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ay02:解锁记叙文阅读的概括题型
2024年暑假五升六语文双周自学课
第一篇:知识导航
第二篇:知识小酌
常考题型: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或文章中某段的主要内容。
2、仿照前后内容补全文章的故事情节。
3、文章第x段写了x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4、围绕“xxx”这个中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试简要概括。
答题方法:
1、摘录句段的方法,有些文章的总起句,总结句,重点语段概括了全文的大意,可以对这些句子直接引用。
2、文题拓展的方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3、问题概括的方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要素串联的方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5、段意合并的方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的格式:
1、谁(在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2、什么(事物)+怎么样。
需要注意的地方:
1、概括的内容要具体,可写出经过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2、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概括全,不能丢要点。
3、语言要简明,不啰嗦,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的简单明了。
第三篇:小题速刷
阅读实践。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选中的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读书时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着什么,有时,还会心地微笑一下,此时的她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本文紧扣课题,主要写了哪三个小镜头?
① ② ③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主要通过描写人的发型和鞋子的类型,表现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主要通过描写 和 ,表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很渴望看书,很爱书。语言极具新鲜感,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
3.同是写读书,第三自然和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好处是:
4.(1)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第四自然段中有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是 描写、 描写。
(3)“贪婪”的意思是不知道满足,是个贬义词,在这里用来写姑娘读书,好吗?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是这土地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是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它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的模样了。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
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5.找出文中赞美郁金香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最少6个。
6.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概括第一、二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7.请从文中各找一句你喜欢的比喻、拟人句子,摘抄在横线上。
比喻句:
拟人句:
8.第1自然段“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把加点词语“掏出”换成“围出、扩出”好不好?为什么?
9.读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子,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里对郁金香的颜色,形状进行描写,突出郁金香的特点。( )
②这段描写把郁金香比作典雅的高脚酒杯,其中花茎对应酒杯的高脚。( )
③根据郁金香的不同颜色起不同的名字,展现了荷兰人丰富的想象力。( )
④这些描写是为了说明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 )
(2)展开想象,仿写一个句子。
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 ;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10.第4自然段举了两个例子:一是 ,二是 ,是为了说明 。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花脸阿坤
孙丹
①阿坤扮花脸跳黑马,在浙北地区名号响亮。换上灰黑布大襟长衫的阿坤,把黑马往腰间一吊扎,用白裙子一围,头上盘龙髻一梳,毛线红绳一扎,小花一插,涂红额骨部分,在鼻子中间涂上厚厚一层白色粉膏。
②阿坤拎起马头,扬起马鞭。他左腿长,右腿短,一脚深,一脚浅,好似马在走步,跳起来,摇头晃脑,肩膀一高一低,步伐幅度大,动作夸张有趣,像骑着马在驰骋。
③“竹马跳一跳,福气盈门多平安。竹马跳一跳,寿比南山高……美妙的吉利彩词从阿坤嘴里一句句唱出来,如蜜糖船直甜到围观乡亲的心尖。阿坤全神贯注、满面红光,动作自如,倾情出演,不知情的完全看不出他瘸了腿。阿坤觉得他唱得越开心,跳得越起劲儿,撒给大家的祝福也越多越真诚。那架势,俨然当年舞台上神采奕奕的赵云又回来了。
④阿坤12岁学唱戏,20岁进县剧团,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当了长靠武生。阿坤身着金靠,头戴银盔,脚穿三寸多厚底黑靴,手持一柄红缨梨花枪,粉墨登场。阿坤一抬腿,脚尖踢到脑门儿,跑起来身上四面靠旗纹丝不动。阿坤大喝一声:“马来——”右手扬起一根白色马鞭,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一气呵成。“剑光如霜马如飞,单骑冲开长坂围。保定怀中一幼主,子龙今日显神威……边唱边跳,铿锵有力,威风凛凛。凭这身功底,阿坤演活了《长坂坡》的赵云。《长坂坡》演遍大半个县城,唱响了武生阿坤的名头。阿坤成为台柱子。
⑤命运在阿坤不惑之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那次演出,阿坤正演着,突然脚下一滑,重重地摔下台。卧床休养半年后,阿坤瘸了右腿,不想被人说闲话,离开了县剧团。
⑥病了腿的阿坤回到村里,把自己闷在家,很少出门。一年后,乡亲们惊讶地发现村竹马队里又出现了阿坤的身影。
⑦都说“瘸子演戏——下不了台”,阿坤的出场却让乡亲们眼前亮。
⑧乡亲们放鞭炮,撒果子,喝彩助兴,好不热闹。
⑨整个春节,竹马队能挣不少钱。阿坤把分到的钱全添置了装饰品,把几匹竹马打扮得漂漂亮亮。没有演出时,阿坤喜欢待在排练房,一待就是一整天。
⑩毕竟有大舞台经验,阿坤不断琢磨着改进跳法,加入了戏剧骑马的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等动作;设计出甩鞭、打鞭、摇鞭、耍鞭一系列新动作;排练了不少新阵法:磨盘阵、梅花阵、鸳鸯阵。队友不理解,说他瞎折腾。“磨刀不误砍柴工。”阿坤乐呵地说。
竹马队再次登场表演时,一马争先、双马对峙、五马奔腾,令人眼花缭乱,轰动全县。不起眼的竹马队相继被邀请到市里省里演出,还出国去了新加坡。当年的武生阿坤在乡亲们嘴里改称花脸阿坤,名号越叫越响。竹马队的人都拿“花脸阿坤”当作队名。
八十三岁的阿坤不再演出,但竹马队常常邀请他去把关。阿坤背着手,一瘸一拐踱着方步,边看边点头,那神情像极了一位功成身退的将军再次检阅部队。
但凡有竹马队演出,不论多远,阿坤仍喜欢去捧场凑热闹。
看到阿坤来了,乡亲们纷纷围上前去。有乡亲好奇地问起当年是谁请他出山跳黑马的,阿坤微微一笑,眯着眼,带着戏腔戏调,慢悠悠地说:“做人嘛——晓得进退还是很要紧的哩。”
1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⑩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磨刀不误砍柴工:( )
12.阅读全文,梳理阿坤的人生轨迹,感受人物形象。
(1)阿坤的人生轨迹:学唱戏进县剧团,当长靠武生→( )→( )→进竹马队扮花脸→( )→为竹马队把关、捧场
