5.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 )
A.营造景观 B.积蓄水量 C.沉淀泥沙 D.提高水温
【答案】4.B
5.D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点评】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农产品品质优良。
气象灾害 寒潮、低温冷害、台风、洪涝、干旱等制约农业发展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土壤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4.小麦生长在相对干旱的环境中,由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的水分较多,若要在当地种植小麦首先降低当地土壤中的水分,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东北平原的土壤为黑土地,土壤肥沃,且不存在土壤侵蚀等问题。提高土壤的温度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B正确。
故答案为:B。
5.东北平原由于地处纬度较高,积温较低,热量不足是影响水稻种植的不利的因素。水稻适宜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东北平原种植水稻, 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提高灌溉水源的温度,以减少低温水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不是为了营造景观、积蓄水量和沉淀泥沙。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全国甲卷)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
A.冰蚀洼地冻融 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
C.大气粉尘沉降 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
7.“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
A.排出水分 B.获得养分 C.躲避阳光 D.保持热量
8.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
A.平均温度高 B.氧气含量高 C.水汽含量低 D.气压波动大
【答案】6.C
7.B
8.A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点评】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6.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冰面矿物质分布在冰川前端的冰面上,其呈斑块状分布。故可以断定冰面矿物质不可能来源于冰蚀洼地冻融、冰川两侧河流沉积,冰川冰面业不存在砾石的风化物,唯一可能的来源是大气将冰面以外的粉尘沉降到冰面,从而增加冰面矿物质。C正确。
故答案为:C。
7.苔藓球(冰川老鼠)生长在低温、湿润的环境中,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其生长。据材料,冰川老鼠在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说明在极地地区的暖季有利于冰川老鼠的生长,通过其滚动可以获得相对较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满足其生长。光照、热量不是冰川老鼠生长的必须的条件。B正确。
故答案为:B。
8.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这种相对独立就是针对冰川表面而言,苔藓球经长时间生长其内有机残体形成较强的保温层,储存白天光照获得的热量,其内部平均温度高;由于缺乏与外部的大气交换,内部氧气含量较低且自身生长消耗氧气,内部氧气含量低;暖季在滚动中吸收冰面水分,内部水汽含量较高,气压相对稳定,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全国甲卷)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剖面中的泥沼土层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风沙与泥沼土互层中,与风沙层相比,泥沼土层沉积物( )
A.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少 B.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少
C.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多 D.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多
10.推测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深度约230~260厘米)出现的波状形变形成于( )
A.冻融造成的变形 B.构造挤压变形
C.流水不均匀沉积 D.风沙差异沉积
11.距今约15~8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 )
A.持续升温 B.持续降温 C.波动升温 D.波动降温
【答案】9.D
10.A
11.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矿物与岩石;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点评】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9.根据材料可知,泥沼土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水的流速较慢,与风沙层相比,颗粒较细;风沙层是风力侵蚀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沙粒,在风力减弱后,堆积形成的,有机质来源较少,且分解较快,有机质含量较少;泥沼土是在水环境中沉积形成的,水体中生物量较多,有机质的来源更多,且分解较慢,有机质含量较高。D正确。
故答案为:D。
10.据图可知,图中的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注意其属于绿色泥沼土层),介于绿色泥沼土层与风沙与泥沼互层之间,该层出现了波状变形,说明该层的形成时仍然是以静水环境为主,当时没有发生较大的构造挤压、流水不均匀和风沙差异,可能是当时受冰川冻融作用使得地貌发生了改变所致。A正确。
故答案为:A。
11.由图可知,在14.5千年前该地为冰水扇—洪积扇砂砾石层,14.5—11.81千年为灰绿色泥沼土层,11.81—8.11千年为风沙与泥沼土互层,8.11至今为土壤层,说明该地气候变化由寒冷逐渐转向温暖,但在绿色泥沼层上部存在波动状地貌,说明当时气温变得较低,因此可以判断, 距今约15~8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波动升温。C正确。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2.(2024·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位置见下图)沿海及附近低海拔地区出产的托奎拉草,新叶质地柔软且富有韧性。用托奎拉草新叶编织的草帽防晒、防雨、透气,很久前就被当地居民普遍使用。19世纪30年代,蒙特克里斯蒂开始规模化生产托奎拉草帽,并在地处国际交通要道的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将草帽销往其他国家。之后,受政府重视,昆卡发展成为托奎拉草帽产量最大的地区。托奎拉草帽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工序复杂、耗时长,因而售价较高。近年来,受替代产品、消费习惯以及其他国家同类商品的影响,托奎拉草帽的出口压力增大。
