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1 21:59:25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包包岭遗址位于十堰市郑家河村。该遗址出土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341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
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等。硬锤打击法是主要的剥片方法,兼有砸击法,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年代
距今至少30万年。据此可知,当时的包包岭
A以石器为主要农业工具
B.已步入新石器时代门槛
C.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
D.生产技术有了一定发展
2.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引发七国之乱。叛乱之大最初动摇了汉景帝削藩的决心,汉景帝为了挽回局
面杀掉了晁错,但是吴楚叛军仍然不肯撤军,最终由于梁城的坚守和名将周亚夫的出色指挥,中央军才在三
个月后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事件
A.影响了汉武帝推恩令的颁布
B.暴露了君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C.维持了汉朝政权的持续稳定
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严重隐患
3.据统计,从武德七年至显庆六年(624一661)的四十年间,进士及第的共二百九十人。其间贞观时期每年平
均录取九人:永徽、显庆年间(650一661)每年平均也只录取十四人,只及显庆时期每年入官总数的百分之
一,当时能从科举入仕者微乎其微。据此推断,当时
A.社会阶层流动趋于停滞
B.科举制的推行遭遇民众抵制
C.官员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D.选官制度仍受门第观念影响
4.开宝二年(969),宋太祖开始对房屋买卖征收契税,“秋九月,初收印契钱,令民典卖田宅,限两月输钱印
契”。自此,“始收民印契钱”,税率为2%。征收的初衷是“所以防奸伪、省狱讼,非私之也”。房屋契税的
征收
A.加重普通民众生活负担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C.有助于商业活动规范化
D.贯彻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5.朱元璋建国之初,“招徕番僧,本藉以化愚俗,弥边患,授国师、大国师”,授予西藏等地的佛教僧人以官职,
后世帝王亦展现出对佛教的热衷;至明成祖时,短短的数十年间,除五王以及两个法王之外,授西天佛子两
人,灌顶大国师九人,灌顶国师十八人,其他禅师、僧官不可尽数。这些举措
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
历史参考答案
1.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遗址存在几百件石器工具,为研究古人类生产技术提供了重要材料,故 D正确。
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 3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未出现农业和贫富分化,
A、B、C排除。
2.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景帝时期,地方封国已经具备与中央抗衡的实力,对中央政权的稳定产生了巨大
威胁,这成为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重要推动力,故 A正确。材料与君主制度的虚伪本质无关,排除 B。材
料涉及地方诸侯叛乱,故“持续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 C。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材料未涉及,排除 D。
3.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代通过科举考试入官的人数比重较低,据此推测此时政府选官依然是以血缘门第
等为主要依据,故 D正确。“趋于停滞”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 A。民众抵制科举制的说法得不到史实证
明,排除 B。依据材料无法判断官员的文化素养,排除 C。
4.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代政府对房屋买卖征收契税,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控,推动其向规范化和
法制化方向发展,故 C正确。房屋契税仅发生于房屋买卖过程中,与民众日常生活并无直接关系,排除 A。
“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材料属于政府对商业活动的规范管理,与抑商政策无
关,排除 D。
5.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朝皇帝重用佛教人士,利用佛教“化愚俗,弥边患”,以维护自身统治,故 B正
确。统治者的目的并非是推动三教合流局面的形成,而是维护封建皇权,排除 A。材料未体现这些举措的
实际效果,且与基层统治秩序无关,排除 C。“动摇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D。
6.C
【解析】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在广州、泉州等地出现种植经济作物和农产品买卖的情况,反映出在以小农经
济为主体地位的情况下,经济出现明显的市场化趋势,故 C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 A。
材料未体现政府对商业的管控放松,排除 B。材料并未涉及粮食供应问题,排除 D。
7.B
【解析】材料反映出刘锡鸿认识到机器的广泛使用,节省了人力,但也会导致贫民就业困难,使民众失去工
作机会,据此他反对使用机器,这体现了他对机器生产所带来的就业压力过分夸大,故 B正确。这一观点
不利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延缓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说法扩大了这一观点的作用,排除 A。刘锡
鸿没有极力维护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未体现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排除 C。这一观点并未表现出推
历史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
动民族手工业发展的意图,排除 D。
8.C
【解析】材料以悦来公司的遭遇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遭遇帝国主义势力的层层盘剥,验证了当时
民族企业发展困境重重,故 C正确。材料未涉及长途货运业务的利润,排除 A。“德国控制了中国交通运输
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B。材料未体现出外资企业引领中国产业发展,排除 D。
9.C
【解析】材料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宪法文件中,权力主体经历从“臣民”到“人民”的演变,“人民”概念的
范围不断扩大,这体现了我国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时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探索历程,故 C正确。“历届政
