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位置 位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位置 位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01 20: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章 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位置 位移
目 录/
1.
学习目标
2.
情景导入
3.
新课讲解
4.
小试牛刀
5.
课堂小结
PART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建立坐标系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2.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能够区分路程和位移
3.了解位移-时间图像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2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质点、时间和参考系。
人在茫茫大漠中就可以看成一个质点,那么如何找到穿越沙漠的最短路径呢?
PART 03
新课讲解
①乘火车
不同点 相同点
运动轨迹不一样
位置变化是相同的
②乘飞机
③自驾
思考:从A点到B点有多少种方式到达?
A点
B点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A点
B点
物体从A→B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那么该如何描述每种方式中物体的位置变化呢?
坐标系
长度有刻度尺,时间有秒表
建立一种“标尺”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x/m
y/m
O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路程s:
1.定义: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2.单位:“米/m”
位移x:
1.定义: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3.大小: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4.方向: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5.单位:“米/m”
A点
B点
x/m
y/m
O
路程和位移的概念
路程s
位移x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位移的特征:
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决定,而与运动的实际轨迹长度或路程无关。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所以位移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如图,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AB 表示。
A点
B点
x/m
y/m
O
路程s
位移x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位移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路程,时间,质量,温度,长度等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 位移、速度、力等
回忆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1.小明在操场上跑步练习,已知跑道周长是400 m,教练让小明先进行热身跑两圈,再进行连续两个800 m训练,那么小明总共跑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呢?
2R
πR
路程是2400 m,位移是0 m
2.如图,一个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弧由A运动到B,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大为 ,路程为 。
B
A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物体在 t1 时刻处于“位置”x1,在 t2 时刻处于“位置” x2,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
Δx= x2 -x1
时刻和位置对应,时间间隔和位移对应
Δx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
0 1 2 3 4 5 6
x
t1
x1
t2
x2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例1:物体从A点移动到B点,初位置的坐标是xA=2 m,xB= -1 m,它的位移Δx=?
-3 -2 -1 0 1 2 3
x/m
A
B
负号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方向相反,即沿x轴的负方向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例2:有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已知各时刻质点位置如图
-3 -2 -1 0 1 2 3
x/m
t = 0 s
t = 1 s
t = 2 s
t = 3 s
①质点在3 s内的路程
②质点在3 s内的位移
③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
④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
⑤质点在____s内位移最大
⑥质点在第_____s内位移最大
s0-3 = 14 m
x0-3 = 2 m
x0-2 = -2 m
x1 = 4 m
1
2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t/s 0 1 2 3 4 5
X /m 0 5 10 15 20 25
t /s
X /m
2
1
3
5
4
6
7
0
5
30
15
10
25
20
1.能求出物体在第4s的位移吗?
2.描述物体的运动,位置与时刻、位移与时间间隔都是重要的物理量,怎么简单、直观地把它们同时表示出来呢?
3.观察描出的6个点有什么规律?你是怎样表达除这六个时刻以外的位置的?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位移
路程
方向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是标量
不需要考虑方向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平行四边形法则
算术加法
大小
运算法则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PART 04
小试牛刀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1.小李驾车从图书馆出发到公园的手机导航路线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8分钟”指的是时刻
B.图中“2.1公里”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C.图中三种路线的位移相同
D.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成质点
C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C
解析:题图中“8分钟”指的是从图书馆出发到公园的时间间隔,A错误;题图中“2.1公里”指的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B错误;题图中三种路线都是从图书馆到公园,三种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相同,因此位移相同,C正确;题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因此能把汽车看成质点,D错误.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地球仪上,P点为赤道与0°经线的交点,Q点为赤道与东经90°经线的交点.一只蚂蚁从P点沿0°经线向北爬行到北极点,然后又沿东经90°经线向南爬行到Q点,则蚂蚁从P点运动到Q点的整个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C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C
解析:地球仪为一个均匀的球体,蚂蚁从P点沿0°经线向北爬行到北极点,路程恰好为四分之一圆周,即 ,然后又沿东经90°经线向南爬行到Q点,路程为 ,整个过程中的路程为 ,从P点运动到Q点的整个过程位移大小等于P、Q两点间距离,由几何关系知 ,故C正确.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两地到达D地.D与A、C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求汽车行驶的路程和位移.
2200 m;
1800 m,方向为北偏东53°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答案:2200 m;1800 m,方向为北偏东53°
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为 ,
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位移大小为

设位移方向为北偏东θ,则 ,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
PART 05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① 位置、坐标系
建立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还应该标上相应的物理量及对应的单位.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折线或曲线.路程和运动路径有关.
(2)位移:①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大小等于物体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同;②位移对应的是时间间隔,是个过程量,与运动路径无关.
(3)路程与位移的关系:同一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即物体运动时在某个时刻的空间点
1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例如质量、时间、路程等)
2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如位移、速度、力等)
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① 直线运动的位移
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t1、t2 时刻的位置分别记为 x1、x2 ,位移记为 ,若两坐标之差为正,则位移的方向指向 x 轴的正方向;若两坐标之差为负,则位移的方向指向 x 轴的负方向.
位移-时间图像
用来表示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或每一时间间隔的位移.
3
4
在 x-t 图像中,位置坐标只有正、负两种,所以 x-t 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