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学习宝典】(第二部分)第二单元 选择适当的抒情方式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作文学习宝典】(第二部分)第二单元 选择适当的抒情方式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2 08:25:10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文题及要求
作文1: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动物,爱花草,也爱家乡,爱祖国……试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作文2:每个人可能都有烦恼,每个烦恼也许都有一段小故事。试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融入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恰当的议论抒情,犹如平湖中的一蓬绿荷,又如芳草地上的一棵桃花,往往可成为记叙中的一抹亮色,成为我们作文生辉的亮点: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抒情分为两类,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抒情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文中,它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综合在一起;一般来说,直接抒情一般要与议论结合在一起,而间接抒情一般与叙述、描写结合在一起,这“结合”,要求自然,不能牵强,切忌空泛、虚浮,无病呻吟。
写作导航
1.直接抒情。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法。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触景生情法。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咏物寓情法。如流沙河的《藤》:“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这里写的是“藤”,但影射的是那种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作者把自己对这种政治投机者的愤恨与蔑视的感情,寄寓在对“藤”的物性的描写之中,达到了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高度一致。
写作导航
2.间接抒情
④融情于事法。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与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⑤融情于理法。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为了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爱憎,作者并非情意缠绵、泪语柔情,而是以理代情,将爱妻之情与“勇于就死”之理熔为一炉,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⑥托物言志法。如陆蠡的《囚绿记》。
写法点拨
1.观察、体验生活,收获心灵的感动,找准动情点。
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和思考,是难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写实事、抒真情,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和基础。的确,生活是平淡的,就像那波澜不惊的湖面,然而当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去注视时,就会发现每一朵浪花都藏着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会给我们一份感动。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如果我们找准他(她)们的“动情点”'哪怕是铁石心肠之人,也能动情、动容、流泪。由于一个人的家庭、文化、观念、经历等不同,所感动的人和事各不相同,如何才能写出让大多数人为之感动的文章呢?我想,首先要能感动自己,只有自己被感动了,才有可能感动别人。这就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在自己内心深处贮存很久的东西写出来。选材,要掂量一下材料有无“动情点”,能否让人感动。
写法点拨
2.借助相关手法,抒发真挚的情感,融情于境。
首先把人物置身于典型环境中,将抽象的感情“过程化”,通过具体的叙述、描写,使之化抽象为具象。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叙述、描写、议论中,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其次,把真情附着在适当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让人物实实在在地活起来。文章要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各种表达技巧,以强化文章感情,激活人物形象。
写法点拨
①细节、对比手法
抒情可以借助细节描写完成,同时也可以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感染力。
如:“王阿姨两手使劲攥着墩布的把儿,双腿跨成弓字步,腰弯曲着,一下一下用力地移动着墩布,拖着地板。她每拖一处,那一处就显得格外明亮。”
这段话中描写行为的动词“攥着、跨成、弯曲、移动、拖着”把王阿姨写活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阿姨是一个工作踏实、细致、认真的人,也能体会出作者对王阿姨的赞赏之情。
写法点拨
②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在作者情之所至之时直抒胸臆。它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基础,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往往用在作者感受最深、感情最强烈的地方,语言要精炼,并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旨在深化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间接抒情是借助文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媒介来抒发感情。因依附的事物不同,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差异。
如: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
这里就是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地最深沉的爱。第二单元 选择适当的抒情方式
文题及要求
作文1: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动物,爱花草,也爱家乡,爱祖国……试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作文2:每个人可能都有烦恼,每个烦恼也许都有一段小故事。试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融入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恰当的议论抒情.犹如平湖中的一蓬绿荷,又如芳草地上的一棵桃花,往往可成为记叙中的一抹亮色,成为我们作文生辉的亮点: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抒情分为两类,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抒情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文中,它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综合在一起;一般来说,直接抒情一般要与议论结合在一起,而间接抒情一般与叙述、描写结合在一起,这“结合”,要求自然,不能牵强,切忌空泛、虚浮,无病呻吟。
