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你的童年时期,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呢?谁愿意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呢?
3.桂 花 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人。作家、散文家。1949年赴台,曾任台湾中国文华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了解作者
第一课时
自读感知
0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02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词语认读
箩筐 杭州 糕饼 尤其 沉浸 木兰花
懂得 捡起 缠着 使劲 香飘十里
hánɡ
jìn
jìn
chán
会写字
懂
dǒnɡ
兰
lán
箩
luó
婆
pó
糕
ɡāo
懂事
兰花
箩筐
外婆
糕点
饼
bǐnɡ
浸
jìn
缠
chán
茶
chá
捡
jiǎn
月饼
浸润
缠绕
茶叶
捡起
书写指导
糕
“糕”字要写得左窄右宽,“米”最后一笔改点,“羔”字四点的方向要正确。
辨
字
识
记
蛋糕 糟糕
羊羔 鹿羔
缠
“缠”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部“广”的撇要写伸展,“里”字的横要写匀称。
辨
字
识
记
纠缠 缠绕
厘米 毫厘
3
7
8
5
4
6
1
2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童年故乡的桂花和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
3
7
8
5
4
6
1
2
爱桂花
摇桂花
思桂花
课文回顾
第二课时
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和
父亲赏桂花
给乡亲们送桂花
摇桂花
泡桂花茶
做桂花糕饼
在杭州捡桂
花给母亲
课文解读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将桂花树与梅树进行对比,说明了什么?
桂花树开花时是什么样子?不开花时又是什么样子?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
树那样有姿态。
外表
朴素
不张扬
不开花时
开花时
只见到满树的叶子
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平淡无奇
欲扬先抑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浸”字将桂花的香气化无形为有形,传神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读起来生动传神。
①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②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
香飘十里。
文中还有哪些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读了刚才的句子,让人不禁沉醉在浓郁的桂花香里了。那么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香吗?
不,桂花带给作者的快乐很多,但作者觉得最快乐的是——
摇花乐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体会情感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并不是单纯地从香味来区别杭州和家乡的桂花。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饱含着亲情,代表着故乡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母亲才会这样说。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它们已经成为作者幸福童年里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它们寄托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小练笔
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
如果让你借助一种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你会借助什么事物呢?写一写。
是故乡的 。
课后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阅读琦君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