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配套教学设计(10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配套教学设计(10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1 13:31:3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 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 形成,但是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记忆能力良好,因此,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 但是对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 还存在着以下不良特征:学习自主性较差,老师说了才做,不说就不做;对于老 师的依赖性较大,不讲不会,有些学生讲了也不会;学习兴趣不浓厚,动手能力 差,好像对任何问题都比较淡然;学习自信心不足,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 怀疑自己能力不行; 过于懒惰, 课前懒得预习, 上课懒得思考, 课后懒得做作业; 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甚至抄袭作业。这样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成 绩上不去,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3重点难点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动手做一做
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手摸颈前喉头部分从1数到10,手有什么感觉总结:两次发出声音有什么共同点
实验一用音锤敲响音叉,观察音叉,让音叉靠近悬挂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罩中的闹钟,声音大小有变化吗?声音的大小变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做一做
液体和固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你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总结: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者液体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三、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声音的速度称为声速练习:
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又是通过_____传播的。
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_____。
3、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反射B增强声波反射C增强声音响度D仅仅是为了装饰
课堂小结: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者液体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4、声音传播速度
布置作业:
一、声音的产生
动手做一做
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手摸颈前喉头部分从1数到10,手有什么感觉总结:两次发出声音有什么共同点
实验一用音锤敲响音叉,观察音叉,让音叉靠近悬挂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罩中的闹钟,声音大小有变化吗?声音的大小变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做一做
液体和固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你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总结: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者液体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三、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声音的速度称为声速练习:
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又是通过_____传播的。
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_____。
3、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反射B增强声波反射C增强声音响度D仅仅是为了装饰
课堂小结: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者液体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4、声音传播速度
布置作业: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