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
考生须知:
1. 本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纤维素是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A. 果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2.利用重离子束辐射技术处理番茄萌发的种子,经选育得到的“鲁番茄7号”具有早熟、果实大等特点。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3.人体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历程。下图表示的细胞变化过程是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凋亡
4.蜂群中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生物,雄蜂则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下列蜜蜂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受精卵 B.蜂王肌肉细胞 C.工蜂神经细胞 D.雄蜂神经细胞
5.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患病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为防止生下患病子女进行了遗传咨询。下列指导合理的是
A.不要生育 B.最好生女孩 C.最好生男孩 D.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6.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中的A代表腺嘌呤 B. 1 分子 ATP 中有3个高能磷酸键
C. ATP 的合成是放能反应 D. 细胞中 ATP-ADP循环的速度很快
7.生物学中通常利用特定的显色反应来鉴定某些物质。下列试剂与待测样品、实验结果相匹配的一组是
A. 苏丹Ⅲ染液——淀粉液—蓝色 B.碘液——花生子叶—橘黄色
C.双缩脲试剂—豆浆—紫色 D.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酒精溶液——灰绿色
8.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是将葡萄糖分子转运入细胞的载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借助GLUT 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B.转运葡萄糖时 GLUT 的空间结构改变
C.线粒体外膜上分布着大量的GLUT D.GLUT 数量不影响葡萄糖的转运效率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第9、10小题。
α-淀粉酶与糖代谢密切相关,下图是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单糖和二糖的示意图。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能有效阻止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在机体内的消化和水解,从而减少糖分的吸收,控制血糖升高。
9.上图中 B 表示
A. 淀粉 B.麦芽糖 C.葡萄糖 D. α-淀粉酶
10.某同学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往淀粉溶液中加入α-淀粉酶,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曲线所示。与曲线a相比,对曲线b、c 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b可能是底物增加,酶量不变
B.b可能是酶增加,底物量不变
C.c可能是酶量增加,底物量不变
D.c可能降低了反应温度,底物量不变
11.艾弗里和同事利用肺炎链球菌进行了离体转化实验,右图为实验设计中的一组,物质X为某种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制备细胞提取物的S型菌不需加热处理
B.若不添加物质X,则Y中只有光滑型的菌落
C.若物质 X是蛋白酶,则Y 中有S型菌和R 型菌
D. 若物质X是DNA酶,其作用是催化S型菌DNA的水解
1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由两条肽链构成的分泌型蛋白质,能够促进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长发育。miRNA-195基因表达产物能调控 BDNF基因的表达。下图为BDNF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图,其中A、B、C表示物质,甲、乙、丙、丁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甲与乙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B.过程乙中核糖体在 C 上从左往右移动
C. miRNA-195与 A 配对不影响过程乙 D.过程丁在核糖体上形成有活性的BDNF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B.猫叫综合征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测
C.唐氏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D.近亲结婚提高了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第14、15小题。
药用植物板蓝根 (2n=14)具有抗病毒及抗菌等作用。现有板蓝根的优良性状都是其祖先物种在发生变异后,经过连续数代选择积累而形成。下图是板蓝根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一些变异(图中 AK5/AK6/AK8为板蓝根祖先染色体编号) 。
14.研究发现,板蓝根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如上图所示的变异,过程①涉及的变异类型是
A. 易位 B. 倒位 C. 缺失 D. 重复
15.下列关于板蓝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其祖先相比,现有板蓝根是新的物种
B.板蓝根进化过程中发生了①②的定向变异
C.若V区域中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能为板蓝根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D.与其祖先相比,板蓝根的基因数量减少,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
16.右图是某基因型为Aa的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一对中心体在分裂前期复制
B.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该时期的细胞中没有完整的核膜结构
D.图中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2对同源染色体
17.下图表示细胞的需氧呼吸过程,数字代表相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物质①的阶段生成的[H]最多,物质③代表的是氧气
B.物质①②④中④的产量最多,其合成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 若用同位素 O标记物质⑤,一段时间后可检测到C O
D.线粒体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原核生物也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8.右图是某同学用黑藻叶片观察胞质环流及质壁分离和复原时所拍摄的显微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细胞中胞质环流的方向可能不同
B.图示状态,a、b处溶液浓度大小为a>b
C.若叶片被镊子夹伤,胞质环流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D.实验中通过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来观察胞质环流现象
19.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病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II-2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 II-1 再次怀孕,可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检测胎儿是否患病
C.若 Ⅲ-2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女儿的概率是1/2
D.若Ⅲ-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可能是其父亲
