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小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 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2.能分析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规律;
3.利用速度公式计算与声速相关的习题。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初步感知声音世界的美妙和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
3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实验器材方便、便于操作、现象直观,不涉及过于难的计算要求。教师准备实验便捷,学习能够顺利完成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在讲授新课中遇到的困难较小,主要在声速相关习题计算会存在难度。学生的基础总体水平偏低,学习的意识淡薄,不爱动脑筋,死记硬背;初中学生思维定式,不能有效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点进行解题。
4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及与声速相关计算
难点:声速计算的练习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展示图画。
师:同学们,屏幕上这幅图片美不美丽?
生:……(美丽)
师:彩图中都有哪些物体?
生:……(流水、汽车、儿童、鸟儿)
师:有没有感觉缺少些什么?
生:……(花、声音)
师:那些悦耳、曼妙悠扬的声音(点击图画上的物体,发出各种声音,让学生在感受声音中引起学习兴趣)……从本堂课开始,老师与你们一起学习声现象。
活动2【导入】二、内容讲授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师: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如上课铃声、钢琴声、人讲话声,同学们,要怎样才能使物体发声呢?
1.利用身边的物品使之发声,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特征。
物品动作特征
纸张抖动
直尺拨动振动
人哼歌
2.学生分组实验--音叉发声师:介绍仪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敲击音叉时的现象,敲击时手不能将音叉盒按得过紧。
学生实验:未敲击音叉前--无声敲击音叉--有声音且音叉振动
教师演示实验:在音叉是附近系一个乒乓,让学生观察物体的振动更直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转换,可以帮助理解后面声音的传播内容。
归纳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就停止。
3.举例
人说话--声带振动雨声--水的振动笛子--空气的振动
二胡--弦的振动蜜蜂嗡嗡的声音--翅膀的振动蝉声--腹部鼓膜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学生实验:课本P29--想想议议
操作:让学生将耳朵紧贴在桌上,一个同学轻敲一端,另一个同学能否听到声音?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例子:隔墙有耳行军作战时,哨兵将耳朵贴在地面探查敌情
2.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例:恐惊水中鱼(钓鱼)或将手机播放音乐用袋子包装放入水中游泳时,人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3.声音在气体中传播
人交谈、教师讲课、汽笛声(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气体)
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墙、水、气体),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罩实验)
演示:真空罩实验或观看真空罩实验视频;宇航员在月球上用无线电通话
5.声波
师: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的讲话声,是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那么声音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呢?
……
平静的水面,扔进一块石头,水面就水波荡漾,水中的叶子也会上下起伏。其实,声音的传播就像水波一样,是以波动的形式传向周围。
(三)声速
1.声音在空气中(150C)的传播速度V空=340m/s
2.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17m以上)
解:由V=S/t得
S=Vt
=340m/s×0.1s
=34m
考虑往返S1=S/2=17m
3.学习“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找规律: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固体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b.同种介质中,声速与温度有关
例: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洋的深度,当从海面发出声音3s后接收到回声时,测量出此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40m/s)
解:由回声测距公式S=Vt/2得
海洋深度S=(1540m/s×3s)/2=2310m
4.阅读“科学世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根据时间等情况,考虑让学生发言,回答一些问题。
活动3【练习】三、巩固练习
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_______,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2.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活动4【讲授】四、小结和作业
小结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能够在固、液、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速:V空=340m/s
4.回声测距:S=Vt/2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5
板书:
一、声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的传播
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速
1.规律: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固体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b.同种介质中,声速与温度有关
2.声速:V空=340m/s
四、回声测距
S=Vt/2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