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5:解锁古诗文阅读的画面描写题型(学生版+家长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5:解锁古诗文阅读的画面描写题型(学生版+家长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1 18:08: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ay05:解锁古诗文阅读的画面描写题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双周自学课
第一篇:知识导航
第二篇:知识小酌
常考题型:
1、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诗歌中的某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某一句”描绘的画
面。
答题方法:
1、抓意象,看看诗句中写了哪些景物。
2、抓修饰语,看看这些修饰语是如何刻画了这些景物。
3、描绘画面。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为了增添语言的优美性、生动性,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答题的格式:
这首/句诗/词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模板 种··……的氛围(意境),表达了诗/词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地方:
画面描写是描绘,而不是解释,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举个栗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描写。
答:在大漠的辽阔苍茫中,孤烟直上,仿若寂寥的灵魂升腾向无垠的天空。这片沙漠无边际的广袤,沉静中带有一份深邃的孤独。与此同时,远处一条长河蜿蜒而过,夕阳西下时,天际的边缘变得温暖而橙黄,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一条流动的黄金带。
第三篇:小题速刷
阅读与理解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①苍苍虫切切②,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①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②切切;虫叫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村南村北行人绝( ) (2)独出门前望野田( )
2.用自己的话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展现的画面。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寓情于景,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变化。
B.诗歌首句通过描绘苍苍苍霜草和切切虫鸣,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富有生机的秋夜图景。
C.“村南村北行人绝”一句描绘了村庄空寂无声的景象,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
D.“独出门前望野田”是诗歌的过渡,诗人将视野由村庄转向田野,景物的氛围也随之变化。
完善朗诵稿。
我的祖国,
可爱的中国,
我自豪你的坚强,
你创造了huī huáng 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伤痕累累的jǐ 背狂风吹不huǐ ,
孕育出东方lí míng 的血红。
我自豪你的坚强,
抵制内忧外患被qīn lüè 的岁月。
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___________
少年智则 ,
少年富则 ,
少年强则 。
今朝唯我少年郎!
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自律 自立 自强
4.借助拼音把汉字写正确,力求规范、美观。
5.为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伤痕累累 (léi lěi)
血红 (xuè xiě)
6.在“——”上填写合适的词句。
7.朗诵稿中“内忧外患”的中国让你想到了成语 、 等。
8.给朗诵稿的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9.朗诵稿完成了,为了更好的朗诵效果可以加上配乐。你会选用 的音乐风格。
A.抒情舒缓 B.节奏欢快 C.慷慨激昂 D.比较伤感
10.如果让你在这次朗诵会上诵读一首古诗词,你会选用 的(作者) (题目),因为 。
阅读《长相思》和《乡愁》,完成练习。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乡 愁(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1.《长相思》和《乡愁》都是有关思乡的作品,《长相思》的体裁是 ,词牌名是 。《乡愁》的体裁是 。
12.《长相思》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行军的 ,叠用两个“一更”,突出了气候 。这首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
13.下列对《长相思》和《乡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相思》中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长相思》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爱国之情。
C.《乡愁》一诗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形式美,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14.朗读这两首诗词应该用( )的语气。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对比阅读。
[甲]示儿 [乙]秋夜将晓①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三万里河②东入海,
但悲不见九州同。 五千仞岳③上摩天④
王师北定中原日, 遗民⑤泪尽胡尘⑥里,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忘王师⑦又一年。
〖注释〗①将晓:天将要亮。②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③五千仞(rèn)岳: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④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⑥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15.甲诗和乙诗都是表达 的诗篇。
16.甲诗是陆游在 (什么时候)写给 (谁的),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 ”;诗人的遗愿是“ , 。”
17.乙诗前两句描绘了 ,这首诗中表达对统治者批评的诗句是“ , 。”
18.下列对甲诗乙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悲”字表现出诗人去世前悲凉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
B.甲诗的“元知万事空”表现了诗人生无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为下文的“但悲”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不怕死,只是为没有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C.乙诗的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乙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
19.结合注释品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出郊
[明]杨慎
高田①如楼梯,平田②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③秧针④绿。