20. 某基因型为AaBbXDY 的雄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染色体数目变异(未发生其他变异)。该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细胞M和N均无同源染色体,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B. 若N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XDXD,则M的基因型不可能为Y
C.细胞N为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2套遗传信息
D.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含有0条或1条或2条X染色体的精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 (10分)自噬是细胞在溶酶体的参与下降解自身物质的过程,通过自噬作用细胞可以降解多余的蛋白质、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并回收利用,以应对细胞自身的需求。下图为某细胞的自噬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看,自噬过程说明 ▲ 。自噬过程中,残余体定向运输至细胞膜并与之融合的过程需要 ▲ (结构)和多种信号分子的参与,该过程 ▲ (填“需要”和“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反映了生物膜具有 ▲ 的结构特性。
(2)细胞自噬过程主要依赖于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已知溶酶体内部pH在5.0左右,而细胞质基质pH在 7.0左右。若少量溶酶体破裂,水解酶溢出一般不会损伤细胞的原因是 ▲ 。
(3)据图分析,自噬体的膜来自 ▲ 。自噬体的包裹物在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 ▲ 。由此推测,在营养物质缺乏、低氧等特殊条件下,细胞自噬作用会 ▲ (填“增强”、 “减弱”或“不变”) 。
22.(10分)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可在设施内通过高精度人工控制光照、温度、CO 浓度等因素实现作物增产的高效农业系统。生菜是植物工厂培养的常见速生蔬菜之一,为提高经济效应,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红蓝光(LED灯)交替照射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光照处理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胞间CO 浓度
(μmol·m· s- ) (mg·g-1) (μmol·mol-1)
R/B (5min) 6.6 0.78 494
R/B (30min) 8.1 0.98 455
R/B (60min) 7.7 0.83 462
RB 7.1 0.56 523
(注:R 表示红光,B 表示蓝光;R/B (5min)表示先用红光照射 5 分钟,再用蓝光照射5分钟,红蓝光交替照射,其他以此类推;RB 表示红蓝光同时照射,作为对照。)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不同处理下生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用 ▲ 试剂提取光合色素后再利用一定的技术测定吸光率,经计算得到实验结果。提取时,还需要加入 ▲ 以防止叶绿素在研磨过程中受到破坏。
(2)实验中,科研人员选用红蓝光组合的LED灯培植生菜的原因是 ▲ 。据表分析,30min和60min红蓝光交替照射能 ▲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使更多的光能转化为储存在 ▲ 中的化学能,这促进了碳反应中的 ▲ 过程;其中 ▲ 处理组的增产效果更好。除了红蓝光交替照射外,在光照方面还可以通过采取 ▲ (写出 1点)措施提高生菜的产量。
(3)植物工厂在控制光照条件的同时,适当提高CO 浓度能进一步提高生菜产量。生菜吸收的CO 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称为 ▲ 循环,其产物可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 ▲ ,并运到植物体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
23. (10分)下图1是某生物DNA分子局部结构的平面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④的全称是 ▲ ,图中数字 ▲ 代表的物质交替排列构成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
(2)据图1 分析,β链上碱基序列为: 不同的DNA 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
(3)某学习小组甲、乙同学欲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甲同学制作的模型α链上A、T、C、G数分别为4、3、6、8,乙同学制作的模型α链上A、T、C、G数分别为5、5、4、7。甲同学制作好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后,将其连接成α链,需连接物 ▲ 个;最后甲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稳定性 ▲ (填“>”或“<”)乙同学制作的。
(4)探究DNA 的复制过程时常用同位素标记法和 ▲ 技术。若用 标记的某DNA分子,在含 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则含 N 的DNA分子在所有子代DNA 中所占比例为 ▲ ;若用上述方法将复制三次后的DNA进行分离,则其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和比例是右图2中的 ▲ (填数字)。
24. (10分)茄子有红茄、白茄两种类型,红茄中存在深红色、红色、浅红色三种类型,为探究茄子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选择甲种白茄与乙种白茄杂交, 均为红茄, 自交所得F 中红茄与白茄的比例为9:7,红茄中深红色、红色、浅红色的比例为1:4:4。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控制茄子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 与 D/d, 则 A/a与D/d位于 ▲ (填“一”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
(2)若已知乙种白茄基因型为AAdd,则甲种白茄的基因型为 ▲ ,F 白茄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
(3)根据F 中红茄中深红色、红色、浅红色的比例为1:4:4,可推测控制红茄的2对等位基因存在累加效应,其中浅红色茄的基因型最可能为 ▲ 。选择F 中的一株红色类型植株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
(4)科学家利用 ▲ 原理将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到茄子植物细胞中,并最终获得了具有抗虫性状的转基因茄子。转基因细胞能培育出转基因茄子植株,这说明 ▲ 。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注:具体评分细则由题组长依据参考答案确定
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BACDB DCBDB BABAC CCBD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21.(10分,除特殊外,每空1分)
(1)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使细胞形成一个统一整体或细胞要完成某一功能,需要各个结构的相互配合协调)(2分)
细胞骨架 需要 一定的流动性
(2)由于pH改变,水解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3)内质网 留在细胞内再利用或排出细胞(2分,答出1点给1分) 增强
22.(10分,每空1分)
95%乙醇/无水乙醇 碳酸钙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选用红蓝光可快速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 (合理即可)
提高 ATP和NADPH 三碳酸的还原
R/B(30min) 控制适宜的光照强度、控制适宜的光照时间、控制红蓝光适宜的比例等(合理即可)
(3)卡尔文 蔗糖
23.(10分,除特殊外,每空1分)
(1)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③
(2)5’-TGAC-3’ DNA上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3)20 >
(4)密度梯度离心 1 5(2分)
24.(10分,除特殊外,每空1分)
(1)两, F1自交所得F2中红茄与白茄的比例为9:7
(2)aaDD 5/7(1分)
(3)AaDd(2分) 浅红色﹕白色=1:1(2分)
(4) 基因重组/基因工程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