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01 20: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目 录/
1.
学习目标
2.
情景导入
3.
新课讲解
4.
小试牛刀
5.
课堂小结
PART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对应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感受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2
情境导入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
恰好等于 v-t 图线与横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不是也等于 v-t 图线与横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O
t/s
v/(m/s)
O
t/s
v/(m/s)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3
新课讲解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就是 v–t 图像中着色部分的矩形“面积”
4 m/s
2 s
O
t/s
v/(m/s)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微元法
O
t/s
v/(m/s)
O
t/s
v/(m/s)
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看作多个匀速直线运动后
以多个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t1 t2 t3 t4 t5
v1
v2
v3
v4
v5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用初始时刻速度代表平均速度
速度在均匀增大,估算的位移比实际位移小
O
t/s
v/(m/s)
t1 t2 t3 t4 t5
v1
v2
v3
v4
v5
那么该如何更精确地求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呢?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刘徽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4
3
2
1
0
2
4
6
10
8
4
3
2
1
0
2
4
6
10
8
x=x1+x2=16 m
x=x1+x2+x3+x4=20 m
x1
x2
x3
x4
分割成2段
分割成4段
x1
2
每个过程速度增加量较大,估算的位移仍旧小于实际位移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4
3
2
1
0
2
4
6
10
8
x=x1+x2+…+x7+x8=22 m
4
3
2
1
0
2
4
6
10
8
x1
x3
x4
x6
x7
x8
分割成8段
分割成16段
x=x1+x2+…+x15+x16=23 m
分割的段数越多,多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与真实的位移差越小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将运动过程分成n段,n越大,Δt越小,分割的就越细,每段的运动就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n个矩形面积之和与真实位移误差越小.
t→0
t 内的初末速度几乎一样大,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误差微乎其微,
n→∞
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与真实的位移差无限接近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t
0
v0
vt
位移 = 梯形“面积”
无限分割
小矩形的面积之和能非常精确地代表物体的位移
小矩形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梯形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增大或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
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推导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1)公式中各个量的意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适用条件:
(3)矢量性:
公式x=v0t+1/2at2为矢量式,其中的x、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位移
时间
加速度
初速度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理解
时间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在 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已知v- t图像求位移时采用“面积”法计算,可以快速解题。
(5)利用 v t 图像的“面积”求物体的位移
(4)两种特殊形式
①当a=0时,x=v0t→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②当v0=0时,x=1/2at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像下方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这一结论时,用到了什么思维方法?这一结论对任意形状的 v-t 图像都适用吗?
微元法 都适用,对于任意形状的 v-t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都等于物体的位移.
v
t
O
v
t
O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在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对应物体的位移,图像在t轴上方和下方有什么区别?
当“面积”在t轴上方时,位移取正值,这表示物体的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当“面积”在轴下方时,位移取负值,这表示物体的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v0
t /s
t
O
v /(m/s)
x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4
小试牛刀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1.我国火箭发射技术位于国际前列。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在模拟火箭发射中,火箭模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匀速直线运动2 s 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达到的最大高度为30 m,此过程火箭模型可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模型从发射到飞至最高点过程所用的时间3 s
B.火箭模型从发射到飞至最高点过程所用的时间5 s
C.火箭模型升空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D.火箭模型升空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C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C
解析:设火箭模型做匀加速的时间为t,根据时间一位移关系式可得,火箭模型加速上升阶段的位移 ,匀减速上升阶段的位移 ,匀速上升的位移 ,总位移 ,解得 或 (舍去),所以火箭模型从发射到飞至最高点过程所用的时间 ,火箭模型升空时达到的最大速度 ,A、B、D项错误,C项正确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2.具有“主动刹车系统”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会立即启动主动刹车。某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前方45m处突然出现一群羚羊横穿公路,“主动刹车系统”立即启动,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在羚羊通过道路前5m处停车。汽车开始“主动刹车”后第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
A.1m B.1.5m C.2m D.2.5m
D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D
解析:依题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为
初速度 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有
解得
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由“逆向思维”可知汽车开始“主动刹车”后第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大小,即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3.一物体在以 为直角坐标系的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规律为
, (式中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 x 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 y 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D.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D
解析:AB.根据 ,可知在轴方向上初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负值,因此做匀加速运动;在y轴方向上,初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正值,也做匀加速运动,AB错误;
CD.将
消去参数t可得轨迹方程
因此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C错误,D正确。
PART 05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1) 为矢量式,一般规定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
(2)特例
①v0 = 0 时,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a = 0 时,x = v0t,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也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1
公式中的 x 、v0 、v 、a 这些物理量必须相对于同一参考系
若题设重给出 x = mt+nt2 (其中 m、n 都为已知量),通过比较公式 可得出 v0 = m,a = 2n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