(2)从阿坤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阿坤是一个( )的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大,意味着……
①“一天又ー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②小的时候,我常哼着这首歌,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③终于有一天,我考进了心目中梦寐以求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④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⑤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后,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⑥渐渐地,“长大”也在(繁重 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⑦后来,我搬了家。家与车站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⑧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到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映 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婆婆。
⑨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婆婆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沉的目光。我开始害怕,心想: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父母又会怎样责备我呢……
⑩我把老婆婆送回了家,才发现她的儿女不孝。老婆婆不仅没有丝毫责怪我的意思,反而还安慰我,让我不要担心。她的话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心房。我决定常常去看她,并且决定帮着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并不是敷衍她,因为这是我心里决定了的事。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数落。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边吃边小心地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 和气),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暴风骤雨”,但父亲却只是(询问 盘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并嘱咐我不能只是表面应付,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现在,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3.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梦寐以求:
(2)敷衍:
15.概括短文第⑦—— 自然段的大意。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⑧自然段画“ ”的句子是 描写,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2)第④自然段中说“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
(3)从小到大,“我”对“长大”的三种理解是:① ② ③
17.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作用是:
18.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 的作用。
19.作者认为“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长大还意味着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训练。
听书
①“听书”,苏南俗语。这里的“书”指苏州评弹。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简称。
②书场一般开下午场和夜场两场。夜场书更受重视,总是演员的看家书目,场子里有提篮小卖,无非是西瓜子、南瓜子、花生米和五香豆之类的消闲小吃,我跟着大人去听书的本意就是为了这些小吃,后来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听书。
③起先,听唱是被迫的,后来居然就渐渐地听出些好处来了。蒋调的清雅,徐调的温软,琴调的潇洒,张调的激昂……到能接受弹唱的时候,我已经是个大孩子,再不好意思拉着大人的衣角进场听“白书”了,就有点尴尬。
④几个大孩子凑在一起量,想出了“派代表”的穷办法——每个人凑点钱,供一个人去听书,次日找个时间让他向大伙传达,派出的代表是我们中最能模仿说书人的,受此重托,竭力地绘声绘色,却远远没有原版的生动人,故事是有的,但听半天也“进不去”故事里。这是怎么啦?想想这个问题,多少使我悟出点艺术的真谛,说书人远远不只在讲故事,他们把难叙之事娓娓道来,把难状之物呈之目前,把难言之情诉出微妙,看似随口而出,其实句句都是有苦心的;有时细针密缝,有时一表千里,皆追求具体、生动、传神。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那时候,我是非常钦佩那些评弹艺人的,惊讶于他们能凭一张嘴把故事说得悬念迭出引人人胜,把人物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把人情世事评点得练达洞明。在我少年的眼中,这些穿戴整齐温文尔雅、说古道今的说书先生是值得信赖、应当尊敬的。他们通过卓有成效的历史和道德知识的传播,在不经意间薪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的口头传播在乡村尤其重要,因为那时候的乡村比城里有着更多的文盲和准文盲,口头传播是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⑤东园茶馆坐南朝北,书台背面是一排格子长窗,窗外便是练塘河。这就有了一种可能。总有泊在镇上过夜的船只的,快到开书时,我们几个就去说动一个船主,让他把船泊到东园那边去。这样,我们就能在船上听隔窗书了。听隔窗书不是全天候的,天凉,书场的窗子关起来,隔窗书就听不成了。天热,窗子开可,水上的蚊子多,得不停地和它们战斗。羊尖镇上有我的一个朋友叫李钟瑜,他们家和书场只隔一道墙,他可以睡在床上通过一个墙洞听书,真是美妙极了。房间在二楼,墙洞高踞于书场接近房梁的地方,书场老板是不会认真追究的。对这个宝贝墙洞,我只有羡慕的份,因为羊尖镇远在三十里之外。
⑥听隔窗书是难以过瘾的。总是有了阻隔,声音渺远飘忽,更重要的是看不见说书人,使评弹的魅力大为逊色。
⑦到了关键章回,我们只好老着脸皮混进场子去过把瘾了。书场是背靠着河的,而且书场还有一个“水后门”可以利用。卷起裤腿,沿着石驳岸蹚一段,就到了一个水栈(水后门),登上十几个石级,穿过厕所,再走一段小弄堂,就从侧门进入了书场。这时,书已开讲,一切都安定下来了。老听客是不会嫌我们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的眼神里甚至还有些欣慰哩——有接班人确是值得欣慰的。
——作者:金曾豪,选自《蓝调江南》,有删改
20.下列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听“白书”指的是作者幼年时跟着大人进入书场,自己可以免费听书。
B.李钟瑜的事例体现了作者对其听书便利的羡慕与对自己的听书受限感到惋惜。
C.“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这里“这”指的是作者听故事的追求。
D.作者认为说书人值得信赖与尊敬,强调口头相传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21.【多选题】第④段中,“故事是有的,但听半天也‘进不去’进不去故事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年纪小,无法进去说书现场听书。
B.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模仿说书人没有原版精彩。
C.作者听着听着甚觉乏味,离开说书现场。
D.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没能领悟说书艺术的真谛。
22.文中“我们”听书有好几种办法,请从第④—⑦段中概括出三种听书方法。
23.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4.生活中的艺术之美需要用心体会,打动你的也许是一段文字、几句歌词、一段旋律、一幅图画、一部影片……举例写写你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或想象到的画面。
参考答案:
1. 进图书馆 选书 看书 2. 进图书馆的人多 眼睛 手 3.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都在看书;第四自然段写了男女老少的代表认真看书的样子。 点面结合 既能让读者感受所有人都热爱读书,又能感受到个体认真读书的样子,有层次感。 4. 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神态 动作 突出姑娘看书很专注、速度快,表现她的求知若渴。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析概括。阅读文章可知,本文第一自然段讲述了人们涌进图书馆;第二自然段写了人们在图书馆选书;第三、第四自然段描写了人们看书的情景。由此可将本文概括为三个镜头:进图书馆、选书、看书。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析作答。根据第一自然段中“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可知,本段通过描写人的发型和鞋子的类型,表现进图书馆的人多。根据第二自然段中“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选中的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可知,本段通过描写眼睛和手,表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很渴望看书。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析作答。仔细阅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可知,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人们都在看书;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男女老少的代表认真看书的样子。根据第三自然段“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读书时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可知,这是对读书大场面的描写;结合第四自然段中“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几个孩子趴在桌上……”可知,这是选取了具体任务作为“点”描写了人们看书的样子。由此可知,这两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进行写作,既能让读者感受所有人都热爱读书,又能感受到个体认真读书的样子,有层次感。
4.(1)本题考查找段落的中心句。阅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可知,这两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人们看书入迷的情景。围绕着“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这句话进行描写的。
(2)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掌握。“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着什么,有时,还会心地微笑一下”这句话中“皱紧眉头”“会心地微笑”是姑娘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姑娘看出着迷的样子。“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这句话中“趴”“指”等是对孩子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看书时的样子。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贪婪”原指不知道满足;结合文中“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分析可知,该词在文中是贬义褒用,突出姑娘看书很专注、速度快,表现她的求知若渴。
5.光滑碧绿 典雅 美妙动听 神秘幽深 亭亭玉立 秀姿天成 6. 荷兰人对土地充满感情的原因以及他们对鲜花的热爱。 介绍了荷兰人的最爱——郁金香。 7. 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 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8.不好。“掏出”能形象地突出荷兰人为了土地与不良的自然环境作战的决心与勇气,突出他们对土地的在乎与热爱。 9. √ √ √ × 像幽冥般悲苦极乐的叫做“曼珠莎华” 10. 有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 有人用三支郁金香的代价出售美丽的房屋 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
【分析】5.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本文第三到五自然段主要描写郁金香的美,找到描写郁金香的形容词即可。
6.考查概括段落层意。归纳大意,一定要抓住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第一部分是①到②自然段,写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这也是他们喜爱花的原因。第二部分③到⑤自然段主要写郁金香的美和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喜爱之情。
7.考查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8.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掏”的意思是“挖”,描写荷兰人从海中开辟出土地,写出了荷兰土地来之不易,突出了荷兰人的智慧和对土地的在乎与热爱。换成“围出、扩出”就不能体现荷兰人这种自然环境作战的决心与勇气。
9.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划横线的句子从颜色、形状对郁金香进行了描写,荷兰人用丰富的想象,把不同颜色的郁金香起了各种美妙动听的名字,体现了郁金香的美丽以及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喜爱和赞美。④句理解有误,划线句子没有体现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
(2)考查仿写句子。根据前后文可知,横线上填比喻句,根据花的特点起一个名字。比如:像撒旦般暗黑灵魂的叫做“梅菲斯特”。
10.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四段第一个例子“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说明了郁金香代价很高,第二个例子“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价值三枝郁金香”,说明荷兰人爱郁金香,两个例子都较好的体现了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之深。
11.词语的原意是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在文中是指阿坤在表演之前不断琢磨着改进跳法,为再次登场表演做好充分准备。 12. 唱响武生阿坤的名头,成为台柱子 演出摔倒,瘸了右腿,离开剧团 改进跳法,大受欢迎,改称“花脸阿坤” 技艺精湛,面对苦难知进退,乐观坚强
【分析】1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先解释词语的本来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磨刀不耽误砍柴的工夫,将词义延伸开来,就是做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提高办事效率。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句子,弄清楚词语描写的对象和状况。从文中可知,这个词是阿坤说的,联系上文可知,词语具体指的是阿坤不断琢磨着改进跳法,加入了很多新动作和新阵法,为登场表演做足了准备。
12.(1)本题考查内容层次划分和概括。题目要求梳理阿坤的人生轨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根据题目已经给出的一部分轨迹,从阿坤12岁开始学唱戏,到八十多岁仍给竹马队把关和捧场,这部分内容是阿坤唱戏的人生轨迹。依据阿坤这段人生轨迹的起起伏伏,可以划分出六个层次。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将他所做的事情概括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此类题目需要综合分析人物所做的事、人物的细节描写片段,摘取其中体现的人物特点,归纳概括出答案。
结合阿坤与唱戏有关的人生轨迹,文中很多内容描写了阿坤精彩的表演,到位的动作,可见他唱戏的技艺精湛;他瘸了腿主动离开剧团,但没有放弃唱戏,沉得下心来琢磨和改进跳法,最后登台表演技惊四座,甚至走出国门,可见他是一个进退有度、乐观坚强、有专研精神的人。