(1)很久前厄瓜多尔沿海居民就普遍使用托奎拉草编织的草帽,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明蒙特克里斯蒂在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销售托奎拉草帽的原因。
(3)指出昆卡发展托奎拉草帽产业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近年来厄瓜多尔托奎拉草帽出口压力增大,对此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1)厄瓜多尔地处安第斯山脉,赤道线横贯其国土,气候炎热多雨,人们需要防晒防雨的物品;托奎拉草质地柔软,富有韧性,经久耐用,透气性强;厄瓜多尔西部地势地平广阔,水热充足,托奎拉草分布广泛,为当地居民草帽编织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材料来源。
(2)巴拿马地理位置优越;是国际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流域产品的集散,海洋运输,运输成本低;利用巴拿马位置和交通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
(3)对外交通运输;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低;品质品牌影响力低;开拓市场
(4)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新产品,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独特的文化特色,灵活设计产品,可满足私人订制需求,开发国内、外市场;利用互联网电子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扩大销售市场;依托科技精简工序,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分析前厄瓜多尔沿海居民就普遍使用托奎拉草编织的草帽的原因,主要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厄瓜多尔地处安第斯山脉,赤道线横贯其国土,气候炎热多雨,人们需要防晒防雨的物品;托奎拉草质地柔软,富有韧性,经久耐用,透气性强;厄瓜多尔西部地势地平广阔,水热充足,托奎拉草分布广泛,为当地居民草帽编织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材料来源。
(2) 蒙特克里斯蒂在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销售托奎拉草帽的原因,主要巴拿马从交通、市场、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 巴拿马地理位置优越;是国际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流域产品的集散,海洋运输,运输成本低;利用巴拿马位置和交通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
(3) 昆卡发展托奎拉草帽产业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从当地发展草帽产业的不利条件,分析其问题。由图可知,昆卡地处安第斯山区,交通不便,需要解决对外交通运输的问题;昆卡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相对不足,技术水平低业是其考虑的问题;要打开国外市场,书香苑树立自己企业品牌等。
(4)应对 近年来厄瓜多尔托奎拉草帽出口压力增大,应对采取的措施,应该从加强技术创新、增加产品多元化、延伸产业链、加强宣传,促进销售、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需求合理的措施。具体可以是: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新产品,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独特的文化特色,灵活设计产品,可满足私人订制需求,开发国内、外市场;利用互联网电子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扩大销售市场;依托科技精简工序,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点评】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五步分析法”
1.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
2.找到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
3.确定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
4.确定景观所在的文化区或文化功能区
5.判断景观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意义属于那些人
13.(2024·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1)据图1,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
(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
(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
(4)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
【答案】(1)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遗址分布数量更多,分布范围更广泛,而且远离河流,说明该地区气候更湿润,河湖广布,取水方便;受河湖影响,耕地更破碎,聚落靠近耕地,分布分散等。
(2)荆江河段地势低平且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易沉积;堤坝阻挡水流,水流分汊,流速减慢,加剧泥沙淤积等。
(3)随着荆江河床泥沙淤积,洪水位持续抬升,使得洞庭湖受长江来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长江夏秋季节的水量增大,导致洞庭湖洪水过程也相应发生显著变化;宋代以后,洞庭湖与长江的江湖关系演变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使得洞庭湖更易受到长江洪水的影响等。
(4)长江携带的泥沙量增多,在洞庭湖内沉积,导致湖底逐渐抬高,湖泊深度变浅;荆江四口分流入湖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围湖造田改变了湖泊的自然形态,使得湖泊的岸线变得不规则,湖泊面积变大,深度变浅。
