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课本单元写作指导
第一单元 叙事要完整
文题及要求
作文1:反复朗读《未选择的路》,体会诗中“我”的形象,揣摩“我”面临选择时的复杂心理,想象“我”做出选择后可能发生的事,然后以“我”的口吻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作文2: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
要素,是指一篇记叙文中必须具备的东西,通常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总涉及一些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阶段;要完整叙事,就要抓住这“六要素”,使读者对事件了解得清楚、明白。
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件的主要环节,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叙事类文章成败的关键,必须写清楚、具体。对记叙文的六个要素的处理应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有所侧重。一般来说,时间、地点写得比较简略,事件的经过则要详写,这样才能揭示事件内在的深刻意义。
叙事文章的基本要素:
时间、地点:往往在文中点出即可。
人物:事是人做的,写事离不开写人,叙事文章重在表现事件的意义和感悟,写人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
起因: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必须交代清楚的,一般简要交代即可。
经过和高潮:随着情节不断发展,事件的经过往往会出现高潮,或者会出现一波三折,这部分应详细具体地写,但不应该啰嗦。
结果:整个事件的结尾,一般简要交代即可。
写法点拨
写好事件经过的技巧:
1.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井井有条,层次分明。
2.把事件的情节场面写详细——真实详细地再现事件细节的关键所在。
3.有意识地对事件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在事件中展现人物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叙的事情最好是自己亲眼或亲身经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的(因为道听途说,是很难把经过写具体的),这是把经过写具体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经过”分威几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事情的经过,绝不是一团乱麻,总会有先后顺序,总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变换而发展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依据“经过”的先后顺序和发展的过程,认真地想一想:这件事的经过大体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有什么内容;然后,再按照这几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写。这样,既有条理,又很具体。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写经过,不必要(也不可能)把其中的每一个阶段、情节、场面都写得详详细细。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一些重要的阶段、情节、场面,加以细致的描写'使读者如同亲历,如临其境。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清楚具体地写出来。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起着直接揭示事件意义的作用。因而要把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具体表现写清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进行描写'人物的形象就具体可感,事件也就详细、生动了。
佳作示范
作文1
因为选择的不同
在一片叽叽喳喳的叫声中,一对“双胞”小鸟诞生了,姐妹两个在鸟妈妈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着。转眼间,她俩长成了两只美丽的小鸟。
一天,姐姐和妹妹在谈论着心愿,这时见一只大鸟飞来,说:“把你们的心愿告诉我,我能让它成真。”“我的愿望就是,能做一只不用辛苦地劳动就能获得食物的鸟。爸爸妈妈每天觅食,太辛苦了,我才不会学他们呢。”妹妹抢先说道。“好吧,明天你就向东飞吧。”大鸟说。“我的愿望是,给我一片属于鸟的天地,没有猎枪,没有残杀,让我和伙伴们自由地生活。”姐姐说。“很好,明天你向西飞。”大鸟说。
第二天,妹妹一早就向东方飞去。没过多少时间,她就看见前面的树上有一个笼子,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她就飞了进去,愉快地享受起笼子里的美味来。突然,笼子关起来了,“以后我就是你的主人了,你的吃住我包了。”一个小男孩对她说。她高兴地跳起来:“太好了,我的愿望实现了。”
而姐姐呢,她一早向西飞去,不久,她就到了一片美丽的树林。树林里有很多小鸟,她就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嬉戏。伙伴们对她可友好了,他们教她如何捉虫子,教她如何做一个温暖的巢。晚上,她睡在自己造的巢里,高兴地说:“太好了!我的愿望实现了。”
两只可爱的小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呢?
我们先看看妹妹吧,她每天待在笼子里面,风刮不着雨淋不着,每日的吃喝倒不用操心,可是却没有伙伴陪她玩耍,自己活动的天地也就是笼子这么大的空间,她没有一点自由。不过她认为衣食无忧要比寂寞无聊强得多,于是就继续安逸地待在笼子里。而姐姐呢,每天逮虫子,不停地修补被风刮过的巢,经历着许多的风风雨雨。不过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她就和伙伴们比赛飞翔,日子艰苦却充满无尽的乐趣。她的身体也比以前健壮了许多。
然而不久妹妹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这天她的小主人告诉她:“我得把你放飞了,因为今天我的老师说:‘同学们应该保护鸟类。’”她不得不从笼子里飞出来。她想重新飞回自己原来的家,可是原来的那棵树上,她的爸妈已经搬家了。自己住哪儿呢?自己吃什么呢?风来了,她只能在风里颤抖;雨来了,她只能在雨里哭泣。
天晴了,一群鸟在妹妹面前嬉戏。她突然看见一只漂亮的鸟非常像自己的姐姐,“姐姐,快救救我啊……”那只鸟真是姐姐,姐姐听到叫声,循声望去,见到了不敢相认的妹妹:“妹妹?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这对小鸟又见面了,他们自然少不了抱头痛哭。
可是其他的小鸟们却不禁迷糊了:“怎么,她们俩是‘双胞’姊妹吗?怎么长相有这么多的不同?”身材瘦小的妹妹与身体健壮的姐姐简直有天壤之别。