13.繁忙 反映 和气 盘问 14. 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文中指“我”做梦都想进自己心目中的中学。 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15.邻家的孩子用自行车捎“我”,因路滑撞到了老婆婆,邻家的孩子吓跑了,“我”觉得应该承担责任,决定帮助老婆婆。 16. 环境 为下文邻家的孩子撞到老婆婆作铺垫。 父亲的“暴风骤雨”。 进入中学 长青春痘 承担责任 17.她的话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心房。 老婆婆的话 阳光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婆婆对“我”的关心以及她的善良。 18.点题、点明中心 19.长大,意味着独立。例如:以前在生活上我总依赖父母,什么事都让父母帮忙;而现在,我学会遇事自己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
【解析】13.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结合词语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选择。
繁忙,意思是事情多,没有空闲。繁重,只工作任务等多而重,繁琐累赘,繁多而沉重。
这里形容学业应用“繁重”,划去“繁忙”。
反映,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摹写复制和再现。反应,源自生理学的概念,指有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组织器官的原有状态的改变或活动。
结合“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到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和“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可知,用“反应”,划去“反映”。
和蔼,是指人性情温和,态度可亲,让人心里感到温暖。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殷切于阳气胶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
结合“父亲不时夹菜给我”等内容,可知,用“和蔼”,划去“和气”。
盘问,意思即详细查问,反复询问。询问,意思是指征求意见打听。
父亲问我老婆婆的情况,用“询问”,划去“盘问”。
14.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梦寐以求”是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的意思。“有小的时候,我常哼着这首歌,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我考进了心目中梦寐以求的中学”可知,文中指“我”做梦都想进自己心目中的中学。
“敷衍”意思是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15.本题考查概括概括能力。在概括段落内容时,可以用“谁+做了什么事”的模板来概括。“做了什么事”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由“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行车捎我一段。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老婆婆,邻家的孩子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有些惭愧,于是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我把老太太送回家。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他,因为并且决定帮着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我并不是敷衍他,因为这是我心里决定了的事。”等内容可得出答案:邻家的孩子用自行车捎“我”,因路滑撞到了老婆婆,邻家的孩子吓跑了,“我”觉得应该承担责任,决定帮助老婆婆。
16.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抓住题目关键信息进行阅读分析即可。
(1)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由“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可看出本句是环境描写,为下文邻居家的孩子撞到老婆婆作铺垫。
(2)考查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由“我开始害怕,心想: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父母又会怎样责备我呢……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我小心翼翼的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数落。”可得出答案:父亲的“暴风骤雨”。
(3)由“爸妈我长大啦,我进中学啦!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啦!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可得出答案。
17.本题考查比喻的辨析。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她的话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心房。”把她的话比作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婆婆对“我”的关心以及她的善良。
18.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点题等。
结尾“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点明了文章中心,点题。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合理即可。
本文中,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据此延申即可。比如:自力更生,心智成熟,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等,答案不唯一,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如:长大,意味着独立。例如:以前在生活上我总依赖父母,什么事都让父母帮忙;而现在,我学会遇事自己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
20.C 21.BD 22.“派代表”的穷办法;听隔窗书;老着脸皮从“水后门”混进场子去听书。 23.动作描写。运用“卷起、穿过、再走、进入”等动词,细致地刻画出孩子们混进场子的动作,写出了进入书场的过程复杂,从侧面体现了听书对孩子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4.示例:生活中打动我的是《父亲》中的一句歌词:“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在欣赏这句歌词的过程中,我想象到了父亲在雨雪天背我上学、在夜深时陪我写作业、在我生病时陪在我身边等画面,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
【分析】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在③自然段可以得到印证;B项在第⑤自然段可以得到印证;D项在第④自然段的最后3句可以得到印证;而C项中的对“这”的理解有误,根据第④自然段“想想这个问题,多少使我悟出点艺术的真谛,说书人远远不只在讲故事,他们把难叙之事娓娓道来,把难状之物呈之目前,把难言之情诉出微妙,看似随口而出,其实句句都是有苦心的;有时细针密缝,有时一表千里,皆追求具体、生动、传神。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可知“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这里“这”指的是说书这一种艺术的追求。
21.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从“半天也‘进不去’进不去故事里”可以知道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讲的故事远远没有原版的生动迷人,并不能吸引孩子们。BD两项符合这一意思。而AC两项中的“无法进去说书现场听书”“离开说书现场”是错误的理解。
2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讲述的事件。作答时要先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再仔细阅读,抓住文章讲述的事件并加以概括。从第④自然的第一句可知,这一段是围绕“派代表”的穷办法来写的。从第⑤自然段的第4、5句可知,本段是围绕“听隔窗书”这个办法来写的。从第⑦自然段的第一句可知,本段是围绕“老着脸皮混进场子去过把瘾”这个办法来写的,据此概括即可。