【知识点】洪涝灾害;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1)汉代时图示区域河网广布,用遗址分布对比新石器时代、汉代的差异来说明。与新石器时代遗址相比,汉代遗址数量较少,说明汉代河网湖沼广布,陆地面积较小,而新石器时代更多区域为陆地,更适合人类活动;汉代遗址集中分布在西侧,东侧没有分布,说明中东侧靠近河流下游方向,河网湖沼扩张,陆地面积缩小,而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广泛,说明新石器时代河湖较少,陆地较多,更适合居住等。
(2) 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泥沙淤积增强,人们被动区加高堤坝来防洪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荆江河段地势低平且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易沉积;堤坝阻挡水流,水流分汊,流速减慢,加剧泥沙淤积等。
(3)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主要从气候的变化(降水季节差异)、流水作用(堆积作用)等方面进行叙述。随着荆江河床泥沙淤积,洪水位持续抬升,使得洞庭湖受长江来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长江夏秋季节的水量增大,导致洞庭湖洪水过程也相应发生显著变化;宋代以后,洞庭湖与长江的江湖关系演变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使得洞庭湖更易受到长江洪水的影响等。
(4) 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主要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洞庭湖泥沙淤积方面进行分析。 长江携带的泥沙量增多,在洞庭湖内沉积,导致湖底逐渐抬高,湖泊深度变浅;荆江四口分流入湖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围湖造田改变了湖泊的自然形态,使得湖泊的岸线变得不规则,湖泊面积变大,深度变浅。
【点评】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
1.流域开发的目标
(1)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3)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特别提示】 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因从上游到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目前,我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
14.(2024·全国甲卷)[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以前到了旅游目的地,看山、看水、看风景。现在只“看”是不够的,各种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使得旅游空间变成可消费、可体验的场景。这样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例如,上海天文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运用5G高清、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结合专业天文仪器、天文馆科普知识、全新交互理念,打造全国首个天文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产品,为游客开启元宇宙与星辰大海的探索征程。
以某一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例,设计一个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文化旅游产品。
【答案】本题要以某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设计文化旅游产品。本题在设计方案时,首先有方案名称,必须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次设计产品特点,将产品特点重点呈现;最后设计实施方案,合理的产品实施方案促进文化遗产地开发。
如名称: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方案。
1、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产品介绍: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都是该地区的代表文化。设计一个“寻宝之旅"产品, 将探访古城的过程融入其中,让游客通过解谜和任务的形式,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
2、产品特点 -寻宝之旅:通过解谜和任务的方式,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寻宝 活动中。
3、文化体验:在寻宝的过程中,游客可以了解徽州的历史和文化,深度体验当地特色。
4、互动娱乐:设计互动游戏和道具,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乐趣。
5、实施方案:
①制作寻宝地图:将徽州古城分成数个区域,并在地图上标记出宝藏 的位置。
②编写寻宝剧情:设定寻宝的主线剧情,包括任务、谜题和线索,通 过答题或找寻特定地点等方式解谜。
③设计寻宝任务:结合徽州的历史文化特点,设计一系列寻宝任务,如解开古城墙上的密码、找到徽派建筑中的隐藏藏宝图等。
④物资准备:为游客准备互动游戏所需的道具和设备,如放大镜、望 远镜、手电筒等。
⑤员工培训:培训工作人员,包括解谜答疑、游戏规则和历史文化知识等,以便为游客提供帮助和指导。
⑥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旅行社等途径进行宣传,吸 引更多游客参与。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为开放性的题目,类似于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结合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本题在设计方案时,首先有方案名称,必须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次设计产品特点,将产品特点重点呈现;最后设计实施方案,合理的产品实施方案促进文化遗产地开发。如名称: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方案
1、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产品介绍: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都是该地区的代表文化。设计一个“寻宝之旅"产品, 将探访古城的过程融入其中,让游客通过解谜和任务的形式,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
2、产品特点 -寻宝之旅:通过解谜和任务的方式,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寻宝 活动中。
3、文化体验:在寻宝的过程中,游客可以了解徽州的历史和文化,深度体验当地特色。
4、互动娱乐:设计互动游戏和道具,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乐趣。
