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课时基础练习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数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课时基础练习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18:14:18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数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课时基础练习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苏州期末)已知一组数据:1,2,a,b,5,8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4(a,b均为正整数,在去掉其中的一个最大数后,该组数据的(  )
A.中位数不变 B.众数不变 C.平均数不变 D.方差不变
2.(2024八下·宝安开学考)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数据为,0,4,,6,1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是  
A.5 B.6 C. D.5.5
3.一次数学考试后,某个四人学习小组中有三个人的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80分,若整个学习小组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则第4个同学的成绩可能为(  )
A.80分 B.85分 C.90分 D.100分
4.已知一组数据x ,x ,x ,平均数是2,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2x -1,2x -1,2x -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2, B.3,3 C.3,12 D.3,4
5.在一次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某班50名同学的捐款金额如图所示,则在这次捐款活动中,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数是(  )
A.14.2元 B.15元 C.16.2元 D.20.25元
6.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  )
A.1.95元 B.2.15元 C.2.25 元 D.2.75 元
7.已知一组数据 x ,x ,x 的平均数是7,则 的平均数是 (  )
A.7 B.8 C.9 D.10
8.(2023八下·营口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解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应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一组数据1,2,5,5,5,3,3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5
C.抛掷一枚硬币200次,一定有100次"正面朝上”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
9.(2023八下·香洲期末)某招聘考试规定按笔试成绩占,面试成绩占计算最终得分,小李笔试90分、面试80分;小吴笔试80分、面试90分;小叶笔试60分、面试70分,则最终得分最高的是(  )
A.小李 B.小吴
C.小叶 D.小李和小吴一样最高
10.(2023八下·无为期末)五名学生投篮训练,规定每人投10次,记录他们每人投中的次数,得到五个数据,经分析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为6,唯一众数是7,则他们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率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为了解“睡眠管理”落实情况,某校随机调查了46名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并将样本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有以下关于睡眠时间的统计量:①平均数,②中位数,③众数,④方差,其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   (填序号).
12.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如下: ,则这组数据的和是   
13.已知一组数据x ,x ,x ,…,x。的方差是 1.5,则另一组 数 据 2x ,2x , 2x ,…,2x, 的方差是   .
14.(2023八下·铜官期末)两组数据:,,,与,,的平均数都是,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新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众数为    .
15.(2023八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期末)我校全体师生迎“五四”诗词大赛决赛中,25名参赛同学得分情况如图所示.这些同学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
三、解答题
16.某校对八年级4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并随机抽取甲、乙两个班各5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50分)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制成了如下统计图表(用x表示成绩,数据分成5组:A:30≤x<34,B:34≤x<38,C:38≤x<42,D:42≤x<46,E:46≤x≤50).
班级 甲班 乙班
平均分 44.1 44.1
中位数 44.5 n
众数 m 42
方差 7.7 17.4
乙班成绩在D组的具体分数是42,42,42,42,42,42,42,42,42,42,43,44,45,4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m,n的值.
(2)小明这次的测试成绩是43分,在班上排名属中游略偏上,小明是甲、乙哪个班的学生 请说明理由.
(3)假设该校八年级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成绩达到45分及45分以上为优秀,请通过优秀率估计该校本次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
17.学校准备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择一位,代表学校参加所在地区的汉字听写大赛,总评成绩由“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综合素质和汉字听写”四部分组成,甲、乙两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所示.
选手 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 综合素质 汉字听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成绩已算得甲的平均成绩为 80.25分,请计算乙的平均成绩.
(2)已知四部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如图所示.
①求图中表示“阅读理解”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②按照图中比例计算甲、乙两名选手的总评成绩,判断学校派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
18.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某校举办了“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每一项的满分为 10分,得分均为整数).在这次竞赛中张山与李仕两位同学表现优秀,他们的四项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该图解答下列问题.
两位同学四项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
(1)完成下表:
姓名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分2)
张山 9   9  
李仕   9.5   1.5
(2)根据(1)中数据,分别从中位数、方差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两位同学各自的优势.
(3)若实践操作、环保论文、现场抢答、笔试得分按4:1:2:3的比例折合成综合得分,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位同学的综合得分更高.
