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Z&W联盟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Z&W联盟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2 06:11:38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年 6月启用;定稿时间:2024年 5月)
【最后一卷】福建省 Z&W 联盟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切记保密,泄密者将被移出福建省 Z&W联盟;
2.本试卷共 10页,答题卡 2页;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本人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
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文
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
系入手窥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具体表征和深层意蕴。
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古典文学赋予文学景观生命与内涵。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
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或叠加效应,当然也存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所谓名
篇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滕王
阁序》而人尽皆知。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蜚声中外,正如明代袁中道说:
“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东游记》其十三)。比如成都杜甫草堂,眉山的三苏祠等,是历代文人雅
士游赏之地,凭吊之所。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
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比如黄鹤楼在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诗之后,再经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
的歌咏,其内涵不断丰富,影响越来越大。岳阳楼的名气也是在不断累积和提升的,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与
夏十二登岳阳楼》后定名,继之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明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
等,岳阳楼的大名历久弥新。还有一些文学景观是名人名篇的综合效应,或其他两至三种效应的综合体现。
文学景观推动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文学创作与文学景观之间关系密切,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
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这些文
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
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孟浩然《与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0 页
诸子登岘山》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
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写下这首著名诗歌后,很多古代诗人在登临岘山的时候,也留下相关诗篇,如张
九龄《登襄阳岘山》、李白《岘山怀古》、曾巩《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等。故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
是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血脉相连,文学景观是文学家的创作素材,
文学作品也依托文学景观而不断丰富。
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共生共长,当下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学景
观的丰富内涵可以激发作家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进一步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其次,文学景观的保护和研究,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为当代弘扬和发展地方文化、深挖和延续地方文脉提供积极的指导与借鉴。
总而言之,文学景观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古典文学形塑了文学景观,而文
学景观本身既承载了传统文脉,也进一步催生了新的文学作品。
(节选自李惠玲《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双向互动》)
材料二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在谪居贵州期间,他以大量的诗文记录谪居生活与贵州风光,汇成了《居夷
集》一书,贵州风光因而被赋予文学色彩,部分要素成为了文学景观。谪居生活成就了王阳明,贵州独特的风
光促进了阳明心学体系的成熟。本调查主要内容:一是整理出王阳明居黔作品中的贵州文学景观;二是摸清人
们对文学景观和阳明文化的了解程度;三是探查人们对“以文促旅”模式和构建该文学景观旅游链的态度;四是
对王阳明居黔作品中贵州文学景观旅游链的构建提出优质建议并厘清构建这一旅游链的意义。以下是部分调查
数据统计图(参与调查人数为 400):
问题 1如果一个景点曾有著名文人题诗、或作文(如岳阳
问题 2您了解王阳明及其作品吗?
楼、庐山),是否会增加您的兴趣?
问题 3将王阳明作品中的文学景观与旅游业结合是否能 问题4您觉得现阶段的旅游业是否需要增加文化内
引起您的兴趣? 涵或文学底蕴?
