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15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15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29.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1 16:53:59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流水潺潺
海浪彭湃
琴声悠悠
飞机轰鸣
汽车鸣笛
声现象
第二章    
        第一节
五斗江中学 张观华
朗读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
朗读学习重点
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介质的传声速度和传声性能有所不同
回声现象的产生和生活应用
怎样发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做媒介
朗读学习难点
前置作业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声音传播快慢用声速表示,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
回声是由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的
回声产生的条件是比原声晚0.1s
回声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测距
收集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自己认为非常优美的声音。
课堂导入
视频欣赏:海啸奇迹
几种物体的声音
爆炸声
掌声
鸽子声
孩子哭声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合作对以下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一、声音产生的原因
问题:以下那些声音产生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赶紧和你的合作伙伴展开激烈的讨论吧!让 我们一起来参与课堂小实验吧!
1.抖动纸张,让其发声。
人说话时喉结在振动
课堂小实验
3.感受自己说话时的发声。
2.拨动伸出桌面少许的直尺让其发声。
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纸张发声时在振动
点评: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合作探究
刚才我们从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发现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但是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在物理上,我们应该用实验去证明我们的猜想!
演示实验: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观察.
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而产生的.
敲击音叉,音叉产生了声音;把乒乓球缓慢移近并接触音叉,音叉将悬吊的乒乓球弹开.
分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弹起乒乓球,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振动
声音产生的原因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合作探究
二、声音的传播
思考: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美妙动听的音乐、蟋蟀的“叫声”等,说明声音传播到了我们的耳朵。那么: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呢?
在抽气后,听到的铃声有何变化 如果钟罩的空气能全部抽完,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哪怕离得再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波交谈,
点评: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推理: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点评: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点评: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耳朵在离开桌面一点和紧贴桌面上,听到轻叩桌面的声音相同吗
点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时,传播的快慢会是怎样的呢?
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
声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阅读书本小资料表格,讨论以上问题
几种物质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 346 铜(棒) 3750
软木(25 ℃)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
1497 铁(棒) 5200
合作思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声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合作探究
点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液体中传播 快,在液体中传播又比在气体中快。即:
V空气< V液体< V固体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
学生自学:回声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声源
合作探究
小明同学站在一座山崖壁前方,大喊一声,经过10s后听到回声,请问这时小明同学离山崖壁有多远?
板书: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正常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板书: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课堂检测
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掉时, 将发生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B
2、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 ______________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______(一样、不一样)的现象。
3、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相隔不远相对放置,当敲响右边音叉后,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如把此装置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_______(一样、不一样)的现象。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一样
不一样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固体和液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气体的振动不能产生声音
B.声音传播不需要媒介物,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当温度不变时,不同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D
5.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描述较确切的是(  ) A、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且通过箭筒听到的声音较响 B、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的快,且通过箭筒听到的声音较响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快,且通过箭筒听到的声音较响 D、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快,且通过箭筒听到的声音较响
D
6.老师在教室内上课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教室窗户开着,没有回声 B、教室长度不足,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C、教室长度不足,不产生回声 D、教室各堵墙的回声相互抵消了
B
7.人在岸边走动时,会惊动水下游着的鱼,这个过程中鱼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靠什么物质传播的。 ( )
A、大地和空气 B、水和空气
C、大地和水 D、大地、水和空气
C
8.科研人员为测出海水中的声速,在海面上向另外一艘船发出超声波,另一艘船在4s后收到声音信号,两船相距6120m,请你计算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扩展延伸
利用鼓、鼓槌、纸屑设计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了解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了解科学推理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回声可以加强原声,可以测距。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