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参考答案
1.C 此次日环食涉及太阳和月球,与彗星、星云、北极星基本无关。
2.A 图中发光天体为太阳,由炽热的气体组成;其内部发生核聚变反应,自身能够发光;太阳质量远大于地球;太阳呈球状。
3.B 月球上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主要是其质量和体积太小,引力较小,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二者与太阳的距离差异较小;与接受太阳辐射更多关系不大;与公转轨道更接近圆形无关。
4.D 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积更小;二者与小行星带的距离差异很小;与宇宙环境不安全无关;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保护,陨石更容易到达月球表面。
5.A 林隙是森林中局部地区的小环境,因此土壤差异不大;林隙的大小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照也不同,导致周围的水分、热量发生变化,所以光照是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6.D 供给服务指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调节服务指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支撑服务指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林隙下会形成新的生态环境,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7.C 冠空隙的生存空间更大,光照条件更好,因此物种生长速度快,更新快,叶片大。
8.B 近日点为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南昼越长,南极点附近存在极昼现象,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④地出现极昼现象,位于最南边,②地位于最北方。
9.C 由图可知,①地位于赤道地区,昼夜等长;③地接近南极点,但并不位于南极点;全球各地除去南、北两个极点,其余地方自转角速度相等;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地区自转线速度最大。
10.A ①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
11.A 据图中各种水坝的功能可推知,该地河流含沙量大,通过建坝可调蓄洪水、防旱、获取耕地,最可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珠江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小;淮河中下游含沙量虽较大,但沙粒颗粒较细,淤积能力较差,不适宜通过淤地坝获取耕地资源。
12.B 该地河流常年流水,河流含沙量大,可推知当地植被覆盖状况较差,最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干旱少雨区;次生盐渍化是由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土壤表层盐分增加或集聚的现象;酸雨危害属于环境污染现象。
13.D 淤地坝新获土壤尚无植被生长,无植物残体;淤地坝的淤泥主要来自河流上段坡地表层,由流水侵蚀汇入河流,因而养分充足,且淤地坝地势较低,水分充足;淤地坝的泥沙来自河流挟带的泥沙,不是来自河床底部淤泥。
14.A 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状况应该不会太差,但由于原有植被曾遭大面积砍伐,红漠化现象较为严重;树木矮小是红漠化导致的结果;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但是否会发生严重侵蚀,还取决于植被状况,并非降水较多的迎风坡都会发生侵蚀现象;湿润环境形成的红壤黏性较大,并不疏松。
15.C 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涵养水源能力弱,导致植物生长营养不良,植株矮小;亚热带季风气候虽多雨,但光照并不太弱。
16.B 红漠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水土流失,大量表土汇入河流,导致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地上河的出现增大了洪涝风险,不可能是人为所致;地壳下陷,河流也会下陷;暴雨冲刷会使河流下切。
17.(1)B(1分) 特征:日变化小或日温差小。(1分) 原因:白天多云,云层强烈反射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较高。(4分)
(2)较低(1分) 下垫面积雪反射率高,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下垫面辐射能量少,气温低,气压高。(3分)
(3)绘图见下图。(4分) 西南风(1分)
18.(1)东侧:太平洋板块。西侧:亚欧板块。(6分)
(2)我国热带区域距西(印度洋板块)、东(太平洋板块)两条板块汇聚边界最近;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6分)
(3)运动趋势:抬升中。(2分) 理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正处于碰撞、挤压的相对消亡运动中;中央山脉东翼褶皱山地是由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6分)
19.(1)该地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周边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完善较慢,城市吸纳新增人口的能力较弱;人均生产总值增幅较慢。(6分)
(2)喀什市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好,具有地缘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特区,具有政策优势;经济欠发达,地价较低。(7分)
(3)促进资源开发;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知名度;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4分)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题
(75分钟 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 占 20%,选择性必修1、2、3 占 8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一次日环食的天象奇观。此次日环食最大的特点就是食分(月亮遮住太阳视直径的比例)在0.99以上,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只留下一圈金边,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天体与此次日环食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星云 B.彗星 C.月球 D.北极星
