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2新设计3新设计4新设计5新设计6学情分析 7重点难点8教学过程
8.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过程和方法 :
1.体会根据“转换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
2.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 :
1.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周围现象去进行教学。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进行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学生活动:
进行一些振动发声实验,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特征。
观察课本、录像里的发声现象,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溅起水花。
(2)、敲打音叉,靠近乒乓球,球被弹开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扩展:录制声音
(4)让学生分析听到的声音分别是有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引入声源
(5)重点讲解物理实验的探究方法——转换法
2、声音的传播:
学生活动:
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观察分析实验
得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观察一组图片分析
得出:固体、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
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练习册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课后活动:
谈自己的收获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