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怀仁市大地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物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每小题4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每小题6分,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质量为的玩具小车,速度由向左的变为向右的,取向左为正方向,则小车的动能变化量和动量变化量分别为
A. B.
C. D.
2.如图所示,排球运动员朱婷某次垫球训练,排球竖直向上运动,之后又落回到原位置,假设运动过程中排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
A.球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合力做功大小相同
B.球上升阶段动量的变化率大于下降阶段动量的变化率
C.球上升阶段空气阻力做的功大于下降阶段空气阻力做的功
D.球上升阶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阶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汽车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需要进行碰撞测试,如果汽车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到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B.增加了司机受冲击的时间
C.增大了司机对汽车(方向盘)的作用力 D.减少了碰撞过程中司机的能量损失
4.如图所示,在湖面上有甲、乙两只静止的小船,其中甲船内有位小同学,这位同学猛推了乙船一下,两船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学推乙船的力有可能大于乙船对他的反作用力
B.同学推乙船的力的作用时间有可能大于乙船给同学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
C.在猛推过程中,同学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同学反作用力的冲量大小一定相同
D.在猛推过程中,乙船和同学的位移大小一定相同,因此同学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同学反作用力的做功一定相同
5.2023年9月25日,中国年仅 15岁的小将陈烨在杭亚会滑板男子碗池决赛中夺冠。图示为运动员陈烨在比赛中腾空越过障碍物,若忽略空气阻力,那么腾空过程中
A.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运动员所受重力的冲量一直变大
D.运动员和滑板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6.乌贼在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被称为“水中火箭”。一只悬浮在水中的乌贼,吸满水时的质量为3kg,遇到危险时,乌贼通过体管在0.1s内将0.4kg的水向后以90m/s的速度喷出,从而获得极大的逃窜速度,则乌贼在向后喷水的时间内,获得的向前平均推力约为
A.360N B.560N C.640N D.2700N
7.某踢出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足球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用、E、、P分别表示足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机械能、动能、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用t表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h表示足球离地面的高度,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8.人们用滑道从高处向低处运送货物,如图所示,可看作质点的货物从四分之一圆弧滑道顶端P点由静止释放,沿滑道运动到圆弧末端Q点时速度大小为。已知货物质量,滑道半径,且过Q点的切线水平,重力加速度g取。关于货物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为600J B.经过Q点时货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80N
C.经过Q点时货物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D.货物克服阻力做的功为80J
9.如图,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速度大小水平向右滑上正在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AB的长度,传送带的速度大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大小,物块滑离传送带时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不可能是
A.4J B.2J C.6J D.
10.甲、乙两物体以相同的初动量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动量p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在此过程中
A.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
B.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冲量大小之比为1:1
D.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
第Ⅱ卷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7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斜槽轨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使斜槽轨道末端与桌面右边缘对齐,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②将小球a从斜槽轨道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小球a离开斜槽末端后用手机在上方拍摄,得到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录像(俯视):
③将小球b放置在斜槽轨道末端,让小球a从 由静止释放,用手机在上方拍摄两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录像。
小球b的半径 (填“需要”或“不需要”)与小球a的半径相同;
步骤三中小球a从 由静止释放;
从拍摄到的录像中每隔0.1s取一幅图片,将图片叠加到一起后,用厘米刻度尺测量图片上小球间的距离,得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图,如图乙所示,1为碰前小球a的、2为碰后小球a的、3为碰后小球b的,已知小球a的质量为0.20kg,小球b的质量为0.10kg,图片与实际的比例为1:10,则碰前瞬间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碰后瞬间系统的总动量为 kg·m/s。
(4)若碰撞前、后瞬间系统动量之差占碰前瞬间系统总动量的比例小于3%时,可认为系统动量守恒,则本次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2.(8分)某学生小组设计了通过小球沿倾斜(忽略轨道摩擦)轨道下滑的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球释放处到光电门的高度差h远大于小球直径D。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D= mm。
(2)实验时,将小球从斜面上某处静止释放,为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
C.小球从释放到运动到斜面最低点的时间t
D.小球静止释放位置与光电门间的高度差h
(3)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此实验只需满足 成立,则可证明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等式关系)。
13.(12分)运动员高山滑雪的运动模型简化如下,质量为的运动员乙静止在水平面上的C点,运动员甲沿着倾角为的斜面以速度从A点匀速运动到转折点B,当甲运动到C处与乙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瞬间,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已知甲从A到B重力冲量的大小为,甲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A、B两点间的距离与B、C两点间的距离相等,甲、乙均视为质点,不计甲经过转折点B时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甲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甲的质量;
(2)若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甲、乙碰撞后瞬间甲的速度。
14.(13分)质量为的小球从高处由静止落下并落到地面,并立即陷入泥潭中,又经过时间后静止。若泥潭对小球的作用力为恒力,取,求:
(1)泥潭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从小球开始下落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15.(14分)质量为0.5kg的石块从距地面的高处斜向上方抛出(如图),初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试求:
(1)石块落地速度的大小;
(2)当石块初速度仰角为多大时,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C
6.A
7.C
8.ABD
9.ABC
10BC
11. 需要 斜槽轨道最高点 0.40 0.39 能
12.(1)5.662/5.663/5.664
(2)BD
(3)
13.(1)0.75,m;(2)
14.(1);(2)
15.(1)20m/s;(2)37°;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