【注释】①[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又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③[点破]打破。④[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
(1)诗中没有描写到的景物是    
A.梯田
B.白鹭
C.秧苗
D.楼梯
(2)整首诗描绘的是    
A.春日郊外图
B.秋日丰收图
C.白臂戏水图
D.农民插秧图
(3)读第二行诗句,想象画面,眼前展现的景象可概括为    
A.万绿丛中一点红
B.万绿丛中一点白
C.万朵红花一点白
D.浓绿万枝红一点
20.对比阅读古诗,完整练习。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 。
(2)《观书有感(其一)》中,借水的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的句子是 , 。
(3)《观书有感(其二)》中,揭示了基本功到家了,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的道理的句子是 , 。
(4)对《观书有感》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观书有感(其一)》是借景喻理的名诗,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
B.《观书有感(其二)》是说创作艺术基本功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C.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作者“观书”的感受,借景揭示深刻的哲理。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2.诗的末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冬夜读书示①子聿②
[宋]陆游
古人学问③无遗④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①示:训示、指示。②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③学问:指读书学习,此处是学习的意思。④遗:保留,存留。
2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终: 绝知:
2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25.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下列(  )项句子的意思相近。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你跟妙妙找到了以下两首古诗词,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课文同手法:动、静态描写)(一)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①,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②两三松。
(二)定西番
[唐]牛峤(qiáo)
紫塞③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④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⑤数声呜咽,雪漫漫。
【注释】①青霭:青色的云气。②倚:靠。③紫塞:长城,亦泛指北方边塞。④戍楼:边塞驻军的营房。⑤画角:古乐器名,军中多用以报昏晓,振士气。
26.通过读诗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可知此诗所写之景的地点是 。
27.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B.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C.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 D.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28.观察下面的图片,作为( )句诗的配图更合适。
A.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B.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C.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29.写出下面诗词句所描绘的画面。
①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②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30.《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第三、四句既有景语又有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 ”暗示道院无人。从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道院的一片净土,展现出主人的淡泊与高洁,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在 境况下 的心情。
31.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说明《定西番》这首词中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
夏日杂题①
[宋]陆游
憔悴衡门②一秃翁③,回头无事不成空。
可怜万里平戎④志,尽付萧萧暮雨中。
【注释】①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在抗金战场上捷报频传之时,赵构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的合约,岳飞含冤而死。②衡门:指简陋的房屋。③秃翁:指诗人自己。④戎:指北方入侵的敌人。
32.结合《夏日杂题》全诗,说说首句“憔悴衡门一秃翁”的作用。
33.下列对《夏日杂题》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A.由诗中的“憔悴”“暮雨”等词可知朗读本诗时应使用低沉忧郁的语调。
B.诗中“可怜”一词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都指的是“值得怜悯”。
C.诗中“回头无事不成空”与《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回首往事时无法实现心中理想的万般无奈和不甘。
第四篇:名家阅读(欧·亨利)
二十年后
——欧·亨利
1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嗖嗖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十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2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3“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二十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二十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4“那餐馆五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5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光亮,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6“二十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去西部发财。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 二十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不论我们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7“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警察说,“你们分手后,你就没收到过他的信吗?”