(摘编自陈为兵,杨秋萍《以文促旅:王阳明居黔作品中贵州文学景观旅游链构建调查》)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0 页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代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文学景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是文学景观发
展的有利条件。
B.一个文学景观的形成不外乎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或叠加效应。一处景观如果与名篇、名人关联就
会变得知名。
C.有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这会有助于该城该地
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D.文学景观能激发作家创作优秀作品,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当下应该对文学景观进行
保护与进一步研究。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受调查者多数认为景点如果有名人题诗或作文,会增加自己对景点的兴趣。
B.受调查者多数都了解王阳明的作品,说明他们多数都读过王阳明的代表作。
C.近九成的受调查者认为王阳明作品中的文学景观应变成旅游景点。
D.超过九成受调查者对现在的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或文学底蕴很不满。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第二段所论述的名篇效应或名人效应的一项是( )
A.苏州的寒山寺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垂千古。
B.绍兴的沈园,因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而代代相传。
C.惠州西湖本名丰湖,后因苏轼贬惠州时所写的《赠昙秀》诗称其为西湖,之后才盛传其名。
D.史铁生创作《我与地坛》,让地坛为更多人所知。
4.下列关于材料一的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首先引用其他专家学者对文学景观的定义,明确了本文的主要论证对象。
B.文章在论述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相互关系时,侧重论述的是文学景观的价值。
C.文章先提出论题,再分层次展开论证,最后进行总结,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D.文中直接引用的诗文与相关文化举例增强了说服力,与文学景观之美相得益彰。
5.旅游部门准备开发贵州王阳明主题旅游线路,请你结合材料和下面表格的内容,概括分析开发的有利条件与不
利条件。(6分)
王阳明贵州文学景观统计表
地区 作品 景观 具体地址
《何陋轩记》 何陋轩 龙场龙岗
修文县 《西园》 何陋轩西边院子 龙场龙岗
《君子亭记》 君子亭 龙场龙岗山顶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远俗亭记》 远俗亭 今位置已不可考
《宾阳堂记》 宾阳堂 龙场龙岗
《玩易窝记》 玩易窝 龙场镇新春村
《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 草庵 龙场小孤山附近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阳明洞 修文县城东栖霞山
《龙岗新构》 龙岗书院 龙场龙岗
《水滨洞》 水滨洞 今位置已不可考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来仙洞》 游仙洞(今仙人洞) 南明区仙人洞路与水口寺路之间
《过天生桥》 天生桥 谷堡镇天生桥村
《陆广晓发》 陆广河东岸 乌江流域修文境内六广段的河道
《木阁道中雪》《春行》 木阁山 龙场与贵阳之间的大山
《钟鼓洞》 钟鼓洞 平溪卫之东,今位置不明
玉屏县
《平溪馆次王文济韵》 平溪卫公馆 平溪镇中山路北面
凯里市 《清平卫即事》 清平卫 凯里市西北炉山镇
黄平县 《兴隆卫书壁》 兴隆卫 黄平县城区
福泉市 《七盘》 七盘岭 福泉市南门桥以北的西门河北岸附近
黔西县 《象祠记》 象祠 素朴镇灵博社区九龙山
《南霁云祠》 南霁云祠 贵阳市中华南路 202号内
《白云堂》 白云堂 今位置已不可考
贵阳市 《夜宿汪氏园》 汪氏园 今位置已不可考
《书庭蕉》 贵阳文明书院 贵阳文明书院内
《南庵次韵二首》《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 南庵寺(今观音寺) 南明河甲秀楼翠微阁内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0 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时光代理人
何君华
能不能骗过母亲,我们没有把握,但她的病越来越重,我们决定,还是冒险试一试。
此前,我们已经通过 AI换脸和变声技术让“阿伟”跟母亲视频通话过多次,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
让阿伟真的来到母亲床前才行。
阿伟是我的儿子,也是母亲唯一的孙子。都说中国人的亲情体现在“隔辈亲”,“隔辈亲”在母亲身上真
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直以来,阿伟都是母亲最惦念的人,尤其是阿伟成为缉毒警察以后,母亲几乎每天都要
问他的情况。
作为母亲最疼爱的孙辈,阿伟这么长时间都不来她的病床前看上一眼,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我们
只好骗母亲说,阿伟正在执行非常重要的缉毒任务,为了这次的收网行动他们队已经策划了一年之久。等过完
这阵儿,阿伟就该回来了,到时他会第一时间过来探望。但是,再艰巨的任务也有结束的时候啊,总这么拖下
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我们决定,找那家此前已经接洽过多次的仿生人公司试一试。
那家仿生人公司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时光代理人”。他们宣称,公司生产的仿生人可以完美无瑕地代
替客户度过一段任意设定的时光。为了检验其真实效果,我和妻子特地参观了他们的研发中心和客户体验中心。
“时光代理人”的展品着实令人惊艳,我们没有想到,仿生人技术仅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技术成熟度
就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无论从皮肤的色泽饱和度,还是从举止形态来看,用“惟妙惟肖”已经不足以
形容这些仿生人了,他们看上去跟人类毫无二致,就连发声都已经完全听不出是 AI 模拟的了。
“时光代理人”公司告诉我们,只需提供一张真人照片和一段原声录音,他们就能在三天内用 3D 打印技
术,造出一个跟真人等比例且一模一样的仿生人,其音色和发声习惯也可以完美复制真人。不过,人是有情感
有思想有灵魂的高等生物,外表做得再像,也仅仅是外表。我们隐隐地担心,就这样一个复制的“阿伟”,能
骗过母亲吗?
