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1 14: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月考二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古诗文背诵。(10分)
1、名句背诵(选填10出即可。)
(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的《秋词》)
(3)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5)《鲁山山行》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 , 。
(6)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 。
(7)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作者是怎样从听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 ; ,

(二)语言积累与应用。(7分)
2、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 lún( )。而且全桥结构yún chèn( ),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得古朴美观。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 )。(3分)
3、连词组段:涟漪 繁盛 婆娑 嬉闹 姹紫嫣红 温声细语 (至少用三个词)(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5—8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 http: / / www.21cnjy.com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两虎相斗,必有一伤①
庄子②欲刺虎,馆竖子③止之,曰:“两虎方且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④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子:旅馆的童仆。 ④须:等待。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2)两虎方且食牛( )
(3) 有顷,两虎果斗( ) (4)念无与为乐者 ( )
5.翻译句子(6分)
(1)【甲】中“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甲】中“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7.【乙】中你想到的与这则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

阅读下文,完成9—10题。(8分)
“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之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解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8.阅读全文,简洁地写出森林的两大功劳。(4分)
①吞水吐雨器:
②吞碳吐氧机:
9.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4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20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0.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11.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5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12.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2分)
13.“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1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3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15,填空(5分)
(1)“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的内容。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
, , 。
16,请简述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故事。(5分)
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7. 进入信息时代,很多学生认为,都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脑打字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面对这一现象,八年某班准备开展以“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2分)
18、从仓颉造字的传说走来,历经甲骨吉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的绚烂,走过篆隶草楷的辉煌,来到电脑输入的新时代,汉字的一笔一划中流淌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仔细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从中概括出三条结论。(6分)
某大学学生日常汉字书写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表
年级项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经常提笔忘字的人数比例 11.4% 16.2% 22.4% 26.4%
平时经常手写的人数比例 38.2% 30.3% 20.6% 12.9%
经常电脑输入的人数比例 32.1% 37.7% 45.4% 55.1%
答:(1)
(2)
(3)
四、作文(70分)
19、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一片黄叶从树上随风而逝之际,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亲爱的同学,不知不觉间你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那么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话题作文不可用话题作题目;②自定立意; ③自选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600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17分)
古诗文背诵。(10分)
1.名句背诵(选填10出即可。)
(1)落日故人情(2)便引诗情到碧霄(3)尚思为国戍轮台。(4) 门前流水尚能西(5)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巧妙绝伦 匀称 惟妙惟肖
3. (1) 春 姑娘慢慢地走来了,公园里的花朵被春姑娘叫醒了,它们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时而大声嬉闹,时而温声细语。真是一幅繁盛而又动人的春景呀! 或(2)春风吹过静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宛如姑娘甜美的笑靥;春风吹过婆娑的柳树,细长的柳枝随风轻搡,仿佛在风中嬉闹;春风只吹拂在禾苗上,温声细语又如慈母的眠歌…….
4,(1) 高兴地(2) 将要(3) 一会儿(4)想到
5,(1)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便会得到刺杀两虎的名声。(2)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的藻、荇。
6,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7,,提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人(庄子)的角度亦可从动物(老虎)的角度回答。如:人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都要相互团结,相互依存,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8.①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的水源。②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氧气。
9.①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②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10.(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11.运用比喻(对偶、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
1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3,突出母亲的辛劳,表达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14,吃苦耐劳,坚强,乐观
15,(1)《水浒传》(2)吴用(3)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16,(略)
17,(1) 示例: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传承和发扬是我们的责任,下面我宣布“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2分)
18,①该校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经常出现提笔忘字情况的人数比例在逐渐提高;
②该校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经常手写的学生人数比例在逐渐降低,而经常电脑输入的学生比例在逐渐提高;
③该校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经常手写的学生人数比例相较经常电脑输入的学生比例,由较高逐渐变为较低;
④该校各年级学生出现提笔忘字情况的人数比例与经常手写的比例成反比,与经常电脑输入的比例成正比。(6分,答对其中三条,即可得分)
19,作文(70分)
考场座位号:
考场座位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