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声现象,所以要通过多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还要通过体验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3.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时时都在与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被听到的?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知识一:声音的产生 看课本第27页课本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手一直摸着自己的喉咙,读一段文字,仔细体会手的感觉。然后停止读,还体会手的感觉,两次一样吗?
2、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3、人发声靠的是________的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________的振动;要使笛子 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 发生 .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发声停止。
声源:是指正在振动发出声音的物体。
4、怎样保存声音: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8页的相关内容,
将发声体的 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 ,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
知识二:声音的传播 自主学习课本第28页到29页,回答下列问题:
1、思考:课堂上老师没有紧贴在同学的耳朵上讲话,而同学们就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靠 传入同学耳中的?
2、认真观察28页图1.1—4真空罩中的闹钟。
(1)、该实验的现象是 。
(3)、该实验的结论是: 不能传播声音
3、实验:桌子能否传声?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该实验的结论是:
4、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有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跟踪练习:
1、在鱼缸边拍手,鱼儿会听见拍手声而游走,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隔墙有耳,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
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递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知识三:声速 自主学习课本第29页到3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 描述。
2、根据P30小资料,声音在 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 体,在 体中传播速度最小。用式子表示 。
3、声速的大小不仅跟 有关,还跟 有关。
4、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5、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而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听到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s,也就是声源距离障碍物应在17m以外才能听到回声,否则回声就与原声重合在一起,人耳就无法分辨出回声,听到的就是原声。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1、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这样的情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气体中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能产生回声B.桥洞反射产生的回声从洞口
C.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D.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
2、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