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进步性;
2.了解不同时期宰相制度的演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即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3.了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认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督抚制对中央集权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感悟家国情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1.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
材料: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政权性质:
权力传承:
社会形态:
公天下→私天下
传贤→传子
原始公有制→奴隶制私有制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1)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外服
内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直接统治与间接控制相结合,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
(2)职官制度: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1.内外服制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
2.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3.充满神权色彩。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3.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
(1)分封制(权利的分配)
目的
对象
诸侯权利
诸侯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缴纳赋税
分封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封地世袭统治权(设官员;收赋税;建武装;再分封)
特点:
①分封对象多元,同姓是主体;
②等级森严,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③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④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3.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
(2)宗法制(权利的继承)
原则
内容
特点
血缘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
1.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政治关系和血缘纽带联系在一起,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家国一体,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配合、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4.原始民主遗存
材料: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表现: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
(2)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3)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原始民主传统可以制约君主权力,最高集权尚未实现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
5.先秦政治制度特征
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1)等级森严;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材料:春秋战国之交,是新旧社会制度转变时期。一批有远见的政治家先后在各国推行改革。战国时期各国都采取了诸多措施强化王权,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有一套可以随时任免的官僚机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为郡、县,郡县长官的任免权直属于诸侯国君。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原因:
经济:
政治:
文化:
根因:
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奴隶制生产方式;
地主阶级逐步确立;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提高。
战国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秦朝的政治制度
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专制主义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材料一:履至尊而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天下之本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权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太尉
军事
丞相
中枢
御史大夫
监察
2.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皇权中心,家国一体
分工明确,牵制配合
秦朝的政治制度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中央集权
郡(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监御史掌监察
郡守
(最高长官)
郡丞
(行政、刑狱)
郡尉
(军事、治安)
县
县令
(最高长官)
县丞
(行政、刑狱)
县尉
(军事、治安)
乡
三老(教化)
游缴
(贼盗)
啬夫/有秩
(听讼、赋税)
少数民族(道)
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
地方行政机构
地方基层组织
特点:
1.地方分权,中央集权,制度创新,历代沿用;
2.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郡县制
秦朝的政治制度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书制度
《云梦睡虎地秦简》
1.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2.文书传送: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材料一: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材料三: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殹。也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文书制度的特点:
1.保证公文传达准确性;
2.保证公文传达及时性;
3.保证公文传达安全性。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行政中枢的演变
汉初: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武帝:内外朝制
材料:武帝独揽事权,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钱穆《国史大纲》
中枢权力由外朝丞相转移到内朝(皇帝亲信)手中,加强了皇权
东汉光武帝:尚书台为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削弱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正式确立;唐朝时期沿用
材料: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
特点:
评价: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2.三省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决策失误,职权分明,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3.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决策机构的分权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二府三司制
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宋史食货志》
专业领域的分权
相权被削弱,强化了皇权;
但权力分割过细,导致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一省两院制
材料: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特点:实行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设置一省制的原因:
1.元朝疆域辽阔,事务繁多;
2.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改三省为一省。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但造成宰相专权。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雍正设军机处
职责:起草诏令,处理政务
职权:有相权无相名,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
实质: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无决策权
地处内廷 跪受笔录
秉旨办事 加强皇权
皇权空前加强,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
相权
VS
总体趋势: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2.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追寻一种既有效率又无威胁的辅政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汉朝地方行政制度
汉初:
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
郡、县两级制
东汉:
州、郡、县三级制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王表》
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
诸侯势大,威胁中央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郡、县二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
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
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魏晋至唐宋时期
1.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2.隋朝
州、县二级制
3.唐朝
道、州、县三级制
唐后期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依照山川形势划分,最初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形成外重内轻局面,危及中央集权
4.宋朝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制
改道为路(监督),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形成内重外轻局面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元朝行省制
地方
行省·10个
路、府、州、县、宣慰司
中央
腹里(河北、山东、山西)
材料:元代行省权力较重,军国大事无所不辖。行省职能上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行省制下几乎没有大的反叛。——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特点:
1.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2.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
3.采取 “犬牙交错”划分方式。
意义:1.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明清: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明:废行省,设三司,分属中央
民政
(包括财政)
司法
军事
彼此独立
互相牵制
分属中央
巡抚、巡按
总揽一省之权
清: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偏民政、总督掌管一省军政大权
将军辖区
总督、巡抚—内地18省
办事大臣辖区
明清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演变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演变特点:
1.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2.最稳定的单位是县(下稳上动);
3.监察区转化为地方行政区;
4.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央
地方
VS
课堂小结
产生的原因:
1.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影响: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