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的第一节,本节是引导初中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的第一课,主要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对今后的物理教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波以及声音的快慢等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源于我们的生活,感悟到探究物理规律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物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1.学生刚接触物理,形象思维比较好,抽象思维正在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在直观感性的物理教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物理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对声现象也非常熟悉,但未能抽象出声学概念,所以需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3.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交流与合作学习”程度不均衡,但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而且喜欢动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规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了解声波、回声、声速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引导、组织学生探究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
的求知欲;
(2)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提出自己见解;
(3)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概念的引入
5教学方法
基于“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用“生活情境法”、“实验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以及分析讨论得出物理规律,并运用规律于生活现象,体验生活与物理融合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思考兴趣。此外,教学中,我将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6学法指导
结合教法指引,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观察分析法”,“概括归纳法”以及“合作交流法”相结合的学习策略,既给学生留下独立的学习思维空间,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融入交流、合作的学习氛围之中,从而突破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其学习效率。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多媒体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导学生积极搜集身边的有趣声音。
活动2【活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准备器材:音叉、音箱、吉他组织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活动3【活动】哪些物体能够传播声音,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
课题: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实验器材:水槽,手机(或小石头)、玻璃杯。
组织探究活动:
提示:我们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而发声体与我们的耳朵之间充满了空气。
活动4【活动】是不是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那其他物质,比如水这种液体呢?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分别对液体、固体进行设计探究
1、用普通玻璃杯装手机,放入水槽中,仔细听声音。
2、.把发声体放入杯子中密封再放入水中,仔细听声音。
3、结合flash动画讲解声音捕鱼,巩固声音在液体传播的知识。
4、学生合作,耳朵贴着桌面听桌子另一端轻轻敲击声。
活动5【讲授】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1、器材:抽气机、带活塞的锥形瓶、橡皮管、发声体。
2、教师抽掉瓶中空气,引导学生体会发声物体声音大小的变化。
3、举出月球上宇航员用无线电交流的画面。
活动6【讲授】总结
师生总结: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
真空中不能传递声音
活动7【讲授】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i)用传统的水波类比声波的方式来进行类比阐述声波
(ii)结合演示“声波动烛”实验展示出声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
总结结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即声波。
活动8【讲授】声速
提问:
有一种现象,要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常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引导学生翻看书中小资料,了解不同物质的声速得出相应结论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掌握新知
空气(15℃)中声速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传播得慢。
巩固提高
1.根充满水的长铁管,一头敲一下,站在铁管的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2.古代,战士休息时,常枕着箭筒睡觉,这有什么好处呢?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