5、实施方案:①制作寻宝地图:将徽州古城分成数个区域,并在地图上标记出宝藏 的位置。②编写寻宝剧情:设定寻宝的主线剧情,包括任务、谜题和线索,通 过答题或找寻特定地点等方式解谜。③设计寻宝任务:结合徽州的历史文化特点,设计一系列寻宝任务,如解开古城墙上的密码、找到徽派建筑中的隐藏藏宝图等。 ④物资准备:为游客准备互动游戏所需的道具和设备,如放大镜、望 远镜、手电筒等。⑤员工培训:培训工作人员,包括解谜答疑、游戏规则和历史文化知识等,以便为游客提供帮助和指导。⑥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旅行社等途径进行宣传,吸 引更多游客参与。
【点评】旅游资源的价值
价 值 含 义 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 自然景观
科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景观
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15.(2024·全国甲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西北某地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某研究小组在“以水定绿”思想指导下,探索通过条带状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防风阻沙的合理方式。下表对比了当地生态建设中常用灌木与草本植物的特征。
特征指标 灌木 草
植株高度 高 低
根系深度 深 浅
水分消耗 大 小
设计实验,探索当地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答案】本题设计实验模拟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写出实验名称、目的、材料与设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尽可能贴近现实情境,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实验名称:探索西北地区在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植物种植方式对阻沙的效果,寻求在水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最佳的种植方式
实验材料和设备:西北某试验场、若干灌木和草类、模拟风沙的设备
实验步骤:①准备工作:在我国西北某试验场内,分成若干实验样本田,有灌草结合种植,比如外围是灌木,中间是草类,外围是草类,中间是灌木,灌草相间分布;单独灌木种植田及单独草类种植田。
②实验操作:将不同试验田种植成活后,模拟自然环境生长条件,利用风沙装置模拟沙尘运动,测量不同环境下沙尘漂移数量,同时测试灌木和草类在当地成活度。
③数据处理:讲不同数据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阻沙效果最显著的一组。
实验注意事项:尽可能模拟自然环境,减少人为干预;可适当增加同类试验田数量,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及其防治途径
【解析】【分析】不同为探讨荒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具体从不同的植被(灌木、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探究其对治理荒漠化的实际效果,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 本题设计实验模拟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写出实验名称、目的、材料与设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尽可能贴近现实情境,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实验名称:探索西北地区在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植物种植方式对阻沙的效果,寻求在水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最佳的种植方式
实验材料和设备:西北某试验场、若干灌木和草类、模拟风沙的设备
实验步骤:①准备工作:在我国西北某试验场内,分成若干实验样本田,有灌草结合种植,比如外围是灌木,中间是草类,外围是草类,中间是灌木,灌草相间分布;单独灌木种植田及单独草类种植田。
②实验操作:将不同试验田种植成活后,模拟自然环境生长条件,利用风沙装置模拟沙尘运动,测量不同环境下沙尘漂移数量,同时测试灌木和草类在当地成活度。
③数据处理:讲不同数据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阻沙效果最显著的一组。
实验注意事项:尽可能模拟自然环境,减少人为干预;可适当增加同类试验田数量,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点评】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概念 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1 / 1【高考真题】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2024·全国甲卷)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图1示意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中新合作区1994-2000年实施的功能区布局规划。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新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区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工业区带动了( )
①人口集聚 ②服务业集聚 ③人才集聚 ④技术集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将中新合作区的住宅区规划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主要有利于( )
A.节约土地资源 B.增加绿地面积
C.组织内外交通 D.完善市政设施
3.从苏州老城主干道向东延伸串联中新合作区各功能区,体现的布局思路是( )
①轴向发展 ②职住平衡 ③均衡发展 ④地租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④
(2024·全国甲卷)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 )
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地下水位
C.提高土壤温度 D.控制土壤侵蚀
5.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 )
A.营造景观 B.积蓄水量 C.沉淀泥沙 D.提高水温
(2024·全国甲卷)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下图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
A.冰蚀洼地冻融 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
C.大气粉尘沉降 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