这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大鸟,姐妹俩认得正是当年让她们满足心愿的那只大鸟。大鸟看了看姐妹两个,说:“温室里的生命是脆弱的,风雨中的生命才是强壮的。”大鸟说完就飞走了。
妹妹听完后,羞愧地低下了头……
点评:作者的想象力非常好,大胆地对两只小鸟的愿望及各自实现愿望后的生活进行想象,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特别是“大鸟”这一形象的引入,更是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结尾把镜头定格于妹妹“羞愧地低下了头”这一知错形象,事实上这是所有由于贪图安逸而知错的人的一个代表,增强了故事的教育效果。
作文2
第一次看戏
时间要回溯到七岁那年的夏天。
那一年我读小学一年级。放暑假闲着没事,便到住在郑公的叔叔家去做客。郑公是老区公所的所在地,常住人口上千,算得上是一个历史颇为悠久的农村集镇了,虽然不大,却很繁荣。
在我的记忆里,那年似乎是我第一次到郑公,什么都觉得稀奇。一天在集镇街道上转悠,听见一座门匾上写着“郑公剧院”的大楼房里传来锣鼓声和咿咿呀呀的唱腔。吃饭时告诉了奶奶,奶奶说:“哦,那里来了个楚剧团,在我们剧院演十几场呢,晚上我们看戏去!”“我要马上就去。”奶奶说:“现在他们已经演完了,要等到天黑才会再演一场。”
于是我便急切地盼望着夜幕降临,不时地出屋去看街道上的路灯亮了没有。终于,当各家各户的灯依次亮起来的时候,奶奶带着兴高采烈的我走出了家门。
走进剧院,嗬,剧院好大!里面到处都是人,说笑的,叫卖的,人声鼎沸。我感兴趣的是热闹,而且还可以吃瓜子。不多时,一阵锣鼓声响起,整个剧院顿时安静下来,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指挥着似的,人们停住了一切活动,目光集中处,幕布缓缓拉开,几个穿着红红绿绿古装的人物在台上走动。奶奶说:“今儿演的是《四郎探母》,就是那个杨家将的故事。”那时杨家将的事我不懂,我纳闷的是:夏天我们已经恨不得打赤膊了,古人穿这么多的衣服不嫌热呀?而且像他们那样有话不好好说,还有什么锣呀鼓的叮叮咚咚吵闹不休,唱的也不如说的听得清楚啊……
那场戏的具体情节我并不很懂,现在也大多记不得了,只知道当时一切都那么的新鲜:铿锵的锣鼓、悠扬的唱腔、古典的服饰、长长的水袖,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后来很少能在舞台上看到戏剧表演了。只是有时候,偶尔可以在电视里面看见一点,听他们咿咿呀呀地唱……
◆点评:小作者比较全面详细地记叙了自己观赏一场戏曲表演的全过程。作文并不直接从看戏说起,而是宕开一笔,写到叔叔家度假、介绍集镇风貌,直到第五自然段才进入剧场,然而戏剧的情节依然不是作者叙述的重点,剧院的热闹场景,还有作者幼稚而天真的纳闷,写得相当生动细腻,写出了童真的趣味。如此看来,是不是有一点像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也许,这就是小作者追求的效果吧。(共6张PPT)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文题及要求
作文1:反复朗读《未选择的路》,体会诗中“我”的形象,揣摩“我”面临选择时的复杂心理,想象“我”做出选择后可能发生的事,然后以“我”的口吻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作文2: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
要素,是指一篇记叙文中必须具备的东西,通常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总涉及一些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阶段;要完整叙事,就要抓住这“六要素”,使读者对事件了解得清楚、明白。
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件的主要环节,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叙事类文章成败的关键,必须写清楚、具体。对记叙文的六个要素的处理应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有所侧重。一般来说,时间、地点写得比较简略,事件的经过则要详写,这样才能揭示事件内在的深刻意义。
写作导航
叙事文章的基本要素:
时间、地点:往往在文中点出即可。
人物:事是人做的,写事离不开写人,叙事文章重在表现事件的意义和感悟,写人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
起因: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必须交代清楚的,一般简要交代即可。
经过和高潮:随着情节不断发展,事件的经过往往会出现高潮,或者会出现一波三折,这部分应详细具体地写,但不应该啰嗦。
结果:整个事件的结尾,一般简要交代即可。
写法点拨
写好事件经过的技巧:
1.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井井有条,层次分明。
2.把事件的情节场面写详细——真实详细地再现事件细节的关键所在。
3.有意识地对事件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在事件中展现人物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法点拨
记叙的事情最好是自己亲眼或亲身经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的(因为道听途说,是很难把经过写具体的),这是把经过写具体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经过”分威几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事情的经过,绝不是一团乱麻,总会有先后顺序,总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变换而发展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依据“经过”的先后顺序和发展的过程,认真地想一想:这件事的经过大体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有什么内容;然后,再按照这几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写。这样,既有条理,又很具体。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写经过,不必要(也不可能)把其中的每一个阶段、情节、场面都写得详详细细。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一些重要的阶段、情节、场面,加以细致的描写‘使读者如同亲历,如临其境。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清楚具体地写出来。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起着直接揭示事件意义的作用。因而要把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具体表现写清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进行描写'人物的形象就具体可感,事件也就详细、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