“时光代理人”的客户经理显然看出了我们的顾虑,他向我们透露,已经更新迭代到第六代的仿生人,不
仅可以“塑形”,还可以“铸魂”。为此,他需要我们填写一摞极厚的表格,不仅要提供阿伟的年龄、身高、
体重等基本信息,还有诸如个人履历、兴趣爱好,乃至怪癖之类的隐私,甚至,连真人写过的私密日志、发过
的网络动态之类的信息也要全部提供,好载入芯片。总之,越详细越好,越丰富越好,这样,仿生人便可以高
度还原一个有记忆甚至是有灵魂的真人。
“还有什么遗漏的吗?”客户经理问我们。我和妻子对视了一眼,摇摇头,表示没有了。签好协议后,客
户经理让我们三天后来公司领取完美复制的仿生人“阿伟”。
当我和妻子如约取回“阿伟”,带着他战战兢兢地来到母亲床前时,“阿伟”立即痛哭流涕地扑到骨瘦如
柴的母亲身上,只见他一边流泪不止,一边说着“孙儿不孝”之类的话。
“阿伟”的临场表现有些超出我们的预期,尽管知道这是仿生人内设程序的表演,但祖孙久别重逢的情景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0 页
还是感染到了我和妻子,我们也禁不住抹起泪来。
“阿伟”此后的表现更是超乎想象,他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和她相处融洽,简直跟真的阿伟在时一模
一样。
“露馅儿”发生在几天之后。
我们虽然将阿伟小时候由母亲一手带大、会讲豫北方言这样的小事都考虑进去了,但还是忽略了一个极其
重要的细节,那就是阿伟是左撇子,也就是“左利手”,而仿生人的默认设置是“右利手”。
那天,母亲让阿伟代她写遗嘱,“阿伟”拿出纸笔很自然地用右手写了起来,于是母亲便知道了——眼前
的人不是阿伟。
关于阿伟是左撇子这件事,别人都可以瞒过,母亲是万万骗不了的——正是她的坚持,阿伟的左撇子才没
有被人为纠正。阿伟跟着母亲在豫北乡下上小学时,学校老师曾要求家人帮助纠正阿伟的左撇子,当时便被母
亲拒绝了。因为她专门带阿伟去县人民医院看过,懂得了左利手是正常生理现象的道理;强行纠正非但没有好
处,反而会影响脑功能发育,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口吃、阅读障碍等问题。
事实上,母亲在“阿伟”来的第一天就发现了这个疑点,因为“阿伟”竟然用右手喂她喝粥!母亲以为他
是在警队学会了用右手拿筷子,当时“阿伟”坐在床的右侧,可能这样更为方便。何况右手拿勺并非难事,所
以她并未过多疑心,但是,一个左撇子用右手握笔写字简直难如登天,何况“阿伟”用右手的动作如此自然!
事已至此,我们不得不向母亲坦白,眼前的“阿伟”的确不是她的孙子,真正的阿伟已经在三个月前牺牲
了。
听完我们的话,母亲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悲伤,或许,从意识到我们用假阿伟骗她的那一刻起,她便什
么都明白了。
我们用轮椅推着母亲去了阿伟的墓地,原本担心她会情绪崩溃,可是她没有。母亲只是轻轻地用手抚摸着
阿伟的墓碑,轻轻地拂拭,轻轻地,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妻子想到使用“仿生人”,并不是存心欺骗老人,其实是体恤母亲思念孙儿心切,特别是担心母亲知道真
相后承受不住打击,不得已采取的无奈之举。
B.本文提到缉毒英雄阿伟小时候是由祖母一手带大的,其实小说开篇提到的“隔辈亲”,早就暗示了阿伟年幼孤
苦无依,与祖母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C.仿生人“阿伟”在病房里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在场者也禁不住抹起眼泪,这并不全是为了配合“阿伟”的表演,
也有真实情感的流露。
D.正是祖母的坚持,阿伟小时候的左撇子才没有被人为纠正,这段内容,让祖母仅凭“使用右手”这一细节判定
眼前人不是阿伟,显得合情合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娓娓道来,对阿伟迟迟不来探视祖母的原因始终没有做正面交代,引发读者的各种猜想,直到小说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10 页
结尾才说出阿伟殉职的事实,这样的安排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 果。
B.科幻小说文学性的一个表现在于幻想的特殊性,但是幻想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事实,比如本文中的仿生人“阿
伟”,可以在形态和声音等各方面模拟真人,却唯独忽略了阿伟是“左撇子”的细节。
C.小说结尾写母亲反复抚摸阿伟的墓碑,淡化了母亲的悲伤,主要是为了表现母亲的坚韧顽强,同时也是为了
强调仿生人给人带来的情感慰藉甚至不及一块石碑。
D.本文在叙事上,采用的是典型的科幻小说结构,即“以事件介入(开篇)——理性选择方案(发展)——逻
辑推理分析(高潮)——引发读者思考(结尾)”的叙事模式。
8.本文的标题“时光代理人”有什么含义?对小说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9.鲁迅先生在谈论科幻小说创作时,提到“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的主张,请结合全文,从情节方面谈一谈本篇小
说是如何体现鲁迅先生这一主张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武德末,魏徵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徵责之
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徵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
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
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武德中,王珪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成所礼。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
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谓曰:“卿所论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
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太宗又尝谓珪曰:“卿若
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魏徵、王珪事太宗而效忠焉,有以异于管仲之相桓公乎?曰:有异焉,而未为殊异也。建成死,高祖立
世民为太子,非敌国也,非君雠也,改而事之,无伤乎义,无损乎仁,奚为其不可哉?然则徵、珪之有异于管