7.“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
A.排出水分 B.获得养分 C.躲避阳光 D.保持热量
8.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
A.平均温度高 B.氧气含量高 C.水汽含量低 D.气压波动大
(2024·全国甲卷)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剖面中的泥沼土层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风沙与泥沼土互层中,与风沙层相比,泥沼土层沉积物( )
A.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少 B.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少
C.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多 D.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多
10.推测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深度约230~260厘米)出现的波状形变形成于( )
A.冻融造成的变形 B.构造挤压变形
C.流水不均匀沉积 D.风沙差异沉积
11.距今约15~8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 )
A.持续升温 B.持续降温 C.波动升温 D.波动降温
二、综合题
12.(2024·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位置见下图)沿海及附近低海拔地区出产的托奎拉草,新叶质地柔软且富有韧性。用托奎拉草新叶编织的草帽防晒、防雨、透气,很久前就被当地居民普遍使用。19世纪30年代,蒙特克里斯蒂开始规模化生产托奎拉草帽,并在地处国际交通要道的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将草帽销往其他国家。之后,受政府重视,昆卡发展成为托奎拉草帽产量最大的地区。托奎拉草帽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工序复杂、耗时长,因而售价较高。近年来,受替代产品、消费习惯以及其他国家同类商品的影响,托奎拉草帽的出口压力增大。
(1)很久前厄瓜多尔沿海居民就普遍使用托奎拉草编织的草帽,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明蒙特克里斯蒂在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销售托奎拉草帽的原因。
(3)指出昆卡发展托奎拉草帽产业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近年来厄瓜多尔托奎拉草帽出口压力增大,对此提出应对措施。
13.(2024·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1)据图1,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
(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
(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
(4)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
14.(2024·全国甲卷)[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以前到了旅游目的地,看山、看水、看风景。现在只“看”是不够的,各种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使得旅游空间变成可消费、可体验的场景。这样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例如,上海天文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运用5G高清、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结合专业天文仪器、天文馆科普知识、全新交互理念,打造全国首个天文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产品,为游客开启元宇宙与星辰大海的探索征程。
以某一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例,设计一个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文化旅游产品。
15.(2024·全国甲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西北某地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某研究小组在“以水定绿”思想指导下,探索通过条带状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防风阻沙的合理方式。下表对比了当地生态建设中常用灌木与草本植物的特征。
特征指标 灌木 草
植株高度 高 低
根系深度 深 浅
水分消耗 大 小
设计实验,探索当地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3.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工业集聚;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工业集聚原因
企业之间的关系 工业联系的类型 工业集聚的好处/目的/优势/原因
上下游企业(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 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零部件企业与组装企业 专业化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分厂-总厂)
产品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手套生产厂与包装厂、专业营销企业) 专业化的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扩大市场份额,创立区域品牌
工厂之间无关联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1.根据材料可知,“ 规划思路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 ”,说明中新合作区的发展思路是规划工业用地—发展工业—带动人口集聚—发展商业。因此可以推断该合作区的工业区对商业形成作用首先工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然后促进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才集聚和技术集聚的相关信息。A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2.由图可知,图中信息显示中新合作区的住宅区布局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其对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及完善市政设施的影响不大,住宅区布局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可以方便居民购物和上下班,既节约时间,也减少路程,可以有效的组织内外交通。C正确。