19.某校举行了“少年强则国强”作文大赛,并组织七、八年级各200名学生参加.现分别在七、八两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记录并整理了这部分学生的比赛成绩.
【收集数据】
七年级10名同学的比赛成绩分别为72,83,72,92,79,69,78,85,76,94;
八年级10名同学的比赛成绩分别为86,71,93,83,80,74,75,80,76,82.
【整理数据】
两组数据各分数段人数如下表所示:
成绩x(分) 60≤x<70 70≤x<80 80≤x<90 90≤x<100
七年级 1 5 a 2
八年级 0 4 5 1
【分析数据】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分 )
七年级 80 c 72 64.4
八年级 b 80 d 37.6
【问题解决】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a=   ,c=   ,b=   ,d=   .
(2)请你估计哪个年级的比赛成绩更稳定.
(3)按照比赛规定,90分及以上算优秀,请估计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20.某校开展“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并实施阅读时间目标管理.为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学校随机抽取了 30 名学生,将其一周累计主题阅读时间(单位:h)的数据作为一个样本,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如下:
【数据收集】
7 8 6 5 9 10 4 6 7 5 11 12 8 7 6
4 6 3 6 8 9 10 10 13 6 7 8 3 5 10
【数据整理】
将收集的 30个数据按 A,B,C,D,E 五组进行整理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说明:A.3≤t<5,B.5≤t<7,C.7≤t<9,D.9≤t<11,E.11≤t≤13,其中t(h)表示主题阅读时间).
【数据分析】
统计量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阅读时间(h) 7.3 m 7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m=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如果学校将目标确定为每周主题阅读时间不少于 7 h,该校有 600名学生,那么估计有多少名学生能完成目标? 你认为这个目标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根据数据1,2,a,b,5,8的平均数为4,得(1+2+a+b+5+8)=6×4,解得a+b=8;
由中位数是4,所以a=b=4或a=3,b=5;
去掉一个最大数8后,该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都变小,中位数可能是4,也可能是3,
当a=b=4时,众数与原来相同,都是4;
当a=3,b=5时,众数与原来也相同,都是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及中位数的定义求出a,b的值,再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数据为-1,0,4,x,6,1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
∴,
∴x=6,
∴这组数据为-1,0,4,6,6,16,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
故答案为:B.
【分析】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求解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A、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80分,则中位数是85,故选项A正确;
B、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85分,则中位数是87.5,故选项B错误;
C、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90分,则中位数是90,故选项C错误;
D、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100分,则中位数是90,故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分别计算出四个选项的中位数,即可得解.
4.【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 一组数据x ,x ,x ,平均数是2,方差是3,
∴ 另一组数2x -1,2x -1,2x -1的平均数是2×2-1=3
方差为:3×22=12.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公式的规律,可得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为(元),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根据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单价是5×(1-15%-20%-55%)+3×15%+2×55%+1×20%=2.25(元),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7.【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 x ,x ,x 的平均数是7,
∴=7,即=21,
∴ 的平均数为==1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得=21,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出式子,将=21代入,即可求得.
8.【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概率的意义;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A、为了解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选项A错误;
B、一组数据1,2,5,5,5,3,3的中位数是3,众数是5,故选项B错误;
C、抛掷一枚硬币200次,不一定有100次“正面朝上”,故选项C错误;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故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全面调查数据准确,但耗时费力;抽样调查省时省力,但数据不够准确;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据此判断即可A选项;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据此可判断B选项;抛投一枚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抛投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只是说抛掷一枚硬币200次,可能有100次"正面朝上”,据此可判断C选项;方差反应的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就越大成绩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数据波动就越小,成绩越稳定,据此可判断D选项.
