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文明历程本单元四课内容,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朝代歌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夏商西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西汉秦回忆:中国古代有哪些朝代? 按时间线索是怎么样的顺序?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黄帝陵大禹陵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一)夏朝(前2070-前1600)
1.王位世袭制:
2.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什么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包括武装、官职、监狱、刑法等。探究学习部落首领(禹)禅让制 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
国王(禹)国王(启) 建立国家政权臣民探究学习(二)商朝
(前1600-前1046)
——内外服制度
1.概念:
直接统治
(二)商朝—内外服制度
2.特点:
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材料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材料三:右边三幅图。
思考:以上材料给我们关于上商朝的哪些信息?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巫师立像人殉征讨方国卜辞探究学习印象西周姜太公周武王商纣王二、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困境:疆域空前扩大,如何实行有效的统治?二、西周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一)分封制
(二)宗法制
(三)礼乐制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重点周武王病逝,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周公旦周成王(一)分封制(1)含义:
(2)对象:
(3)权利与义务:
(4)作用:
(5)弊端:
“封建”即“封土地,建诸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建”给诸侯,叫做“建国”(一)分封制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周的同姓召公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武王弟康叔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请归纳周的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分封主体:同姓亲族
其他:功臣,姻亲(2012·浙江文综卷·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周朝实行分封制度周王自称天子,所有诸侯国都是由天子授权分封的。把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封给你,你在此建立国家。申侯受封诸侯的权限与义务:每个诸侯国都是由天子封赐的,诸侯国君更换,要得到周天子批准;诸侯要接受封建制度的各项规定,领地面积不能超过百里,军队不能超过三军(每军12500人);诸侯要向天子朝觐、纳贡,并有从征及勤王的责任。诸侯的权利:诸侯在受封的国内有世袭的统治权,享用天子赐予的爵位、封土、置军权。西周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具体)下页:周天子的实力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1、分封制(1)含义:
(2)对象:
(3)权利与义务:
(4)作用:
(5)弊端:
巩固周朝的统治同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先代贵族等权利-诸侯建立诸侯国(土地、人口和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等 )
义务-诸侯要服从、朝觐、纳贡、出征 疆域势力范围扩大
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
形成严格等级序列诸侯强大,威胁中央难点1: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
A、与王室关系:
商的附属国—松散
西周诸侯国—密切
B、本质区别:商朝的附属国与商王不具备血缘宗法关系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之争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议一议(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宗:会意字,家里立着牌坊,宗即宗庙、祖宗,与血缘密切相关;法即法律、法制,是一种规范、一种制度,属于政治范畴;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问题一:什么是宗法制?问题2:为什么要实行宗法制?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问题3、宗法制的内容如何?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关系是相对的。嫡子:
嫡长子:
大宗:
小宗:嫡即正妻,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即宗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观察下表:周天子年老了,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谁有资格继承王位?*西周宗法制大宗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小宗小宗小宗天子《》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家族等级关系
+
政治隶属关系图二: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大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问题3、宗法制的作用如何?1、大、小宗的关系
2、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对政权)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现实(后世):
积极影响: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
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裙带意识浓厚,不利民主法制意识的发展。全球华人西安祭祖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2、宗法制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3)实质: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4)作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宗法制理解的几个要点
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 、荫庇心态”(任人唯亲、宗派主义、唯上是从)
点拨:除此之外,还有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华人祭祖、清明节扫墓活动等社会习俗、修订家族家谱、建立宗祠、男女比例、落叶归根、先家人后外人等一些词汇。乐器:王——编钟四架
??????? 诸侯——编钟三架
?卿、大夫——编钟两架
??????? 士——编钟一架
??????? 庶民——不得拥有例如:礼: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礼节、仪式;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乐是与礼相应的乐舞,配合礼的进行。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三)礼乐制度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天子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钟鸣鼎食合作探究一:分封制、宗法制 与礼乐制的关系宗法制分封制在政治上的体现(表)血缘纽带(里)维护工具维护工具礼乐制(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工具。根据下列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材料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材料三:下面三幅图。合作探究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甲骨文卜辞西周宗法制示意图商巫师立像 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探究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等级森严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A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C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B4、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