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1 22:19:59

文档简介

2023-2024
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序
1234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总分
答案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在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于同一区域的地方推行的一项重
大政治制度。材料主要论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保障
2.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50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
最主要因素是
()
数量
2500
2000
1500
·卫生机构数(个)】
1000

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百人)
500
1965
19751980199020002014年份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3.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尔村建于四川横断山脉上,也称悬崖村,是大范围连片特困地区。
2017年政府建成2556级钢梯以方便村民出行,并逐步实现水电和网络供给,至2020年悬
崖村整体脱贫。悬崖村整体脱贫
()
A.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体现
B.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体现对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
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城自治法》颁布实施后,在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完整的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比如广播电台基本覆盖少数民族地区,使用了二十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并且建立了
少数民族语言的影视译腳中心。材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
B.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C.真正地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解决了少数民族落后的问题
5,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西藏的背稞、藏药、唐卡、民族手工制品、畜牧产品等,也随着青藏铁
路的开通而更加便捷地走出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主要体现了青藏铁路的()
A.经济效益
B.科技效益
C.生态效益
D.文旅效益
6,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
针,推动香港进人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
势。“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主要得益于
()

0000000
A.“一国两制”的保障
B.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7.“紫荆花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中的“喜事”标
志着
()
A.“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B.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C.对外开放格局完全形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迎来新的篇章
8.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
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邓小平的言论
A.标志“一国两制”方针的确立
B,表明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心
C.明确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
D.导致了中英两国谈判破裂
9.有学者指出:“澳门的回归将会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海峡两岸的官
方人员接触、协商和谈判又提供了一个可以使用的场所。”他旨在说明澳门回归祖国()
A.有助于香港问题的解决
B.促进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C.标志全国和平解放完成
D.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发展
10.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
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指
()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有利于推动澳门回归祖国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11.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二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
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这一决定明确了“一国两制”的
()
A.深刻内涵
B.内在联系
C.重要地位
D.长远影响
12.【跨学科·语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
来。”这首改编了的《回乡偶书》所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大规模出现在
(
A.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之后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之后
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之后
D.两岸实现“三通”之后
13.下面是1978年至2000年大陆与台湾贸易总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据此可知(
时间
1978年
1988年
1993年
1997年
2000年
贸易总额
0.46
27.21
143.9
198.8
305.3
A.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
B.民间交往推动文化多元化
C.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D.“一国两制”在各地实践
14.福建省与台湾一衣带水,有“五缘”:一是地缘近;二是血缘亲;三是文缘深;四是商缘广;五
是法缘久。这从本质上说明
(
可日
0000000(2分)伟大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澳门的回归促进了澳门经济社会
的大发展,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和范例。(任答两点,4分)(4)启示:弱国无外交:国家强大
是相国统一的前提: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任答一点,
2分,言之有理即可)
18.(1)因素:我国国内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
共中央为保障台湾地区民众的根本利益,我国海军与空军
1.C2.A3.A4.A5.A6.A7.B8.B
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弱: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插手干预形成巨
9.D10.D11.B
大阻力。(任答两点,4分)(2)现实意义:有利于海峡两岸
12.B点拔: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
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共同
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了两岸
发展:有利于推动祖国的早日统一。(任答一点,2分)
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最符合材料中“争传客从台湾来”
(3)障碍:“台独”势力的阻挠;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
的描述,B符合题意。故选B。
(2分)原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维护祖国统一
13.C14.B
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祖国统一顺应历史潮流,符合
15.D点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汪莘会谈对促进两
民心;中国的经济、国防及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任答
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
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4)宣传标语:血浓于水,两岸和
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
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两岸同胞一家亲,和平统一
战一行,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习近平同马
心连心。(任答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英九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可见,这些举措
19.(1)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优势:保证人民当家
内容都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D符合题意:民间团
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社会主
体交往由来已久,A排除;胡锦涛会见连战是国共两党最高
义方向。(任答两点,2分)(2)原因: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
领导人的会见,B排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
的历史与现实: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民族地区的
方针由邓小平提出,C排除。故选D。
发展。(3分)(3)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
16.(1)原因: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产业结构
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
的调整,大力发展旅游业: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府
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分)举例:面对香港
政策的支持,如西部大开发等,促进了西藏地区基础设施的
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
建设:来自内地其他省市的对口授助。(任答两点,4分)
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人
(2)表现: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
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1分,其他言之有理
业》白皮书,全面闸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亦可)(4)【示例】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论述:1954年
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恩继续以最大诚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
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真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
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
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
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4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政治智慧:在继承中创新;灵活多变性(因时因地、因俗
为实现国家统一绘就了美好蓝图,1997年和1999年香港
而变);尊重民族传统:要符合国情:等等。(任答两点,
和澳门相继顺利回归祖国,并且两地经济迅速发展,持续
4分)
繁荣稳定,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我们有理由相信
17.(1)积极意义:保持两地的繁荣稳定: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利
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我国的统一大业指日可待。综上
无害。(任答一点,2分)(2)原因:国家实力的增强,“一国
所述,在我国不同发展时期,制度的创新及运用,使我们解
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任答两点,
决了很多重大历史问题,推动了我国社会全方位的发展。
4分)(3)方针:“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6分)

0000000
可只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