23.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及其好处的掌握情况。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卷起、穿过、再走、进入”具有明显的特征,表明这是动作描写,体现了孩子们入场的复杂过程,也从侧面体现了听书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极大。
2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的时候,注意先举出一个例子,然后再围绕这个例子,谈谈你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或想象到的画面。本题是开放性题,语言通顺、合理即可。
第四篇:名家阅读(许冬林)
蒌蒿与河豚
——许冬林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我从前一直是把它当作美食诗来读的。作为自小生长在长江边的土人,我不大认那什么题画诗的账,只是觉得自己是会意东坡老人家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我一直疑心,那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是苏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美食经验,来推测或联想的。试想,在这幅春江晚景图的画面下方,那些一粒粒细小的墨点子,天知道是草还是苗。可是,苏轼说,是蒌蒿,是芦芽。因为在江边生活过,甚至因为,他还吃过,且喜欢吃。
这个美食家,于大宋元丰三年被贬谪到黄州。养家艰难,于是,放下书卷,开荒种地。自古以来,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水边的人,自有水里的鱼虾和岸边的菜蔬。每年春上,穿过开着桃花的人家门前,下到江滩上采摘野菜时,我就会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就会觉得,有才有识有情有调的东坡,和我,隔着时空,共饮一江水,共食一道菜,那春光也变得分外有纵深感。
春日里,蒌蒿和河豚,都是时鲜。烹制河豚时,里面不要放杂物,以求其味醇正。好的食材,仪态万方,是根本不需要配角来起哄的。但是,河豚是有毒的,要清除干净它的肝脏、眼睛等有毒部位。如此,吃河豚,其实是担着一分危险的。但是,上天安排万物生长,常常会有完美的构思。据说,蒌蒿有解河豚毒的功效。所以,水里有河豚,岸上便有了蒌蒿。
情绪低落时,每读《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就仿佛听见苏轼在教诲:先经营好餐桌,好好吃饭。
苏轼写此诗时,是元丰八年,刚离了贬谪之地黄州,正在归京途中。人的情绪表现有时真是一个悖论。就像苏轼在黄州,身为大宋第一才子,在荒冷之地,开田地自度日月。可是,也正是在黄州,他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他低到泥土稼禾之间,忽然心地广大了。他与天地对话,问日月古今。江水有多无穷,他就有多无穷;月光有多辽阔,他就有多辽阔。
可是,有一天,忽然一只大手从高空伸来,将匍匐在地的人往上一拎。这时,往往万千委屈齐上心头。刘禹锡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些身为沉舟病树的光阴,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幽暗潮湿。阳光乍现,一定会刺眼,一定会流泪。我想,苏轼此番回京路上,内心的感受一定不是只有喜悦一种。在返京的路上,苏轼一定把他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在内心再次演绎一遍。
前几天,读到李少君的两行诗:我们总是迷恋着现代的晕眩感,又深深依恋着故乡的宁静。我想,这大约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写照。
每个周末,我从合肥返回我的江边小镇后,常常在黄昏和家人来到江边,看船,看水,看乡野人家那种默片一样安静从容的生活。这时,我常常在心底问自己: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日夜凿着自己,想要凿去对寻常烟火的享受,凿去固守乡土的安逸,我把自己捻成一根箭了,嗖的一声放出去。我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抵达我的站台。可是,慢慢发现,我多么天真。
好在,还有苏轼。
我有苏轼,就像中了河豚之毒的人之有蒌蒿。蒌蒿来搭救那些因为追求美味而受伤的肠胃和脏腑;而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则在循循教我。我问自己:你的才华有苏轼那么高吗?你的人生,有苏轼那么颠簸吗?然后我就仿佛听见苏轼的讥笑:那你还委屈什么呢?虽然,我一路泥泞一肩风霜地赶路,想要抵达我风烟中长久遥望的站台,可是临到跟前,才惊觉站台早已被人捷足先登。我和苏轼,隔着时空,面对一桌蒌蒿和河豚,会意一笑。
这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其一),中年之后再读,真是感慨良多。从前只以为它是美食诗,现在,则暗自认定那是一首哲理诗。
“正是河豚欲上时”,每每再读这一句时,我常常会想,可否把这一句里的“上”换了?如果仅仅是表达河豚作为时令食物,正是河豚将捕时,正是河豚洄游时,意思都还能到吧?可是,总还是觉得这“上”实在是好,实在是无词可替。
每年春季,河豚从深冷的大海出发,一路沿江而上,去寻找适宜的水域来繁衍生命。江水滔滔东流,小小的鱼类,要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克服江水巨大的阻力,才能逆流而上,抵达它的目的地。
向上的旅程,从来都是艰险的、是辛苦的。可是,生之意义,似乎也就在于这“向上”之中。
在水里的河豚艰难上行的同时,几尺之遥的江边沼泽和沙滩上,蒌蒿也从地底探出身子。它们会长高、长壮,极尽所有的力气,来完成一棵植物所能抵达的最大高度。它们在秋冬凋零,生的一口气全沉潜在泥土里。它们匍匐在泥土深处,熬过深冬,等冰雪消融,等风日和暖,然后启程,向着天空去攀登。
苏轼写此诗时,正在北上的途中。这是一段地理上的向上之路,更是他仕途上的一段谪后升迁之途。那流落于黄州的五年,恰似一尾鱼沉潜于幽暗水底,恰似蒌蒿落了翠叶,朽了茎秆,埋在土里。
河豚逆江而上,完成了一年的使命,然后便是顺流而下,回到低处的大海。当秋风肃杀,茂密的蒌蒿便开启了生命向下的旅程,叶子回到根边,茎秆摧折,慢慢和腐叶一起化为泥土。
苏轼也要在他的生命里,把“上——下——上——下”这样的节奏不断地演绎。演绎得频繁了,那“上”的喜悦,便是来也来得朦胧徘徊,来也来得滋味万千。我实在喜欢“正是河豚欲上时”里那遥遥。传来的喜气。
(取材于许冬林同名散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ay02:解锁记叙文阅读的概括题型
2024年暑假五升六语文双周自学课
第一篇:知识导航
第二篇:知识小酌
常考题型: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或文章中某段的主要内容。
2、仿照前后内容补全文章的故事情节。
3、文章第x段写了x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4、围绕“xxx”这个中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试简要概括。
答题方法:
1、摘录句段的方法,有些文章的总起句,总结句,重点语段概括了全文的大意,可以对这些句子直接引用。
2、文题拓展的方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3、问题概括的方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要素串联的方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5、段意合并的方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的格式:
1、谁(在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2、什么(事物)+怎么样。
需要注意的地方:
1、概括的内容要具体,可写出经过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2、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概括全,不能丢要点。
3、语言要简明,不啰嗦,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的简单明了。
第三篇:小题速刷
阅读实践。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选中的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读书时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着什么,有时,还会心地微笑一下,此时的她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本文紧扣课题,主要写了哪三个小镜头?