府”的说法错误,排除 A。材料未体现民众法治意识的变化,排除 B。材料并未涉及对宪法逐渐确立根本大
法地位的探讨,排除 D。
10.C
【解析】材料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减少了全球发展中的各类威胁安全的问题,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有
效改善了沿线的安全环境,故 C正确。材料无法证明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排除 A。“一带一路”建设
有利于突破旧有的国际分工体系,但并不能代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建立,排除 B。扫除各种障碍的说
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D。
11.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服饰成为人们判断不同身份及等级的依据,故 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
社会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排除 A。材料未体现社会生活奢侈,排除 C。材料未涉及市场需求,也未体现手工
业技术提升,排除 D。
12.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强调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国家在美洲等地的殖民扩张“使
征服者自己,付出了悲惨的代价”,表达了自己对西方殖民扩张的批判态度,故 B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资
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排除 A。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排除 C。伏尔泰认可了新大陆的发
现“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重要事件”,并未忽视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价值,排除 D。
13.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英国由于社会劳动力的缺乏,大量妇女投入到各类工业
生产中,而妇女经济地位的提升,又进一步提高了妇女在英国社会的影响力,故 A正确。仅根据材料无法
判断劳动力是否出现过剩局面,排除 B。材料并未对英国生产部门进行比较,未体现轻工业为主要生产部
门,排除 C。材料与男女的政治权力无关,未体现男女的政治地位趋于平等,排除 D。
14.D
【解析】材料反映出列宁注意对新党员的筛选,这有助于保障党员的基本素养,以保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
故 D正确。材料与政府工作效率无关,排除 A。该举措为正确选拔党员的流程,与政治体制僵化无关,排
除 B。“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15.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描绘了德国在二战前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扩张行为,该事件
历史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5 页)
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漫画将德国的形象描绘为凶恶的狼头,是对德国残暴扩张行为的揭露,同时
也暗含对支持德国的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讽刺,故 B正确。材料未体现二战爆发的必然性,排除 A。材料
与世界大战的残酷性无关,排除 C。材料未体现该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作用,排除 D。
16.C
【解析】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一系列国际组织相继建立,这些国际组织有助于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国
际协调机制的完善,故 C正确。国际组织的增多并不会冲击联合国的权威地位,排除 A。多极化格局并未
形成,排除 B。“旨在服务美苏冷战对峙”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
17.【参考答案】(12分)
(1)均田制被破坏,原有税收制度基础动摇;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导致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难以为
继;地方藩镇抢夺财政权力,中央急需实施统一的赋税制度;面对军费开支过大问题,解决财政危机的需
要。(每点 2分,任答三点得 6分)
(2)废除人头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助于推动国内的农业开发,促进人口的增长;推动社会发展,
符合历史的发展要求。(每点 2分,任答三点得 6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
(1)依据“均田制逐渐被破坏,人口流亡问题突出”推导出均田制被破坏,原有税收制度基础动摇;依据
“安史之乱后更因长期战乱,作为租庸调来源的课户数大量减少,以至于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不足”推导出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导致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难以为继;依据“出于平叛需要,中央将财政权力下
放,使各地节度使和团练使获得‘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的权力。地方藩镇长官借机
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中央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
非常不稳定”推导出地方藩镇抢夺财政权力,中央急需实施统一的赋税制度;依据“庞大的军费开支,又
令唐王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推导出面对军费开支过大问题,解决财政危机的需要。
(2)依据“彻底废除了人头税”推导出废除人头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依据“人口增长致使劳动力
增多,大规模的开荒耕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推导出有助于推动国内的农业开发,
促进人口的增长;依据“赋税制度的优与劣,好与坏,适不适合社会发展是与历史发展紧密联系,息息相
关的”推导出推动社会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要求。
18.【参考答案】(14分)
(1)因素:社会财富增长,民众收入增加;世界联系增强,商品种类增多;国民文化教育发展;工业革命
为国民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每点 2分,任答三点得 6分)
(2)变化:2008年东部沿海省份的社会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东北和广大西部省区的社会消费水平进一步