故答案为:C。
3.图中显示其整体功能分区明确,商业区位于老城区和住宅区之间,体现功能中心地位,同时向城市主干道方向发展,最终延伸到最外围的工业区,体现其轴向发展的布局思想;老城区主干道延伸串联各功能区后,老城区在工业区居住人员较远,没有体现职住平衡的思路;将各功能区串联后,可以促进新区的发展,平衡老城和新城共同发展;图中显示老城区地租较高,串联新合作区功能各功能区后,地租逐渐升高的是商业区,且商业区地租将高于老城区,并未体现地租递减的趋势。A①③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4.B
5.D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点评】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农产品品质优良。
气象灾害 寒潮、低温冷害、台风、洪涝、干旱等制约农业发展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土壤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4.小麦生长在相对干旱的环境中,由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的水分较多,若要在当地种植小麦首先降低当地土壤中的水分,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东北平原的土壤为黑土地,土壤肥沃,且不存在土壤侵蚀等问题。提高土壤的温度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B正确。
故答案为:B。
5.东北平原由于地处纬度较高,积温较低,热量不足是影响水稻种植的不利的因素。水稻适宜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东北平原种植水稻, 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提高灌溉水源的温度,以减少低温水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不是为了营造景观、积蓄水量和沉淀泥沙。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6.C
7.B
8.A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点评】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6.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冰面矿物质分布在冰川前端的冰面上,其呈斑块状分布。故可以断定冰面矿物质不可能来源于冰蚀洼地冻融、冰川两侧河流沉积,冰川冰面业不存在砾石的风化物,唯一可能的来源是大气将冰面以外的粉尘沉降到冰面,从而增加冰面矿物质。C正确。
故答案为:C。
7.苔藓球(冰川老鼠)生长在低温、湿润的环境中,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其生长。据材料,冰川老鼠在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说明在极地地区的暖季有利于冰川老鼠的生长,通过其滚动可以获得相对较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满足其生长。光照、热量不是冰川老鼠生长的必须的条件。B正确。
故答案为:B。
8.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这种相对独立就是针对冰川表面而言,苔藓球经长时间生长其内有机残体形成较强的保温层,储存白天光照获得的热量,其内部平均温度高;由于缺乏与外部的大气交换,内部氧气含量较低且自身生长消耗氧气,内部氧气含量低;暖季在滚动中吸收冰面水分,内部水汽含量较高,气压相对稳定,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9.D
10.A
11.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矿物与岩石;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点评】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9.根据材料可知,泥沼土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水的流速较慢,与风沙层相比,颗粒较细;风沙层是风力侵蚀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沙粒,在风力减弱后,堆积形成的,有机质来源较少,且分解较快,有机质含量较少;泥沼土是在水环境中沉积形成的,水体中生物量较多,有机质的来源更多,且分解较慢,有机质含量较高。D正确。
故答案为:D。
10.据图可知,图中的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注意其属于绿色泥沼土层),介于绿色泥沼土层与风沙与泥沼互层之间,该层出现了波状变形,说明该层的形成时仍然是以静水环境为主,当时没有发生较大的构造挤压、流水不均匀和风沙差异,可能是当时受冰川冻融作用使得地貌发生了改变所致。A正确。
故答案为:A。
11.由图可知,在14.5千年前该地为冰水扇—洪积扇砂砾石层,14.5—11.81千年为灰绿色泥沼土层,11.81—8.11千年为风沙与泥沼土互层,8.11至今为土壤层,说明该地气候变化由寒冷逐渐转向温暖,但在绿色泥沼层上部存在波动状地貌,说明当时气温变得较低,因此可以判断, 距今约15~8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波动升温。C正确。
故答案为:C。
12.【答案】(1)厄瓜多尔地处安第斯山脉,赤道线横贯其国土,气候炎热多雨,人们需要防晒防雨的物品;托奎拉草质地柔软,富有韧性,经久耐用,透气性强;厄瓜多尔西部地势地平广阔,水热充足,托奎拉草分布广泛,为当地居民草帽编织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材料来源。
(2)巴拿马地理位置优越;是国际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流域产品的集散,海洋运输,运输成本低;利用巴拿马位置和交通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
(3)对外交通运输;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低;品质品牌影响力低;开拓市场
(4)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新产品,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独特的文化特色,灵活设计产品,可满足私人订制需求,开发国内、外市场;利用互联网电子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扩大销售市场;依托科技精简工序,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分析前厄瓜多尔沿海居民就普遍使用托奎拉草编织的草帽的原因,主要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厄瓜多尔地处安第斯山脉,赤道线横贯其国土,气候炎热多雨,人们需要防晒防雨的物品;托奎拉草质地柔软,富有韧性,经久耐用,透气性强;厄瓜多尔西部地势地平广阔,水热充足,托奎拉草分布广泛,为当地居民草帽编织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材料来源。