① ② ③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主要通过描写人的发型和鞋子的类型,表现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主要通过描写 和 ,表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很渴望看书,很爱书。语言极具新鲜感,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
3.同是写读书,第三自然和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好处是:
4.(1)第三四两个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第四自然段中有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是 描写、 描写。
(3)“贪婪”的意思是不知道满足,是个贬义词,在这里用来写姑娘读书,好吗?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是这土地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是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它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的模样了。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
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5.找出文中赞美郁金香的词语,写在横线上,最少6个。
6.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概括第一、二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7.请从文中各找一句你喜欢的比喻、拟人句子,摘抄在横线上。
比喻句:
拟人句:
8.第1自然段“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把加点词语“掏出”换成“围出、扩出”好不好?为什么?
9.读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子,完成下面的问题。
(1)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里对郁金香的颜色,形状进行描写,突出郁金香的特点。( )
②这段描写把郁金香比作典雅的高脚酒杯,其中花茎对应酒杯的高脚。( )
③根据郁金香的不同颜色起不同的名字,展现了荷兰人丰富的想象力。( )
④这些描写是为了说明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 )
(2)展开想象,仿写一个句子。
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 ;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10.第4自然段举了两个例子:一是 ,二是 ,是为了说明 。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花脸阿坤
孙丹
①阿坤扮花脸跳黑马,在浙北地区名号响亮。换上灰黑布大襟长衫的阿坤,把黑马往腰间一吊扎,用白裙子一围,头上盘龙髻一梳,毛线红绳一扎,小花一插,涂红额骨部分,在鼻子中间涂上厚厚一层白色粉膏。
②阿坤拎起马头,扬起马鞭。他左腿长,右腿短,一脚深,一脚浅,好似马在走步,跳起来,摇头晃脑,肩膀一高一低,步伐幅度大,动作夸张有趣,像骑着马在驰骋。
③“竹马跳一跳,福气盈门多平安。竹马跳一跳,寿比南山高……美妙的吉利彩词从阿坤嘴里一句句唱出来,如蜜糖船直甜到围观乡亲的心尖。阿坤全神贯注、满面红光,动作自如,倾情出演,不知情的完全看不出他瘸了腿。阿坤觉得他唱得越开心,跳得越起劲儿,撒给大家的祝福也越多越真诚。那架势,俨然当年舞台上神采奕奕的赵云又回来了。
④阿坤12岁学唱戏,20岁进县剧团,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当了长靠武生。阿坤身着金靠,头戴银盔,脚穿三寸多厚底黑靴,手持一柄红缨梨花枪,粉墨登场。阿坤一抬腿,脚尖踢到脑门儿,跑起来身上四面靠旗纹丝不动。阿坤大喝一声:“马来——”右手扬起一根白色马鞭,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一气呵成。“剑光如霜马如飞,单骑冲开长坂围。保定怀中一幼主,子龙今日显神威……边唱边跳,铿锵有力,威风凛凛。凭这身功底,阿坤演活了《长坂坡》的赵云。《长坂坡》演遍大半个县城,唱响了武生阿坤的名头。阿坤成为台柱子。
⑤命运在阿坤不惑之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那次演出,阿坤正演着,突然脚下一滑,重重地摔下台。卧床休养半年后,阿坤瘸了右腿,不想被人说闲话,离开了县剧团。
⑥病了腿的阿坤回到村里,把自己闷在家,很少出门。一年后,乡亲们惊讶地发现村竹马队里又出现了阿坤的身影。
⑦都说“瘸子演戏——下不了台”,阿坤的出场却让乡亲们眼前亮。
⑧乡亲们放鞭炮,撒果子,喝彩助兴,好不热闹。
⑨整个春节,竹马队能挣不少钱。阿坤把分到的钱全添置了装饰品,把几匹竹马打扮得漂漂亮亮。没有演出时,阿坤喜欢待在排练房,一待就是一整天。
⑩毕竟有大舞台经验,阿坤不断琢磨着改进跳法,加入了戏剧骑马的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等动作;设计出甩鞭、打鞭、摇鞭、耍鞭一系列新动作;排练了不少新阵法:磨盘阵、梅花阵、鸳鸯阵。队友不理解,说他瞎折腾。“磨刀不误砍柴工。”阿坤乐呵地说。
竹马队再次登场表演时,一马争先、双马对峙、五马奔腾,令人眼花缭乱,轰动全县。不起眼的竹马队相继被邀请到市里省里演出,还出国去了新加坡。当年的武生阿坤在乡亲们嘴里改称花脸阿坤,名号越叫越响。竹马队的人都拿“花脸阿坤”当作队名。
八十三岁的阿坤不再演出,但竹马队常常邀请他去把关。阿坤背着手,一瘸一拐踱着方步,边看边点头,那神情像极了一位功成身退的将军再次检阅部队。
但凡有竹马队演出,不论多远,阿坤仍喜欢去捧场凑热闹。
看到阿坤来了,乡亲们纷纷围上前去。有乡亲好奇地问起当年是谁请他出山跳黑马的,阿坤微微一笑,眯着眼,带着戏腔戏调,慢悠悠地说:“做人嘛——晓得进退还是很要紧的哩。”
1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⑩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磨刀不误砍柴工:( )
12.阅读全文,梳理阿坤的人生轨迹,感受人物形象。
(1)阿坤的人生轨迹:学唱戏进县剧团,当长靠武生→( )→( )→进竹马队扮花脸→( )→为竹马队把关、捧场
(2)从阿坤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阿坤是一个( )的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大,意味着……