9.【答案】A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小李的得分为:90×60%+80×40%=86;
小吴的得分为:80×60%+90×40%=84;
小叶的得分为:60×60%+70×40%=64,
∵64<84<86,
∴得分最高的是小李.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最终得分,分别求出小李、小吴、小叶的得分,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
【解析】【解答】中位数6,唯一众数7,则五个数据中最大的三个数据应为6、7、7,和为20,
此时投中率,
其他2个数据最大可能是4、5,不超过10,此时投中率
∴估算可能的投中率大于40%且小于60%,据此排除A、C、D。
故选:B。
【分析】总共5个数据,中位数6,众数7是唯一的,因此判定最大的三个数据是6、7、7;可以据此估算,也可以准确计算。比如数据最小可能是1、2、6、7、7,此时投中率;数据最大可能是4、5、6、7、7,此时投中率。
11.【答案】②③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计算平均数、方差需要全部数据,故 ①、④ 不符合题意;
∵46-5-11-16=14<16,
∴可确定众数分布在睡眠时间为9小时的那一组,故③符合题意;
从统计图可得:前三组的数据共有5+11+16=32,
共有46名学生,中位数为第23与24位的平均数,
∴已知的数据中中位数确定,且不受后面数据的影响,故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②③.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与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及方差的关系.根据题意可得,计算平均数及方差需要全部数据,据此可判断①④;从统计图可得:前三组的数据共有5+11+16=32,共有46名学生,中位数为第23与24位的平均数,据此可判断②;由于被遮盖的数据的总个数小于睡眠时间为9小时的那一组的总个数,而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据此可判断③.
12.【答案】21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方差公式知:这组数据共7个,且平均数为3,
∴ 这组数据的和为3×7=21.
故答案为:21.
【分析】由方差公式知:这组数据共7个,且平均数为3,再利用平均数的概定义即可求解.
13.【答案】6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数据x1,x2,x3,······,xn的方差是1.5,
∴数据2x1,2x2,2x3,······,2xn的方差是22×1.5=6,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在原来数据前乘以同一个数,方差要乘以这个数的平方即可求解.
14.【答案】8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
【解析】【解答】解:由题得解得,∴新数据位3、8、8、5、8、6、4,其中8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新数据的众数是8;
故答案为:8.
【分析】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得x与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x与y的值,再确定这组新数据,根据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确定答案。
15.【答案】96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共有25名学生参赛,处在最中间的是第13位学生
根据统计图可知,中位数为96
故答案为:96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16.【答案】(1)解:乙组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25和第26个数都在D组,都是42,
∴n=42;
由扇形统计图可知,甲班成绩的众数一定落在D组,
甲班A组的人数为:50×4%=2人,B组的人数为50×4%=2人,C组50×20%=10人,D组的人数为50×48%=24人,E组的人数为50×24%=12人,
∵中位数为44.5,而D组42≤x<46的整数
∴排序后第25和第26个数分别为44,45,
∴甲班得45分的人数为2+2+10+24-25=13人,是出现次数最多的,
∴甲组成绩的中位数是45,
∴m=45.
∴m=45,n=42.
(2)解:小明是乙班的学生.
理由:小明的成绩为43分,在班上排名属中游略偏上,
∵乙班成绩的中位数是42,甲班成绩的中位数是44.5,
∴小明是乙班的学生.
(3)解:甲班45分机以上的人数为3+12=25人,
乙班45分机以上的学生人数为:2+20=22人
∴ 该校本次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为400××100%=188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位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1)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可求出n的值;利用扇形统计图可知甲班成绩的众数一定落在D组,分别求出各个组的人数,再利用中位数及D组的范围分析可知排序后第25和第26个数分别为44,45,可求出甲班得45分的人数,即可求出m的值.
(2)利用两个班成绩的中位数进行分析,可作出判断.
(3)分别求出两个班成绩达到45分及45分以上的人数,然后列式计算可求出结果.
17.【答案】(1)解:乙的平均成绩为分
答:乙的平均成绩问为79.5分
(2)解:①由题意得
(1-30%-40%-20%)×360°=36°,
答:图中表示“阅读理解”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
②∵甲的总评成绩=79.5分,乙的总评成绩=80.4分,
∴79.5<80.4,
∴按总评成绩,学校派乙参加比赛比较合适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利用平均数公式可求出乙的平均成绩.
(2)①由扇形统计图可得到“阅读理解”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用360°×“阅读理解”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即可;②比较两个人的总评成绩,可得答案.
18.【答案】(1)解:填表如下,
姓名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分2)
张山 9 9 9 0.5
李仕 9 9.5 10 1.5
(2)解:∵9<9.5,
∴李仕的成绩比张山的成绩好;
∵0.5<1.5,
∴张山的成绩比李仕的成绩好;
(3)解:张山的综合得分为分
李仕的综合得分为分,
∵8.9>8.7,
∴张山综合得分更高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张山:排序8,9,9,10,
成绩的中位数为9,
方差为;
李仕:
平均数为,
10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0.