2.关于图中发光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炽热的气体组成 B.靠反射恒星的光发亮
C.质量比地球小 D.天体形状呈云雾状
玉兔二号月球车于2019年1月3日完成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着陆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据此完成3~4题。
3.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没有找到月球存在生命的证据。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
C.接受太阳辐射更多 D.公转轨道更接近圆形
4.与地球相比,月球更容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月球表面积更大 B.距小行星带更近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表面无大气层保护
林隙表示森林群落内一株及以上优势树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发生死亡,最终在林冠层形成的不连续空间。林隙包括冠空隙和扩展林隙两个部分。林隙的大小会对林隙内物种更新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读冠层林隙和扩展林隙示意图,完成5~7题。
5.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6.林隙在改变物种组成、改善森林结构和提升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7.冠空隙相对于扩展林隙的物种
A.根系深 B.叶片小 C.生长快 D.更新慢
下图为地球在近日点时全球部分地区昼长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8~10题。
8.四地位置最靠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四地
A.①地该日昼长夜短
B.③地位于南极点
C.②地自转角速度等于③地
D.③地自转线速度等于④地
10.图示四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某地人们在常年流水的各级支流或沟道上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坝,生产坝以拦泥淤地、发展生产为主要目的,滞洪坝以拦滞汛期暂时性洪水、削减洪峰流量为目的,蓄水坝以蓄水防旱、灌溉农田以及在必要时刻开闸泄洪为目的。下图示意该地坝系的组合状况。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河中上游 B.珠江中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淮河中下游
12.该地最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次生盐渍化 D.酸雨危害
13.通过建坝而获取的土壤养分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植物残体分解慢 B.气温高,植物残体分解迅速
C.泥沙来自河床底部淤泥 D.淤泥来自坡地表层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而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福建长汀县是我国红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马尾松普遍不高,被戏称为“小老头树”;当地水系发达,但有的地方河比田高。下图示意长汀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4~16题。
14.当地红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原因最可能是
A.原有植被曾遭大面积砍伐 B.树木矮小,涵养水源能力弱
C.位于山地迎风坡,侵蚀严重 D.地表坡度大,土壤疏松
15.与“小老头树”成因密切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A.热量不足 B.降水较少 C.土壤贫瘠 D.光照不足
16.导致当地个别地方河比田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为筑坝 B.泥沙淤积 C.地壳下陷 D.暴雨冲刷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图Ⅰ为北半球某地白昼等压面分布图,图Ⅱ为某日 A、B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A、B两地的气温变化曲线中表示阴雨天气温日变化的是 ,指出其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据图Ⅰ可知,与甲地相比,乙地白昼气温 (填“较高”或“较低”),试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3)根据等压面特征,在图Ⅰ中画出甲、乙两地间的热力环流。此时丙地的风向是 。 (5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地貌效应指某一岩层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地质图上呈现出不同的露头形态。我国热带(一般指约24°N以南的地域,包括台湾岛和南海)区域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比我国北方地区明显。我国热带受到板块运动东、西两条“锋线”(锋线指两个板块交界地带缝线)的夹击,青藏高原隆起速率增大。下图为台湾岛的板块构造图和构造地貌示意图。
指出东部“锋线”东西两侧的板块名称。(6分)
(2)说明我国热带区域地貌效应比我国北方地区明显的主要原因。(6分)
(3)据图判断台湾岛东翼褶皱山地的运动趋势,并说明理由。(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 分)
喀什市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接壤。城镇化与产业转移之间,工业化可起到强有力的桥梁作用,其中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近年来喀什市一直把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培植大产业作为发展目标。下图示意喀什市城镇化的总体变化情况(城镇化率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分析喀什市城镇化率增长缓慢的原因。(6分)
(2)指出喀什市引进大项目的优势条件。(7分)
(3)简述当地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培植大产业给当地带来的主要有利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