1.直接抒情。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法。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触景生情法。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咏物寓情法。如流沙河的《藤》:“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这里写的是“藤”,但影射的是那种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作者把自己对这种政治投机者的愤恨与蔑视的感情,寄寓在对“藤”的物性的描写之中,达到了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高度一致。
④融情于事法。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与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⑤融情于理法。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为了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爱憎,作者并非情意缠绵、泪语柔情,而是以理代情,将爱妻之情与“勇于就死”之理熔为一炉,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⑥托物言志法。如陆蠡的《囚绿记》。
写法点拨
1.观察、体验生活,收获心灵的感动,找准动情点。
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和思考,是难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写实事、抒真情,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和基础。的确,生活是平淡的,就像那波澜不惊的湖面,然而当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去注视时,就会发现每一朵浪花都藏着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会给我们一份感动。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如果我们找准他(她)们的“动情点”'哪怕是铁石心肠之人,也能动情、动容、流泪。由于一个人的家庭、文化、观念、经历等不同,所感动的人和事各不相同,如何才能写出让大多数人为之感动的文章呢?我想,首先要能感动自己,只有自己被感动了,才有可能感动别人。这就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在自己内心深处贮存很久的东西写出来。选材,要掂量一下材料有无“动情点”,能否让人感动。
2.借助相关手法,抒发真挚的情感,融情于境。
首先把人物置身于典型环境中,将抽象的感情“过程化”,通过具体的叙述、描写,使之化抽象为具象。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叙述、描写、议论中,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其次,把真情附着在适当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让人物实实在在地活起来。文章要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各种表达技巧,以强化文章感情,激活人物形象。
①细节、对比手法
抒情可以借助细节描写完成,同时也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增强感染力。如:“王阿姨两手使劲攥着墩布的把儿,双腿跨成弓字步,腰弯曲着,一下一下用力地移动着墩布,拖着地板。她每拖一处,那一处就显得格外明亮。”
这段话中描写行为的动词“攥着、跨成、弯曲、移动、拖着”把王阿姨写活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阿姨是一个工作踏实、细致、认真的人,也能体会出作者对王阿姨的赞赏之情。
②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在作者情之所至之时直抒胸臆。它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基础,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往往用在作者感受最深、感情最强烈的地方,语言要精炼,并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旨在深化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间接抒情是借助文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媒介来抒发感情。因依附的事物不同,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差异。
如: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
这里就是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地最深沉的爱。
佳作示范:
作文1
你的这份爱,让我记住了你
静静的却不孤单,相依也是一种温暖。
我们的空空的心,总是会被彼此填满。
简简单单的快乐,充满了温暖的时光。
——题记
初一第一学期排座位就如蜘蛛盘丝一般开始的。老师的指挥令把两个不太熟悉的人拉在了一起,开始了我们的“铁杆”生涯。我们总徘徊在人群之外。
我们并不相熟,坐在一起没讲一句话,你我都是慢热的人,而且都被朋友伤害过,背叛过,再也经不起一丝的伤害。所以都躲在自己做成的壳中,怕太阳灼伤我们的皮肤,怕坎坷的路会伤害我们。对我们而言,只有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但我们又是幸运的,可能是因为我们总是逃避别人的关心,才会发觉我们的相像,才会彼此靠近,彼此吸引。仿佛是时间的怂恿,我们每分每秒都在靠近,竟是这样,我们就变得亲密无间。在别人眼里,我们都很冷漠。其实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我们并不冷漠,我们彼此了解,彼此依赖,彼此需要。
我们经常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在草地上用慵懒的姿势彼此依偎,聊天,开玩笑,讲在大家面前不敢讲的话,分享彼此的秘密。看着碧蓝的天、洁白的云,感受着微醺的裹挟着青草味的风、懒懒的阳光,心里平和得像两个安详的老太太,坐在海岸边静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简单的快乐,总是喜欢这样的午后,和云和你一起悠然度过,静静的却不孤单,相依也是一种温暖。似乎无论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片心灵花园永远记载着美好的回忆。我会飞过你的天空,而你会在下一站等我。我们共同垂钓我们想要的结果,沿着思念的小道,延伸到重逢的终点。我们空空的心,总会被彼此填满。
只要我们在一起,每时每分,都有幸福的身影;每分每秒,都是温暖的时光。
我们已经分开了很长时间了,在最近的一次见面中,我们依旧熟络,吃饭时和以前一样点彼此喜欢的菜,逛街时会买姐妹装。聊天时我们发现,就在那温暖的时光中,我们的壳被温暖的阳光融化,同时融化的还有我们坚冰般的心,我们彼此都多了很多的朋友。
我想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回忆起那温暖的时光,心头肯定会有一股暖流流过。我会永远记着你!
