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自主预习语言实践性作业优选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自主预习语言实践性作业优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2 20: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自主预习语言实践性作业优选
【教学目标】
1.会认“矣、耻”等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2.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孔子学琴的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超级小孩子”之《孔子学琴的故事》。
2.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词“勤奋”“专注”“会学”。
3.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吗?给大家讲一讲故事的题目就可以。
4.同学们,古人喜欢读书,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记录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5.同学们,本课总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选自《论语》,第二部分是朱熹谈读书。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部分《论语》六则。
6.同学们,我们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孔子以及《论语》有哪些了解?
7.请同学们记好笔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8.请同学们再记下这些知识来:《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二、熟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
教师引导正音:同学们,这篇课文中几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格外注意。“知、识、诲”
3.教师讲解。先看第一句话中的 “知”,是一个通假字,同“智”,意思是“智慧”。所以在这里读四声“zhì”,这是通假字的读音规则。第三句话中的“识”中的“知”怎么读?请大家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猜猜这个字的正确读音。“识”在这里读作“zhì”,表示的意思是“记住”。
4.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1)教师引导: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2)学生自由练读。
教师引导:我们重点来看这几个难读的句子,老师已经标出了停顿符号,请你按照停顿再读这几个句子,争取读准确,等会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指名读。
(5)全班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教师评议并小结: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不仅能读出古文的韵味,还能增加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三、熟读成诵,深入感知。
1.交流讨论,理解意思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字词勾画出来,集体讨论交流。
2.给4分钟,背诵旁边重点字的注释。
3.自主翻译,感知内容大意。
(1)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智慧)的。
(2)理解第二句话:勤勉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理解第三句话: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4)理解第四句话: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5)理解第五句话::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6)理解第六句话: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7)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准确了理解了重点字词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也初步感知了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接下来请同学们背诵《论语》六则。
四、背诵思考,收获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背诵《论语》六则,可以提醒两处。
2.再次诵读《论语》六则,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请动笔写下来。
3.小组内互相交流彼此的收获。
五、背诵积累,语言实践
1、背诵《论语》六则。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一次“穿越”,去见见孔子他老人家吧。(不少于100字)
附录学生的自主预习语言实践优秀作业:

名言的启发
今天我在我的课本中学到了一句名言,那就是第25课中的一句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
这句名言就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如果每天不吃不喝的去想一道极难无比的难题,是绝对没有用处的,反而会本末倒置,还不如认认真真的学习。
这句名言深深的提醒了我,在以前我一直酷爱阅读,每天把语、数、英三科作业潦潦草草的写完,就抱着喜爱的小说,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阅读是个好事。但是在一次小测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吓得我目瞪口呆,魂飞魄散,心里无比的痛苦。
自从我学了这句名言后,我就按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仔细的完成,我相信我的成绩会稳步上升。
我真的很喜欢这句名言,是他给我启发!给我力量,给我努力方向,非常感谢名言!!

《古人谈读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在《古人谈读书》这一课中,我喜欢里面的很多句子,不过让我最为喜欢的句子就是里面的第一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的。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要这么做。因为你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么你就是在坑害了自己。
我来举上两个例子吧!如果你在学习上,这么做老师或同学给你讲解问题,如果你不懂装懂的话,那你就会落下一点知识,而这点儿知识你就会不懂,你将就会这样将错就错下去,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损失,这样你就会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了。所以我们应该勇敢大声的说:“我不是太会,可不可以再给我讲一遍。” 这样的话,老师或同学也会很愿意的去给你讲解,而且你还也会弄得更懂,更了解。
第二个例子是在工作上。如果你的上司很信任的交给了你一个事情让你去办的时候,而那个时候的你却并不了解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做,可是在上司问你会不会的时候,可不可以做的时候,而你却说的是自己可以做,上司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你做了,可其实你并不知道怎么做。
那么你就完了,你都不会做,让这份工作做的不好,失去了上司对你的信任。最严重的是上司有可能会炒你鱿鱼,到时候的你肯定会后悔莫及。为什么我那一次没有拒绝呢?这样的话,他也不会再赶我走了。
所以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这算是欺骗,撒谎。这会让上司对你越来越不信任,迟早也会开除你的。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对别人有利,对自己更有利,不要等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再去想着后悔。因为你在后悔,时光也不会倒流回去。你只要做好眼前事,不要自己在未来吃亏。
诚实是做人的资本,不要不懂装懂,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古人谈读书》的经典名句
《古人谈读书》一文里,有许多经典名句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等。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经典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很多同学都会读。这句话是聪敏而又好学,是不会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的意思。这个意思翻译出来,大家知道为什么我喜欢这句话了吧?
我在学校里是优等生,但有不会的字,不会的英文单词,还是会向张思语,孙浩博等人询问的。当我学会了之后,还十分地感激他们呢!“三有行,必有我师焉”,请教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美德!
很多同学,有比我跑的快、有比我跳绳好的,有比我跳得高的,我都是会虚心向他们请教方法。