仲者,何也?襄公弑,纠与小白出亡于外,入而讨贼,不幸而兄弟争,仲之所不谋也。子纠败,仲囚于鲁,桓
公释之而使相,仲未尝就公求免以自试也。建成、世民之含毒以争久矣,知其必有蹀血宫门之惨,不能弭止其
恶,抑不能辞宫僚以去之,欲徼幸以观变,二子之志偷矣。太子死,遽即秦王而请见,尤义之所不许也,斯则
其不得与管仲均者也。夫魏徵起于群盗之中,幸自拔.以归唐,功名之士耳。
——王夫之《读通鉴论》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10 页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自古人君 A莫不欲社稷永安 B然 C而不得者 D只为不闻已 E过 F或闻 G而不能改 H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徵雅有经国之才”中的“雅”与“察纳雅言”(《出师表》)中的“雅”含义不同。
B.“遽即秦王而请见”中的“即”与“若即若离”中的“即”含义相同。
C.“又劳之”中的“劳”与“忧劳可以兴国”中的“劳”含义不同。
D.“擢拜”“累迁”“召拜”“拔”都是表示官职变动的意思。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魏徵在做太子洗马时曾劝太子早早除掉秦王,玄武门之变后太宗拿这件事质问魏徵,群臣都替
魏徵担心,魏徵以实话应对,太宗十分尊敬他。
B.材料一中,王珪被太宗起用后尽职尽责,忠心不二,对太宗的过失都会直接指出;太宗也对王珪的做法十
分欣赏,认为王珪是能够保障国家安定的谏官。
C.材料二中,魏徵、王珪以前是李建成的属下,他们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虽然
恪尽职守,却不过是贪图功名之人罢了。
D.两则材料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从不同角度给读者展现魏徵、王珪两位辅国能臣的形象,材料一侧重概述两
人的故事,材料二侧重表达作者个人的看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2)改而事之,无伤乎义,无损乎仁,奚为其不可哉?
14.王夫之认为,魏徵、王珪“其不得与管仲均者也”的表现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寒食
韦应物 孟云卿②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①寒食草青青。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③。
[注]①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韦应物的家乡。②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
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③子推:相传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重耳烧
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被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介子推死的那一日生火煮食,要吃冷食,这就是“寒
食”(清明前一天或前两天)的来源。以后相沿成俗。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诗首句既写雨中炉火熄灭,空斋阴冷的景象,又写出诗人心情的清冷。
B.韦诗第二句“独”字既是上句“空”的延伸,又是下句“想”的伏笔。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10 页
C.孟诗首句描写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以乐景反衬诗人的悲苦之情。
D.两首诗诗句中的“寒食”,都指寒食节,孟诗中还暗含少食、无食意。
16.古诗的结构大多讲究“起承转合”,“合”常有暗示题旨的作用。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如何体现“合”
这一结构技巧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汪国真曾言“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荀子在《劝学》中也有类似
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剑”这个意象不得不提。中国文人的剑气流淌在古诗词中,从诗仙李白的仗剑江湖
到王昌龄的边塞烽烟,古代文人一路霸气不止,剑啸长虹。“剑”象征意义很多,带“剑”的诗句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容易被人忽视地停驻在西
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浑沌一片,也是灰蒙蒙的,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
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我们向罗布泊行进。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如同月球的表面。整个一个下午,
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车屁股的地方照耀着。说是白天吧,但是恍然如同晚上,说是夜间吧,在我们
匆匆的回头中,分明有个什物,在西天半空悬着。最辉煌的罗布泊的落日出现在黄昏。那一刻,我们的越野车
已经来到距古湖盆二十公里的龟背山。当时,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西地平线上,
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
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
我们下了车。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灿烂中。我
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如同在画中。
18.量词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强的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量词的妙处。(4分)
(1)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
