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1 14: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仁市大地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的成立( )
A. 直接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有效遏止了法西斯势力
C.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益尝试 D. 推动了巴黎和会的召开
2. 有历史学家指出,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它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第二次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第一次由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A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苏联的成立 D. 新中国的成立
3.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旨在说明
A.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 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
D.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伟大世界意义
4. 1926年,列宁格勒一半以上的居民参与到房屋的租赁和买买中去。没有单独房间或住宅可供租赁的住户,往往将自己的住处用柜子、窗帘、屏风等隔成一些角落出租。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 工业化的实现带动人口激增 B.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持续下滑
C 新经济政策向社会生活渗透 D. 集中化房屋管理体制已完全废止
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出现了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 )
A. 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 B. 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 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发生 D. 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
6. 1930年4月6日,甘地在丹地海边俯身抓起一把食盐(如图),这是他事业中最精彩一个镜头。下列有关这个精彩镜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B. 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C. 首次提出与英国政府不合作 D. 此后被国大党授权领导印度完全独立运动
7. "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材料中"政策"的实施( )
A. 促进了欧洲国家合作 B. 反映了欧洲经济的急剧下滑
C. 延缓了世界大战爆发 D.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
8. 1945年6月颁布的《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这一规定( )
A. 否定了联合国的民主性 B. 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C. 具有鲜明的强权政治色彩 D. 吸取了国际联盟的教训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方面已切实感受到:“学术交流可以推动苏联精英阶层对美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态度从否定转向羡慕与崇弃。”事实上也确有一些苏联大学生和年轻的知识分子逐渐对官方意识形态中的反美观点持有异议。材料反映了( )
A. 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 B. 美苏对抗侧重于文化领域
C. 交流活动推动了苏联科技水平提高 D. 美苏由对抗转向合作交流
10.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此人所讽喻的现状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美、欧、俄、中、日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C.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尚处于发展过程中 D. 众多巨人出现,标志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11. 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年)认为,“充分就业和福利制度保障了工人的生活水平,这可以扩大市场需求,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A. 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D. 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12.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下列不属于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调整是( )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建立“福利国家”
C. 城市化的出现 D. 美国出现“新经济”
13. 长期以来,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视福利救助为民间自愿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运动”兴起后,许多州政府承担起部分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这说明美国“进步运动” ( )
A. 主张建立福利国家 B. 发端于工人斗争
C. 背弃个人奋斗传统 D. 推动了政府干预
14.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15. 如图为发表于1956年的时事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漫画中,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拦住-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如果将该漫画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其研究主题可能是( )
A. 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B.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6. “经济全球化曾被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这一观点认为( )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②要提高我国主导经济全球化能力
③要适应新形势,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要拓展新优势,扩大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第Ⅱ卷
二. 非选择题:本卷共4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美)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两个时间段中国、苏联粮食产量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18.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颈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 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 法,还是战败国德. 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 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依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有何相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3)结合材料二,列举美苏对抗的典型事件。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概括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总体有何新特点。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 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怀仁市大地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的成立( )
A. 直接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有效遏止了法西斯势力
C.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益尝试 D. 推动了巴黎和会的召开
【答案】C
2. 有历史学家指出,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它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第二次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第一次由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指的是
A.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苏联的成立 D. 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B
3.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旨在说明
A.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 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
D.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伟大世界意义
【答案】B
4. 1926年,列宁格勒一半以上的居民参与到房屋的租赁和买买中去。没有单独房间或住宅可供租赁的住户,往往将自己的住处用柜子、窗帘、屏风等隔成一些角落出租。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 工业化的实现带动人口激增 B.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持续下滑
C. 新经济政策向社会生活渗透 D. 集中化房屋管理体制已完全废止
【答案】C
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出现了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 )
A. 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 B. 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 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发生 D. 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
【答案】B
6. 1930年4月6日,甘地在丹地海边俯身抓起一把食盐(如图),这是他事业中最精彩的一个镜头。下列有关这个精彩镜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B. 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
C. 首次提出与英国政府不合作 D. 此后被国大党授权领导印度完全独立运动
【答案】A
7. "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材料中"政策"的实施( )
A. 促进了欧洲国家合作 B. 反映了欧洲经济的急剧下滑
C. 延缓了世界大战爆发 D.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
【答案】D
8. 1945年6月颁布的《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这一规定( )
A. 否定了联合国的民主性 B. 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C. 具有鲜明的强权政治色彩 D. 吸取了国际联盟的教训
【答案】D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方面已切实感受到:“学术交流可以推动苏联精英阶层对美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态度从否定转向羡慕与崇弃。”事实上也确有一些苏联大学生和年轻的知识分子逐渐对官方意识形态中的反美观点持有异议。材料反映了( )
A. 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 B. 美苏对抗侧重于文化领域
C. 交流活动推动了苏联科技水平提高 D. 美苏由对抗转向合作交流
【答案】A
10.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此人所讽喻的现状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美、欧、俄、中、日共同主导多极世界 B. 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C.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尚处于发展过程中 D. 众多巨人出现,标志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答案】C
11. 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年)认为,“充分就业和福利制度保障了工人的生活水平,这可以扩大市场需求,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A. 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D. 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答案】C
12.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下列不属于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调整的是( )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建立“福利国家”
C. 城市化的出现 D. 美国出现“新经济”
【答案】C
13. 长期以来,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视福利救助为民间自愿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运动”兴起后,许多州政府承担起部分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这说明美国“进步运动” ( )
A. 主张建立福利国家 B. 发端于工人斗争
C. 背弃个人奋斗传统 D. 推动了政府干预
【答案】D
14.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答案】D
15. 如图为发表于1956年的时事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漫画中,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拦住-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如果将该漫画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其研究主题可能是( )
A. 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B.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答案】B
16. “经济全球化曾被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这一观点认为( )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②要提高我国主导经济全球化能力
③要适应新形势,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要拓展新优势,扩大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第Ⅱ卷
二. 非选择题:本卷共4题,共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美)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两个时间段中国、苏联粮食产量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答案】(1)措施:新经济政策(或答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
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4分,一个要点2分)
(2)A时间段原因:中国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如只答自然灾害给1分)百造成三年经济困难;苏联因为赫鲁晓夫改革而出现粮食产量先升后降。(4分,每点2分)B段时间原因:中国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2分)苏联坚持调试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2分)
18.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颈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 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 法,还是战败国德. 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 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依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有何相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3)结合材料二,列举美苏对抗的典型事件。
【答案】(1)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同:都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暂时缓和了部分矛盾,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变化:欧洲丧失霸主地位,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逐渐形成两极格局;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3)典型事件: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等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
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殖民者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概括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总体有何新特点。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2)特点: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 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论题: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
阐述:互联网作为崭新的信息技术,信息量庞大,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速度快捷,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具有开放性,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在并不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方便地找到在局部的现实世界中不易觅得的同好,可以与众多千万里之遥的知音天天聚会畅谈,增加了更多人之间从陌生到变为朋友的可能性。即使亲人、友人之间相隔遥远也能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感情的交流与升华。由此可知,互联网的发展为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大人际关系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的交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