【分析】(1)现将张山的成绩排序,可得到其中位数;再利用方差公式求出张山成绩的方差;利用条形统计图求出李仕成绩的平均数,然后求出众数即可.
(2)分别比较两人的中位数,方差大小即可.
(3)利用加权平均数分别求出两个人的综合得分,然后比较大小,可作出判断.
19.【答案】(1)2;80;78.5;80
(2)解:∵七年级的方差为64.4,八年级的方差是37.6,
∵37.6<64.4,即,
∴八年级学生的比赛成绩更稳定些;
(3)解: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约为:(人) ,
答: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约有60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1)解:∵七年级之间有两名,即83和85,
∴a=2,
八年级的平均数= (分),
∴b=80,
七年级的10名学生成绩排序为:69,72,72,76,78,79,83,85,92,94,
∴七年级的中位数= (分),
∴c=78.5,
八年级的10名学生成绩,80分出现2次,次数最多,
∴八年级的众数是80分,
∴d=80,
故答案为:2,80,78.5,80;
【分析】(1)找出七年级之间的分数得出a,先把七年级的分数排序,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c;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八年级成绩的平均数b的值,然后根据众数的定义求d;
(2)由方差的意义可知,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即可作出判断;
(3)分别求出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再求和即可.
20.【答案】(1)6
(2)解:∵一共有30个学生的数据,A组有4人,B组有9人,D组有6人,E组有3人,
∴C组人数为:30-(4+9+6+3)=8(人)
统计图如下:
(3)解:(名),
答:估计有340名学生能完成目标.
合理,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目标.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这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是6,
∴m=6,
故答案为:6;
【分析】(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根据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2)结合收集的数据,先求出C组的人数,再补全统计图即可;
(3)用总人数乘样本中每周不少于7h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即可;再从中位数或平均数等角度说明合理性即可.
1 / 1人教版初中数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课时基础练习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苏州期末)已知一组数据:1,2,a,b,5,8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4(a,b均为正整数,在去掉其中的一个最大数后,该组数据的(  )
A.中位数不变 B.众数不变 C.平均数不变 D.方差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根据数据1,2,a,b,5,8的平均数为4,得(1+2+a+b+5+8)=6×4,解得a+b=8;
由中位数是4,所以a=b=4或a=3,b=5;
去掉一个最大数8后,该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都变小,中位数可能是4,也可能是3,
当a=b=4时,众数与原来相同,都是4;
当a=3,b=5时,众数与原来也相同,都是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及中位数的定义求出a,b的值,再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2.(2024八下·宝安开学考)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数据为,0,4,,6,1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是  
A.5 B.6 C. D.5.5
【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数据为-1,0,4,x,6,1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
∴,
∴x=6,
∴这组数据为-1,0,4,6,6,16,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
故答案为:B.
【分析】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求解即可.
3.一次数学考试后,某个四人学习小组中有三个人的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80分,若整个学习小组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则第4个同学的成绩可能为(  )
A.80分 B.85分 C.90分 D.100分
【答案】A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A、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80分,则中位数是85,故选项A正确;
B、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85分,则中位数是87.5,故选项B错误;
C、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90分,则中位数是90,故选项C错误;
D、如果第四位同学的成绩是100分,则中位数是90,故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则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分别计算出四个选项的中位数,即可得解.
4.已知一组数据x ,x ,x ,平均数是2,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2x -1,2x -1,2x -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2, B.3,3 C.3,12 D.3,4
【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 一组数据x ,x ,x ,平均数是2,方差是3,
∴ 另一组数2x -1,2x -1,2x -1的平均数是2×2-1=3
方差为:3×22=12.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公式的规律,可得答案.
