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一、选择题
1.1584年,意大利成立了里阿尔托银行。1609年,荷兰建立了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意大利建立了威尼斯银行。德国建立了汉堡银行等。西、英、荷等国也陆续建立了一些中央银行。这些国有银行的建立说明了( )
A.各国经济国有化开始 B.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
C.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
2.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中日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 )
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
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
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
3.18世纪末,棉花开始成为“全球商品”,一张由资本主义编织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渐产生,即“非洲提供劳动力,美国出产原棉,欧洲(以英国为主)进行棉纺织加工”。由此可知( )
A.新航路开辟促进全球贸易 B.中国并未参与棉布贸易网
C.棉花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 D.英国由此成为“日不落帝国”
4.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商业资本家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卖黑奴和不平等贸易。这些贸易公司属于( )
A.特权贸易公司 B.远洋运输公司
C.股票交易所 D.跨国贸易垄断公司
5.1670年,国王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这说明东印度公司( )
A.直接接受王室领导 B.受到工业革命推动
C.殖民扩张手段残忍 D.部分具有政府属性
6.下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
进口货物 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年 1731—1740年
胡椒 20.1 4.3
茶叶 0.02 9.26
咖啡 0.63 5.35
棉纺织品 62.59 65.35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7.亚欧大陆各文明之间的交流已经存在了很多个世纪,但是,直到16世纪,各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奴隶贸易 D.宗教改革
8.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责任下解放出来,可以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冒险事业。这种公司管理模式( )
A.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有效力量
B.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C.标志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D.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9.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于是更多的荷兰人成为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到18世纪,由于咖啡、茶、糖和烟草等大宗商品的出现,世界贸易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主要反映了( )
A.资本主义扩张手段发生变化
B.荷兰经济转型得以完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扩大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10.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据此可以看出( )
A.洋务企业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
B.民间筹资是洋务企业主要资金来源
C.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11.1688年之后在伦敦股票市场上引人注意的是政府发行的国债券,它们因具有股票和公司债券都无法比拟的稳定性而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英国政府发行国债券( )
A.说明君主立宪制得到人民拥护
B.满足了英国王室的奢靡消费
C.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财富的掠夺
D.有利于积聚工业革命的资本
12.明清之际,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茶叶对英出口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于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这反映了( )
A.中国的茶叶生产日趋萎缩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600年 英国女王特许成立,采取了“单次航海”制度(见注),临时色彩深厚
1657年 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17世纪晚期 控制亚洲棉、丝织物贸易权;直接代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战争
1773年 英国国会通过法案控制了公司;在孟加拉国取得了鸦片贸易独占权;开始对华大量走私鸦片;垄断北美茶叶贸易权(后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
1813年 英国国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
1833年 英国国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剥夺其商业职能,政治和管理权再次延长20年
1858年 受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委托殖民统治权被剥夺
1874年 公司解散
——据[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等编制
注:在每次出海前征集资金,当船只从亚洲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
材料反映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近代全球化浪潮中扮演了多种角色。请任选其中一种角色,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一、选择题
1.1584年,意大利成立了里阿尔托银行。1609年,荷兰建立了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意大利建立了威尼斯银行。德国建立了汉堡银行等。西、英、荷等国也陆续建立了一些中央银行。这些国有银行的建立说明了( )
A.各国经济国有化开始 B.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
C.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1609年,荷兰建立了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意大利建立了威尼斯银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西方国家国有银行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对资金渴求的产物,C项符合题意。西欧各国经济国有化开始于二战后,A项排除。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B项排除。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处于微弱状态,D项排除。
2.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中日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 )
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
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
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
解析: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并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都需要清政府以国家权益进行抵押,所以这些银行的设立是西方侵略中国的一种新的方式,故选B项;这些借款主要借给清政府,是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并不是要推动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和解决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排除A、C两项;加剧中国通货膨胀的说法不正确,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18世纪末,棉花开始成为“全球商品”,一张由资本主义编织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渐产生,即“非洲提供劳动力,美国出产原棉,欧洲(以英国为主)进行棉纺织加工”。由此可知( )
A.新航路开辟促进全球贸易 B.中国并未参与棉布贸易网
C.棉花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 D.英国由此成为“日不落帝国”
解析:材料“非洲提供劳动力,美国出产原棉,欧洲(以英国为主)进行棉纺织加工”体现的是棉花对全球联系的推动作用,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是从15世纪开始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排除B项;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针对的是殖民地占有情况,排除D项。
4.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商业资本家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卖黑奴和不平等贸易。这些贸易公司属于( )
A.特权贸易公司 B.远洋运输公司
C.股票交易所 D.跨国贸易垄断公司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商业资本家组织的许多贸易公司都属于特权贸易公司,故A项正确;远洋运输公司和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股票交易所是金融机构,不是贸易公司,故C项错误;跨国贸易垄断公司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
5.1670年,国王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这说明东印度公司( )
A.直接接受王室领导 B.受到工业革命推动
C.殖民扩张手段残忍 D.部分具有政府属性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等殖民地拥有的权力广泛,包括铸币、战争等,这些均属于政府的基本权力,D项正确;王室主要是通过委托授权等方式进行间接领导,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排除B项;殖民扩张手段残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6.下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
进口货物 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年 1731—1740年
胡椒 20.1 4.3
茶叶 0.02 9.26