①“一天又ー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②小的时候,我常哼着这首歌,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③终于有一天,我考进了心目中梦寐以求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④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⑤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后,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⑥渐渐地,“长大”也在(繁重 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
⑦后来,我搬了家。家与车站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⑧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到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映 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婆婆。
⑨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婆婆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沉的目光。我开始害怕,心想: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父母又会怎样责备我呢……
⑩我把老婆婆送回了家,才发现她的儿女不孝。老婆婆不仅没有丝毫责怪我的意思,反而还安慰我,让我不要担心。她的话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心房。我决定常常去看她,并且决定帮着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并不是敷衍她,因为这是我心里决定了的事。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数落。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边吃边小心地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 和气),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暴风骤雨”,但父亲却只是(询问 盘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并嘱咐我不能只是表面应付,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现在,我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3.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梦寐以求:
(2)敷衍:
15.概括短文第⑦—— 自然段的大意。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⑧自然段画“ ”的句子是 描写,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2)第④自然段中说“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恶劣”,“我”想象中的气氛是:
(3)从小到大,“我”对“长大”的三种理解是:① ② ③
17.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作用是:
18.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 的作用。
19.作者认为“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长大还意味着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训练。
听书
①“听书”,苏南俗语。这里的“书”指苏州评弹。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简称。
②书场一般开下午场和夜场两场。夜场书更受重视,总是演员的看家书目,场子里有提篮小卖,无非是西瓜子、南瓜子、花生米和五香豆之类的消闲小吃,我跟着大人去听书的本意就是为了这些小吃,后来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听书。
③起先,听唱是被迫的,后来居然就渐渐地听出些好处来了。蒋调的清雅,徐调的温软,琴调的潇洒,张调的激昂……到能接受弹唱的时候,我已经是个大孩子,再不好意思拉着大人的衣角进场听“白书”了,就有点尴尬。
④几个大孩子凑在一起量,想出了“派代表”的穷办法——每个人凑点钱,供一个人去听书,次日找个时间让他向大伙传达,派出的代表是我们中最能模仿说书人的,受此重托,竭力地绘声绘色,却远远没有原版的生动人,故事是有的,但听半天也“进不去”故事里。这是怎么啦?想想这个问题,多少使我悟出点艺术的真谛,说书人远远不只在讲故事,他们把难叙之事娓娓道来,把难状之物呈之目前,把难言之情诉出微妙,看似随口而出,其实句句都是有苦心的;有时细针密缝,有时一表千里,皆追求具体、生动、传神。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那时候,我是非常钦佩那些评弹艺人的,惊讶于他们能凭一张嘴把故事说得悬念迭出引人人胜,把人物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把人情世事评点得练达洞明。在我少年的眼中,这些穿戴整齐温文尔雅、说古道今的说书先生是值得信赖、应当尊敬的。他们通过卓有成效的历史和道德知识的传播,在不经意间薪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的口头传播在乡村尤其重要,因为那时候的乡村比城里有着更多的文盲和准文盲,口头传播是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⑤东园茶馆坐南朝北,书台背面是一排格子长窗,窗外便是练塘河。这就有了一种可能。总有泊在镇上过夜的船只的,快到开书时,我们几个就去说动一个船主,让他把船泊到东园那边去。这样,我们就能在船上听隔窗书了。听隔窗书不是全天候的,天凉,书场的窗子关起来,隔窗书就听不成了。天热,窗子开可,水上的蚊子多,得不停地和它们战斗。羊尖镇上有我的一个朋友叫李钟瑜,他们家和书场只隔一道墙,他可以睡在床上通过一个墙洞听书,真是美妙极了。房间在二楼,墙洞高踞于书场接近房梁的地方,书场老板是不会认真追究的。对这个宝贝墙洞,我只有羡慕的份,因为羊尖镇远在三十里之外。
⑥听隔窗书是难以过瘾的。总是有了阻隔,声音渺远飘忽,更重要的是看不见说书人,使评弹的魅力大为逊色。
⑦到了关键章回,我们只好老着脸皮混进场子去过把瘾了。书场是背靠着河的,而且书场还有一个“水后门”可以利用。卷起裤腿,沿着石驳岸蹚一段,就到了一个水栈(水后门),登上十几个石级,穿过厕所,再走一段小弄堂,就从侧门进入了书场。这时,书已开讲,一切都安定下来了。老听客是不会嫌我们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的眼神里甚至还有些欣慰哩——有接班人确是值得欣慰的。
——作者:金曾豪,选自《蓝调江南》,有删改
20.下列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听“白书”指的是作者幼年时跟着大人进入书场,自己可以免费听书。