(2)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
19.文中画横线句子是在“初稿”基础上修改后形成的“定稿”,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
律制约”,请据此分析画线句曾经修改的原因。(5分)
“初稿”: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况且,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
“定稿”: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10 页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叶子变红,奥秘就在于植物色素在叶片中的含量与相对比例的变化。植物叶片中主要有叶绿素、①类胡
萝卜素和花青素三大类色素,其中,对叶子变红“贡献”②最大的当数花青素。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
及少数裸子植物器官中的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③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此时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小于降解速率,(A)。
与此同时,在一些种类的植物中,叶片细胞中的花青素含量迅速增加,细胞质积累的可溶性糖也逐步增加,呈
酸性。花青素(B),因此叶片逐渐变红。
不过,大自然不只在秋天才会赋予叶子红色。在正常养护情况下,一些植物会积累花青素,在其他季节,
叶片也会呈现红色。此外,有些植物新长出的嫩叶也是红色的,例如紫薇、接骨木等……④。
影响色素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基因数量众多,任何一个关键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引起叶色异常。利用
这一点,科学家通过遗传转化等技术手段,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红叶植物种类。近年来,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
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起色,人工调控叶色不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20.文中画波浪线处有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 12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 I 中提到“修改”的力量。修改有时会使得文章整体变得更加优美,但有时也会使得原意
偏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第 10 页 共 10 页绝密★启用前
【最后一卷】福建省 Z&W 联盟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8 分)
1.B 2.A 3.D 4.B
5.有利条件:①王阳明在贵州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②人们对与王阳明有关的文化景观感兴趣;③在修文县,与
王阳明有关的文化景观比较集中。
不利条件:①王阳明的作品在传播上还不够广泛;②与王阳明相关的贵州文化景观比较分散,且存在不够典型或实
地不可考的情形;③当前的旅游业在文化内涵上还存在不足,与阳明文化结合面临挑战。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有两处错误,首先是文学景观的形成原文还提到了第四种情况“还有一些文学景观是名人名篇的综合效应,或其
他两至三种效应的综合体现”;其次是“一处景观如果与名篇、名人关联就会变得知名”错误,文中只说“名篇效应,
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
气而蜚声中外”,此处推断绝对化。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推理不当,数据中近八成的受调查者很了解或有一点了解王阳明的作品,不能说明他们多数都读过王阳明的代表
作,因为“有一点了解”是一个模糊的说法。
C.问题中“文学景观与旅游业结合能否引起兴趣”,不能等同于选项所说的“文学景观应该变成旅游景点”;
D.“很不满”没有依据,相关信息是认为“现阶段的旅游业需要增加文化内涵或文学底蕴”,这不代表很不满。
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考生要先理解名篇效应或名人效应的语境,原文说“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古典文学赋予文学景观生命
与内涵。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或叠加效应,当然也存
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也就是说,主要讲的是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生成的关系。
A 属于名篇效应。
B、C 属于名人效应。
D.《我与地坛》固然知名,但明显不是古典文学。
故选 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侧重论述的是文学景观的价值”有误,文章在论述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相互关系时,既讲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1 页 共 8 页
开古典文学,又讲文学景观推动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侧重论述文学景观的价值。
故选 B。
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材料并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本题要求答案一定要能从原材料中找到依据。能够区分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作答。王阳明是文化史上的知名人物,
其在贵州留下的足迹是一笔丰富的遗产。结合材料和表格分析概括即可。
有利条件。结合“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在谪居贵州期间,他以大量的诗文记录谪居生活与贵州风光,汇成了