◆点评:本文是一篇写同学友情的佳作。缓缓地轻轻地流淌着的文字,内心独白式的,不动声色中把感情抒写得很真挚很动人。两个都喜欢安静的女生,都很敏感的女生,都显得“冷漠”的女生,走到了一起.相似的性格相似的经历把她们拉得很紧,心贴得很近。那些阳光下午后一起看天看云的日子.那些简单而悠然的快乐,都值得留恋,值得回味。文章就如一首轻音乐,悄然拨动读者的心弦。文笔清幽淡雅,画面素净温暖。
作文2
我的烦恼
如酥的春雨,滋润了大地,唤醒了万物,芬芳了百花。在春光荡漾中,我远离了新年的鞭炮声,又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初一,是百舸争流的学年,是风雨兼程的雨季。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烦恼也接踵而至,它像雾,像雨,又像风。死死地缠着我,还奏起了“烦恼三部曲”。
第一乐章 语文
以前,我总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学好汉语没有什么难的。可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我错了,学好汉语并非纸上谈兵即可。现在的课文越来越深奥难懂了。最让我烦恼的是阅读题,难一点的根本就读不懂,就拿上次考试的一道阅读题来说,十几分的题,我只得了7分。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真的要扛着“7”这把锄头回家种田了。这些语文难题一直困扰着我,经常弄得我心烦意乱。
唉!语文,你让我烦恼,要说爱你不容易!
第二乐章 数学
对于我的数学,说来还挺惭愧的。由于小学没有认真学,基础没打好,所以到了初中,学起来自然就比别人吃力多了,无数的“已知”“证明”“求证”不断向我袭来。看着别人三下五除二就解出来了,那么轻松,那么自如,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自己却还摸不着门,心里又是羡慕,又是自卑。现在的学习竞争如此激烈,数学怎么能拉分呢?我最大的教训就是,有一次,数学考试老师“奖励”了我两根“棒棒糖”——99分!因为数学拖了后腿,所以我的名次直线下滑。我陷入了学习的低谷。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学数学,可又起了些什么作用呢?未来还有那么多的挑战在等着我,这些又该如何面对呢?
唉!数学,也让我烦恼。我更不容易爱你!
第三乐章 英语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英语是最简单的一个科目。它容易使人感兴趣,大家都觉得很新鲜,所以都愿意认真地学。一学期下来,我发现单词比以前更难记了,语法也逐渐变得复杂了,原本有趣的英语也开始变得枯燥无味了。我有很多题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陈老师又总是给我们施加压力,加重了我们的学习负担。现在我的每一根筋都是紧绷着的,丝毫不敢松懈。尽管这样,也不见英语成绩有什么起色。
唉!英语,更让我烦恼!我不可能爱你。
春风又拥抱了大地,我的烦恼也随之增加了。春风啊,请带走我的烦恼。我要跟烦恼告别,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做回一个快乐的自己!
◆点评:本文运用小标题的形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而且每一部分的结尾句又让三个板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