B.李钟瑜的事例体现了作者对其听书便利的羡慕与对自己的听书受限感到惋惜。
C.“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这里“这”指的是作者听故事的追求。
D.作者认为说书人值得信赖与尊敬,强调口头相传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21.【多选题】第④段中,“故事是有的,但听半天也‘进不去’进不去故事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年纪小,无法进去说书现场听书。
B.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模仿说书人没有原版精彩。
C.作者听着听着甚觉乏味,离开说书现场。
D.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没能领悟说书艺术的真谛。
22.文中“我们”听书有好几种办法,请从第④—⑦段中概括出三种听书方法。
23.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4.生活中的艺术之美需要用心体会,打动你的也许是一段文字、几句歌词、一段旋律、一幅图画、一部影片……举例写写你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或想象到的画面。
第四篇:名家阅读(许冬林)
蒌蒿与河豚
——许冬林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我从前一直是把它当作美食诗来读的。作为自小生长在长江边的土人,我不大认那什么题画诗的账,只是觉得自己是会意东坡老人家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我一直疑心,那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是苏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美食经验,来推测或联想的。试想,在这幅春江晚景图的画面下方,那些一粒粒细小的墨点子,天知道是草还是苗。可是,苏轼说,是蒌蒿,是芦芽。因为在江边生活过,甚至因为,他还吃过,且喜欢吃。
这个美食家,于大宋元丰三年被贬谪到黄州。养家艰难,于是,放下书卷,开荒种地。自古以来,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水边的人,自有水里的鱼虾和岸边的菜蔬。每年春上,穿过开着桃花的人家门前,下到江滩上采摘野菜时,我就会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就会觉得,有才有识有情有调的东坡,和我,隔着时空,共饮一江水,共食一道菜,那春光也变得分外有纵深感。
春日里,蒌蒿和河豚,都是时鲜。烹制河豚时,里面不要放杂物,以求其味醇正。好的食材,仪态万方,是根本不需要配角来起哄的。但是,河豚是有毒的,要清除干净它的肝脏、眼睛等有毒部位。如此,吃河豚,其实是担着一分危险的。但是,上天安排万物生长,常常会有完美的构思。据说,蒌蒿有解河豚毒的功效。所以,水里有河豚,岸上便有了蒌蒿。
情绪低落时,每读《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就仿佛听见苏轼在教诲:先经营好餐桌,好好吃饭。
苏轼写此诗时,是元丰八年,刚离了贬谪之地黄州,正在归京途中。人的情绪表现有时真是一个悖论。就像苏轼在黄州,身为大宋第一才子,在荒冷之地,开田地自度日月。可是,也正是在黄州,他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他低到泥土稼禾之间,忽然心地广大了。他与天地对话,问日月古今。江水有多无穷,他就有多无穷;月光有多辽阔,他就有多辽阔。
可是,有一天,忽然一只大手从高空伸来,将匍匐在地的人往上一拎。这时,往往万千委屈齐上心头。刘禹锡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些身为沉舟病树的光阴,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幽暗潮湿。阳光乍现,一定会刺眼,一定会流泪。我想,苏轼此番回京路上,内心的感受一定不是只有喜悦一种。在返京的路上,苏轼一定把他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在内心再次演绎一遍。
前几天,读到李少君的两行诗:我们总是迷恋着现代的晕眩感,又深深依恋着故乡的宁静。我想,这大约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写照。
每个周末,我从合肥返回我的江边小镇后,常常在黄昏和家人来到江边,看船,看水,看乡野人家那种默片一样安静从容的生活。这时,我常常在心底问自己: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日夜凿着自己,想要凿去对寻常烟火的享受,凿去固守乡土的安逸,我把自己捻成一根箭了,嗖的一声放出去。我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抵达我的站台。可是,慢慢发现,我多么天真。
好在,还有苏轼。
我有苏轼,就像中了河豚之毒的人之有蒌蒿。蒌蒿来搭救那些因为追求美味而受伤的肠胃和脏腑;而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则在循循教我。我问自己:你的才华有苏轼那么高吗?你的人生,有苏轼那么颠簸吗?然后我就仿佛听见苏轼的讥笑:那你还委屈什么呢?虽然,我一路泥泞一肩风霜地赶路,想要抵达我风烟中长久遥望的站台,可是临到跟前,才惊觉站台早已被人捷足先登。我和苏轼,隔着时空,面对一桌蒌蒿和河豚,会意一笑。
这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其一),中年之后再读,真是感慨良多。从前只以为它是美食诗,现在,则暗自认定那是一首哲理诗。
“正是河豚欲上时”,每每再读这一句时,我常常会想,可否把这一句里的“上”换了?如果仅仅是表达河豚作为时令食物,正是河豚将捕时,正是河豚洄游时,意思都还能到吧?可是,总还是觉得这“上”实在是好,实在是无词可替。
每年春季,河豚从深冷的大海出发,一路沿江而上,去寻找适宜的水域来繁衍生命。江水滔滔东流,小小的鱼类,要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克服江水巨大的阻力,才能逆流而上,抵达它的目的地。
向上的旅程,从来都是艰险的、是辛苦的。可是,生之意义,似乎也就在于这“向上”之中。
在水里的河豚艰难上行的同时,几尺之遥的江边沼泽和沙滩上,蒌蒿也从地底探出身子。它们会长高、长壮,极尽所有的力气,来完成一棵植物所能抵达的最大高度。它们在秋冬凋零,生的一口气全沉潜在泥土里。它们匍匐在泥土深处,熬过深冬,等冰雪消融,等风日和暖,然后启程,向着天空去攀登。
苏轼写此诗时,正在北上的途中。这是一段地理上的向上之路,更是他仕途上的一段谪后升迁之途。那流落于黄州的五年,恰似一尾鱼沉潜于幽暗水底,恰似蒌蒿落了翠叶,朽了茎秆,埋在土里。
河豚逆江而上,完成了一年的使命,然后便是顺流而下,回到低处的大海。当秋风肃杀,茂密的蒌蒿便开启了生命向下的旅程,叶子回到根边,茎秆摧折,慢慢和腐叶一起化为泥土。
苏轼也要在他的生命里,把“上——下——上——下”这样的节奏不断地演绎。演绎得频繁了,那“上”的喜悦,便是来也来得朦胧徘徊,来也来得滋味万千。我实在喜欢“正是河豚欲上时”里那遥遥。传来的喜气。
(取材于许冬林同名散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