8“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
9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10“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门前分手的。”
11“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12“当然啦! 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 这些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13又是一阵冷嗖嗖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14“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若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15“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16“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17“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18“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19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二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还能一块儿在这里共进晚餐,那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20“喔,我已经设法获得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21“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22“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23“一般吧。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的。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地叙叙往事。”
24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25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26“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27“然而,二十年的时间有时候却可以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警方猜到你会来这里,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28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
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芝加哥警方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ay05:解锁古诗文阅读的画面描写题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双周自学课
第一篇:知识导航
第二篇:知识小酌
常考题型:
1、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诗歌中的某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某一句”描绘的画
面。
答题方法:
1、抓意象,看看诗句中写了哪些景物。
2、抓修饰语,看看这些修饰语是如何刻画了这些景物。
3、描绘画面。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为了增添语言的优美性、生动性,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答题的格式:
这首/句诗/词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模板 种··……的氛围(意境),表达了诗/词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地方:
画面描写是描绘,而不是解释,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举个栗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描写。
答:在大漠的辽阔苍茫中,孤烟直上,仿若寂寥的灵魂升腾向无垠的天空。这片沙漠无边际的广袤,沉静中带有一份深邃的孤独。与此同时,远处一条长河蜿蜒而过,夕阳西下时,天际的边缘变得温暖而橙黄,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一条流动的黄金带。
第三篇:小题速刷
阅读与理解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①苍苍虫切切②,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①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②切切;虫叫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村南村北行人绝( ) (2)独出门前望野田( )
2.用自己的话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展现的画面。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寓情于景,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变化。
B.诗歌首句通过描绘苍苍苍霜草和切切虫鸣,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富有生机的秋夜图景。
C.“村南村北行人绝”一句描绘了村庄空寂无声的景象,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
D.“独出门前望野田”是诗歌的过渡,诗人将视野由村庄转向田野,景物的氛围也随之变化。
完善朗诵稿。
我的祖国,
可爱的中国,
我自豪你的坚强,
你创造了huī huáng 的历史,
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伤痕累累的jǐ 背狂风吹不huǐ ,
孕育出东方lí míng 的血红。
我自豪你的坚强,
抵制内忧外患被qīn lüè 的岁月。
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___________
少年智则 ,
少年富则 ,
少年强则 。
今朝唯我少年郎!
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自律 自立 自强
4.借助拼音把汉字写正确,力求规范、美观。
5.为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伤痕累累 (léi lěi)
血红 (xuè xiě)
6.在“——”上填写合适的词句。
7.朗诵稿中“内忧外患”的中国让你想到了成语 、 等。
8.给朗诵稿的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9.朗诵稿完成了,为了更好的朗诵效果可以加上配乐。你会选用 的音乐风格。
A.抒情舒缓 B.节奏欢快 C.慷慨激昂 D.比较伤感
10.如果让你在这次朗诵会上诵读一首古诗词,你会选用 的(作者) (题目),因为 。
阅读《长相思》和《乡愁》,完成练习。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乡 愁(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1.《长相思》和《乡愁》都是有关思乡的作品,《长相思》的体裁是 ,词牌名是 。《乡愁》的体裁是 。
12.《长相思》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行军的 ,叠用两个“一更”,突出了气候 。这首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
13.下列对《长相思》和《乡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相思》中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长相思》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爱国之情。
C.《乡愁》一诗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形式美,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14.朗读这两首诗词应该用( )的语气。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对比阅读。
[甲]示儿 [乙]秋夜将晓①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三万里河②东入海,
但悲不见九州同。 五千仞岳③上摩天④
王师北定中原日, 遗民⑤泪尽胡尘⑥里,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忘王师⑦又一年。
〖注释〗①将晓:天将要亮。②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③五千仞(rèn)岳: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④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⑥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15.甲诗和乙诗都是表达 的诗篇。
16.甲诗是陆游在 (什么时候)写给 (谁的),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 ”;诗人的遗愿是“ , 。”
17.乙诗前两句描绘了 ,这首诗中表达对统治者批评的诗句是“ , 。”
18.下列对甲诗乙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悲”字表现出诗人去世前悲凉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