《居夷集》一书”及题干中表格可知,王阳明在贵州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图中相关数据可知,人们对与王阳明有关的文化景观感兴趣;
结合题干表格相关信息可知,在修文县,与王阳明有关的文化景观比较集中。
不利条件。结合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图中相关数据可知,只有百分之三点五的人熟知王阳明作品,可见王阳明的作品
在传播上还不够广泛;
结合题干表格相关信息可知,与王阳明相关的贵州文化景观涉及修文县、玉屏县、凯里市等七个县市,比较分散,
且存在不够典型或实地不可考的情形;
根究材料中调查数据统计图中相关数据可知,绝大部分人认为现阶段的旅游业需要增加文化内涵或文学底蕴,可见
当前的旅游业在文化内涵上还存在不足,与阳明文化结合面临挑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B 7.C
8.①“时光代理人”既是仿生人公司的名字又可以指仿生人。②标题启发读者思考,明确(或突显)了小说的主旨:
生物科学技术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的)情感慰藉。
9.①本文的情节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科学的逻辑。文中提到的 AI换脸和变声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生
物工程技术都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寻找仿生人,试用仿生人构成了小说的重要情节。②本文的情节又能够体现情感
的力量,彰显人文情怀。“阿伟”探视祖母时的痛哭流涕、祖母对阿伟的舐犊情深,我和妻子对母亲的关爱和“良苦用
心”,都充分表现了亲情之爱;阿伟的牺牲从侧面表现了缉毒警察的爱国之情。③本文是用科幻的情节,表达了人
伦之爱、忠孝之情,引发了读者对科技发展和人类情感关系的思考,否定了科技万能的观点。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早就暗示阿伟年幼孤苦无依”是没有依据的过度解读,我和妻子健在,“孤苦无依”说不过去。
故选 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淡化了母亲的悲伤”理解错误,母亲疾病缠身,而且也不想让我和妻子太难受,欲哭无泪。
故选 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由“那家仿生人公司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时光代理人’”,“但是,再艰巨的任务也有结束的时候啊,总这么拖下
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我们决定,找那家此前已经接洽过多次的仿生人公司试一试”“‘时光代理人’公司告诉我们,只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2 页 共 8 页
需提供一张真人照片和一段原声录音,他们就能在三天内用 3D打印技术,造出一个跟真人等比例且一模一样的仿
生人,其音色和发声习惯也可以完美复制真人”可知,“时光代理人”既是仿生人公司的名字又可以指仿生人。
②由题目中的“代理”,以及最后的结果“那天,母亲让阿伟代她写遗嘱,‘阿伟’拿出纸笔很自然地用右手写了起来,
于是母亲便知道了——眼前的人不是阿伟”“我们用轮椅推着母亲去了阿伟的墓地,原本担心她会情绪崩溃,可是她
没有。母亲只是轻轻地用手抚摸着阿伟的墓碑,轻轻地拂拭,轻轻地,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可知,标题启发
读者思考,明确(或突显)了小说的主旨:生物科学技术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的)情感慰藉。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鉴赏文本写作特色的能力。
鲁迅先生的话要点有两个,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情”。
①先看“经以科学”。本文的情节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科学的逻辑。小说写“我”和妻子为了安慰患病的母亲
而“通过 AI换脸和变声技术让‘阿伟’跟母亲视频通话过多次”,最后决定去“时光代理人”公司定制一款仿生人,其中
提到了“只需提供一张真人照片和一段原声录音,他们就能在三天内用 3D打印技术,造出一个跟真人等比例且一模
一样的仿生人,其音色和发声习惯也可以完美复制真人”“‘时光代理人’的客户经理显然看出了我们的顾虑,他向我
们透露,已经更新迭代到第六代的仿生人,不仅可以‘塑形’,还可以‘铸魂’”,于是我们“如约取回‘阿伟’,带着他战
战兢兢地来到母亲床前”。文中提到的 AI换脸和变声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都有着较强的科学性,
寻找仿生人,试用仿生人构成了小说的重要情节。
②再看“纬以人情”。本文的情节又能够体现情感的力量,彰显人文情怀。“当我和妻子如约取回‘阿伟’,带着他战战
兢兢地来到母亲床前时,‘阿伟’立即痛哭流涕地扑到骨瘦如柴的母亲身上,只见他一边流泪不止,一边说着‘孙儿不
孝’之类的话”“都说中国人的亲情体现在‘隔辈亲’,‘隔辈亲’在母亲身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直以来,阿伟都是
母亲最惦念的人,尤其是阿伟成为缉毒警察以后,母亲几乎每天都要问他的情况”“能不能骗过母亲,我们没有把握,
但她的病越来越重,我们决定,还是冒险试一试”“我们用轮椅推着母亲去了阿伟的墓地,原本担心她会情绪崩溃,
可是她没有”,“阿伟”探视祖母时的痛哭流涕、祖母对阿伟的舐犊情深,我和妻子对母亲的关爱和“良苦用心”,都充
分表现了亲情之爱;阿伟的牺牲从侧面表现了缉毒警察的爱国之情。
③“我”的儿子阿伟是缉毒警察,三个月前牺牲了,阿伟是母亲一手带大的,祖孙二人感情深厚,为了安慰重病的母
亲,我们定制了仿生人“阿伟”,想要给母亲一点亲情的慰藉,结果最后母亲发现了这个“阿伟”并不是她的孙子,得
知真相的她并未崩溃,只是在墓碑前“轻轻地拂拭,轻轻地,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本文是用科幻的情节,表
达了人伦之爱、忠孝之情,引发了读者对科技发展和人类情感关系的思考,否定了科技万能的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10.BDF 11.D 12.C
13.(1)我对你的信任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
(2)(魏徵、王珪)改而侍奉他(李世民),不会损害义和仁,有什么不可以呢?