《古人谈读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我在《古人谈读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是呀,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正如我在三年级学的一篇课文《不懂就要问》,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小学三年级的期末考试前,我有一个字不会读,但不敢问老师,期末考试的时候,真就考到了那个字,我答错了,由此考了语文史上最低分。
这个教训我会永远记住的。
不懂就问
学了《古人谈读书》,我最喜欢第一则里的一句话:敏尔好学,不耻下问。
“敏尔好学,不耻下问”是指聪明又好学的人,不以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或者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别人有的地方的确不如自己,但如果自己不会的,别人却有可能会。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不懂就要问,更不要瞧不起别人。
读书要讲究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读书要勤奋刻苦,正如“敏而好学”,读书要注意方法,比如要广泛的向他人学习,“不耻下问”。
因此,可以得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哪一个字都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敏尔好学”, 如果一个人不好好读书,不好学,他就自然也不会不懂就问,这必然是不对的。少“不耻下问”是更不行的,一个好学的人,如果向别人请教以“下问”为耻,非然也,所以,“敏而好学”与“不耻下问”必可同世而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只有好学,不懂就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人谈读书
自从我们这一个星期学了古人读书后,我感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奋好学,其中有两篇小古文,有朱熹清朝的。
我觉得人与这篇写得最好的地方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这句话意思是说:“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二篇是:“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既不专一,决不能记,记亦,不久也,”这句话是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也不会看仔细,就只能随随便便的读一下,绝对记不住,如果你记住了,那么也不长久。
单单读书大声读不行,还要一心读书。
而不是,读着书,想着玩,这样的朗读,丝毫没有好处。所以,有些人,读了几十遍他也背不下来这一篇课文或古诗。
有些人只是单纯的读了几遍就可以背的滚瓜烂熟,这是为什么,因为用心啊!
我从今开始要用心,大声的朗读诵读。

《 古人谈读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学完了古人谈读书这一课。我深受启发,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读书时,心思不在书本上,眼睛呢,自然不会仔细看,然而,心和眼都不能集中精力时,只是随意念念,就肯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不忘。
宋代的朱熹说的这句话字字在理,现在的生活,读书时,也是要这样,心到,眼到,口到。因为你读书时,不集中精力,把心思不放在书本上,而是去想一想别的,那么眼就跟着不认真,那自然读书就没有用处了,因为你记不住,并且也看不进去。
但当你眼和心都没有集中精力时,只是随随意意的念你们的内容啊,情节啊,那里面的事肯定一个也记不住,即使再读两遍,三遍,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过段时间也肯定会忘掉。所以说,不管是读书还是诵读,都要心到,眼到,口到,这样读的书才有意义。
当我们的心眼口都集中精力了,正儿八经的读诵,仔仔细细,即使读上一遍,永久也不会忘掉。
这句话让我非常受启发,我也深深的记在了脑子里,读书就要用心,理解的意思,读的每一本书才更有意义。
这就是我古人谈读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以上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给后人留下的学习要求,是孔子学习时的一种心情。
这八个字的意思是:学习时总感觉得好像赶不上别人,还担心学习到的知识会丢失。
试想一下,连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都会这么去想,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去想?因此,我们可以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八个字牢记于心,可以在学习时想这八个字。
志当存高远。

《古人谈读书》的感想
在《古人谈读书》中,我最喜欢两句话都出现在《论语》里,分别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首先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很有启发,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作假,要实事求,你不知道也不会有人骂你。
记得有一次在北京那边上幼儿园,我有道题不会,于是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完以后问我听懂了吗 ?我怕被老师骂,说自己听懂了,其实我只懂了一半儿!还有一次上数学课,我当时走了神,老师问我们听懂了吗?我们也无意中的点头,同桌却成了“逆行者”,自己没听懂,我侥幸地听了一遍,我通过这句话,再也不懂装懂了!
接着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 聪明的人不以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通过这句话,让我懂得要虚心的向别人请教,这样知识才会越来越多,学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