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配套教学设计(156)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配套教学设计(15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1 17:13:0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所讲的声现象,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的实际感受很深,学起来较容易。本单元首先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得出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探究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指导,多做示范,逐步让学生掌握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播放音乐“致爱丽丝”
引入: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跟我一起聆听一下这首美妙的钢琴曲,知道它是谁的作品吗?(贝多芬)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其中有的声音让我们感到舒适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有些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今天就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里来探索蕴藏在里面的无穷奥秘。
活动2【讲授】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宛转悠扬,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同学们做以下两个实验
1、拿出一张纸、一把直尺、一根橡皮筋,大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
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学生实验,并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
思考:1、上述实验中发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2、这些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4、它们发声的时候能让它们停止发声吗?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小结并板书: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演示:音叉的振动(发声的音叉把乒乓球弹开、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讲解:物理上把这种微小的现象放大的方法叫转化法。
思考:如何证明发声的鼓在振动?
学生回答
讲述: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举例:1、声势浩大的海浪声是海水撞击岩石,引起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2、美妙的古筝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而产生的
3、金属锯齿据钢条时,引起钢条的振动而发声
4、响亮的鼓声是由于敲击引起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
介绍:1、笑树——存在于非洲卢旺达的一个植物园中,笑树能发出笑声是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
2、因为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二、思考:近在咫尺的宇航员为什么要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月球表面和地球相比缺少了空气,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提问:真空真的不能传声吗?
视频:真空铃实验
讲解:这样看来,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
板书: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设问: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引起听觉的呢?
讲解: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块石子丢入平静的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其实,声音也像水波一样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提问: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演示:将发声的闹钟密封好后放入水中。
小结:液体能够传声
举例: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提问:那固体能够传声吗?
想想做做:两个同学一组做实验。两只桌子并拢,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然后把两者桌子拉开,再做一次。
学生实验,分别请几个小组汇报结果
小结:固体能够传声
板书:2、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三、开心一刻:一次物理考试,有这样一道题:为什么在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同学们都在仔细琢磨,小凡早已写出答案:“因为眼睛在前,耳朵在后。”
讲解: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光速比声速要快,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其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提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学生阅读资料,找答案
教师小结并板书:
三、声音的速度
1、v固体>v液体>v气体
2、v空气=340m/s
思考: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儿能听到回声,这是为什么?
播放:动画“回声
讲解:回声原理以及听到回声的条件
板书3、回声 时间小于0.1秒,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时间大于0.1秒,回声与原声分开
总结:谈谈你们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
活动3【练习】当堂练习
(1)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 在铁轨上,这是为什么?
(2)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