14.①明知李建成、李世民会有兄弟相争局面,却心存侥幸观变。②在李建成死后,立即去求见秦王。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3 页 共 8 页
句意: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君不想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永享安定太平的,然而都没有实现,只是因为他们听
不到自己的过失,或者是他们听到了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的缘故。
“人君”作主语,“欲”作谓语,“社稷永安”作宾语,中间不断开,其后 B处断开;
“然而不得者”与“只为不闻己过”为两句,构成因果关系,“者”后 D处断开;
“闻”的宾语是“己过”,宾语后 F处断开。
故选 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雅,一直/正确的。句意:魏徵一直有治国的才能。/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
B.正确。即,靠近,接近。句意:(他们)立即去找(接近)秦王,请求接见。/好像接近,又好像离开。
C.正确。劳,慰劳,安慰/操劳。句意:太宗又安慰他。/忧虑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D.“都是表示官职变动的意思”错误。文中“拔”是从痛苦中解脱的意思。句意:幸而得以从痛苦中自我解脱,归顺唐
朝。
故选 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虽然恪尽职守”错误。结合“建成、世民之含毒以争久矣,知其必有蹀血宫门之惨,不能弭止其恶,抑不能辞宫僚
以去之,欲徼幸以观变,二子之志偷矣”分析可知,材料二把二人与管仲进行对比,只说了魏徵、王珪是贪图功名
之人。
故选 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任”,信任;“逾”,超过;“得”,融洽相处;“宁……乎”,难道……吗?
(2)“事”,侍奉;“奚为其不可哉”,宾语前置句,“为奚其不可哉”。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结合“建成、世民之含毒以争久矣,知其必有蹀血宫门之惨,不能弭止其恶,抑不能辞宫僚以去之,欲徼幸以观变,
二子之志偷矣”分析可知,两人明知李建成、李世民会有兄弟相争局面,却心存侥幸观变。
结合“太子死,遽即秦王而请见,尤义之所不许也,斯则其不得与管仲均者也”分析可知,二人在李建成死后,立即
去求见秦王,这一点比不上管仲。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武德末年,魏徵做太子洗马。当他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夺,常劝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
了隐太子后,把魏徵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徵担惊受怕。魏徵慷慨自若,
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了肃然起敬,对他分外敬
重,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徵一直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刚直不
阿,绝不随意屈从(放弃自己的主张)。太宗每次和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魏徵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4 页 共 8 页
子,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又安慰他说:“你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为国,怎
能如此?”贞观三年,魏徵几次升迁,做了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起了很好的作用。太宗曾对他说:
“论你的罪过比当年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还要严重,而我对你的信任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
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
武德年间,王珪担任太子中允,被太子李建成礼遇。建成被诛杀后,太宗即位,王珪被太宗召回,拜官
为谏议大夫。王珪忠心耿耿,尽职尽责,所进献的言论,多被采纳。王珪曾经上书批评太宗过失,太宗说:“你
所谈论的都说中我的过失。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君不想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永享安定太平的,然而都没
有实现,只是因为他们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或者是他们听到了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的缘故。现在我有过错,
你能直言不讳,我也能知错就改,何必担心国家不长治久安呢?”太宗还曾经对王珪说:“你如果一直做谏官,
我必定永远没有过错。”
材料二:
魏徵、王珪侍奉太宗而为其效忠,与当初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有区别吗?回答是:有区别,但区别不大。
李建成死了,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对魏徵、王珪而言既不是敌国君主,也不是自己君王的仇敌,改而
侍奉他,不会损害义和仁,有什么不可以呢?然而魏徵、王珪的情况跟管仲还是有区别。什么区别呢?齐襄公
被弑杀后,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流亡在外,他们回国讨贼,不幸而兄弟相争,这是管仲所不曾预先料到的。公
子纠争位失败,管仲被囚禁在鲁国,齐桓公释放了他,让他担任宰相,管仲未曾向齐桓公请求宽赦自己的罪过
并起用自己。李建成、李世民各自怀着狠毒心思争斗已经很久了,魏徵、王珪知道两人必定会酿成喋血宫门的
惨祸,他们不制止这种罪恶行径,也不辞去官职离开,而是想要寻求侥幸而静观局势变化,他们两个的志向是
很苟且的。太子一死,他们立即去找秦王,请求接见,这尤其是为大义所不容许的。如此则他们自然不能与管
仲等量齐观。(再说)魏徵起于群盗之中,幸而得以从痛苦中自我解脱,归顺唐朝,不过是个功名之士罢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A
16.韦诗:末句紧扣标题,以景结情,在寒食故园芳草萋萋的想象中寄托情感,含蓄蕴藉地表达对诸弟和故园的思
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孟诗:末句呼应标题,既抒发对先贤介子推的纪念之情,点明寒食节的由来:“不独”表达了对自己贫居生活的辛酸
与无奈,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无烟火”也是天下寒士现实生活的写照。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A.“炉火熄灭”错误。“禁火”是寒食节的习俗。
故选 A。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和结构技巧的能力。
韦诗末句“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意思是: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
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5 页 共 8 页
扣诗题“寒食寄京师诸弟”。融情入景,以景结情,意犹未尽,含蓄蕴藉,表现了诗人对诸弟和故园的怀念之情。
孟诗末句“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意思是: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
这样的冷食。呼应标题“寒食”,点出寒食节日独特内涵。“无烟火”是天下寒士现实生活的写照;“不独”表达了对百
姓疾苦的同情。使用对比手法,富人寒食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贫困人家,却包含着太多难堪的辛酸。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
角连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仗剑行千里,微躯