B.甲诗的“元知万事空”表现了诗人生无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为下文的“但悲”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不怕死,只是为没有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C.乙诗的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乙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
19.结合注释品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出郊
[明]杨慎
高田①如楼梯,平田②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③秧针④绿。
【注释】①[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又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③[点破]打破。④[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
(1)诗中没有描写到的景物是    
A.梯田
B.白鹭
C.秧苗
D.楼梯
(2)整首诗描绘的是    
A.春日郊外图
B.秋日丰收图
C.白臂戏水图
D.农民插秧图
(3)读第二行诗句,想象画面,眼前展现的景象可概括为    
A.万绿丛中一点红
B.万绿丛中一点白
C.万朵红花一点白
D.浓绿万枝红一点
20.对比阅读古诗,完整练习。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 。
(2)《观书有感(其一)》中,借水的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的句子是 , 。
(3)《观书有感(其二)》中,揭示了基本功到家了,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的道理的句子是 , 。
(4)对《观书有感》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观书有感(其一)》是借景喻理的名诗,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
B.《观书有感(其二)》是说创作艺术基本功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C.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作者“观书”的感受,借景揭示深刻的哲理。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2.诗的末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冬夜读书示①子聿②
[宋]陆游
古人学问③无遗④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①示:训示、指示。②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③学问:指读书学习,此处是学习的意思。④遗:保留,存留。
23.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终: 绝知:
2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25.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下列(  )项句子的意思相近。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你跟妙妙找到了以下两首古诗词,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课文同手法:动、静态描写)(一)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①,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②两三松。
(二)定西番
[唐]牛峤(qiáo)
紫塞③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④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⑤数声呜咽,雪漫漫。
【注释】①青霭:青色的云气。②倚:靠。③紫塞:长城,亦泛指北方边塞。④戍楼:边塞驻军的营房。⑤画角:古乐器名,军中多用以报昏晓,振士气。
26.通过读诗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可知此诗所写之景的地点是 。
27.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B.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C.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 D.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28.观察下面的图片,作为( )句诗的配图更合适。
A.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B.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C.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29.写出下面诗词句所描绘的画面。
①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②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30.《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第三、四句既有景语又有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 ”暗示道院无人。从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道院的一片净土,展现出主人的淡泊与高洁,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在 境况下 的心情。
31.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说明《定西番》这首词中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
夏日杂题①
[宋]陆游
憔悴衡门②一秃翁③,回头无事不成空。
可怜万里平戎④志,尽付萧萧暮雨中。
【注释】①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在抗金战场上捷报频传之时,赵构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的合约,岳飞含冤而死。②衡门:指简陋的房屋。③秃翁:指诗人自己。④戎:指北方入侵的敌人。
32.结合《夏日杂题》全诗,说说首句“憔悴衡门一秃翁”的作用。
33.下列对《夏日杂题》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A.由诗中的“憔悴”“暮雨”等词可知朗读本诗时应使用低沉忧郁的语调。
B.诗中“可怜”一词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都指的是“值得怜悯”。
C.诗中“回头无事不成空”与《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回首往事时无法实现心中理想的万般无奈和不甘。
参考答案:
1. 绝迹 独自 2.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洁白如莹。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释义。
(1)“村南村北行人绝”的释义是村子周围静寂一片,杳无人迹。绝:绝迹。
(2)“独出门前望野田”的释义是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独:独自。
2.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
“月明荞麦花如雪”的释义是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结合该句释义,用自己的话对该句所展示的画面进行描述即可。
例:白色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雪。
3.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和分析。
B.“霜草苍苍虫切切”的释义是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首句起笔连用两叠词,“苍苍”二字,见出秋色的浓重苍茫;“切切”二字,宣染了秋夜凄清寂静,并不是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富有生机的秋夜图景。
故选B。
4.辉煌 脊 毁 黎明 侵略 5. lěi xuè 6.而全在我少年 国智 国富 国强 7. 危在旦夕 危机四伏 8., , ! 9.C 10. 王昌龄 《出塞》 若我生活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时期,我想做一个像李广那样的良将,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土地。
【解析】4.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拼写能力。
首先仔细拼读音节,读准字音;然后想清楚对应的词语是什么,准确书写出来,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字体要端正,结构、笔画要规范。书写时注意“脊、黎”的正确写法。
5.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累:[lèi]疲乏,过劳。[lěi]连续,重叠,堆积。[léi]连续成串。
伤痕累累(lěi):指全身是伤。
血:[xu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xiě]义同“血”。
血红(xuè):鲜红。
6.本题考查名篇名作的识记。
书写时注意“智、富”的正确写法。
7.本题考查词语积累。
朗诵稿中“内忧外患”的意思是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多事之秋、内外交困、兵荒马乱。
8.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读句子“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律 自立 自强 ”可知,最后一句感情强烈,中间分别用逗号分隔,最后用感叹号。即:自律,自立,自强!