咖啡 0.63 5.35
棉纺织品 62.59 65.35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解析: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7—18世纪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胡椒明显减少,茶叶、咖啡的数量在增长,棉纺织品稍有减少,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道路,茶叶、咖啡的增多,表明民众的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C项正确;依据材料时间,这一时期仍属于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方式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时间不符,排除B项;此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排除D项。
7.亚欧大陆各文明之间的交流已经存在了很多个世纪,但是,直到16世纪,各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奴隶贸易 D.宗教改革
【解析】开始于15世纪末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的孤立状态,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故选A项。
8.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责任下解放出来,可以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冒险事业。这种公司管理模式( )
A.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有效力量
B.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C.标志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D.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属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商业革命的成果,故D项正确。
9.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于是更多的荷兰人成为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到18世纪,由于咖啡、茶、糖和烟草等大宗商品的出现,世界贸易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主要反映了( )
A.资本主义扩张手段发生变化
B.荷兰经济转型得以完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扩大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解析】荷兰从亚非拉进口原料,大宗商品出现,世界贸易发展,这些都是世界市场扩大的表现,故C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资本主义扩张手段有变化,排除A项;17、18世纪的荷兰重视贸易,材料没有涉及经济转型,排除B项;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才最终确立,排除D项。
10.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据此可以看出( )
A.洋务企业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
B.民间筹资是洋务企业主要资金来源
C.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解析】根据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可知,当时国人争相购买新公司的股票,是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故D项正确;洋务企业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控制,排除A项;洋务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不是民间筹资,排除B项;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排除C项。
11.1688年之后在伦敦股票市场上引人注意的是政府发行的国债券,它们因具有股票和公司债券都无法比拟的稳定性而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英国政府发行国债券( )
A.说明君主立宪制得到人民拥护
B.满足了英国王室的奢靡消费
C.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财富的掠夺
D.有利于积聚工业革命的资本
【解析】英国政府发行国债券,有利于政府平衡财政收支,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从而有利于积聚工业革命的资本,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人们投资国债券是因为其稳定性,与英国政体无关,排除A项;1689年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王权受限,因此政府发行国债券的初衷并不是满足王室的奢靡消费,排除B项;人们投资国债券有稳定的利息,说明英国政府的这一做法并不是出于掠夺人民财富的目的,排除C项。
12.明清之际,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茶叶对英出口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于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这反映了( )
A.中国的茶叶生产日趋萎缩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中国茶叶出口出现萎缩甚至滞销的情况,是由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受到其他地区茶叶出口的影响,故B项正确;中国茶叶出口萎缩并不能说明中国茶叶生产日趋萎缩,故A项错误;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600年 英国女王特许成立,采取了“单次航海”制度(见注),临时色彩深厚
1657年 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17世纪晚期 控制亚洲棉、丝织物贸易权;直接代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战争
1773年 英国国会通过法案控制了公司;在孟加拉国取得了鸦片贸易独占权;开始对华大量走私鸦片;垄断北美茶叶贸易权(后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
1813年 英国国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
1833年 英国国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剥夺其商业职能,政治和管理权再次延长20年
1858年 受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委托殖民统治权被剥夺
1874年 公司解散
——据[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等编制
注:在每次出海前征集资金,当船只从亚洲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
材料反映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近代全球化浪潮中扮演了多种角色。请任选其中一种角色,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一:它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尝鲜者”。(它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17世纪初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凭借贸易特权,加入了与亚洲的贸易行列。在经历了与荷兰的三次海上战争后,逐渐在全球贸易尤其是东印度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东印度公司促使全球货品大流动,将美洲的银元流通到中国、印度,将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织品、中国的陶瓷与茶叶运往欧洲、北美。东印度公司还是英国对印度殖民扩张的代理人,它将印度变成英国工业革命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东印度公司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加深了全球的经济联系,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示例二:它是经济全球化早期的“受益者”。
17世纪初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凭借贸易特权,加入了与亚洲的贸易行列。在经历了与荷兰的三次海上战争后,逐渐在全球贸易尤其是东印度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东印度公司从事的大洋洲际贸易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促进了英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使英国发生了政治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恰逢世界一体化开启的时代,并成为这一潮流的引领者,也推动了英国和欧洲的近代化,是经济全球化早期的“受益者”。
示例三:它是妨碍自由贸易的“反面代表”。
自17世纪初成立至19世纪30年代前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得到政府的特许,始终垄断着与东方的贸易。它通过垄断鸦片、茶叶和纺织品等手段牟取暴利。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他们向中国走私鸦片,进而引发了鸦片战争。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主义政策成为主流,英国政府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特权,加快了东印度公司的解体进程。
东印度公司在早期阶段,凭借贸易垄断权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也因为违背了自由贸易的潮流而衰败。
示例四:它是殖民主义的代理人。
17世纪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国家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公司不仅享有垄断贸易权,实际上还成为英国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人和统治印度的殖民机构。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他们走私鸦片贩运到中国销售,进而引发了鸦片战争,成为英国侵华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给印度、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打击下,东印度公司被剥夺了委托殖民统治权,从此逐渐走向衰败。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推行殖民主义的代理人,成为压迫东方国家的殖民者,但客观上加强了东西方世界的联系,推动了全球化浪潮的发展。
示例五:它是股份制的早期实践者。
17世纪初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成立初期,通过采取“单次航海”和有限责任制度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社会闲散资本而迅速壮大,成为当时势力最大、资本最雄厚的殖民机构。这种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大大推动了当时世界贸易的发展,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