5.在一次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某班50名同学的捐款金额如图所示,则在这次捐款活动中,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数是(  )
A.14.2元 B.15元 C.16.2元 D.20.25元
【答案】C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数为(元),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根据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
6.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  )
A.1.95元 B.2.15元 C.2.25 元 D.2.75 元
【答案】C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平均单价是5×(1-15%-20%-55%)+3×15%+2×55%+1×20%=2.25(元),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7.已知一组数据 x ,x ,x 的平均数是7,则 的平均数是 (  )
A.7 B.8 C.9 D.10
【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 x ,x ,x 的平均数是7,
∴=7,即=21,
∴ 的平均数为==1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得=21,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出式子,将=21代入,即可求得.
8.(2023八下·营口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解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应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一组数据1,2,5,5,5,3,3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5
C.抛掷一枚硬币200次,一定有100次"正面朝上”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
【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概率的意义;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A、为了解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选项A错误;
B、一组数据1,2,5,5,5,3,3的中位数是3,众数是5,故选项B错误;
C、抛掷一枚硬币200次,不一定有100次“正面朝上”,故选项C错误;
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故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全面调查数据准确,但耗时费力;抽样调查省时省力,但数据不够准确;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据此判断即可A选项;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据此可判断B选项;抛投一枚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抛投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只是说抛掷一枚硬币200次,可能有100次"正面朝上”,据此可判断C选项;方差反应的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就越大成绩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数据波动就越小,成绩越稳定,据此可判断D选项.
9.(2023八下·香洲期末)某招聘考试规定按笔试成绩占,面试成绩占计算最终得分,小李笔试90分、面试80分;小吴笔试80分、面试90分;小叶笔试60分、面试70分,则最终得分最高的是(  )
A.小李 B.小吴
C.小叶 D.小李和小吴一样最高
【答案】A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小李的得分为:90×60%+80×40%=86;
小吴的得分为:80×60%+90×40%=84;
小叶的得分为:60×60%+70×40%=64,
∵64<84<86,
∴得分最高的是小李.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最终得分,分别求出小李、小吴、小叶的得分,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10.(2023八下·无为期末)五名学生投篮训练,规定每人投10次,记录他们每人投中的次数,得到五个数据,经分析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为6,唯一众数是7,则他们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率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
【解析】【解答】中位数6,唯一众数7,则五个数据中最大的三个数据应为6、7、7,和为20,
此时投中率,
其他2个数据最大可能是4、5,不超过10,此时投中率
∴估算可能的投中率大于40%且小于60%,据此排除A、C、D。
故选:B。
【分析】总共5个数据,中位数6,众数7是唯一的,因此判定最大的三个数据是6、7、7;可以据此估算,也可以准确计算。比如数据最小可能是1、2、6、7、7,此时投中率;数据最大可能是4、5、6、7、7,此时投中率。
二、填空题
11.为了解“睡眠管理”落实情况,某校随机调查了46名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并将样本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有以下关于睡眠时间的统计量:①平均数,②中位数,③众数,④方差,其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②③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计算平均数、方差需要全部数据,故 ①、④ 不符合题意;
∵46-5-11-16=14<16,
∴可确定众数分布在睡眠时间为9小时的那一组,故③符合题意;
从统计图可得:前三组的数据共有5+11+16=32,
共有46名学生,中位数为第23与24位的平均数,
∴已知的数据中中位数确定,且不受后面数据的影响,故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②③.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与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及方差的关系.根据题意可得,计算平均数及方差需要全部数据,据此可判断①④;从统计图可得:前三组的数据共有5+11+16=32,共有46名学生,中位数为第23与24位的平均数,据此可判断②;由于被遮盖的数据的总个数小于睡眠时间为9小时的那一组的总个数,而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据此可判断③.
12.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如下: ,则这组数据的和是   
【答案】21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由方差公式知:这组数据共7个,且平均数为3,
∴ 这组数据的和为3×7=21.
故答案为:21.
【分析】由方差公式知:这组数据共7个,且平均数为3,再利用平均数的概定义即可求解.
13.已知一组数据x ,x ,x ,…,x。的方差是 1.5,则另一组 数 据 2x ,2x , 2x ,…,2x, 的方差是   .
【答案】6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解:∵数据x1,x2,x3,······,xn的方差是1.5,
∴数据2x1,2x2,2x3,······,2xn的方差是22×1.5=6,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在原来数据前乘以同一个数,方差要乘以这个数的平方即可求解.
14.(2023八下·铜官期末)两组数据:,,,与,,的平均数都是,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新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众数为    .
