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2023~2024春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5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和科学的实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B. 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
C. 豌豆杂交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后对母本去雄并套上纸袋
D. 统计学方法的运用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2. 黄瓜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黄瓜的有刺和无刺是一对相对性状,无刺黄瓜汁水多、口感好、产量高,深受人们的喜爱。某农户种植的黄瓜中出现一株无刺黄瓜,若想保留该黄瓜的无刺性状,需要判断该株黄瓜的显隐性以及是否为纯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让该株无刺黄瓜自交,若所结黄瓜全为无刺,则该黄瓜为显性纯合子
B. 让该株无刺黄瓜自交,若所结黄瓜中出现有刺,则黄瓜无刺为隐性
C. 让该株无刺黄瓜与有刺黄瓜杂交,若该植株结出有刺和无刺两种黄瓜,则有刺为显性
D. 让该株无刺黄瓜与有刺黄瓜杂交,若该植株所结黄瓜全为无刺,则该无刺黄瓜为显性纯合子
3. 动物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
①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变②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同③卵原细胞间期经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④卵细胞的形成不经过变形阶段⑤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核DNA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半
A. ②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4. 蚕丝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养蚕人喜欢多养雄蚕,因为雄蚕比雌蚕产丝量多,而消耗的桑叶又比雌蚕少。家蚕肤色表现正常和油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亲代均有正常蚕和油性蚕的三组家蚕杂交结果如下表(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W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代别 组别 亲代 子代
母本×父本 ♀ ♂
A组 __×__ 正常蚕 正常蚕
B组 __×__ 油性蚕 正常蚕
C组 __×__ 正常蚕、油性蚕 正常蚕、油性蚕
A. A组亲代为油性蚕母本和纯合正常蚕父本
B. 根据B组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
C. C组子代的正常蚕进行交配,后代油性蚕为雄性
D. 三组子代雄性正常蚕个体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5. 不同的生物,其性别决定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伴性遗传均存在代代遗传的现象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
C. 生物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
D. 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无性染色体的生物无性别之分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思想也在不断推动着生物学的发展,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创新性地设计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复制所需的原料均由大肠杆菌提供
B. 离心后的试管中,沉淀部分只含有噬菌体的DNA
C. 培养时间会影响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实验结果
D. 搅拌不充分会影响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实验结果
7. 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短文结尾处写道:“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这种碱基特异性配对方式,暗示着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机制。”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碱基特异性配对方式确保了DNA复制过程中不容易出错
B.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C. 一条子链与其模板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新链
D. DNA的复制过程在真核生物中均发生在细胞核,在原核生物中均发生在拟核区域
8. 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就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B. 对于真核生物而言,DN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载体就是染色体
C. DNA中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D.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
9. 转录是基因表达过程的必需步骤,通过转录可以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下列关于细胞中基因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条模板链在氢键断裂后同时转录出相应的RNA链
B.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 DNA转录生成的RNA链与模板DNA链上的碱基互补
D. 通过转录将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聚合酶
10.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随着更多事实被发现,人们开始注意到传统的中心法则存在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了补充。如图表示完整的中心法则,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假设不考虑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叶绿体内发生的相应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生理过程在人体每个细胞中都能发生
B. 进行图中过程④和⑤时所需的原料相同
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进行过程①②③④
D.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只能进行过程②③
1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控制性状都是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
B. 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C. 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会对性状产生影响
D. 人体细胞中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通过信使RNA来传递信息
12.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只有在诱发因素的诱导下才能发生
B.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表现
C. 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
D. 由于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遗传信息,所以也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
13.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图是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的代谢速率高于正常细胞,从而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
B.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同时存在于细胞中更容易发生癌变
C.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D. 将患者体内癌细胞中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换成正常基因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14. 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近亲结婚者后代一定不患遗传病
B. 含有白化病致病基因的个体都会患白化病
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能筛查到该病的致病基因
D. 某人一出生就患有某种疾病,但该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15.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集中亲本的优良性状
C. 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可得到可育的三倍体小麦植株
D. 太空育种一般选择萌发的种子,原因是萌发的种子有丝分裂旺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下面有两组材料,请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I.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基因Y、y控制,如图为豌豆的两组杂交实验。
(1)豌豆子叶颜色中黄色为__________性状,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
(2)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
Ⅱ.果蝇的灰身(D)对黑身(d)为显性,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探究灰身果蝇是否存在特殊的致死现象,研究小组用多对杂合灰身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统计并分析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完善预期结果及结论。
(3)若子代中__________,则灰身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4)若子代中__________,则存在d配子50%致死现象。
17. 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性腺内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特定阶段的数量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为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与④→①相比,④→⑥表示的分裂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_______。
(2)若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_,该动物与另一测交亲本(aabb)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
(3)图2中若纵坐标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量,则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若纵坐标表示的是染色体数,则减数分裂Ⅱ_______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原因是该时期_______,图1中的_______细胞与该时期特征一致。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DNA被15N标记的某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对细胞中DNA进行提取后离心,如图是他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进行一次复制后出现了试管①的结果,则说明_______,若结果为试管_______(填序号),则说明时另一种复制方式。出现试管⑤的原因是_______。
(2)对大肠杆菌子代DNA进行热变性处理,将会破坏DNA的_______键,对变性后的DNA单链进行离心,得到的含 N的单链与含15N的单链比为7∶1,说明该亲代大肠杆菌已分裂_______次。
(3)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包括_______。
19. 如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翻译过程,图中B表示在细胞核中合成再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一种核酸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发生在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细胞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图中A的名称是_______,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的作用是_______。
(2)图中①是分子B中相邻的三个碱基,通常情况下它可以编码氨基酸,且能与分子A中的三个碱基互补配对,①的名称是_______。某些①不编码任何氨基酸,只作为多肽链合成终止的信号,这些①的名称是_______。某些情况下不同的①可对应同一种氨基酸,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3)已知α-鹅膏蕈碱是一种毒菌类鬼笔鹅膏所生成的具有双环结构的八肽毒素,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键的形成,用其处理细胞后,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是_______过程。
20. 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的神经系统逐渐退化,神经冲动弥散,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能最终发展成痴呆甚至死亡。已知亨廷顿舞蹈症是由相关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如图为某家系关于该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判断,HD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患病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3)若Ⅲ 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关基因用B、b示),与表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患H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若怀孕后经产前诊断得知胎儿为男孩,是否需要针对这两种疾病做基因检测,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
涡阳县2023~2024春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
生物学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显性 ②. YY、Yy
(2)2/5 (3)灰身∶黑身=2∶1
(4)灰身∶黑身=8∶1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雌性 ②.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或形成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不变)
(2) ①. AB或ab或aB或Ab ②. 1/4
(3) ①. ①~② ②. 后 ③.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 ④. ①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 ②. ② ③. (15N标记后的大肠杆菌还)未进行复制;或培养时间过短
(2) ①. 氢 ②. 3
(3)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真核 ②. 该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③. tRNA##转运RNA ④. 将tRNA携带到核糖体上的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肽链,从而合成蛋白质
(2) ①. 密码子 ②. 终止密码子 ③. 密码子的简并
(3)转录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常 ②. 由于该病的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图中Ⅱ5患该病但其女儿Ⅲ4不患病,Ⅲ3患该病但其母亲Ⅱ6不患病,表明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
(2)相同 (3) ①. 0 ②. 1/2 ③. 否,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题干可知,Ⅲ2的基因型为aaXBY,与表型正常的异性(基因型为aaXbXb)婚配,生出的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Y,不携带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