敢一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浔、荻、瑟、跬、至、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小题,9 分)
18.“枚”形容“小”而“轻”,表现了“太阳刚偏西”时远看太阳偏小偏单薄不显明的形象特点,营造了荒凉、昏暗的意
境特征。
“轮”表现了“日落”时太阳浑圆宏大的形象特点,呈现了辉煌震撼的日落画面,极具视觉表现力。 19.①初稿中“况
且”一词,使句子呈现递进关系,不合逻辑,删除更好。
②定稿中“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与前文形成照应,也与后一句话整体上构成因果关系,逻辑层次更加
清晰。
③“因此”放在文段结尾突出强调了“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突出了混沌、昏暗、压抑的环境氛围。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枚”相当于“个”,“支”,“件”,形容“小”而“轻”,此处通过“枚”把太阳量化为铜钱,
表现了“太阳刚偏西”时远看太阳偏小偏单薄不显明的形象特点,孤单弱小得让人怜惜,营造了荒凉昏暗的意境特征。
“在一平如抹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轮”本指车轮、轮子,此处用来量化落日,启人想象,
表现了“日落”时太阳状如车轮,停驻在地平线上,浑圆宏大,呈现了辉煌震撼的日落画面,极具视觉表现力。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根据题干“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确定答题方向为语意逻辑。
原句中“况且”一词,使句子呈现递进关系,而前后句“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和“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
太清晰”不是递进关系,不合逻辑。
改变后第一段“因此”前的部分基本都在阐述最后“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的原因,整体上构成因果关系,逻辑
层次更加清晰。
“因此”放在文段结尾,突出强调了“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为下文更好凸显那轮“血红的落日”的形象做铺
垫。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6 页 共 8 页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小题,13 分)
20.示例: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人工调控叶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或:有
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有了一系列起色,人工调控叶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21.D
22.A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减少 B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红色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等”与“……”不能连用,可删掉“……”。
故选 D。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取得”与“起色”不搭配,改为“取得……进展”;
“不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不合逻辑,否定失当,把“不再不是”改为“不再是”。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前面说“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可见秋冬季节叶绿素含量减少,应填: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减少。
B前面说“呈酸性”,后面说“因此叶片逐渐变红”,可见,叶片变红是花青素因为酸性作用变成了红色,应填:在酸
性条件下变成红色。
四、写作(60分)
23.(60 分)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
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7 页 共 8 页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内容是否完整落实任务指令,是否适合特定情境要求。内容不完整、不适
合情境任务要求、思想不健康的,评分不超过 35 分,发展等级评 0 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 见解新颖 材料新颖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5 分为止;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不符合文体特征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评分。
【最后一卷】福建省 Z&W 联盟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双向细目表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题号 难度 知识点
一、现代文阅读
1 较难 学术论文,报告
2 适中 中国现当代小说
二、文言文阅读
3 较难 论说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4 适中 韦应物(约 737-791),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5 较易 名篇名句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6 适中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7 适中 辨析并修改病句,标点符号,情境补写
六、作文
8 较难 青年成长,青年成长,名言式材料,
【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双向细目表 第 8 页 共 8 页【最后一卷】福建省Z&W联盟 17(1)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

语文答题卡
(3)

考号: 学校: 姓名:

注 意 事 项 准 考 证 号 18 (4分)
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
9 (6分)
  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0 0 0 0 0 0 0 0
  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1 1 1 1 1 1 1 1
3. 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2 2 2 2 2 2 2 2
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3 3 3 3 3 3 3 3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19 (5分)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第I卷 选择题 (共33分)
13.(1) (4分)
1 A B C D 4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3 A B C D 7 A B C D 20 (4分)
10 15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11 21 13.(2) (4分) A B C D A B C D
12 A B C D

22 (4分)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117分)

14 (3分)

5 (6分)



16 (6分)


8 (5分)

@鲁青信息 第 1 页 共 2 页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23.
700字
400字
800字
100字
500字
900字
200字
600字
1000字
300字
@鲁青信息 第 2 页 共 2 页
姓名: 考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