9.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通读全文可知,本篇朗诵稿主要描写的是祖国辉煌的历史,经历的苦难,对祖国的赞美和祝福。所以配乐要选用慷慨激昂的音乐风格。故选C。
10.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诗词积累。
本篇朗诵稿主要描写的是祖国辉煌的历史,经历的苦难,对祖国的赞美和祝福。结合本篇朗诵稿的内容可知,选择一篇和战争相关的诗词即可。如:选用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正是因为有豪放旷达,视死如归,卫国保家的战士们,才能抵抗外敌入侵,我们才能生活在和平的时代。
11. 词 长相思 现代诗 12. 艰辛 恶劣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3.B 14.C
【解析】11.本题考查作品体裁。
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平时的学习积累作答。结合学习过的课文与知识积累可知,《长相思》和《乡愁》都是有关思乡的作品,《长相思》的体裁是词,词牌名是长相思。《乡愁》的体裁是现代诗。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长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意思是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叠用两个“一程”描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突出了行军的艰辛。“风一更,雪一更”体现了塞外狂风骤雪的荒寒景象,叠用两个“一更”,突出了气候的恶劣。这首词描写了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最能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辨析作答。
A.根据《长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意思可知,这是诗人与将士们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由此可知本题理解正确。
B.《长相思》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由此可知本题理解错误,并没有体现出词人浓郁的爱国之情。
C.《乡愁》这首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还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形式美,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由此可知本题理解正确。
故选B。
14.本题考查了朗读。
通过朗读这两首诗词可知,这两首诗词都是与思乡有关,都抒发着作者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故在朗读时要用缓慢、忧伤的语气。
故选C。
15.爱国情怀 16. 临终前 儿子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7. 祖国壮丽的山河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忘王师又一年 18.B
【解析】15.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示儿》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故甲乙两诗均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篇。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此时陆游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故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是诗人临终前的遗憾,“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诗人的遗愿。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意思: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这两句诗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遗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切、强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甲诗中的“悲”字表达了作者自己未能亲眼见证祖国统一的遗憾,并不是诗人对死亡的恐惧。
B.“元知万事空”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奇伟壮丽的山河。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遗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切、强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南宋朝廷的不满。这是诗人在表达对南宋朝廷不满与失望,不是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故选B。
19.(1)D
(2)A
(3)B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诗句描写的画面:山坡上一级一级的畦田像楼梯,平原上整整齐齐的畦田像棋盘。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因此,诗中没有描写到的景物是楼梯。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结合诗句“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的意思是:山坡上一级一级的畦田像楼梯,平原上整整齐齐的畦田像棋盘。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打破了这一片初生秧苗的绿色。这是描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概括为春日郊外图。
故选A。
(3)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的意思是: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打破了这一片初生秧苗的绿色。翠绿的水稻,被白鹭点缀成一点白,眼前展现的景象可概括为万绿丛中一点白。
故选B。
20.(1)知识不断更新和发展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4)C
【详解】(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2)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和理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书写时注意“渠”“得”“源”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和理解。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是: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诗人借助形象喻理,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说明做学问要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书写时注意“费”“推”“移”“流”的正确写法。
(4)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C.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作者“观书”的感受,《观书有感(其一)》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观书有感(其二)》借事说理。该选项叙述错误。
故选C。
21.描绘了春天开放的繁茂百花都已凋谢化作尘土,在布谷鸟啼叫声中夏天已悄然而至的画面。 22.对南宋不收复失地,却向金人屈膝求和行为的讽刺和愤怒。
【解析】21.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
解答时,首先要能够准确的翻译出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意境和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具体的描会。紫嫣红的花儿纷纷落下,已化作了尘埃,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夏天已悄悄的到来。这两句作者用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夏天悄然而至的情录。据此作答即可。如:诗句描绘了山间绿树成荫,稠密枝叶间看不到鸟儿的身影;桑麻地一块连着一块,水稻也是在不分昼夜的长高。
22.本题考查古诗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夏景很传神,也很清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初夏美景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桑麻行不尽,意指繁华,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也就是太平盛世的人。这可能是有初夏欣欣向荣的景色而引发的感想,体现了作者对盛世太平活的一种向往之情,再者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是,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什途上不浙受到当权派的排反打击,晚年长期势居农村,也中一种不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据此作答即可。如:诗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衰落的失望和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
23. 到底,毕竟 深入、透彻地认识 24.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青少年时肯下功夫,到老年才能有所成就。 25.A
【解析】23.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结合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意思: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终:毕竟。
结合诗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绝知:深入、透彻地认识。
2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翻译。