(2) 蒙特克里斯蒂在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销售托奎拉草帽的原因,主要巴拿马从交通、市场、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 巴拿马地理位置优越;是国际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流域产品的集散,海洋运输,运输成本低;利用巴拿马位置和交通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
(3) 昆卡发展托奎拉草帽产业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从当地发展草帽产业的不利条件,分析其问题。由图可知,昆卡地处安第斯山区,交通不便,需要解决对外交通运输的问题;昆卡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相对不足,技术水平低业是其考虑的问题;要打开国外市场,书香苑树立自己企业品牌等。
(4)应对 近年来厄瓜多尔托奎拉草帽出口压力增大,应对采取的措施,应该从加强技术创新、增加产品多元化、延伸产业链、加强宣传,促进销售、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需求合理的措施。具体可以是: 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新产品,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独特的文化特色,灵活设计产品,可满足私人订制需求,开发国内、外市场;利用互联网电子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扩大销售市场;依托科技精简工序,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点评】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五步分析法”
1.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
2.找到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
3.确定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
4.确定景观所在的文化区或文化功能区
5.判断景观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意义属于那些人
13.【答案】(1)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遗址分布数量更多,分布范围更广泛,而且远离河流,说明该地区气候更湿润,河湖广布,取水方便;受河湖影响,耕地更破碎,聚落靠近耕地,分布分散等。
(2)荆江河段地势低平且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易沉积;堤坝阻挡水流,水流分汊,流速减慢,加剧泥沙淤积等。
(3)随着荆江河床泥沙淤积,洪水位持续抬升,使得洞庭湖受长江来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长江夏秋季节的水量增大,导致洞庭湖洪水过程也相应发生显著变化;宋代以后,洞庭湖与长江的江湖关系演变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使得洞庭湖更易受到长江洪水的影响等。
(4)长江携带的泥沙量增多,在洞庭湖内沉积,导致湖底逐渐抬高,湖泊深度变浅;荆江四口分流入湖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围湖造田改变了湖泊的自然形态,使得湖泊的岸线变得不规则,湖泊面积变大,深度变浅。
【知识点】洪涝灾害;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1)汉代时图示区域河网广布,用遗址分布对比新石器时代、汉代的差异来说明。与新石器时代遗址相比,汉代遗址数量较少,说明汉代河网湖沼广布,陆地面积较小,而新石器时代更多区域为陆地,更适合人类活动;汉代遗址集中分布在西侧,东侧没有分布,说明中东侧靠近河流下游方向,河网湖沼扩张,陆地面积缩小,而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广泛,说明新石器时代河湖较少,陆地较多,更适合居住等。
(2) 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主要从河流泥沙淤积增强,人们被动区加高堤坝来防洪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荆江河段地势低平且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易沉积;堤坝阻挡水流,水流分汊,流速减慢,加剧泥沙淤积等。
(3)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主要从气候的变化(降水季节差异)、流水作用(堆积作用)等方面进行叙述。随着荆江河床泥沙淤积,洪水位持续抬升,使得洞庭湖受长江来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长江夏秋季节的水量增大,导致洞庭湖洪水过程也相应发生显著变化;宋代以后,洞庭湖与长江的江湖关系演变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使得洞庭湖更易受到长江洪水的影响等。
(4) 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主要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洞庭湖泥沙淤积方面进行分析。 长江携带的泥沙量增多,在洞庭湖内沉积,导致湖底逐渐抬高,湖泊深度变浅;荆江四口分流入湖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围湖造田改变了湖泊的自然形态,使得湖泊的岸线变得不规则,湖泊面积变大,深度变浅。
【点评】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
1.流域开发的目标
(1)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3)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3.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特别提示】 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因从上游到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目前,我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
14.【答案】本题要以某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设计文化旅游产品。本题在设计方案时,首先有方案名称,必须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次设计产品特点,将产品特点重点呈现;最后设计实施方案,合理的产品实施方案促进文化遗产地开发。
如名称: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方案。
1、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产品介绍: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都是该地区的代表文化。设计一个“寻宝之旅"产品, 将探访古城的过程融入其中,让游客通过解谜和任务的形式,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
