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埃及进行改革,那些能够教授希腊语文的教师、希腊传统竞技体育教练、狄奥尼索斯(希腊诸神之一)节日演员等享有一定特权,其中有能者包括埃及人、犹太人等甚至跃升为国家重臣。这表明改革
A.丰富了民众文化生活 B.消除了帝国民族隔阂
C.拓展了人才选拔途径 D.推动了“希腊化”进程
2.元朝时期,蒙古西征途中许多阿拉伯医生与汉族医生同时以医药侍奉于蒙古统治者,推动中、阿的医药交流。形成于当时的《唐苏克拉玛》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医西译本。这反映了
A.东学西传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B.人口迁徙影响了区域文化的形成
C.征伐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传播 D.医学交流加速了欧亚的民族交融
3.马克思在评价近代某一战争时说,“之所以想尽办法要清除封建主义,其最终目的就是为法国的资产阶级开辟一块新的适合它快速发展的土壤,只有恰当的环境它才能够不断发展。”这一近代战争
A.使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 B.标志着独立主权国家正式形成
C.强化了个人对君主的忠诚 D.确立了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民族主义蔓延到更广阔的世界,使各民族自己开创命运的自由主义精神在时代上被定格为最普遍的价值,且是不可倒退的。该学者意在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传播
C.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D.改变了各洲的力量对比
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
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 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
6.自15世纪起,英国各城市的教师开始被列入自由民的名册,与教士的身份逐渐分离。与此同时,由城市当局或行会组织负责开办和管理的城市学校也逐渐兴起,且这些学校多注重读写算的教学,以及一些职业和技术的培训。这一现象
A.引领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方向 B.源于宗教神权统治的日益衰落
C.表明科学知识逐渐得到重视 D.有利于推动教育的世俗化发展
7.2024年2月 2日至4月14 日,辽宁省博物馆为观众奉上《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用精美的龙文物来阐释龙文化的内涵。也希望通过此展览能激发观众作为“龙的传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播龙文化,传承龙精神。这说明博物馆
A.全方位向公众普及自然领域知识 B.是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C.承载着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功能 D.成为进行国民教育最有效的场所
8.1954年,美国、苏联、英国等50个国家在荷兰海牙签署《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承诺尊重缔约各方领土内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艺术品或历史上有价值的纪念物等文化财产,不对其实施任何报复行为。这一公约
A.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B.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C.目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发展了国际的司法制度
9.从考古学上看,中原仰韶文化晚期的城市文明有下表所示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形成的必要前提是
一 人口大量集中于中心聚落,出现了早期的城市和城乡一体的新型区域聚落布局
二 在中心聚落中开始出现了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
三 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A.工商业得到独立的发展 B.集市在中原大量兴起
C.农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 D.小农经济的高度发达
10.商朝时期,王室控制的各个方国和部族大部分是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征服而来。西周建立之后,周王室控制的诸侯国则主要是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分封而来。相对于商朝的地方管理,分封制可谓是一种基于长远的战略规划。由此可见,西周分封制
A.取消了诸侯的独立地位 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缓和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有利于政治形势和秩序的稳定
11.西周初期将都城之地(陕州河、洛地区)称“中国”,都城以北称“北国”,都城以南的广大封国称“南国”,江淮中下游称“淮夷”。东周以后,“中国”逐渐涵盖了以上区域,转而以江淮作为南北分界。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王室加强诸侯管控 B.华夏认同进一步增强
C.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D.区域文化差异在消失
12.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子主张“节俭”。这说明他们都主张
A.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 B.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
C.推崇节俭和反对奢侈 D.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13.柳宗元对秦朝的某一制度给予高度评价:“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一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郡国并行制
14.秦朝沿袭商鞅时代的奖励军功制:杀敌一人者赐爵一级,可以任五十石之官;杀敌二人者赐爵二级,可以任百石之官,由此出现大批军吏担任地方官员的现象。据此推测,这一现象
A.为阶级矛盾激化埋下隐患 B.标志秦代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秦统一天下的步伐 D.加速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
15.西汉开国者虽多出自布衣,但以“诛暴秦”的名义推翻了前政府,也能取得正统地位。 同时,司法上凡不涉及谋反和叛国问题,就逐步废止了“族诛”、“连坐”和“五刑”(五种肉刑),取而代之的是“男城旦”、“女为春”、“司寇(安保)”、“伐薪”等劳动改造。这体现了西汉初年治国理政的特征是
A.省刑罚,重教化 B.倡民本,力休养
C.崇孝廉,好文治 D.大一统,申君权
16.汉武帝采用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决定把冶铁、煮盐等私营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在全国产盐铁的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并任命当地的大盐铁商为盐官或铁官,管理煮盐、制造和买卖盐铁等事务。汉武帝的这一措施
A.促进了冶铁技术的普及 B.导致政府财政出现危机
C.解决了王国叛乱的问题 D.顺应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殖民者和移民不断从欧洲吸收文化营养,将欧洲文化移植到拉丁美洲。 而土著在竭力维护、承继拉丁美洲古代文化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欧洲文化的熏陶。拉丁美洲古代文化和欧洲文化的融合,再加上非洲和亚洲文化的滋润,孕育、产生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拉丁美洲新型文化。
——摘编自(美)赫顿·韦伯斯特《拉丁美洲史》