【答案】8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平均数及其计算;众数
【解析】【解答】解:由题得解得,∴新数据位3、8、8、5、8、6、4,其中8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新数据的众数是8;
故答案为:8.
【分析】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得x与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x与y的值,再确定这组新数据,根据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确定答案。
15.(2023八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期末)我校全体师生迎“五四”诗词大赛决赛中,25名参赛同学得分情况如图所示.这些同学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
【答案】96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共有25名学生参赛,处在最中间的是第13位学生
根据统计图可知,中位数为96
故答案为:96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三、解答题
16.某校对八年级4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并随机抽取甲、乙两个班各5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50分)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制成了如下统计图表(用x表示成绩,数据分成5组:A:30≤x<34,B:34≤x<38,C:38≤x<42,D:42≤x<46,E:46≤x≤50).
班级 甲班 乙班
平均分 44.1 44.1
中位数 44.5 n
众数 m 42
方差 7.7 17.4
乙班成绩在D组的具体分数是42,42,42,42,42,42,42,42,42,42,43,44,45,4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m,n的值.
(2)小明这次的测试成绩是43分,在班上排名属中游略偏上,小明是甲、乙哪个班的学生 请说明理由.
(3)假设该校八年级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成绩达到45分及45分以上为优秀,请通过优秀率估计该校本次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
【答案】(1)解:乙组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25和第26个数都在D组,都是42,
∴n=42;
由扇形统计图可知,甲班成绩的众数一定落在D组,
甲班A组的人数为:50×4%=2人,B组的人数为50×4%=2人,C组50×20%=10人,D组的人数为50×48%=24人,E组的人数为50×24%=12人,
∵中位数为44.5,而D组42≤x<46的整数
∴排序后第25和第26个数分别为44,45,
∴甲班得45分的人数为2+2+10+24-25=13人,是出现次数最多的,
∴甲组成绩的中位数是45,
∴m=45.
∴m=45,n=42.
(2)解:小明是乙班的学生.
理由:小明的成绩为43分,在班上排名属中游略偏上,
∵乙班成绩的中位数是42,甲班成绩的中位数是44.5,
∴小明是乙班的学生.
(3)解:甲班45分机以上的人数为3+12=25人,
乙班45分机以上的学生人数为:2+20=22人
∴ 该校本次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为400××100%=188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位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1)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可求出n的值;利用扇形统计图可知甲班成绩的众数一定落在D组,分别求出各个组的人数,再利用中位数及D组的范围分析可知排序后第25和第26个数分别为44,45,可求出甲班得45分的人数,即可求出m的值.
(2)利用两个班成绩的中位数进行分析,可作出判断.
(3)分别求出两个班成绩达到45分及45分以上的人数,然后列式计算可求出结果.
17.学校准备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择一位,代表学校参加所在地区的汉字听写大赛,总评成绩由“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综合素质和汉字听写”四部分组成,甲、乙两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所示.
选手 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 综合素质 汉字听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成绩已算得甲的平均成绩为 80.25分,请计算乙的平均成绩.
(2)已知四部分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如图所示.
①求图中表示“阅读理解”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②按照图中比例计算甲、乙两名选手的总评成绩,判断学校派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
【答案】(1)解:乙的平均成绩为分
答:乙的平均成绩问为79.5分
(2)解:①由题意得
(1-30%-40%-20%)×360°=36°,
答:图中表示“阅读理解”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
②∵甲的总评成绩=79.5分,乙的总评成绩=80.4分,
∴79.5<80.4,
∴按总评成绩,学校派乙参加比赛比较合适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利用平均数公式可求出乙的平均成绩.
(2)①由扇形统计图可得到“阅读理解”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用360°×“阅读理解”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即可;②比较两个人的总评成绩,可得答案.
18.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某校举办了“绿水青山,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每一项的满分为 10分,得分均为整数).在这次竞赛中张山与李仕两位同学表现优秀,他们的四项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该图解答下列问题.
两位同学四项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
(1)完成下表:
姓名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分2)
张山 9   9  
李仕   9.5   1.5
(2)根据(1)中数据,分别从中位数、方差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两位同学各自的优势.