下降;中国区域消费水平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每点 2分,共 6分)
成因: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西部与沿海地区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分)
【解析】
(1)因素:依据“整个英国社会财富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推导出社会财富增长,民众收入增加;依据“英
国人消耗了大量的烟草、蔗糖、咖啡、可可等消费品”结合这些商品产自美洲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增
历史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5 页)
强的事实推导出世界联系增强,商品种类增多;依据“英国的教育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推导出国民文化
教育发展;依据“工业进步则为民众休闲生活用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推导出工业革命为国民消费提供了
物质基础。
(2)变化:依据图表中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由 1978年的第四等级变为 2008年的第二或三等级,青海、
辽宁等地由 1978年的第二等级变为 2008年第三、四等级推导出 2008年东部沿海省份的社会消费水平普遍
提高,而广大西部省区的社会消费水平进一步下降,使得中国区域消费水平的东西差距开始进一步扩大。
成因:依据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推导出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西部与沿海地区国民收
入差距不断拉大。
19.【参考答案】(14分)
(1)印度种姓制度受到冲击;印度现代文官制度的逐渐形成;开启了印度近代化的进程;英国在印度的统
治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攫取殖民利益,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的种姓制度。(每点 2分,任答三点得 6分)
(2)特点:经济格局上重北轻南;经济政策上重农抑工;发展单一制经济;积极扶植地方势力。(每点 2分,
任答三点得 6分)
相似之处:都以经济掠夺为目的;都对传统社会结构形成冲击。(每点 1分,共 2分)
【解析】
(1)依据“随着殖民掠夺的加剧,大量的财富被英国殖民者攫取,印度社会迅速的赤贫化,无论是婆罗门
还是刹帝利,都不得不从事超出种姓要求的职业”推导出在英国殖民政策下,印度种姓制度受到冲击;依
据“在近代印度的城市中,种姓之间的隔离被削弱,在某些方面甚至被完全消除。为了对印度进行有效的
管理,英国在印度建立现代的文官制度,这一制度打破了之前由婆罗门和刹帝利等上等种姓垄断政府职位
的传统,给予了所有种姓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推导出印度现代文官制度的逐渐形成;依据“殖民统治者
还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采取立法手段推行‘社会改革’,即改革印度传统社会陋习,并对印
度教社会中某些传统的歧视贱民的习俗进行干预”推导出开启了印度近代化的进程;依据殖民侵略的本质
推导出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攫取殖民利益,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的种姓制度。
(2)特点:依据“但是英国人主要在苏丹北方种植棉花,南方的经济发展几乎完全被忽略。”推导出经济格
局上重北轻南;依据“由于殖民政府的重点主要是与棉花相关的农业,工业领域的投资很少”推导出经济
政策上重农抑工;依据“重点主要是与棉花相关的发展农业”推导出发展单一制经济;依据“在英国殖民
统治下,部落领导人与宗教领袖一样,政治地位得到加强,经济地位更加巩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在
于殖民政府有意为之”推导出积极扶植地方势力。
相似之处:依据“随着殖民掠夺的加剧,大量的财富被英国殖民者攫取”及“苏丹经济主要受制于英
帝国殖民主义的经济体系,并且在该体系中处于边缘的依附地位”推导出都以经济掠夺为目的;依据对两
段材料的梳理推导出都对传统社会结构形成冲击。
20.【示例】(12分)
论题:中国现代化在不断地文化自省中层层推进。(2分)
阐述: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从“天朝上国”的迷
梦中惊醒,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出“师
历史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5 页)
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开中国工业化之先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摒弃封建“忠
君”思想,传播西方民主革命思想,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开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体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4分)
辛亥革命失败后,面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和“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胡适等先进知识分子举
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彻底批判中国儒家思想,破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制、愚昧和迷信,民主、
理性和科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思想上的现代化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1978年春天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权威,解放了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的思想精髓,在其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正
在变成现实。(4分)
总之,近代以来的中国,正是在不断地文化自省和文化创新中走上现代化之路并不断融入世界现代化
潮流。(2分)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选取其中某一环节设置论题,以“文化自省”为例,结合中国
近代史以来的相关所学知识,其论题可定为:中国现代化在不断地文化自省中层层推进。其次,依据材料
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释,选取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
典型阶段,阐述中国近代以来是如何深刻反思中华文化,既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
用,又清醒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总之,近代以来的中国,正是在不断地文化
自省和文化创新中走上现代化之路并不断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
历史参考答案 第 5 页(共 5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