材料二 参加反法同盟的欧洲各国君主们担心法国革命引起本国革命,因此设法扑灭法国革命以期恢复旧有的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秩序。拿破仑政权则通过战争革命的方式来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并巩固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拿破仑将一部分南部斯拉夫人集结在一起,希望他们恢复政治独立。同时,他还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废除允许各省自主特权的封建制度,代之以行政集权,创造了发展政治民族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可以算是几个现代民族的缔造者之一。
----摘编自许丹《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的殖民活动对拉丁美洲文化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与文化关系的认识。(10分)
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他在坚持统治者拥有统治权力的同时,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他和柏拉图一样,要国王做贤者,认为如果他们具有一个绅士的五条美德----诚实、正直、忠诚、恩惠和仁爱,他们就能成为贤者……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孔子的学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19.(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在数百年时间里进行过多次移民活动,秦惠王十三年,秦攻占巴蜀地区,“移民万家实之”,这是秦朝首次大规模向南进行领土扩张。秦始皇三十三年,移民五十万迁往“桂林、象郡、南海”,三十五年“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三十六年“徙北河榆中三万家”。 这些移民活动皆是强制性的迁移,都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秦朝的移民政策与其国家实力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关系,军事征服、移民占领、军事再征服、移民再占领,秦朝通过这种模式一步步扩张领土,进而取得了相对于其他六国的一国独大优势。
----摘编自张昭、刘娜《秦朝政治性移民的再分类、比较优势及其后世影响》
材料二 在古代边疆的开发与治理中,移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匈奴时常侵扰西北边郡,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募民实边,通过优厚条件吸引民众充实西北边疆。到公元前127年,“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西北边地设张掖、酒泉郡,置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军屯戍边由此成为安置移民的一种主要方式。此外政府还通过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降卒于边郡等向西北边疆移民。这些政策既开发了边疆又保卫了边疆。
——摘编自翟麦玲《两汉西北边疆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移民的特点及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推行边疆移民政策的措施及意义。(10分)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B B D C A C D B B B A B D
17.(1)破坏了传统拉丁美洲文化的发展;欧洲文化被移植到拉丁美洲,并在殖民地得到发展;
拉丁美洲文化在得以保存的同时,也出现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新型文
化,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特征;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
化认同。(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作用:传播了民主、自由等启蒙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欧洲国家民族
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建立,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6分)
认识:战争会对文化造成严重破坏;战争客观上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战争也会带来
文化的重构与创新。(4分,言之有理即可)
18.示例:看法:孔子的学说兼具进步性与保守性。(2 分)
阐述:孔子出生于春秋晚期,当时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面对乱世,他提出“仁”与“礼”
的学说,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
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这对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教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当时
的时代背景下,仅仅依靠仁义和道德是无法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孔子推崇“仁”与“礼”,
但又竭力维护固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希望恢复西周的社会制度,因此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难
以贯彻。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至汉代,孔子的学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
正统思想,他的“大一统”观念得到了发扬,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但与此
同时,他的等级观念又为维护专制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提供了思想基础。综上所述,孔子的
学说中如“仁”“礼”和“大一统”思想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他的思想中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这并不能否定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的历史地
位。(14 分)
(注: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特点:强制性移民;移民为政治服务;移民范围广泛,规模大。(4 分,答出两点即
可)
影响:拓展了秦国的疆域;增强了秦国的国家实力;为后世移民提供了范例;缺乏对民众主
观意愿和自身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不利于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及国家政治凝聚力的建构。
(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措施:募民徙边;军屯戍边;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徙降卒;设置边郡治理。(4 分,
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稳定了西北边疆秩序;推动了西北边疆开发;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加强了西北边疆
与内地的联系;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利条件。(6 分,答出三点即可)
{#{QQABDYAAogiAAIAAAQhCEQWYCEIQkBCACQgGAFAAoAAAg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