结合注释中“学问:指读书学习,此处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重点词“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故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25.本题考查对诗句和名言的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意思: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D.“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意思: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结合句义可知,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相近的一项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故选A。
26.戴天山 27.D 28.B 29.①诗人问了许多人,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来回靠着几棵古松,排解自身的愁思。②思乡的时候仰望苍天,苍天像思愁浩渺无边,刁斗的残声里残星稀落。 30. 不闻钟 造访不遇 怅然若失 31.“金甲冷,戍楼寒”体现了边塞苦寒,词中主人公因戍边生活艰苦而梦回京都;“长安”借代朝廷,体现了他希望皇恩浩荡,不要冷落了生活清苦的戍边将士的愿望,因此,主人公因思念故乡而“梦长安”。
【解析】26.本题考查题目理解。
根据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可知,题目的意思是拜访戴天山的道士,但是没有遇到。所以“访”后面跟着的就是写景之地:戴天山。
27.本题考查停顿划分。
根据意思划分停顿,“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的意思是:只听得戍楼之间间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所以正确划分是: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故选D。
28.本题考查古诗意思理解。
A.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意思是:野竹分开青雾直穿蓝天,飞瀑挂在碧绿山峰之上。
B.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意思是: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C.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意思:只听得戍楼之间间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
根据图片内容,图上画的是茂密的森林,树下有一只鹿,所以选B。
29.本题考查古诗意思理解。
①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意思: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②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意思:思乡的时候仰望苍天,苍天像思愁浩渺无边。
30.本题考查古诗意思理解及主旨情感。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第三、四句: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意思是: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所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诗的最后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意思是: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可以看出,诗人没有见到道士,所以是怅然若失的心情。
31.本题考查古诗意思理解及主旨情感。
结合诗句“紫塞③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④寒。梦长安。”意思:明月千里照着长城,将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楼上寒风凛冽,又把长安吹入梦中。紫塞:长城,亦泛指北方边塞。金甲:铁恺甲。戍楼:边塞驻军的营房。 
这首词描写边塞风物,表现征人的乡愁。词以“紫塞月明千里”开篇。“金甲冷,戍楼寒”展示了北国早寒,夜间披金甲,本已凄冷难耐。孤独中眺望远天,只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长安”借代朝廷,体现了他希望皇恩浩荡,不要冷落了生活清苦的戍边将士的愿望,因此,主人公因思念故乡而“梦长安”。
32.①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衰老、憔悴的形象;②为后面情感抒发做铺垫。 33.B
【解析】3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结合注释可知,诗句“憔悴衡门一秃翁”意思是:我只是一个住在简陋房屋里的面容憔悴的老人。这句诗既描述了诗人自身的状况,又通过“衡门”和“秃翁”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年老体衰、孤独无依的心境;整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通过使用“一秃翁”这个形象,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的状态,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悲凉氛围。
33.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
B.结合诗意可知,“可怜万里平戎志”是指可惜我空有杀敌报国的志向,“可怜”一词在诗中的含义是“可惜”。
故选B。
第四篇:名家阅读(欧·亨利)
二十年后
——欧·亨利
1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嗖嗖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十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2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3“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二十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二十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4“那餐馆五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5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光亮,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6“二十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去西部发财。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 二十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不论我们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7“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警察说,“你们分手后,你就没收到过他的信吗?”
8“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
9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10“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门前分手的。”
11“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12“当然啦! 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 这些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13又是一阵冷嗖嗖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14“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若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15“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16“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17“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18“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19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二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还能一块儿在这里共进晚餐,那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20“喔,我已经设法获得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21“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22“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23“一般吧。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的。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地叙叙往事。”
24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25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26“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27“然而,二十年的时间有时候却可以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警方猜到你会来这里,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28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
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芝加哥警方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