2、产品特点 -寻宝之旅:通过解谜和任务的方式,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寻宝 活动中。
3、文化体验:在寻宝的过程中,游客可以了解徽州的历史和文化,深度体验当地特色。
4、互动娱乐:设计互动游戏和道具,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乐趣。
5、实施方案:
①制作寻宝地图:将徽州古城分成数个区域,并在地图上标记出宝藏 的位置。
②编写寻宝剧情:设定寻宝的主线剧情,包括任务、谜题和线索,通 过答题或找寻特定地点等方式解谜。
③设计寻宝任务:结合徽州的历史文化特点,设计一系列寻宝任务,如解开古城墙上的密码、找到徽派建筑中的隐藏藏宝图等。
④物资准备:为游客准备互动游戏所需的道具和设备,如放大镜、望 远镜、手电筒等。
⑤员工培训:培训工作人员,包括解谜答疑、游戏规则和历史文化知识等,以便为游客提供帮助和指导。
⑥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旅行社等途径进行宣传,吸 引更多游客参与。
【知识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为开放性的题目,类似于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结合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本题在设计方案时,首先有方案名称,必须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次设计产品特点,将产品特点重点呈现;最后设计实施方案,合理的产品实施方案促进文化遗产地开发。如名称: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方案
1、徽州古城“寻宝之旅” 产品介绍: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都是该地区的代表文化。设计一个“寻宝之旅"产品, 将探访古城的过程融入其中,让游客通过解谜和任务的形式,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
2、产品特点 -寻宝之旅:通过解谜和任务的方式,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寻宝 活动中。
3、文化体验:在寻宝的过程中,游客可以了解徽州的历史和文化,深度体验当地特色。
4、互动娱乐:设计互动游戏和道具,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乐趣。
5、实施方案:①制作寻宝地图:将徽州古城分成数个区域,并在地图上标记出宝藏 的位置。②编写寻宝剧情:设定寻宝的主线剧情,包括任务、谜题和线索,通 过答题或找寻特定地点等方式解谜。③设计寻宝任务:结合徽州的历史文化特点,设计一系列寻宝任务,如解开古城墙上的密码、找到徽派建筑中的隐藏藏宝图等。 ④物资准备:为游客准备互动游戏所需的道具和设备,如放大镜、望 远镜、手电筒等。⑤员工培训:培训工作人员,包括解谜答疑、游戏规则和历史文化知识等,以便为游客提供帮助和指导。⑥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旅行社等途径进行宣传,吸 引更多游客参与。
【点评】旅游资源的价值
价 值 含 义 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 自然景观
科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景观
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15.【答案】本题设计实验模拟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写出实验名称、目的、材料与设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尽可能贴近现实情境,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实验名称:探索西北地区在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植物种植方式对阻沙的效果,寻求在水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最佳的种植方式
实验材料和设备:西北某试验场、若干灌木和草类、模拟风沙的设备
实验步骤:①准备工作:在我国西北某试验场内,分成若干实验样本田,有灌草结合种植,比如外围是灌木,中间是草类,外围是草类,中间是灌木,灌草相间分布;单独灌木种植田及单独草类种植田。
②实验操作:将不同试验田种植成活后,模拟自然环境生长条件,利用风沙装置模拟沙尘运动,测量不同环境下沙尘漂移数量,同时测试灌木和草类在当地成活度。
③数据处理:讲不同数据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阻沙效果最显著的一组。
实验注意事项:尽可能模拟自然环境,减少人为干预;可适当增加同类试验田数量,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知识点】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成效;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及其防治途径
【解析】【分析】不同为探讨荒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具体从不同的植被(灌木、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探究其对治理荒漠化的实际效果,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 本题设计实验模拟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写出实验名称、目的、材料与设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尽可能贴近现实情境,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实验名称:探索西北地区在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植物种植方式对阻沙的效果,寻求在水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最佳的种植方式
实验材料和设备:西北某试验场、若干灌木和草类、模拟风沙的设备
实验步骤:①准备工作:在我国西北某试验场内,分成若干实验样本田,有灌草结合种植,比如外围是灌木,中间是草类,外围是草类,中间是灌木,灌草相间分布;单独灌木种植田及单独草类种植田。
②实验操作:将不同试验田种植成活后,模拟自然环境生长条件,利用风沙装置模拟沙尘运动,测量不同环境下沙尘漂移数量,同时测试灌木和草类在当地成活度。
③数据处理:讲不同数据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阻沙效果最显著的一组。
实验注意事项:尽可能模拟自然环境,减少人为干预;可适当增加同类试验田数量,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点评】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概念 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