(3)若实践操作、环保论文、现场抢答、笔试得分按4:1:2:3的比例折合成综合得分,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位同学的综合得分更高.
【答案】(1)解:填表如下,
姓名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分2)
张山 9 9 9 0.5
李仕 9 9.5 10 1.5
(2)解:∵9<9.5,
∴李仕的成绩比张山的成绩好;
∵0.5<1.5,
∴张山的成绩比李仕的成绩好;
(3)解:张山的综合得分为分
李仕的综合得分为分,
∵8.9>8.7,
∴张山综合得分更高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张山:排序8,9,9,10,
成绩的中位数为9,
方差为;
李仕:
平均数为,
10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0.
【分析】(1)现将张山的成绩排序,可得到其中位数;再利用方差公式求出张山成绩的方差;利用条形统计图求出李仕成绩的平均数,然后求出众数即可.
(2)分别比较两人的中位数,方差大小即可.
(3)利用加权平均数分别求出两个人的综合得分,然后比较大小,可作出判断.
19.某校举行了“少年强则国强”作文大赛,并组织七、八年级各200名学生参加.现分别在七、八两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记录并整理了这部分学生的比赛成绩.
【收集数据】
七年级10名同学的比赛成绩分别为72,83,72,92,79,69,78,85,76,94;
八年级10名同学的比赛成绩分别为86,71,93,83,80,74,75,80,76,82.
【整理数据】
两组数据各分数段人数如下表所示:
成绩x(分) 60≤x<70 70≤x<80 80≤x<90 90≤x<100
七年级 1 5 a 2
八年级 0 4 5 1
【分析数据】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分 )
七年级 80 c 72 64.4
八年级 b 80 d 37.6
【问题解决】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a=   ,c=   ,b=   ,d=   .
(2)请你估计哪个年级的比赛成绩更稳定.
(3)按照比赛规定,90分及以上算优秀,请估计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答案】(1)2;80;78.5;80
(2)解:∵七年级的方差为64.4,八年级的方差是37.6,
∵37.6<64.4,即,
∴八年级学生的比赛成绩更稳定些;
(3)解: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约为:(人) ,
答: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约有60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1)解:∵七年级之间有两名,即83和85,
∴a=2,
八年级的平均数= (分),
∴b=80,
七年级的10名学生成绩排序为:69,72,72,76,78,79,83,85,92,94,
∴七年级的中位数= (分),
∴c=78.5,
八年级的10名学生成绩,80分出现2次,次数最多,
∴八年级的众数是80分,
∴d=80,
故答案为:2,80,78.5,80;
【分析】(1)找出七年级之间的分数得出a,先把七年级的分数排序,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c;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八年级成绩的平均数b的值,然后根据众数的定义求d;
(2)由方差的意义可知,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即可作出判断;
(3)分别求出这两个年级比赛成绩达到优秀学生的人数,再求和即可.
20.某校开展“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并实施阅读时间目标管理.为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学校随机抽取了 30 名学生,将其一周累计主题阅读时间(单位:h)的数据作为一个样本,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如下:
【数据收集】
7 8 6 5 9 10 4 6 7 5 11 12 8 7 6
4 6 3 6 8 9 10 10 13 6 7 8 3 5 10
【数据整理】
将收集的 30个数据按 A,B,C,D,E 五组进行整理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说明:A.3≤t<5,B.5≤t<7,C.7≤t<9,D.9≤t<11,E.11≤t≤13,其中t(h)表示主题阅读时间).
【数据分析】
统计量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阅读时间(h) 7.3 m 7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m=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如果学校将目标确定为每周主题阅读时间不少于 7 h,该校有 600名学生,那么估计有多少名学生能完成目标? 你认为这个目标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1)6
(2)解:∵一共有30个学生的数据,A组有4人,B组有9人,D组有6人,E组有3人,
∴C组人数为:30-(4+9+6+3)=8(人)
统计图如下:
(3)解:(名),
答:估计有340名学生能完成目标.
合理,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目标.
【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1)∵这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是6,
∴m=6,
故答案为:6;
【分析】(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众数可能有多个),根据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2)结合收集的数据,先求出C组的人数,再补全统计图即可;
(3)用总人数乘样本中每周不少于7h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即可;再从中位数或平均数等角度说明合理性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