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01 17:03:04

文档简介

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5ADBCB 6-10BDCBA 11-15DBCAD 16-20ABCCC 21-25DBBBA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0分)
26.(15分)
(1)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弃光率大幅下降;光伏组件出口量逐年增加(4分)
(2)产业链较完备;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5分)
(3)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行业竞争力(6分)
27.(15分)
(1)夏季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5分)
(2)贵金属产量大;附加值高;市场广阔;政策支持(4分)
(3)出口矿产品运量大;产品多输往国外;海运价格便宜;可以实现海陆联运;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国际主航道上(6分)
28.(20分)
(1)东北-西南走向(1分)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类型为锋面雨;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多为东南风;降水与锋面走向一致(3分)
(2)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从红壤向棕壤过渡(6分)
(3)带动中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发展;与上海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科技研发等(5分)
(4)保护耕地,防治土壤盐碱化,确保耕地数量;加强科技研发,确保粮食增收;发放粮食补助,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5分)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气候季节划分”标准规定:若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的平均值≥22℃,则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读某地2024年3月20~29日的日平均气温及连续5日平均气温(单位:℃)统计表,完成1、2题。
日期(月-日)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某站日平均气温 18.6 19.6 21.6 22.6 25.5 24.7 24.3 23.5 24.0 23.6
连续5日平均气温 / / / / 21.58 22.8 23.74 24.12 24.4 24.02
1.该地2024年夏季起始日为
A.3月23日 B.3月25日
C.3月27日 D.3月29日
2.2024年该地迎来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其直接原因是
A.大量砍伐森林 B.燃煤取暖增温
C.城市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
读内蒙古中东部某草原植被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植被变化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影响该地白桦林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纬度 B.坡度 C.坡向 D.海陆位置
截至2024年1月,澳大利亚人口突破2700万,2023年人口增长率为2.4%。读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影响A、B两地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历史
6.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率较高的直接原因是
A.政府鼓励生育
B.海外移民量大
C.居民生育意愿高
D.经济发展速度慢
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种种植模式,即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两个月左右后再收一季。“再生稻”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完成7、8题。
7.再生稻增产主要通过
A.改善耕地质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提高垦殖指数 D.提高收获指数
8.与双季稻比,种植再生稻可
A.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
C.节水省肥 D.减轻病虫害
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读北京某年1月和7月某日的气温与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完成9、10题。
9.表示7月相对湿度日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②曲线4~6时数值高的原因是
A.气温低 B.风力大
C.水汽多 D.蒸发强
冰洞一般位于冰舌的尾端,当流水遇到冰川裂缝或落水洞进入冰川内部,冲刷后即能形成冰洞。克韦尔克冰洞位于冰岛瓦特纳冰川北部。读冰岛区域略图,完成11、12题。
11.克韦尔克冰洞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
B.位于生长边界,地热较充足
C.位于板块交界,冰川多裂隙
D.纬度高气温低,冰川面积大
12.图示火山带位于欧亚板块和
A.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大西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读2023年我国四个省份主要指标数据统计表,完成13、14题。
省份 GDP(亿元) 第三产业比重(%) 城镇化率(%) 粮食产量(万吨)
甲 15883.9 50.8 66.2 7788.2
乙 82553 56.1 73.4 638.8
丙 3799.06 47.4 61.4 116.2
丁 59132.9 53.4 57.1 6624.3
13.甲、乙、丙、丁四省份分别为
A.浙江 青海 河南 黑龙江 B.黑龙江 青海 浙江 河南
C.黑龙江 浙江 青海 河南 D.河南 浙江 黑龙江 青海
14.四个省份中
A.甲省人口迁出较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B.乙省粮食产量不足,需要大力发展种植业
C.丙省经济水平较低,应大力推进退耕还湖
D.丁省城镇化率较低,应优先发展重化工业
新安江水库建成于1960年,功能多样,对下游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读新安江水库区域略图,完成15、16题。
15.新安江水库的建设会使河流下游地区
A.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B.洪峰峰值流量提前
C.河流含沙量在变大 D.洪涝灾害次数减少
16.某些年份5~6月新安江水库会增加下泄水量,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腾空库容,增加蓄水 B.增加流量,压制咸潮
C.加大顶托,抗风暴潮 D.下泄泥沙,提供养分
读黑山寨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花岗岩
A.沿断层F4侵入
B.形成于C1之后
C.可能含有化石
D.形成于D1之前
18.图中区域
A.黑山寨地处背斜构造
B.断层F1东侧相对上升
C.C2后有两次上升隆起
D.T2时期未曾经历海侵
“三轴光伏太阳花”以全球定位跟踪算法,使光伏叶片跟随太阳移动轨迹自动调节叶片方向和角度,保证发电效率最大化。读某地光伏太阳花景观图,完成19、20题。
19.设“太阳花”光伏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α,则冬至日正午
苏州(120°E,31°N)的α角约为
A.35.5° B.53.5°
C.54.5° D.82.5°
20.当苏州的光伏太阳花朝向正南方向时,与苏州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A.1/6 B.1/3
C.2/3 D.5/6
森林上限是垂直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线,称为林线。林线海拔以下的森林称郁闭林,林线以上的称疏林。读郁闭林和疏林死亡率累积曲线图,完成21、22题。
21.对林线海拔高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温度 B.降水
C.强风 D.土质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疏林幼苗死亡率较郁闭林高
B.郁闭林幼苗死亡率较成树高
C.郁闭林中成树的死亡率最高
D.疏林和郁闭林幼苗死亡率相同
新疆天山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南北坡景观差异和植物多样性,体现了帕米尔一天山山地生物生态演进过程。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读新疆温宿大峡谷景观图,完成23、24题。
23.图示大峡谷景观
A.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 B.属于典型的风蚀地貌
C.该类地貌仅分布新疆 D.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4.对于天山的炎热和寒冷、干旱与湿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是因为纬度低气温高 B.寒冷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
C.干旱是常年受副高的控制 D.湿润是常年受西风的控制
25.某地理研究小组想快速获取我国不同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数据,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
技术是
A.RS B.GIS
C.BDS D.GNSS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我国光伏产业起步于本世纪初,目前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已排名世界第一。随着光伏发电并网运行,2015-2023年弃光率由12.6%下降至2%。图1为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示意图,图2为2018-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统计图。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等国家战略性政策出台,江苏省级层面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光伏发展。历经20余年,江苏已发展成为我国光伏产业最完备、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省份。图3为江苏省光伏产业集群分布图。
(1)简述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特点。(4分)
(2)简述江苏省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业的突出优势。(5分)
(3)说出光伏设备制造业在江苏省集群布局的积极作用。
(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南非是世界五大采矿国之一,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南非矿业多采用传统开采方式,矿产品则多用于出口。图1为非洲局部图,图2为南非矿产品主要出口国及出口种类图。
材料二:德拉肯斯山脉东坡海拔1200~1800米处亚热带山地常绿林生长茂密,西坡则多草原和灌木。
(1)从地形角度简析德拉肯斯山脉东坡亚热带常绿林的形成原因。(5分)
(2)简析南非出口矿产品中贵金属占比大的主要原因。(4分)
(3)简析南非海运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划分南北的分界线,而实际上南北之间由一条宽达400多千米的南北过渡带组成。下图为我国南北过渡带南北界范围及气候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一: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六个省份,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7%,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1)图示区域800mm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为 ,并简析其分布的主要原因。(4分)
(2)从气候、植被、土壤等角度描述我国南北过渡带的主要特征。(6分)
(3)从现代制造业的角度,简析上海对中部地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5分)
(4)从开源的角度,简述中部地区为保障粮食安全可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